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里胡涂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国人民银行有关人士22日向新华社记者透露,2011年以来,央行已开始在货币信贷调控中运用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工具,已对40多家资本充足率较低、信贷增长过快、顺周期风险隐患增大的地方金融机构实施了差别准备金要求。
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是在既有的差别准备金制度中引入宏观审慎要求并加以规范化、透明化,主要是基于社会融资总量、银行信贷投放与社会经济主要发展目标的偏离程度及具体金融机构对整个偏离的影响,并考虑了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稳健状况及执行国家信贷政策情况等。据了解,年初央行已向金融机构明确了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的相关要素和规则。
据介绍,金融机构对央行这种新的调控机制普遍表示认可和赞同,认为该机制把金融机构信贷增长与银行抵御风险能力结合起来,为其提供了一种主动调整信贷行为、增强风险防范能力的弹性机制,具有规则性、透明性和市场化的特点。而且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规则相对简单,易于理解和掌握,各机构可根据测算公式和相关参数,依据自身的资本充足率水平、系统重要性、稳健性程度和执行信贷政策的情况等,自行测算、自主调整信贷投放,可操作性较强,与规模管理相比也更有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记者从有关银行获悉,1月份以来,各金融机构特别是全国性金融机构,已经开始根据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的要求把握信贷投放进度。分析人士称,在央行提高利率、准备金率和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下,信贷调控取得了较好效果。1月份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0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3500多亿元。
该央行人士透露,下一阶段,央行将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和社会融资总量及货币信贷增长情况,继续使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工具,把好流动性总闸门,贯彻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
------------------------------
准备金缴款撞上可转债发行 7天回购利率暴涨300点
持续仅十个工作日的资金面趋松格局被上周五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打破,春节后银行间短暂缓和的资金面再度紧张。银行间市场基准回购利率周一全线上扬,7天回购利率暴涨327个基点。
业内人士表示,货币市场资金价格再度大幅飙升,因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中石化可转债发行、月末银行贷存比考核和金融机构跨月资金需求等多因素交织导致;预计进入3月份,资金面将有所缓解。
230亿元可转债锁定万亿资金
节后银行间短暂缓和的资金面再度紧张。数据显示,银行间市场基准回购利率周一收盘飙升,7天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报收6.11%,较前收盘暴涨327个基点。春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 ,7天回购利率已然从8%的高位回落至3%的水平,此后连续十个工作日一直徘徊在低位。
同时,期限在14天及以上品种走势亦趋同,均攀至6%以上的高位;不过,隔夜品种涨幅有限,周一报收2.18%,较前收盘涨8个基点。
业内人士表示,货币市场资金价格再度大幅飙升,因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中石化可转债发行、月末银行贷存比考核和金融机构跨月资金需求等多因素交织导致。
“7天回购利率的大涨,主要是由于中石化可转债的申购。”上海一研究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从7天回购利率的涨幅看,机构对本次中石化可转债的参与度将很高;参照去年9月2日250亿元工行可转债冻结资金超过2.6万亿元,因此此次锁定的资金量将会相当大。
“上周五开始,券商、基金和保险等机构已经在积极拆借资金准备网下申购石化可转债。”该研究员称。中石化公告显示,本周将发行230亿元可转换公司债,网上网下申购日为周三。
紧随中石化可转债而来的是周四的准备金缴款。此次准备金率上调将冻结资金3500亿元,再加上月末临近银行贷存比考核和金融机构跨月资金需求,多重因素叠加令资金面备受夹击,大幅推高银行体系的短期资金价格。
资金面预期趋悲观
“本周资金面面临较大的冲击,本来预计准备金率的上调至少会在可转债发行后一周。”深圳一分析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准备金率的意外调升对资金面造成额外的短期冲击,市场对短期资金面趋于悲观。
对资金面的悲观预期,令银行间债市的现券收益率周一全线走升。“资金面直接拖累了债市。”上述分析师表示。
不过,接受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亦指出,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债券市场资金面短期冲击较大,不过冲击时间较为有限。
“影响应该不会像1月20日那次上调那样持久。”前述研究员表示,中石化可转债锁定的万亿元资金于下周二解冻,同时随着月末影响的消失,资金面紧张的局面将有所缓解。“3月份公开市场到期量将达6870亿元,因此预计进入3月份,资金面将有所缓解。”
公开市场,央行将于周二发行10亿元1年期央票,延续地量发行规模。有分析人士指出,央行此次选择上调存准率而是非央票放量,说明近期央票的发行仍难以放量,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迄今为止的加息幅度尚未到位。
银行间债市央票到期收益率曲线显示,1年期央票最新收益率为3.4778%,仍明显高于发行收益率水平。因发行规模难以扩大,因此业界普遍预计,周二1年期央票的发行收益率将持平于2.9972%。
来自农行战略管理部的报告显示,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后,近期流动性调控目标基本可以实现,央行下次上调发行存款准备金率应该在3月下旬以后。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则在其最新报告中指出,3月份有至少一次的准备金率上调,再次加息则可能需要等到二季度。
相关新闻超额存准率偏低存准率挤压后大型银行资金更紧每经记者万敏发自北京
此次上调之后,大型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9.5%,中小型金融机构达到17.5%,均为其各自的历史高点。
多位分析人士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大型银行由于面临较高的超额准备金要求,资金将相对更紧张,但是贷存比高的银行将承受更大的吸收存款的压力。
大型银行面临“高标准”
对于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广发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沐华认为,单纯从资金面的角度来看,超额准备金率较高的银行资金将有更大的压力,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是最紧张的,中小银行其次,因此大行的资金运用将受到压制。
截至2010年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2.0%,其中大型银行0.9%,偏低;中型银行1.8%。国泰君安研究报告认为,随着春节后银行体系流动性不断改善,银行超额准备金率较节前有所回升,预计为应对本次上调准备金率,部分法定准备金可以来自超额准备金的替换,但另外可能仍需要适度调整其他资产结构配置。
银行急需抓紧揽储
“但另一方面,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将影响派生存款的水平,银行系统的流动性将收紧,存款准备金率实际上是银行的杠杆工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就是降低了银行的杠杆率,贷存比高的银行吸储力度会需要更大。”沐华表示。
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就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形成新的存款额,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的过程。准备金的多少与派生存款量直接相关。存款准备金率越高,提取的准备金越多,银行可用的资金就越少,派生存款量也相应减少;反之,存款准备金率越低,提取的准备金越少,银行可用资金就越多,派生存款量也相应增加。
由于上市银行尚未披露其2010年业绩情况,从去年三季度的披露信息来看,2010年三季度,上市银行平均期末时点存贷比与日均存贷比分别为64.16%和64.83%,11家上市银行处于存贷比指标的压力区及高压区,只有农行、工行、北京银行等五家银行存贷比压力偏小。
招商证券认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使得存款压力继续增加。
总体影响中性
尽管如此,由于今年银行的信贷额度紧张,上浮的贷款利率对银行的业绩贡献仍然可观。宏源证券在其调研报告中称,“借款人排队等着放款,对中小企业贷款为主的银行,净息差上浮20%是常态;在贷款无市的情况下,银行更偏好拆借市场;排队等着存款的人逐渐增加,尤其是农行,吸存压力会比2010年好转。”
银河证券也认为,随着存款准备金率的进一步上调,尽管将冻结银行资金,但是对银行短期的贷款冲动进行约束将利于行业长期的平稳健康发展。在信贷管制以及加息周期背景下,银行的贷款议价水平将获提升,进而继续推升净息差水平。(每日经济新闻)
公开市场操作后期或将边缘化
央行22日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发行了10亿元一年期央票,当日未进行正回购操作。发行情况显示,在上周末央行宣布再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背景下,本期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再度持平。分析人士指出,一年期央票利率在略低于1年期定存利率的水平上再度持稳,进一步表明央行有意稳定市场基准利率的政策意图。而后期流动性的回收,仍将可能依赖于准备金率等非常规手段的使用。在下一次加息到来,公开市场操作规模的放量之前或仍遥遥无期。
央票发行利率全面企稳
周一央行在公开市场发行了10亿元1年期央票,发行结果显示,本期1年期央票发行价格为97.09元/百元,对应收益率2.9972%,与上周持平。当日央行未进行其他正回购操作。
对于本期央票的发行结果,市场人士表示,在上周3月期央票发行利率企稳之后,本期一年期央票利率的持平在市场预期之中,这也表明在今年央行首次加息之后,各期限央票利率已全面企稳。而一年期央票连续第9期保持在10亿元的地量发行,也进一步显示出央行有意稳定市场基准利率的意图。
统计数据显示,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980亿元,在周二公开市场操作总规模仅达到10亿元的背景下,本周的资金净投放基本已成定局。
上海一券商交易员称,尽管本周前两个交易日7天期等期限的资金利率出现大幅上扬,但这主要仍是受到上周末准备金率上调和本周中国石化可转债申购等因素的短期冲击,从机构在隔夜资金上的拆出意愿以及R001的加权平均利率来看,市场资金面仍然不能说是特别紧张,中短期内央行回收资金的压力依然较大。
公开市场仍难当资金回笼“大任”
在上周末央行宣布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高至19.5%的历史新高后,多位分析人士均指出,未来准备金率手段的运用频率,有望将显著加大。在各期限央票品种发行利率迅速全面企稳并触及一年期定存利率的“天花板”之后,公开市场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将很难成为资金回笼的“主战场”。
统计数据显示,3月及4月,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将分别达到6870和5060亿元,合计到期资金11930亿元,未来两月央行在资金回笼上的压力依然较大。
上述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交易员表示,虽然上周3月期央票发行规模的短暂放量仍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但下一次加息短期内到来或央票利率短期出现上升的可能已经非常小,未来资金的回笼在很大程度上仍将依赖于准备金率等非常规手段。考虑到2010年12月15日央行对6家商业银行进行的差别准备金率将于今年3月15日到期,3月份央行将很可能再次上调法定准备金率。
与此同时,华泰证券分析师林朝晖也指出,虽然目前央行通过正回购已初步扩大公开市场操作规模,但在央票一二级市场利率明显倒挂情况下央票暂时仍无法大规模发行。预计到2 月末银行系统超储率有望处于1.5%左右的正常水平,同时3 月份和4 月份各有超过6000亿元和5000 亿元资金集中到期,因此央行后续对冲压力仍较为突出,预计在上周末准备金率上调后央行有望在3、4 月份至少继续上调一次准备金率。
而根据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本周更早一些时候的判断,3 月份央行仍将有至少1 次的准备金上调,预计2011 年年末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将有望达到23%左右,而这较当前19.5%的水平要高出3.5%。(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