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速来围观----美国医疗体制真相(ZT)

11-02-23 22:09 2645次浏览
塘鹅一号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小水瓶,25岁,女,已婚,身体状况:健康。瓶子b,25岁,男,已婚,身体状况:健康。

  
  
   小水瓶和瓶子b居住在加州旧金山半岛上,即传说中科技先进人口“稠密”的硅谷,育有一孩儿。据说这个地方是全美生活成本第二高的——纽约第一。小水瓶年少一点的时候,曾天真地认为这个地方敢那么贵那生活质量应该还是不错的。后来小水瓶发现自己不过犯了消费者最常犯的错误之一——有期待了。所以说,这就是人生啊,大家期待不要那么高。
  
  
   其实,小水瓶对生活的要求还是属于温情而合理的,基本的需要不过遮羞和温饱,万一有个病能及时得到治疗。但现实很快让小水瓶发现,有病能及时得到治疗在米帝绝对是个奢侈的需要而不是基本的需要,归类为基本需要纯粹是小水瓶从前被社会主义祖国惯出来的错觉,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很傻很天真。”
  
  
   譬如,很傻很天真的小水瓶曾经认为有病是可以直接就上医院的,化验结果是可以20分钟取的,在医院是走两步就能拿上药的,大出血医生也是会让输血的,心梗了急救车拉一下是不会破产的,半夜吊水是不用付过夜费的,生了孩子也是可以住那么两天院的。如果看官你今天还敢这么认为的话,恭喜你,因为你很可能在一个满足上述可以的国度,它叫中国。如果你看了就开始怀念上述的任何一个可以,拥抱下不在中国的你,因为你要相信,即使你所在的地方天灾人祸不在了,那个叫中国的地方还会在那里,过去的五千年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你家还是在的。
  
  
   这里的故事则是家外的故事——俩瓶子在千里之外的米帝跟医院医生医疗保险亲密接触的不长不短史。
  
  
   国内医疗差?咱俩换换?一 米帝医保是这样子滴
  
  
   在中国,医疗保险的实质是一个账户,意思是里面有钱。米帝的医疗保险就是一张有你名字的卡,分文没有。
  
  
   米帝是一个没有政府医保的资本主义国家。提供医疗保险的都是私企。私企有HMO,PPO两种,占据97%的市场。两种是一家公司,明白什么叫垄断了吧?PPO又分为BlueCross和Blue Shield。私企每个月强制性把钱从你口袋里掏出来,分文不还,然后允许你一年到头换一次险种。私企每个月抢多少钱呢?小水瓶家在旧金山湾,人头500美金,有了小人后加300。每个月“被扔掉”1300美金。小水瓶公婆家在南加州圣地亚哥,人头500美金,育有三孩儿,其中一个不幸患有先天糖尿病,私企对此孩儿以“preexisting conditions,(已经存在的疾病)”为由拒绝提供医保。全部自费。此孩儿今年已23岁,需要更换胰岛素泵一部件,费用是5千美金,泵已过期半年,尚未更换。
  
  
   无论HMO还是PPO,无论险种,私企给你报销的看医生/拿药的比例是不定的,报销看甲医生还是乙医生拿A药还是B药的比例也是不定的,报销今天看甲医生还是明天看甲医生还是不定的。明白什么叫瞬息万变了吧?
  
  
   总之,米帝医疗收费体制最大的特点就是随机性和刺激性。你看医生时候是不可能知道要交多少钱的,因为医生不知道啊说要等上奏保险公司啊,去看医生时付的十刀二十刀不过是个见面费,1-2个月后会给你寄账单来,那才是“看医生费”。而账单全部是医保公司自定义缩写,基本和战争时期密码异曲同工。你要真想看懂账单,估计得去研究生院专门上一门课的功夫,6学分那种。
  
  
   桌上还有数张小人的未付账单,随手抓来拍了张照片。全图
  
  
   账单是做了个化验的钱,看医生账单是另外的。
  
  韩寒曾经说” 一个能吃转基因粮,地沟油菜,三聚氰胺奶,打劣质疫苗针的民族,他们的忍耐力是你所不能想象的高,他们的需求是你所不能想象的低。 “我认为韩寒是个有良心有思想的大好青年。但我不得不对这个一直生活在金山区的老实同学说:你看人的想象力未免也太有限了吧?样本未免也太不全了吧?把中华民族想得也太独特了吧?且不说人米帝90%的粮都是转基因的,占市场80%的雅培奶粉是全面下线的,儿童疫苗是全民强制的但同时是全部自费一针300美金的。就说看医生吧。换成你去买电视,如果超市跟你说“这个电视价格不晓得,但你可以拿走,过一两个月后我们会给你寄账单,你到时必须按账单付钱。”你还会买这电视么?恐怕你连把超市砸了的心都有吧?为什么从电视换成见医生,这事儿就突然可以接受了呢?但人家米帝,那可是全民接受终身售后不明医疗消费,而且还能被洗脑到自觉自愿维护消费糊涂制抵制医疗改革的,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是怎样的精神?!这又需要多么高的忍耐力?!
  
  
   无论如何,咱这每个月上千刀都捐给保险公司了,总可以随便去看医生了吧?你把保险公司想简单了。用HMO?你只能去看HMO规定的那么几个医生。用PPO?你可以去看多一点的医生。但是,保险公司把这多一点的医生又分了两类——网内的和网外的。去看网内的,给你多报销点,好的保险可能报到80%多。网外的少报销或压根不报销。那你说了,我怎么知道这医生网内网外呢?上网查啊,查不到打电话啊,你以为人保险公司还人文主义地给你个使用手册不成?你以为病了抬脚就能找个医生看啊?先好好做做功课吧你!
  
  
   google完医生了,去看吧。直接去?你以为你是奥巴马啊,你啥时候去医生就接见你啊?赶紧打电话预约吧,同时向各路神仙祈祷能在个位天数内见到医生吧,喔,最早的2-3周后啊?那是常事,你急什么?一般的病2-3周死不了!到时好了不去了也是替你自己省钱。
  
  
   看了医生了,接到账单才发现保险公司分文未报销?你怒什么怒?谁让你买保险时没好好读那50页的文件?!没听说过deductible么?人保险公司都写了,每个月捐钱的基础上,根据你的险种不同,你只有消费到几百-几千以后才开始报销那个百分比的。前面几百——几千块是自掏腰包的!你就病了一两次今年没花到deductible的限额怎么办?不好意思,那您今年就全额自费了,明年开头deductible从零开始咱再算。放心吧,我们保险公司是不会倒闭的,咱这政策几十年不动摇的。
  
  
   你看完说了,保险公司这么险恶,那我不买保险总可以了吧?我知道没保险去一次医院就破产,那咱年轻力壮没啥毛病不去医院不就成了?!哈,曾经是可以的。可惜时不我待,现在医疗改革了,明白什么是全民医保么?意思是法律强制全体人民必须从私企买医疗保险!你以为帝国主义国家就没有专政?!你太纯洁太天真了。
  
  
   顺便说一句,现在还只是必须买医疗保险,还没到强制买牙医眼科保险呢!(医保原来不包括牙医眼科啊?对不起,是不是又让你失望了?别打,不是故意的...)小水瓶家认清形势,赶上最后一班车,毅然取消给牙医眼科保险捐钱了!每个月捐150刀捐了一年后配副眼镜还是300刀,我NC了才会继续捐!牙口眼睛要有问题全指望回祖国解决了。
  
  
   国内医疗差?咱俩换换?二.急诊室的三个小故事
  
  
   急诊室,英文, emergency room. 看过《国内医疗差?咱俩换换?一》的看官应该都已熟悉米帝医疗江湖规则一了——有病先预约,见医生看造化。那有人说了,突发情况怎么办?理论上,突发情况该去emergency room。实践中,我观察发现其实大部分突发情况下美国人都避免去急诊室。客观地说,我认为应该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性,自己归类哪种突发情况然后判断要不要去。那么归类标准是什么呢?简言之,如果你还能自己打911去急诊的话,那应该归类为你其实是不用去的,如上吐下泻胃肠痉挛一类;如果你已经不能自己打911了,那急诊室确实值得一去,如心梗中风断气一类。米帝医疗江湖规则二在此同样适用——去前请自行做功课,因为虽然号称emergency room,很多也是周末休息的,不少也是晚上8点关门的。别去错。常识普及完了,开始讲故事。
    
   井底之蛙
    
   家庭聚会。
   
   我的老公瓶子b的外婆突然来电话。电话是我婆婆接的,挂了以后婆婆面若春风,淡定地通知大家:“爸爸他们晚点到。”
   
   “怎么了?”
   
   “爸爸不是前两天刚割了阑尾么?他们正开车过来,他线开了,现在要回去自己包包。他们晚会儿来。” 
  
   “喔。”一大家子人淡定地继续吃薯片聊奥巴马。  
  
   “啊?!”这是我和我母亲两个:“外公线开了?!不去急诊么?!不让医生处理一下?!”
    
   大家安静了一下,可以看出他们在努力地试图理解我们的逻辑。“如果去急诊室肯定要等两三个小时,急诊室什么人都有,还不定染上什么病。”言毕,回归薯片和奥巴马。
   
   外婆外公家离婆婆很近,少时,两位老人飘了进来,满面春风。我赶紧上去看外公:“外公,你还好么?”
    
   “啊,没事儿。”
    
   外婆眉飞色舞地描述起来:“外公正开车呢,我刚好扭头看他,哇!那血忽地一下子就冒出来了,他穿的白衬衫全叫血染红了!我赶紧说‘看,看!’外公低头看,说估计线开了。我说那你赶紧掉头啊咱得回去换衬衫才能来啊。”
   
   我被震得哑口无言,很努力地理解着外婆的逻辑,半晌之后,说:“外公,你又自己开车来的?”  
  
   “对啊。”  
  
   我看着他衬衣下鼓鼓的纱布,不放心地加一句:“外公,你真不要去急诊看看医生么?”
   
   “不用。医生能干什么?跟我自己包包也差不多。去了起码等两三个小时。”
   
   然后他们就加入了家庭聚会,众乐乐。独不乐的是我和妈妈。我们真不是故意的,主要是第一次,我们这俩井底之蛙确实被彻底震撼了。我看着外公,这个沉默寡言慈眉善目的老人今年79岁了,拥有几百万,他两天前做了阑尾手术,现在开线了,他选择自己包包就算了——因为比急诊快,在这个国家79年的生活告诉他他去急诊的结果也差不多。这就是他所在的社会的现实。他享受到他每年交税的社会福利了么?
    
   看看,多好的老人啊。点儿这么背都不怨社会。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28)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nethotter

11-02-25 08:37

0
怎么啥都要吵啊
和为贵
楼主这个帖子我看写的很真实客观啊
也没有给国内的医疗辩护啊
子明

11-02-24 21:49

0
美国个加拿大的医疗体系各自有各自的问题,但是与我们的问题比起来,那是小巫见大巫。
子明

11-02-24 21:47

0
说一件我认识的人看病的事,不过这人是在加拿大。一对上海夫妻,先生只身一人跑去加拿大,老婆当时还留在上海的华山医院里继续做她的医生。去了大约才几个月,这位先生突然爆发急性肝病,昏倒在屋子里,幸好有个邻居找他,发现他躺在地上,便赶紧叫了救护车把他送到医院,医生看了,说48小时之内必须换肝脏,否则就是死。邻居通知了他在上海的太太,这位太太急死了,赶紧联系他老公的医生,他老公的医生请她放心,说我们这里先来的人就先看,没有人有任何特权插队,哪怕加拿大总理现在过来,他也只能排在你老公后面看病。然后就马上在全国范围内寻找肝脏,结果没找到,于是就升级到全球寻找,国际红十字会终于帮他们找到一个白人的肝脏,于是加拿大政府就派专机去取肝脏。终于赶在48小时之内做好了肝脏移植手术,但是白人的肝脏实在太大,那位先生的腹腔因为水肿而放不进去,所以只能把这个肝脏挂在体外等待他腹腔的水肿消失,几天后腹腔的水肿消失,肝脏便顺利地放了进去。到现在好几年过去了,人还活的好好的。
steady

11-02-24 18:51

0
为何有的生物,基因来自中国,吃喝拉撒全在中国,不去努力推进自己国家的进步,却总是用别人国家的缺陷来告诉百姓:老大那边也有问题,咱们这的溃烂也是应该的。
老榕根

11-02-24 12:45

0
1997年,我出国到美国“考察”,找到我的表妹自己开的一家餐馆。
表妹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是,你要不要留下来啊?
她指着身边的我的表弟,他可是花了40万nmb偷渡出去的,躲在姐姐的餐馆打工。
站在旁边的还有我的表妹夫,国内硕士研究生,此时正穿着白色圆领衫,披着白大褂,
原来是为了节省顾工人的每月2000美元。
我如果留下来躲起来,效果与我身边的表弟一样,我则白赚了40万了。
但是我想,我留下能做什么呢?
他们每天十点开门晚上十点关门。
早上大概要九点就起床开车到店里做准备工作,晚上关门后总还要整理十几二十分钟吧。
再开车回到家起码到十一点吧。
这样算来一天在家休息的时间就是11点到次日9点,一共10个小时。为了工作的时间则是14小时。
我受不了,
不!我想起了党的教育国家的培养,我毅然决然地回来了,现在正在码字和你们说话呢。
paul

11-02-24 12:42

0
“智商超出预料”的逃过吧第一笑料,现在还学会换马甲发帖助兴了。
娱乐无极限。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老榕根

11-02-24 12:20

0
对了,得肝癌的这位说,医保是丈夫工作的餐馆的老板替他买的,而且是买了他们全家人的医保。
有这样的好事?
老榕根

11-02-24 12:17

0
还有一位女士得了肝癌,手术后至今十年过去了,回来看到,人好好的风采依旧,她本来就长得漂亮。
她也说治病的钱都是医保的。我们都认为是美国医术水平高,得了肝癌跟没事人一样。
她丈夫也就一位厨师而已,是在洋人的餐馆打工,每年都要一家子出去到处旅游。还自己买地皮盖房子,房子除了自己住还拿来出租。
还拍了房子的照片,带回来给我们看。
老榕根

11-02-24 12:08

0
最难得的,换肾的这位,住院期间就一个人进去,没有任何家人陪伴照顾什么的,医院全包了。
是不是大概可能要不干脆得大病,反而可以全免费呢?
老榕根

11-02-24 12:01

0
真是很难把握美帝的医疗体制。
我有大几十个亲戚在美国生活,有的确实是回来探亲兼顾治病的。
但有一位得了肾癌,手术,换肾,她说是自己一份钱不花。至今又好好的活了十年了。
她当时刚出去一两年,我想,凭她当时的身家,凭着换肾的大手术,如果真是自费或者半自费,她无论如何都是没有经济能力的。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