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投资千万耗时三年,四大名著刻上红木巨柱
博宝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 2008-03-24 19:01:54
为了把《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四大古典名著以木雕的形式展现于世人的面前,有人居然从选材到制作,耗时三年,花费成本上千万元。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升温,引来了一群敢于冒险的掘金者。
“四大名柱”——创下多项世界纪录
直径均超过1米,单根最长的木柱长9.99米,昨天,记者在江苏弘业国际集团的江宁工业园厂区里看到了这4根非常罕见的巨型红木,据介绍,9.99米——这个长度已经打破了曾经由印尼保持的红木长度世界纪录9.37米。在随后的7个月里,150名从全国挑选来的能工巧匠将把江苏的红木雕刻、浙江的东洋木雕刻、福建雕刻、江西雕刻这4种不同的风格,运用到雕刻中,制作完的“四大名柱”上将呈现雕刻艺术中木雕、金属、牙雕、漆雕、石雕等所有品种,从技法上又创下世界纪录。
为了四根红木,买回一片“森林”
“为了寻回这4根原始红木,我们从南方到北方找了整整两年,听说有批好木头到了连云港,我们立即就赶过去了。这4根红木原本应该卖20万,但是在木材商‘要么就把整批货拿下,要么就不卖’的强硬要求下,我们运回了整整35根红木,耗费200多万。”江苏弘业集团的董事长刘绥芝这样介绍。
让弘业集团大费周折的,还有雕刻大师和艺匠的选拔。目前,从事雕刻艺术的民间大师越来越稀少,为了选到人才,他们甚至在全省组织了木雕大赛。这项工程单是为艺匠们就开出了200万以上的酬劳。
有人愿出200万买冠名权
据介绍,这“四大名柱”完工后将伫立于江宁面积为1.6万平方米的爱涛国际艺术中心。被问到这件巨型艺术品的市场价值时,刘绥芝用“无价”来形容,但又忍不住向记者透露,目前已经有人愿意出200万买下“四大名柱”的冠名权。
记者 张希
0
一、 四大名柱的诞生过程
江苏弘业集团董事长刘绥芝介绍,为了创作一件有着当代特色的艺术精品,他们诞生了将四大名著搬上“四大名柱”的念头。为此,他们从前年起就四处寻找上好的红木料,最后终于在张家港发现了一批刚从非洲运来的原始红木。“对方要求我们把整批货都拿下,否则不卖,我们只好花了200万元买下全部31根红木。因为红木密度大,会超重,高速公路不能走,城里白天也不给走,好不容易才把它们运回南京。”
150名雕刻艺人齐动手
有了好红木,还要有好设计,才能出精品。刘绥芝告诉记者:“我们从江浙沪一带请来了4位搞连环画创作的著名画家,几易其稿,研讨会就开了20多次,终于定下了现在的稿本。”不过,抽象的文学作品变成具体的平面图象,再从二维的连环画变成三维的木雕,这其中的转换可不是那么容易。刘绥芝说:“画稿不仅要体现文学的连贯性,还需要艺术的创新,需要加上木雕师傅的创新。我们这次请来的雕刻高手一共有近150人。”目前,来自江苏南通、浙江、江西、福建的师傅们分别在雕刻“《西游记》名柱”、“《水浒传》名柱”、“《三国演义》名柱”、“《红楼梦》名柱”,“计划在今年10月1日完工,所以时间很紧,大家周末也不休息。”
精彩情节“盘旋而上”
在“《西游记》名柱”的雕刻现场,记者看到,巨型红木上贴着放大的纸样,师傅们手持锤子、凿子,正根据图纸或深或浅地敲打着。从图样来看,柱子底部从美猴王出世、龙宫借走定海神针开始,螺旋式地向上表现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情节:偷吃蟠桃、大闹天宫、唐僧收徒、三打白骨精……最上面则是唐僧师徒拜见如来,取得真经。整个画面线条流畅,内容丰富,亦庄亦谐。情节之间,大多用山水、花树、云彩等作为隔断。特别精彩的一笔是孙悟空大闹天宫后,打开御马监的大门,数匹天马直奔右上方,形成一条自然的过渡线,将观众视线引到下一个段落:五指山旁,观音宝相庄严,唐僧合十念佛,孙悟空戴上金箍痛得倒地。这条过渡线同时也是一条情节的“分水线”,美猴王从此变成孙悟空,踏上取经路。在“《三国演义》名柱”工作组,来自江西的梅刚师傅告诉记者,目前还是粗刻阶段,预计需要4个月。不过,像“华容道”一图的轮廓已经完成,开始了细磨,梅师傅指着“曹操”背后的小扇形说:“这里已经开始雕刻松针了,红木表面也做了一定的打磨。等你下次来看的时候,人物大概就都能有表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