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小三元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每到情人节、全明星周末、正月里来是新年等等的时候,都会想到乔丹又过生日了,日子好没办法。
90年代看球的人们可能会有这样的联想:乔丹生日,第二天就是巴乔生日。
92年开始看乔丹,可以说是看着乔丹长大的。
说是92年看,我自己都不信,但事实如此。
92年,到10年,从不会打球,到终于明白自己还是不会打球,从和不同的人一起打球,到和一群固定的人一起打球,从被老板炒,到炒老板,从连自己的饭钱都不能保证,到现在能点个大盘鸡,从亏得一塌糊涂,到现在慢慢能赚点零花钱。
有时候,如魔术师般顺利得让人产生一种“某某某其实也不过如此”的感觉,无论做到多好,都提不起劲;有时候,如乔丹般磕绊得心里直想“只要完成就好”,一旦超出预期,便激动到哭。淡定地做成一件大事,竭尽所能却做不成一件小事,这事,常见。
乔丹48岁了,48岁的乔丹,在场下看球,波澜不惊。
我26岁了,26岁的我,在场上拼抢每一个球,一旦进球,则欢欣鼓舞。
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即使珍贵,也往往不当回事。
太不容易得到的东西,即使卑贱,也让人倍感珍惜。
等到我48岁时,想起现在的自己,也许会觉得幼稚,为了一个球,至于吗,但是现在我还是觉得,非常至于。即使我能预料到我48岁时的心态也是如此。
人不可能一下就从26岁到48岁,就算心理年龄,也是一样。曾经恐惧过,并战胜过,才有资格说淡定,而还在恐惧之中不知所措的人,永远也淡定不了,即使淡定也是装逼。不知恐惧为何物的人,可能是超人,但绝不是英雄,知道恐惧,但最终克服了恐惧的人,也许不是超人,但一定是英雄。
不能做超人,那就做个英雄;英雄做不了,也可以做狗熊,至于狗熊会不会淡定,也许会,等到恐惧已经没意义的时候,自然就淡定了。
但我还有希望,所以我还是先不淡定着吧。
48岁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