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翻翻股票,没有比002036宜科科技更便宜的票了。。。。。。。。。。。。。。。。。。。。。

11-02-21 22:27 10439次浏览
新禾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云南汉麻产业化发展 让农民得到实惠

来源:全球纺织网 中国纺织报 2010-06-02


全球纺织网6月2日讯 汉麻产业是云南省委、省政府扶持的特色生物产业之一,是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重点研究支持的产业,是西双版纳州为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企业增效而着力培育壮大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生物富州”战略,加快山区发展的一个战略举措,是一项利国、利民、利军的新兴产业。

不久前,记者到云南西双版纳州实地考察,看到当地已经形成了汉麻种植和加工中心,具备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引进有实力的纺织服装企业,用创新的科技成果打造新型的农业种植和工业加工产业链,是该项目获得成功的重要经验。

引进纺企促农业发展

引进强势的战略投资龙头企业,是推进和带动汉麻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核心。

在西双版纳州推行科学种植汉麻的初期,就从北京、上海、宁波等地引进7家企业集团,共同出资2000万元组建了西双版纳云麻实业有限公司,后来宁波宜科科技、雅戈尔集团携2亿元资金进入,将公司改组为“汉麻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并在西双版纳州勐海工业园区开工建设年产5000吨汉麻纤维加工厂,使汉麻产业走上了产业化发展之路。

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工厂占地21.8667亩,建筑面积1.6934万平方米,综合投资1.5亿元,年生产汉麻纤维2000吨,企业生产加工值达1.2亿元。中试厂通过采用鲜茎皮秆分离、机械脱胶、生物脱胶、分纤漂洗、快速渗透、牵切梳理、精梳分理等新技术和相继研发出连续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加工设备,已成功生产出适应于60公支以上纯麻纺的麻条和80英支以上麻棉混纺产品的棉型散纤维,实现了汉麻产品高档化的重大突破。

按照汉麻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西双版纳州政府在今年全省生物产业大会上签订的第二期3000吨汉麻纤维扩建工程协议,扩建后的生产规模可达5000吨汉麻纤维,企业生产加工总值2.8亿元以上。

产业化让农民得到实惠

去年是汉麻产业进入产业化发展的关键之年,西双版纳州共种植汉麻2.01万亩,种植涉及9个乡镇,42个村委会,206个村民小组,5174户农户,户均种麻近4亩,总产量突破1000吨,达1139.1吨,实现种麻农民总收入1253万元,平均亩产达56.6公斤,亩产值622.6元,最高单产191.55公斤,产值达2107元,种麻平均户收入2400余元。

据当地政府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去年4个月种一季麻收入在1.5万元以上的有27户,1万元以上的有113户,8000元以上的有123户,5000元以上的有466户,4000元以上的有270户,3000元以上的有402户。

例如,勐宋乡种植汉麻9499.5亩,共交售干麻皮586吨,平均亩产61.7公斤,亩产值678.7元,种麻户平均收入3293.8元,其中曼吕村委会小新寨的16户拉祜族群众,种植汉麻89亩,共交售麻皮9174.42公斤,平均单产103.07公斤,亩产值达1133.77元;而汉族大寨36户村民和南温小组的21户拉祜族群众分别种植汉麻200亩、350亩,产量分别为19.5吨、33.44吨,麻皮销售收入分别为21.45万元和36.8万元,户种麻平均收入都超过1万元。

通过发展汉麻产业,让西双版纳州中、高海拔山区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成为了当地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为提高山地复种指数、培肥土壤,西双版纳州开展了近千亩麻后秋豆种植(黄豆、豌豆)示范工作,实现山地一年二熟,进一步增加了农民收入。

汉麻产业发展的目标

西双版纳州农业局局长李军告诉记者,2010年州内计划发展种植汉麻4万亩,干麻皮产量突破2500吨,带动省内发展种植2万亩,干麻皮产量突破1000吨,基本满足一期2000吨纤维生产对原料的需求,企业加工值达1.2亿元。

李军说,州农业局将着力推进汉麻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完善产业发展政策措施,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发展汉麻产业。同时,开展冬闲田种植、原料综合利用、鲜茎皮秆分离等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科技创新。扶持种植公司及种植村、种植大户,加速扩大种植面积。

李军认为,“十二五”时期是汉麻产业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

他介绍,到2012年州内计划发展种植汉麻8万亩,干麻皮产量突破6000吨,带动省内发展种植5万亩,干麻皮产量突破4000吨,基本满足二期扩建后5000吨纤维生产原料需求。到2015年州内发展种植15万亩,干麻皮产量突破1.2万吨,企业加工值达2.8亿元以上,使扩建后5000吨纤维原料实现州内自给,为汉麻产业在全省及全国的快速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关链接:汉麻(俗称火麻、线麻等)属木兰纲、荨麻属、荨麻目、大麻科,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雌雄异株(国外已选育出雌雄同株品种),原产于亚洲中部。汉麻全身都是宝,其单位时间内生物产量是树木的3~4倍,CO2吸收率是森林的4倍,是一种生物产量极高的纤维作物。

目前,汉麻产业已初步形成从农业种植、纤维加工、纺织、化工、造纸、粘胶、木塑、汽车内饰、新型建材、复合材料、食品保健、医药、活性炭、机械装备等14个产业的产业链,产品达3000多种,是重要的再生、环保、可持续发展战略性资源。

目前,美国、加拿大、中国、日本、印度、德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正研究汉麻的多用途开发利用,综合利用潜在市场巨大,已被发达国家视为21世纪的优势作物。
打开淘股吧APP
3
评论(68)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mandalay

11-02-24 22:44

0
佩服!能找到这么多资料。我更关心的是汉麻的技术应用,和军方的订单是否落实。
新禾

11-02-24 19:25

0
建议27楼的资料,转给方舟子先生,嘿嘿,让“斗”士去做个了断,或许汉麻,或者大麻的就此“火”起来了。。。

我想这些还不够,还有张建春,有没有抄袭国外的技术啊?这个问题更值得探究,如果有,那至少说明:

1、国外对汉麻技术也高度重视;
2、符合我国发展的国情,现在好多创业和小板企业都是从“代理”,“干”出来了,现在火热“高铁”也有貌似经历;
3、吵的越热,说明就越有价值。。。。。。
hnytchuqing

11-02-24 18:24

0
这难道是事实?
国家科学技术奖受理项目之国家科技进步奖科普组公示了张建春、张华、张华
鹏等人的《汉麻综合利用技术》项目。我们对此存有异议。现陈述如下。

2006年6月张建春等人编著的《汉麻综合利用技术》一书由长城出版社出版。由于我们
曾经或者仍然在研究大麻脱胶问题,故对这本专著、特别是其中的大麻脱胶问题很感兴
趣。但看了这本书后很气愤。且不论已经看出的其他内容也是抄袭拼凑之作,其第六章
第二节“汉麻脱胶技术”、第三章“汉麻脱胶技术进展”(P.309~372,共64页、约3万
字),其内容大多数抄自我们的三篇硕士论文。举例如下:

(1)P.312 图6-5 各种脱胶工艺流程示意图:完全抄自3#原作之P.8;

(2)P.318标题1“脱胶原理”及倒数第2段:整段抄自2#原作P.5“1.脱胶原理”及后
续整段文字;

(3)P.319倒数第6行~P.321第7行:完整抄自2#原作P.6第3行~P.7 第2行;

(4)P.322第6行“3.化学脱胶法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倒数第6行:完整抄自2#原作
P.7之“3.化学脱胶法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及以下3段;

(5)P.324倒数第10行~P.325第2行:完整抄自2#原作P.31末段~P.32首行;

(6)P.326整页~P.327图6-9“基体断口处的损伤扩展”:完整抄自2#原作P.19图3.2
、P32第3行~P.33图3.20“基体断口处的损伤扩展”;

(7)P.328第2行~第7行:完整抄自2#原作P.8第4行~第8行;

(8)P.339倒数第2行~P.340首段:完整抄自2#原作P.8第21~25行;

(9)P.340“1.脱胶原理及工艺方法”及后续整段:抄自2#原作P.8倒数第7行“1.脱
胶原理及工艺方法”及后续整段;

(10)P.341第7~14行:抄自2#原作P.9之1~7行;

(11)P.342第9行“1.1双氧水的性质”开始~P.344倒数第2行:完整抄自1#原作之
P.24第14行“一、双氧水的性质”~P.26第5行;

(12)P.344末行~P.349倒数第8行:抄自1#原作P.24第7行~P.29第16行;

(13)P.354第3行~P.355第2段:完整抄自3#原作P.11倒数第5行~P.12倒数第3行;

(14)P.355第3段~P.356倒数第8行:完整抄自3#原作P.13倒数第7行~P.14第17行;

(15)P.358表6-10“纤维含水率与闪爆效果”:完整抄自3#原作P.22之表5“纤维含
水率与闪爆效果”;

(16)P.358末段~P.360首段:完整抄自3#原作P.21~P.22图后2行;

(17)P.360第3行开始“4.闪爆对纤维失重率的影响”:整节抄自3#原作P.22倒数第3
行开始“第三节 闪爆对失重率的影响”,包括一个图、一个表,完全相同;

(18)P.361首行“5.闪爆处理对汉麻纤维组分的影响”~P365倒数第6行图6-20“处理
前后纤维上染性能对比”:抄自3#原作P.23倒数第8行“第四节 闪爆处理对大麻纤维
组分的影响”~P.28图11“处理前后纤维上染性能对比”。

(19)除了脱胶部分外,在我们也感兴趣的纺纱部分,其P379“梳理工艺”整段、
P.380~384、P385~387的主要内容均抄自4#原作(此内容已于1992年获国家科学技术
发明奖);

(20)P.385开始之“第四节 汉麻落麻混纺纱”~P.388倒数第7行,其主要内容抄自5
#原作。

当然,抄袭者也对原作做了一下改动:如“大麻”一律改称“汉麻”;尽管大量的图还
是扫瞄采用,但图号、表号一律按照他的系统重新编排;偶尔有在开始和结尾处作“串
台词”般的简要文字改动。

但这些变动不能掩盖张建春等人抄袭的事实。因为他在《汉麻综合利用技术》这本书中
,没有将引用部分用引号、参考文献号、或者角注标注出来。仅以“脱胶”部分为例,
在64页、16个图、11个表、约3万字之中,从我们的3本硕士论文中“引用”的字数就占
到了近1万字、15幅图、6个表。不排除还有其他人的知识产权被侵占。我们是这3本论
文的作者或导师,故甚感愤慨。

此外,稍微翻一下张建春的这本书,就可以知道,写这本书的人只是将各种抄袭来的资
料进行堆垒,而根本没有理解大麻纤维的种种学术思想和技术问题,更不理解这本书所
抄袭得来的各种实验数据何者为正确、何者有实用意义。所以,且不论知识产权问题,
将这样的一本拼凑抄袭之作万一被评为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真是中国科技界的一大悲
哀,对我国科研人员的心灵打击不亚于“汉星”事件。

也难怪,真正动手“写”这本书的人是东华大学纺织材料专业的博士生张华鹏。但他从
来没有研究过大麻,故其“写作”水平只能限于抄袭和堆垒。他是张建春的专职写手,
经他“写”成的书还不止一本两本。日前披露的抄自英国皇家军事博物馆前馆长Robet
C.Woosnam-Savage的《BODY ARMOR》而在长城出版社出版的张建春、张华鹏编著的《军
用盔甲》,也是张华鹏做的“枪手”。

由于我们中间的某几位也是东华大学纺织材料专业博士研究生,而张建春则是东华大学
同专业兼职博导,故虽然看到了这本书的抄袭行径,还是不想得罪这位同专业的博导,
以免别人认为我们在师生礼节上理亏。但现在看到这本书还申请了国家科技进步奖励,
感到如果不将真实情况报告给国家奖励办的领导,让国家奖励办承担失察的责任、玷污
“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声誉,我们与心不忍。同时,我们东华大学的研究生和导师其实
对这位张博导的大量弄虚作假、欺世盗名、胆大妄为、获大奖如探囊取物的事例常有耳
闻,这次索性将这一件证据确凿的事例作为典型公之于众,也可杀杀张博导的不正之
风。

为此,我们认为:张建春等人的《汉麻综合利用技术》一书对我们拥有著作权的作品的
引用已经超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
列第二十七条所规定的程度,并且以非法引用他人作品作为主要内容的《汉麻综合利用
技术》一书的出版,已经构成非法获利行为,存在典型的侵犯知识产权问题;并已经达
到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第四章第二十一条和第二十二条罚则所规定的惩罚起点
,应该取消其评奖资格,并作为典型事例进行教育,以儆效尤。我们也保留继续在法律
途径解决问题的权利。

附件清单:

1#, 管云玲, 大麻碱氧一浴一步法短流程脱胶漂白新工艺研究,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3年4月,导师:曲丽君、陈国华

2#, 郭肖青, 大麻旋辊式物理机械脱胶机理研究,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4月
,导师:曲丽君、胡培杰

3#, 殷祥刚, 大麻纤维“闪爆”处理技术的研究, 天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年12月,导师:滑钧凯

4#, 周明倞、王侠, 大麻纺纱工艺路线研究, 纺织学报,Vol.19,No.6,P.24~28,
1998年12月

5#, 周明倞、周长林、张金生, 大麻落麻纺纱工艺初探, 棉纺织技术,Vol.25,No.6
,P.19~22,1997年6月

2007年5月4日
黄金圣斗士

11-02-24 11:32

0
宜科科技的汉麻项目形成产业化,规模化, 空间是巨大的,从目前的情况在往这方面一步步地迈进了。
新禾

11-02-24 00:15

0
娇兄资料很整齐

对于这些质疑太棒了,有些太专业,我就明白一点,这么多的种植面积,并且推广还要经过国家授权,汉麻种植是需要行政许可的,从第10贴可以看的出来,呵呵

那么产出来的东西,不能当柴火烧掉吧???问题纠结于太专业,往往忽略了根本的出发点,就跟下围棋似的,棋到中盘,往往纠结一城一池的争夺,而忘记开始根本的大策略,呵呵,

二楼黄金兄也说帖子的技术含量低,但是埋头钻研技术的成功的有几个?大道至简,兵无常式,水无常形,呵呵
lwdlwd2000

11-02-23 22:58

0
Ding
新禾

11-02-23 22:55

0
1、据了解,一季汉麻秆芯的产量相当于一年速生林,其韧皮纤维产量每亩可达100公斤以上,比棉花高50%。这种产能的表现形式还包括在我国各地都能种植,特别适合种植在山坡地、荒地和盐碱地等,不与粮、棉、油争地。 由于汉麻自身含有多种特有化学成分,具有较强的抑草抑虫害功能,因此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不需要使用虫剂和除草剂,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多好的农业题材???)
2、 中国大力开发汉麻军事用途 可造装甲车防弹衣;揭秘"神奇植物"汉麻:可做防弹头盔防毒面具;(比那些虚无飘渺的军工题材,看的见摸得着吧?)
3、汉麻推广--------汉麻世家(已经走进生活了)
4、2006到2010年一直在讲故事,现在到了2011年,种植面积也出来,产业园也建成了,那么出来的产品那?不可能库存起来吧???

销往军需????内需?????还是国外?????
有关这个公司的朋友,贴点反面的信息,交流一下,呵呵,做股票跟做实业一样,不能总看项目的好,多看坏处,反而能自醒。。。
新禾

11-02-23 21:35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兄好,汉麻与剑麻的不同,目前我了解的,剑麻产业,没有几个亿的资金投入,没有大面积的推广,
没有“汉麻产业已初步形成从农业种植、纤维加工、纺织、化工、造纸、粘胶、木塑、汽车内饰、新型建材、复合材料、食品保健、医药、活性炭、机械装备等14个产业的产业链,产品达3000多种,是重要的再生、环保、可持续发展战略性资源。”“目前,美国、加拿大、中国、日本、印度、德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正研究汉麻的多用途开发利用,综合利用潜在市场巨大,已被发达国家视为21世纪的优势作物。”已经开始产业化的用途,

,没有“高值(汉麻)特种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没有政府和军工的需求,最重要的是没有李如成这样的产业和资本的高手

我对剑麻了解的不多,汉麻也是网络搜集的信息,做的信息分析,

望包涵,呵呵。。。。。。
新禾

11-02-23 21:21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呵呵,一切以时间、条件,地点为转移~~~~
寂听

11-02-22 23:02

0
汉麻跟剑麻有什么不同呀
剑麻的工业应用就很广 耐高温耐酸碱 海船缆绳都得用他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