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雨雪天气促使日核扩散远离我国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4日08:22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3月14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财经早报》报道,昨天是日本地震的第三天,中国民航赴日本航班趋于正常,民航飞行繁忙,为滞留当地旅客回国提供便利。昨天首都机场往来日本成田机场、羽田机场,名古屋机场、大阪关西机场、札幌千岁机场等地的航班暂时没有取消,全天进出港航班共52架次。
中国救援队昨晚抵达日本地震重灾区岩手县大船渡市,在当地一所中学的操场上扎营露宿,今天一早投入救援行动。
针对公众关注的日本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情况,中国气象专家、核安全专家分析认为,日本核泄漏放射性污染物对中国暂时没有影响。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研究员陈晓秋说,现在的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境内没有发现任何放射性异常,民众无需担心。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黄小玉说,受较强冷空气影响,从15号起,日本震区、核泄漏区将转为小雨或雨夹雪天气,地面盛行西风,污染物扩散对我国来讲将渐行渐远。
由于日本“3·11”特大地震影响,日本各个机场陷入一片混乱,很多国内航班被迫取消。成田机场也人满为患,售票柜台排起了长龙,多数是因为恐惧而准备逃离的外国人。很多人说:“去哪个国家都可以,只要不留在日本就可以”。
本月19号,月球将到达“近地点”,这天又恰逢农历二月十五,天空中将出现一轮满月。这轮满月在网上被称为“超级月亮”。针对一些网友把“超级月亮”与日本大地震海啸联系起来的情况,天文学家赵君亮昨天说:“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距离远近,确实会影响地球潮汐,但地震是地球内部的板块运动,日本大地震引起了海啸,与所谓的‘超级月亮’没有任何关联。”
0
垃圾核电,今日必死无疑,马的,单单一个福建就建了3座核电站,中国的核电政策该反思。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0
日本大地震致核反应堆接连熔毁 核电厂随时再爆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4日08:3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14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14日报道,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危机恶化,继福岛第一发电站的1号发电机组12日爆炸后,3号发电机组的冷却功能同告失灵,是福岛两个核电站内第6个出现相同问题的发电机组。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表示,1号和3号发电机组都可能出现反应堆熔化,后者建筑物上部可能积聚氢气,或如1号发电机组一样发生爆炸,当局已向3号机组灌注淡水和排气。发电站厂区辐射曾一度超标1倍多,日本核子及工业安全机构表示,可能多达190人曾接触辐射。
据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表示,地震发生后,3号机组自动停止运行。虽然机组通过高压供水进行反应堆冷却,但随后因内部水压下降而自动停止,3号机组失去冷却功能,出现过热。3号机组通过混合氧化物燃料(MOX)发电,MOX燃料顶部不到3米的部分一度露出水面。
辐射一度超标逾倍 注水降温回复正常
为了让3号机组降温,当局于当地时间9时08分在3号机组注入淡水,9时20分安全壳开始排气,9时25分混入硼酸,以避免堆芯熔化和爆炸。
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13日日上午在记者会表示,当局很早便为3号机组排气和注水,情况与1号机组不同,又指只有很小量幅射泄漏。第一核电站厂区辐射量,在当地时间上午8时33分高达1,204.2微西弗,比标准值500微西弗超标1倍多;到9时半下降至70.3微西弗。
枝野幸男又指出,1号和3号反应堆都可能出现熔化。日本驻美大使藤崎一郎昨日也表示,第一核电厂爆炸后,虽没有证据证明核反应堆完全熔毁,但坦承燃料棒“部分熔毁”。
茨城核站冷却故障 距东京仅120公里
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的反应堆燃料前日也暴露水面,当局注入海水为反应堆降温,现时注水已经完成,但专家认为该机组注入海水后将难再启动。现时福岛第一核电站的1、2、3号机组,以及第二核电站的1、2、4号机组的冷却系统都已宣告失灵。
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失冷却功能,当局准备向2号机组灌海水。东京电力公司亦表示,正准备向第一核电站的2号反应堆灌注海水。
此外国际原子能机构表示,女川核电站也出现过量辐射,东北电力公司已发布一级(最低级)紧急状态。原子能机构称,当局正在调查原因,但核电站的3个反应堆机组都在当局掌控之中。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在东京以北120公里的茨城县东海第二核电站,冷却系统亦停止运作。
国际组织表示担忧 美遣专家驰援解困
核电站周边共20万人已经疏散,有22人接触核辐射送院。国际原子能机构发表声明,对日本核电站目前的形势表示担忧,美国决定派出两名核专家往日本提供协助。
0
日官员称福岛第一核电站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4日08:3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14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官房长官枝野幸男14日早晨在记者会上就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情况表示:“相关部门正在应对。现阶段没有发生要向我报告的事态。”
0
福岛核电站今天凌晨再次发生辐射量超标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4日08:00 人民网
人民网3月14日电 东京电力公司今天凌晨对外公布,北京时间14日1:30左右,福岛第一核电站周边所观测到的辐射量有两处超过国家标准。一处是核电站正门附近在1:20达到751.2毫希,一处是核电站北侧在1:40达到650毫希。由于超过了500毫希的国家标准,东京电力公司根据核动力灾害对策特别措施法的规定,向国内发出了“紧急事态”通知。
两个小时后,这两处的辐射量观测值都降到了国家标准以下。东京电力公司表示目前尚不清楚此次辐射量升高的原因。(潘健)
0
北方的沙尘暴马上就要来了,沙尘暴VS...
haha
0
日本气象局:核辐射云将向北部扩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13 17:44:06
中评社北京3月13日电/日本气象局官员表示,日本受损的福岛核电站产生的核辐射云将继续从南部吹向北部,致使核电站北部的居民置身于辐射带上。
福岛核电站位于日本东北部海岸,东京以北240公里处。
日本气象局称,今天中午至傍晚将持续吹南风。风向将是判断福岛核电站泄漏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关键因素。
0
日本确定核泄漏造成局部性危害 正竭力控制影响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3日21:38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13日电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13日说,正通过灌注海水、排气降压等措施,为福岛第一核电站机组降温,不排除3号机组像1号机组一样发生爆炸,但即便发生爆炸,对周边居民健康也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初步确定此次核泄漏事故为4级,即造成“局部性危害”。
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12日下午发生爆炸,原因是反应堆内部产生的氢气溢出接触外界氧气发生剧烈反应,不过反应堆的不锈钢护罩没有被爆炸破坏。枝野幸男13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说,由于3号机组所在建筑物内可能已充满氢气,因此也不排除发生爆炸的可能性,但即便发生爆炸,也不会导致堆芯熔毁,对周边居民健康也不会有明显影响。
当天上午,3号机组反应堆由于冷却系统故障,大量冷却水被高温蒸发,水位急剧下降,堆芯一度露出水面3米。福岛第一核电站所属东京电力公司采取了注水、排气等措施,但由于注入淡水的水泵出现故障,不得不改为灌注海水,水位重新开始上升。
枝野幸男说,当地时间1时52分,3号机组附近核辐射量达到每小时1557微西弗,超出污染标准值每小时500微西弗两倍多,不过50分钟后就降至184微西弗。
枝野幸男说,由于向1号机组和3号机组注入海水进行降温,将来再次启动非常困难,它们有可能报废。
目前核电站周围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包括碘131和铯137。碘131一旦被人体吸入,可能会引发甲状腺疾病。日本政府已计划向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防止碘131辐射的药物——碘片。铯137会造成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损伤。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初步确定此次核泄漏事故为4级,即造成“局部性危害”。日本官员表示,这个等级有可能会随着事态的发展而调整。
目前,国际核事故按严重程度分为零至7级。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等级低于1979年的美国三里岛核事故和1986年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美国三里岛核事故被定为5级,当时由于制冷系统出现故障,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至少15万居民被迫撤离;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被定为最高级7级。当时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导致8吨放射性物质泄漏,直接污染核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320多万人受到辐射。
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显著不同的是,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有15厘米厚的不锈钢护罩保护,爆炸发生后的视频画面显示,1号机组的混凝土保护体顶部和墙体消失,但反应堆不锈钢护罩没有受到破坏。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反应堆并没有安放在密闭容器内。此外,法国核安全局12日说,福岛第一核电站的爆炸是“化学因素”引起,非核爆炸,因此与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不可同日而语。
目前,日本政府已把福岛第一核电站人员疏散范围由原来的方圆10公里上调至方圆20公里。
0
日本核污染未来三天对我国无影响
2011-03-13 17:15:42 来源: 中国天气网 中国天气网讯 13日8时,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RSMC Beijing)第七次组织专家制作了核应急响应产品。该中心专家会商后认为,目前日本上空为西风,未来仍以偏西风为主,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向日本东部的北太平洋区域扩散,对我国无影响。该中心将继续滚动制作相关应急响应产品。
专家介绍,我国和日本国虽然同处于西风带大气环流之中,但由于我国位于日本国的西面,处于西风带系统的上游,并且中间又有日本海、朝鲜半岛、黄海、东海相隔,因此,在以向北太平洋扩散为主的日本核污染物扩散区域距离我国较远,未来3天内对我国没有影响。
为应对可能发生的放射性污染物泄漏事件,世界气象组织(WMO)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高度关注,向各核应急响应区域专业气象中心发出核应急响应气象支持请求。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RSMC Beijing)积极响应,于11日18时(北京时)启动应急响应,并滚动制作核应急响应产品,及时向有关部门、世界气象组织、相关国家和地区提供急响应产品。
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是由世界气象组织等认定的最权威的全球8个可承担环境应急响应职能的区域专业气象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