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四、证券市场有10万“带头大哥”
交费会员准备集体起诉“带头大哥”,知情人士出语惊人:证券市场有10万“带头大哥”。
据新华社报道,自诩为“散户保护神”的股市“带头大哥777”被吉林省警方控制起来后,很多参加过他股票收费QQ群的网友也都自发地组织起来,准备集体维权。
12日,记者进入了一个名为“围剿777”的QQ群,这里大多数人都曾是“带头大哥777”的会员,他们正在为维权做准备,这些网友互相通知保留证据,都在积极为警方提供线索。
“我们准备对‘带头大哥777’提起集体诉讼,律师说可以按诈骗进行起诉,已有许多网友响应了。”一位网友说。
前妻是高官亲属
另据报道,自称是高干子弟的“带头大哥777”,本名王秀杰,没有任何背景,一直都在做银行方面的工作。但他的前妻是某高官的亲属。王秀杰被警方抓获后,连日来都在接受审问,之前曾给前妻打过电话求助,不过其前妻不予理睬。
据长春市工商局出具的工商企业登记情况显示,长春聚隆科技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于2007年5月21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为100万元。2007年7月3日,长春聚隆工商档案进行了变更,由单一股东变更为三人股东。长春市工商局高新分局的公司注册原始档案显示,王秀杰由原先的全资控股,变更为控股85%,而公司总经理毕涛出资5万占股5%,另一自然人王琛则占股10%。
已收缴赃款近800万元
据了解,王秀杰被抓后,司法部门已经收缴赃款近800万元,但根据司法部门掌握的情况,距赃款总额还有一定差距,收缴工作还在继续。
“‘带头大哥’被公安机关带走前的7月2日,他刚刚亲自将用他本人--王秀杰的身份证开立的深圳股票账户办理了转户手续,从长春市内的一家证券营业部转入到了长春市中心的某证券营业部,当时的股票市值为600万元出头。”昨日,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公安机关已经对“带头大哥”以本人身份证开立的深圳股票账户进行了冻结,冻结期限为3个月。
“通常来说,开立深圳账户同时,一般还会开立一个上海的股票账户,也许‘带头大哥’的上海股票账户仍留在原来的证券营业部,他用本名本户进行炒股的资金可能绝不止600万元。”一知情人士分析说。
据悉,王秀杰在被抓前,已经和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约,出版有关股票技术之类的书籍,知情人士说,他很早就着手准备了,书的内容已经整理完毕。
“带头大哥”绝非个案
深圳的“朱先生”说:“我曾经参与经营过这样的组织,规模最大的时候也有几十个群,但后来我考虑再三,觉得不大稳当就退出了。”他说,“带头大哥”并非只是个案,它已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经济现象。“其实现在有很多类似‘带头大哥’这样的通过收费群来获取利益的人,不过规模有大有小,数量少说也得在10万以上。”
朱先生说:“‘带头大哥’们都很小心。比如跟股民签合同,其中不提这是咨询费,而是说成培训费,或者资料费,这其实就是以前会员制的一些变种。”
“据我所知,很多知名博客或股票网站背后,还有更险恶的事情。”朱先生说,“比如很多博客和网站的背后都有庄家的背景,你只要有影响力,庄家就很容易借你推荐之机完成出货。”
“带头大哥”或涉嫌多桩罪
根据目前披露的案情,吉林警方对“带头大哥”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的理由是以涉嫌利用网络非法经营投资业务。
有法律专家表示,从现在已知的情节看,“带头大哥”可能涉及到数种犯罪。上海新望闻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宋一欣律师称,从媒体介绍的情况看,估计这位“带头大哥”的问题还不止于此,还可能涉及集资诈骗罪、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虚假信息罪、操纵市场罪,有可能会被数罪并罚。
至于受害的投资者如何才能挽回损失,宋一欣律师表示,现在“带头大哥”问题上的受害者,应当尽快向警方提供证据、进行损失登记,必要时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追偿损失
0
三、剥下骗子的外衣给大家看看他们的手段
首先,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我熟悉骗子的手段,究其原因便是因为曾经被骗过,所以在我被骗后,很不希望有更多的人被骗了。以前骗子骗了钱,报警后也许有解决的办法,但是现在出现了网络,所以被骗了后,1,没有合同,所以法律不会管;2,网络行骗,无人可寻。
现在剥下骗子的外衣给大家看看他们的手段:
1,骗子要伪装一个名牌大学的外壳,譬如:麻省理工之流……
2,在你入会前让你吃尽了甜头,譬如某人每天都推荐一支已涨停的股票,那些都是别人已买入的股,复制一些专家的分析就当成是自己的,只能骗那些上了年纪的人和一些未懂事的孩子。
3,他们并不在吧中公开发广告,却在自己资料里写上联系方式QQ号之类的,为的就是让大家看完他的贴子,觉得他很专业,然后就加他QQ,等联系上以后他在告诉别人入会的事。
4,伪装财富。当你和他聊天时,他会漫不经心地说一些给自己的车做保养,随便买几块金子送爸妈之类的话,为的就是让你上当!
5,当你交过会费,成为会员,他们推荐的股票就一个比一个垃圾了,第一次赔钱的时候,他们会说:大盘调整,涨跌不是我们能控制的,希望大家耐心等待。第二次赔钱的时候,他们会说:是不是你们操作上有错误啊?买的太贵了,你没了解我的话之类的。第三次赔钱,这时候会员已渐渐对他失去信心,这时如果你还没意识到自己上当了,那就……真的是智商的问题了。基本上,买三支股票,一个月就差不多过去了,因为你要等它涨上来是需要时间的,钱赔得也差不多了,但是投入进去的会费,想要回来就难了,报110也不会管你,因为,没有合同!
希望各位新手,请大家不要相信任何一个人,身边的任何人都有可能是庄托或是骗子,如果真的要选择相信一个人的话,就相信自己吧,多学,多看,只有把自信在内心扎根,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而今,国泰民安,贫富悬殊,大家都在想着怎么发财,但多数人都是平庸之辈,于是兴起了跟风。有人卖了房、卖了车,炒起了股,扬言赔了本钱就跳楼。在股票交易市场,能看到的都是最朴实的平民,他们渴望发财的眼神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确实,他们可爱、执着,确实,他们可怜。人,都有欲望。乞丐也想住上花园洋房,可是偏偏住不上。市民的愿望朴实,他们有的想让儿女去国外留学;有的,想存些钱来养老。但是,往往潮流的波澜将他们淹没在股海之中,期望越大失望就越高。K线不仅仅是一条起伏的线,它是操盘手的浅台词,在这风云变幻的股海中,处处都是诱惑,又有几人能看破悬机
0
被迅速复制的“咨询公司”
在这轮牛市中出现的所谓“顾问”公司,主要有三种盈利模式:一是以卖“炒股软件”为名盈利,这类公司向股民推荐炒股软件,买了炒股软件的股民,往往被优惠搭售“投资顾问”的炒股咨询服务;二是卖“会员资格”,会员享受投资咨询服务,出了不同会费的会员可享受不同级别的咨询服务;三是提供个股信息,按单收费。
在实际中,这些所谓的“顾问”公司,常常同时使用“三种盈利模式”。
我国的有关证券法规对此类证券咨询活动其实有严格的限制,对从业人员也有严格的资格规定,但是这些打着“投资顾问”名号的公司却有相当部分名不副实。
8月2日,深圳方面打掉的三家非法证券公司,其实同属于一个名叫“梁×斌”的老板。
华×达是牛市以来这个神秘人物成立的第一家公司,也许是仰仗个股普涨的牛市,该公司在互联网上留下的被投诉记录不多,但矛盾在“5.30”的大调整后爆发了,大量的客户找上门来要求赔偿。
梁×斌迅速转向,把中×富和金×麟推上了前台。来自中×富和金×麟公司的投资顾问们告诉客户,他们的竞争对手华×达做得很差,“老师”资历不够,资金规模也不够大,转到新的公司来会帮助补回损失。
不巧的是,“6.20”风暴再次袭来,客户的损失进一步加大,这终于使事情败露,引致了监管部门的注意。
根据工商部门的登记资料,这三家公司的经营范围为:投资管理策划、软件的技术开发、信息咨询(以上不含限制项目)。
由于三家公司都位于正规写字楼、有几百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和制作精良的网页,让不少不明就里的投资者以为他们是正规的投资咨询公司。三家公司还分别号称以港资、欧资、美资为主,资金雄厚,可以拉抬股价,有内幕消息。
但事实上,所谓的内幕消息和暴涨股票不过是综合市面上知名的几个股票分析软件和各种媒体信息给出的。
“没有什么分析师,所谓操盘手的最高学历也只有大专,只是依附牛市行情、利用百姓想赚钱的心理和善良的本性,以及媒体网站上随处可见的黑马和私募的信息,这三家公司就骗取了股民约达500万元。”潘警官介绍
0
瞄准新股民的攻心术
股市暗流为何如此猖狂,不高明的诈骗手段为何屡屡得逞,这与今年股票市场上出现的新情况有很大关系。
自去年股票市场一改熊市的萎靡,掉头向牛以来,牛气就一天盛过一天。今年3月股指还徘徊在3000点左右,但到了5月,就踏上4000点的台阶,而仅仅3个月后的8月初,又轻松越过5000点。大批股民在财富效应的刺激下,涌入股市。今年4月,A股开户数甚至一度达到每天30万户。新股民在投资者中的比重迅速扩大。
“致富”心切的新股民,正是打着证券咨询公司、理财公司乃至各大证券公司业务部旗号的不法分子垂涎的对象。在他们看来,新股民就好比新生的小羊羔,肥美可口。
今年6月9日,偶然打开一个叫做“财易网”的股票网站,并最终忍不住留下手机号的朱小姐就是这样一只不幸被“捕获”的羔羊。
自从留下手机号后,网站的工作人员就天天打电话对她讲述股票翻番的故事,同时对朱小姐本人投资的股票表示遗憾。朱小姐说,网站工作人员天天计算着她的损失,天天标榜他们选择的涨停股。
13天的电话催眠后,朱小姐终于汇出了3万元,满心期望能够一个月内将30万的本金变成60万。没曾想,除了“大盘跌破4000点,市场面临政策风险,个股普跌”的走势分析外,没有任何股票买卖的信息,网站倒是每天在收市时发布成功推荐的涨停股,问题是这些当日涨停股从未在开市的时候推荐给朱小姐。
6月29日,朱小姐醒了。“我承认在火爆的股市中曾经迷失了自己,每天只想着暴利、翻番、发财这些词汇,”朱小姐写道,“这二十天的经历就像一场遭遇肥皂泡的噩梦。”
不得不承认,“攻心术”的确高妙。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了十余名“中招”的受害者,发现“攻心术”实施起来有两大步骤:第一步,诱人入瓮,先把投资者拉拢进来;第二步,深入利诱,不怕你吐不出钱来。
这“诱人入瓮”的主流模式是这样的:首先,“投资顾问”会声称“三七分成”或“四六分成”,投资者占大头,投资公司占小头;接着,为打消投资者疑虑,又表示可以“事后收费”,不成功绝不让投资者掏钱,一些公司甚至表示投资者如若亏损,可以包赔;最后,对付那些“难缠”的投资者,“投资顾问”又往往慷慨地表示,可以先推荐一两只股票,让投资者试了再说。
在牛市的大行情下,这些“投资顾问”的“荐股”居然也有不少命中。记者看到深圳金×麟公司的一张“客户追踪表”上就写着获利金额2700元,汇入900元。这也正是此类公司能在牛市中生存的原因。但是更多的投资者却遭遇了不菲损失。
“诱人入瓮”成功实施后,下一步的关键是如何让投资者被“深度套牢”。说辞普遍是这样的:当推荐的股票行情不好时,解释为洗盘震荡,能坚守到最后的才能获得胜利;当大盘不好想空仓时,解释为要做个股而不是做大盘;当迫不得已割肉出局时,解释为偶尔失利,下一只股票会为你赚回来;当一再亏损时,解释为级别不够,再追加会员费就能为你介绍更好的“老师”,挽回损失。
0
二、“坑你没商量”:牛市骗术揭底
不知从何时开始,开户不到8个月的广州新股民刘捷就经常接到来自天南海北的陌生电话。近的有从距离广州不到两小时车程的深圳打来的电话,远的则有上海、成都、福州等地打来的电话。
本身就学经济专业的刘捷,有不少同学在证券行业工作,加之被经济学科学训练出来的理性思维,使她从一开始就对电话保持警惕,没有上当。
实际上,受过良好教育的刘捷是个幸运者,有更多的普通投资者在持续不断的电话攻势后被“俘虏”,最终被卷入到这一轮大牛市中愈演愈烈的“证券欺诈”骗局里。
在8月20日出版的《财经》杂志中,中国证监会稽查一局局长陈舜在接受采访时列举了目前活跃的三种“证券欺诈”行为:利用网络、电话等方式,以提供投资咨询为名,编造虚假信息影响股价并从中获利;利用资金优势,制造股价变动的虚假信息,引诱投资者买卖并从中获利;利用重组、投资等重大事项影响股价,通过内幕交易从中获利。
刘捷遭遇的就是第一类“证券欺诈”。
0
背景
通过大众传媒进行商业股评、推介咨询服务、招揽会员、收取会员费的证券投资咨询服务,诞生于台湾,曾风行一时。但由于入会者赔多赚少,名声越来越差,近年难以为继,后被引进到内地。
其在内地的“井喷”式发展始自2003年。电视媒体的宣传攻势加上漫漫熊市中多数股民“咸鱼翻身”的急切心情,使得会员制业务迅速发展壮大。据估计,目前全国此类入会者约有10万人左右。以每位会员年缴纳2万元保守估计,总费用高达20亿元以上。
会员制业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获取证券资讯信息的内在需求,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和经验,但也出现了一些损害行业信誉和投资者利益的现象。
与国外众多的机构投资者不同的是,中国股市的散户较多且密度较高,比较契合会员制业务的营销模式;股民的投资理念尚不成熟,需要更多的投资指导服务,而国外的证券咨询多以面对面的形式,花费更高。
证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31日经证监会批准的具有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的机构共有105家。
监管对策
2005年12月12日证监会发布《会员制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强调咨询机构应规范开展会员制业务,对投资者进行充分的风险提示,切实加强研究支持、专业化服务及投诉处理。
2005年10月27日,全国人大颁布新《证券法》,新法第78条规定:“禁止国家工作人员、传播媒介从业人员和有关人员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证券市场。并对违反的行为设置了3万-20万元的高额罚款。
专家建言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建议,投资者在选股时一定要对该公司的基本状况有一定的了解,不要盲目信赖股评,对于股评给出的理由只能做参考,不能依此作为操作的依据。
投资者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了解公司的状况:一是电话直接咨询公司;二是查看公司年报,看公司的主营构成以及历年的投资项目。这些将有助于对公司基本面的了解和认知。
著名经济学家、复旦大学教授谢百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个股的事例并不稀奇,有些炒作甚至都到了“黑得不得了”的程度,这无疑是市场的一大恶瘤。投资者自身应增加辨别力,吃亏上当就一回,不要机构一“忽悠”,就主动上套。
律师支招
股民自保能力亟待提高
“炒股民行为在牛市中的特点是频繁而不易察觉。作为投资者,你很有可能已经拜倒在证券咨询公司的‘石榴裙’下,但由于你自身获得了一定数量的利益,从而对公司是否履行承诺就不加以追究了。”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证券维权律师郑名伟这样向记者表述。
据郑名伟介绍,即便是在牛市的大背景下也有很多投资者到律师事务所咨询如何状告“黑心”的证券咨询公司。就在他接受本报采访前不久,刚刚有投资者起诉某证券咨询机构。这名投资者持有资金80万元,在证券公司交了5万元的手续费,原打算在牛市中大赚一把,但最后他听从了咨询公司的意见在高位接了盘,庄家成功出逃,仅这一笔投资就损失了三四十万元。
“很多不正规的证券投资机构在一开始时,都会以所谓的‘能搞到内部消息’、‘高回报率低风险系数’等等诱人的幌子引投资者上钩。但很多投资者在置身其中后,都会感到其实这种靠野消息炒股的风险远远大于投资收益。”郑名伟向记者表示。
郑名伟表示,在现行的证券法中有明确规定,证券咨询公司只有在取得经营许可证之后才能够从事接待投资者咨询等事项,同样,只有具备证券师资格的人员才能够上岗。而咨询公司向投资者力推股票、并收取高额手续费的行为是不合理不合法的。只不过由于现在是牛市,各种弊端暴露的不明显,但作为投资者,怎样在牛市中既吃到鱼肉,又不会被鱼刺卡到喉咙,是必学的自保课程之一。
0
办法四 巧傍软件
李宏(化名)是一个很有才的人,尤其在证券投资方面的天赋更是令人羡慕,熊市的5年间也取得了平均每年20%以上的收益率,可以说是炒股的奇才。但是他毕竟自有资金较少,为了更快地提高收益水平,李宏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大家都知道从2002年5月1日开始,证券公司不再执行0.3%的固定佣金率,可以自行制定佣金收取水平,只要不超过0.3%即可,证券公司之间的客户争夺战由此进入白热化。另外,证券软件也开始走下坡路,很多投资者大呼上当,李宏便跟某证券软件公司达成代理协议,成为了某证券软件的代理商。同时,李宏陆续变成了多家证券公司的经纪人,开始了他的投资体系构建。
一开始,由于名声还不够响亮,便从身边的股民开始,让他们买证券软件,李宏承诺:一年期间,如果在软件的指导下出现了亏损,李宏退还软件钱。有股民知道李宏的能力,便购买了软件,但是他们在使用中却发现,这套软件跟其他资讯软件也没有多大的不同,惟一一点有用的功能就是能够接收到李宏发出的买卖指令,而这,正是他们所需要的。
由于李宏自己水平较高,一年下来,客户们都取得了不错的收益率。通过股民介绍股民的方式,李宏的客户也越来越多,他便要求客户转到其他证券公司,并成为李宏的客户,以便得到证券公司的佣金分成。由于跟着李宏炒股票能赚到钱,股民们也就照办了。其实,做过几次的人都明白,证券软件也就是看看行情,了解一下资讯,选股选时作用都不大,李宏的下单指令才是他们赚钱的法宝。
虽然一直处于顺境,但是李宏并没有在推广的时候宣传自己的投资水平,只说软件好用,可以帮助股民解套获利。这一点正是李宏最为高明的地方,用他自己的话说:“分析股票,谁敢保证每次都对,万一哪次错了,让他们去骂软件商好了。”
说李宏聪明,更重要的是他有远谋。李宏做了多家券商的证券经纪人,每一家都会给他分成。这样客户可以在很多家券商中自由选择,以免客户感到反感;同时也不会因为在一家券商开户的股民太多而招来证券公司的嫉妒,避免了券商心中的不满情绪。
但是随着客户的逐渐增多,李宏担心的事情终于出现了。券商们逐渐意识到了问题,李宏的出现,并没有带来新股民,不过是把A券商的客户带到了B券商,再把B券商的客户带到了C券商,然后再把C券商的客户带到A券商,而最终的结果就是A、B、C三家券商都要给李宏分成。
券商们想过联合起来封杀李宏,也想过让李宏只做自己的经纪人。李宏肯定不愿意固定一家,而券商们的联盟也不过是花架子,谁也不敢对李宏出招,毕竟实实在在的客户流失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
这样,李宏的投资体系已经建立起来:收益自己得,风险软件担,券商干着急,股民很崇拜。
可以发现,上述四种炒股民的办法都是需要有大量投资者的参加,也就是说,盈利的关键是有股民的加入,加入的股民越多,获得的收益越大。然而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是否能够取得良好的投资收益,往往是个未知数。所以,是学会捕鱼的本领还是等着人家喂食,股民朋友应该有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