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shhiqi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2.17下午随着奥巴马的讲话,锂电池股票被引爆,个股纷纷涨停!而2168真正的锂电池概念股,也是实质受益股却不见动静,处于沉默中!
先来看一下锂电池隔膜的现状:
隔膜是锂电池中的关键内层组件之一。隔膜吸取电解液后,可隔离正负极以防止短路,同时允许锂离子的传导;在过度充电或者温度升高时,隔膜通过闭孔来阻隔电流传导,防止爆炸。隔膜性能的优劣决定电池的界面结构和内阻,进而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性能、充放电电流密度等关键特性,性能优异的隔膜对提高电池及动力电池的综合性能有重要作用。
隔膜市场容量保持较快速增长,各厂商持续扩产。根据台湾工研院的数据,历年的锂电池隔膜市场都保持了10%左右的增长率,而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启动,这一增长率未来有大幅提升的空间。预计到2013年需求量可达5.63亿平米,产值近17亿美元,为2009年市场容量的1.76倍。国际三大主要厂商均处于扩产进程中,未来产能需求比基本保持稳定,预计产品价格将继续维持每年3~5%的递减趋势。
我国对锂电池隔膜需求日益增长,实现进口替代潜力巨大。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制造基地、第二大锂电池生产国和出口国,锂电产品已经占到全球40%的市场份额。我国对于隔膜的需求与日俱增,而80%的隔膜需要依赖进口。隔膜产品目前毛利率高达60%以上,动力隔膜市场前景光明,在此两个因素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国内公司将涉足隔膜领域。长期来看,随着国内隔膜技术的进步和质量的提升,未来实现进口替代的潜力巨大。
国内隔膜的总体技术水平落后,动力电池隔膜方面差距更大。国内的产品差距主要在于各项性能指标不能得到整体兼顾,量产批次稳定性较差,不适用于对一致性和均一性要求极高的高端产品(包括动力电池隔膜)。目前使用的动力隔膜主要有高熔点的湿法PE膜、PP/PE/PP三层隔膜、有机/无机复合膜,受到专利和技术工艺的限制,国内产品还无法与进口产品抗衡。理化所静电纺丝技术制备隔膜的项目已处于产业化初期,但此技术路线尚未获得市场检验。 国内厂商无一能够提供合格的动力隔膜,只能依赖进口,电池隔膜技术壁垒相当高,占到电池成本的20-30%,毛利高达70%。
此前2010年8月4日,杜邦公司宣布已开发出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新型聚酰亚胺基分离隔膜,该产品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可提高电池动力并延长寿命。分离隔膜是应用于每个电池中介于两个电极之间的膜,起分隔作用,用以防止电极接触,但可使锂离子在其间传递,以使电池充电和放电。新型分离隔膜采用耐高的聚酰亚胺和纳米纤维来提高现有电池的效率,可使电力提高15%至30%。杜邦公司已在美国威明顿和韩国首尔开始量产这种分离隔膜,在弗吉尼亚的工厂将在2011年第一季度开始生产。
深圳惠程紧跟着杜邦研制成功电池隔膜,顺利的占领了行业制高点。聚酰亚胺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研制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相关产品研发的空白,大幅度提高我国动力锂电的技术水平,拓展了动力锂离子电池技术在动力产品领域中的应用范围,能够很好地满足和促进未来我国动力产品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公告显示,该项目建设期一年,初步计划2011年9月底前设备安装并试运行,2012年1月开始量产,2012年达到60%产能,2013年达到100%产能。产品圆柱型电池产品定位高端市场,竞争对手定位于美国A123的世界一流生产商,叠片电池目标市场为动力汽车行业、航空航天、军工行业。
加之隔膜原材料聚酰亚胺纤维由公司自己研制生产,成本价格远远低于市场。聚酰亚胺纤维每年国家进口配额300吨,远远不足。而深圳惠程第一条300吨生产线已经稳定生产,即将开始生产线复制过程,业绩有望在2011年末到2012年初出现爆发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