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如同一面魔镜,投射出人们心中所想,博彩者看到的是涨停,投机者看到的是波动,投资者看到的价值。选择何种方法,当然因人而异,但是对于一个整体而言,提供多赢的只能是价值,波动创造的只能是零和,这是由概率论决定的。当然,大多数人认为自己能成为那超越市场的少数人,这是由人类的本性决定的,人总是有一种自视过高的倾向,我也不例外。
|
|
一.2010年投资回顾
|
|
|
|
|
|
投资成功之处:发现了002422科伦药业,002400省广股份,601933永辉超市,并买入其中两个;
|
投资失误之处:分析失误过早抛出000629ST钒钛,想等再便宜一点点没有买入002081金螳螂;
|
虽然我知道这么计算收益不是最好的方式,但是目前也没有其它可选。
|
|
|
二.2011年目前持仓
|
|
|
|
|
|
春节前加仓002400省广股份,因资金有取出,所以仓位比例有所上升
|
|
|
三.备选股票
|
|
A.待买入
|
|
|
|
|
B.待研究 |
|
|
|
|
剔除了一些涨幅过高的股票和一些农业股,从002200绿大地的旱灾、002069獐子岛的海域污染风险以及早年000061农产品的管理层问题,可以发现农业绝不是一个容易经营的行业,由此也极易引发管理层风险。
|
|
|
四.选股标准
|
|
1. 好的行业:永续朝阳,行业历史50年以上;
|
2. 好的企业:长期经营史,企业创立最好30年以上,至少15年;
|
3. 好的制度:合理的股权制度,专注而稳健的管理层(需长期观察);
|
4. 好的价格:成长期企业不高于30PE,成熟期企业不高于15PE;
0
谢谢逍遥兄的分析点评。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兄好,已经修改,谢谢:)
0
股天乐兄,请将上贴第四行4350万改为4850万,谢谢!
0
定量分析: 5435万收购年度公司管理层股权,PB=3.3,PE=6,静态来看收购价格对应ROE=16.5%,动态来看,2013年对应ROE=19.9%(省广需再投入5620万流动资金,2013净利润4400万),这个数字看上去不算太差;如果仔细看对赌条款:2011-2013合计净利润大于9700万才支付全款,相当于省广可以收到净利润4850万,这笔收购款5435万的绝大部分其实是不需要自己出的,净利润不足则收购款相应减少,甚至解除合约,另外,首笔支付款必须作为借款留在年度公司,毫无疑问,对于省广来说,这是一笔相当好的买卖。
定性分析: 1.从省广三大业务来看,只有媒介代理是可以迅速做大做强的,媒介代理业务具有很强的规模优势效应,所以必须要有量,无论是自建还是收购,省广的媒介代理业务量达到100亿以上可望形成明显的壁垒; 2.年度公司净利润率为15.8%,很明显是属于媒体买断经营的,通过收购年度公司,省广获得媒体客户资源,也可以有一个重要的观察及学的平台,可以将规模效应转化为毛利率和净利率的提升; 3.管理层稳健而又善于经营,股东会上戴书华董事长说不搞多元化,我非常认同,行业本身具有极大的成长潜力,为了短期业绩而盲目多元化收购绝对是得不偿失的,而这次同业收购也看到管理层会做生意的一面; 4.股权结构合理是不得不说的一个话题,重要管理层都持有股份,目前董事长、总经理股份市值在1.25亿左右,管理层有将企业做大做强的动力,利益输送既冒风险又无必要。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0
仁兄的帖子要顶
0
省广怎么花一亿收购了一个传统媒介的代理公司,还是个新公司。
0
剔除600573惠泉啤酒,加入002557洽洽食品
0
对于各种能源的一些粗浅认识:
核能:对于核能一直有一种敬畏,我认为无法证明人类的认知水平足以驾驭这种能源,再加上各国政府能力和核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和事故发生后果的严重性,全球发展核能的隐患是非常大的。有人说这次地震是日本1200年一遇的,如果因此而停滞发展有些因噎废食,不过简单算算,全球有400座核电站,1200年一遇马上变成33年一遇,如果全球发展到4000座核电站呢,1200年一遇变成3.3年一遇,这无论如何也不能称为小概率事件了,而是黑天鹅事件了;
水电:水电对于环境的依赖和破坏是相当严重的,建水电站需要河流,而河流总是有限的,中国小小的河流上已经布满了水电站,再开发的潜力比较小,而且不管是三门峡也好,长江三峡也好,其对于环境造成的影响和危害至今尚有较大争议;
风电:发展较快,不过未来可能不能占据主流。我的理解是风电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或海域资源,是一种补充能源而非主流。同样,生物质能源和人类争夺粮食用地,更不可能占主流;
太阳能:太阳能发展空间是无限的,地球上所有的能源都是太阳能转换成不同形态存在的,因此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然,太阳能有商业上的短板——成本较高,也有自然因素的短板——阴雨天,不过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成本较高的缺陷会被克服。但是目前太阳能领域只有一些死拼价格的组装厂,没有好的投资标的;
天然气:这是目前看来最有可能替代石油的王者地位的,特别在中国。储量不低于石油,等量热值价格只有石油的一半甚至更低,页岩气在美国取得技术性突破,页岩气、煤层气储量巨大,中国能够掌握只是时间问题,未来50年极有可能进入天然气时代。
0
很高兴 amaranth兄有不同意见。
选股标准是否僵化暂且不论,选股需要有一定标准这没问题吧。我的选股标准是经过归纳的,如果展开来说,大概有二三十个思维模型:心理学七八个、经济学五六个、管理学三四个、会计学、统计学、高中代数、物理学几个,芒格说大概有100多个思维模型,我目前实在是领会不到那么多。
1.关键是永续朝阳,50年只是一个参考条件。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竞争才能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很多新兴行业的商业模式很容易被颠覆,一旦颠覆,企业之前的投入将会一钱不值,所以这是一个排除条件,已经排除了80%的企业,我不需要去了解每一个行业甚至是细分子行业,我只需要放弃那些我认为是难的或不好的行业;
2.落实到企业,长期的经营历史是必要的,我无法从一家成立才几年的企业得到可靠的信息。当然,历史并不一定代表未来,但是,如果结合行业分析和企业竞争力分析,企业的未来仍然是清晰可辨的。我同意中国企业能长期经营15年还继续成长的不多(其实绝对数量还是不少),不过优秀的企业本来就很少,伟大的企业更是寥若星辰;
3.人的因素确实很难把握,所以需要有制度去制约、去激励,我的心理学知识告诉我,好的制度才能产生“好人”,当然,如果管理层不诚信,我可能不会比别人早知道,但是我也不会比大多数人晚知道,这是投资A股比投资港股美股占优的地方;
4.这个需要等待,通常有三种情况会有低估:系统性风险、市场对于某些行业或企业的认识不足(比如新上市的)、只造成短期影响的突发性利空事件。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0
四.选股标准 1. 好的行业:永续朝阳,行业历史50年以上; 2. 好的企业:长期经营史,企业创立最好30年以上,至少15年; 3. 好的制度:合理的股权制度,专注而稳健的管理层(需长期观察); 4. 好的价格:成长期企业不高于30PE,成熟期企业不高于15PE;
选股标准过于僵化 1、行业历史50年以上不对吧,如果是持续增长50年以上应该差不多,但关键是你如何评判呢?行业有很多细分市场,你如何掌握第一手资料和信息呢? 2、好的企业,长期经营30年,至少15年,中国很少有企业能长期经营15年还继续成长的,一般来说三五年不错了,另外,很可能你选择了过去多年成长的企业,等你买的时候,遇到成长瓶颈了 3、好的制度:人的因素更难把握,你如何知道他是不造假,不说谎呢?如果知道的晚了呢?比如你买入以后亏了50%才知道的时候呢? 4、好的价格:PE是很僵化的,何况,好的企业,一般很难在30倍PE以下买到,买到的可能不是成长性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