随风0603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现在正处于第三代核电技术规模化之前的“空窗期”,中国核电技术该选择哪条路径?如果在建核电站多采用AP1000技术的话,对于这一代技术而言,中国属于第一批吃螃蟹者,并且可能一吃就是“几十只”——其他国家由于没有中国当前这么多在建核电项目,不会面临这么大的问题。
潘自强认为,目前核电技术路线的争论并不在于是否需要引进三代技术,而是在于第三代技术从引进到成熟的过程中,第二代核电站是否应该限制发展。“如果电力没有需求,我们可以等上十几年再建第三代;但是电力现在有这个需求。第二代在安全上和经济上也是可以接受的,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等(第三代技术被广泛应用)呢?”
然而从长远来看,限制二代技术发展有其根据。一般商用核电站的运转年限为30年左右,全世界超出400多个核反应堆在运行,绝大部分都是二代反应堆,这些反应堆在未来的30年里都将退出历史舞台。如果不限制二代堆的发展,30年后很可能出现一种状况:全世界都是三代堆型,而只有中国还有一大批二代堆在运行。从风险角度看,100个第三代堆运行的会风险相当于一个二代堆的会风险。
“到那时候,全世界的核安全目标全对着中国,别人会提出,最不安全的就是中国。核电决策应该有前瞻性,不能只顾眼前利益。”郁祖盛说。
业界对于规划目标的争论也与空窗期的路径分歧有关。潘自强表示,内地现在暂时不允许建二代改进型,如果把这个规定放开的话,7000万千瓦的目标很快就可以达到。
道理非常简单
现在国内AP1000核电国产化的主力军就是一重
二代加是东方电气的独门武器
二重的在AP1000方面还差得远,完全是个伪核电。
国家现在要调控核电发展规划,暂停审批项目,根本原因就是不敢再上二代加的核电了,因为存在同日核危机一样的风险,那么,我们要看到,二代加的停止对一重是利空,因为二代加锻件一重全部能提供,而且是已经量化生产了的,估计生产线要作废了。但AP1000的独占格局的形成,将导致在未来好几年内,一重能够垄断地享受几乎全部核电锻件的利润,因为要跟一重分利的二重、东汽只能干瞪眼,还要提醒一下,全部上AP1000的三代核电,对中核科技之类的企业可不是好消息,因为这种机型的设计特点就是主锻件非常重要,而阀门之类的配件比二代加要少一半以上的需求量。
且,二代加属于经济性机组,像大型锻件等主设备比AP1000要简单得多,但各种附加设备,什么阀门了,管道啦等等很多。
因此,一旦AP1000机组量产,对一重这样的企业来说就意味着能获得更高端的利润,而对中核科技、自仪股份等产品而言,意味着份额下降
盘面上,这一周主力都是顺势打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