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坚定看好万科的理由

11-02-19 00:48 2774次浏览
warhero3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巴菲特在过过去几十年甚为成功的股票投资历史上,有很多津津乐道的案例。其中反复提及的,多半是在众多的股票中,在起起伏伏的行情中,他能选到一些内在价值相对于股价比较高的股票,在随后的日子,能得到很大幅度的升值回报。

什么是内在价值相对高的股票呢?

在美国市场上,有很多市盈率、市净率比较低的,如果能判断这个公司随后年份的生意仍有增长潜力,那么,就可以判断其内在价值比较好。巴菲特曾经选到公司每股现金额大于其股价的,在公司清盘后给股东剩余的净资产,还能大于股价,这种情况下,可以说绝对的内在价值都很高。当然,大多数的情况,其实还是捕捉股价特别低的机会。

产生某个个股股价特别低的机会,不是指金融危机这样系统性的机会,而是针对个别公司的特殊机会。许多机会其实来自对上市公司的某种误解、误会,或者传言,也有一些情况,是类似传染病一样的因素,比如一个同行遇到问题会被联想到其他企业。再有,就是一些企业发生一些突发性的因素,这些因素看起来对公司的业绩影响很大,但其实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影响微乎其微,但短期可能对公司股价造成剧烈波动。

在中国,由于经济发展速度高,上市资源相对稀缺,股票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和市净率高一些,要追求绝对的内在价值高于股价的情况,确实不容易。但相对来说,还是会有不少公司在某些时候显示出相对较高的内在价值。比如目前的金融股。但是,被一些因素导致估值判断被明显压低、从而显示出较强的相对内在价值的股票,这是最有戏剧性的价值发现,巴菲特就不乏这样的股市。

现在中国股市上的万科,多少有些这样的味道。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万科无论年报、半年报,乃至季报,其资料和说明,都远比其他公司详细,而且相关信息经得起核查、对比,认真研读,可以得出很多有用的分析结论。要知道,巴菲特也主要是从年报、公告等*息选择投资决策的。

万科 2009 年,实际销售 600 亿,结算收入 488 亿,净利润 53 亿。每股净资产 3.4 元。有未结算销售收入 360 亿。报告明说未结算部分利润高。

2010 年前三季度,实际销售 714 亿。结算收入 224 亿,净利润 32 亿(利润率从 11% 提高到 14% ,报去年年报里有此说法),每股净资产 3.66 元,有未结算收入 863 亿。

2010 年全年,实际销售 1081 亿(其中第四季度实现 367 亿)。 2011 年 1 月份,实际销售 201 亿。

先对万科的销售价格及销售净利率做个判断。最近几年,万科的销售利润率在 11-15% ,在这个事实基础上,分析到目前为止的价格和成本变化趋势,可以判断万科的销售净利率,针对目前的未结算收入,可以达到 15-18% ,保守按 15% 测算。

因为在最低潮的 2008 年,销售净利率仍有 10% ,所以,预计在 2011 年 -2013 年,如果销售价格减低 10% ,则销售净利率按 11% 计算;如果销售价格降低 20% ,则万科的销售净利率按 6% 计算。销售价格降低 30% ,预计万科销售净利率降低到 3% ,但这样情况不易出现。

再对万科 2011-2013 年销售量做一个预测。鉴于在过去多年,调控或行业下行最严重的年份,万科也就是销售下降 10% 左右。作为一个行业,全国的销售能下降 30% ,和销售价格下降 30% 类似,应该是公认的极限,那么,可以判断万科的实际销售,按比较保守的口径来估计,在 2011 年比 2010 年下降 10% , 2012 年恢复到 2011 年水平, 2013 年比 2010 年增加 10% 。

由于房地产实际销售和结算销售有一个时间差,以精装修为主要交房标准的万科,平均这个时间差为 1 年。则 2010-2014 年的财务预测是:

2010 年,结算销售 600 亿,利润 80 亿,每股利润 0.72 ,每股净资产 4.1 元。

2011 年,结算销售 1100 亿,利润 165 亿,每股 1.5 ,每股净资产 5.6

2012 年,结算销售 1000 亿,利润 60-150 亿,每股 0.54-1.36 ,每股净资产 6-6.82 元。

2013 年,结算销售 1100 亿,利润 66-165 亿,每股 0.6-1.43 ,每股净资产 6.6-8.2 元

2014 年,结算销售 1200 亿,利润 72-180 亿,每股 0.66-1.64 ,每股净资产 7.3-9.8 亿。

在上述分析中, 2011 年的数据,基本上已经锁定。 12-14 年的利润,分别是悲观到保守的预测,相应期末的净资产有所不同。

另外,实际上每股利润的一部分应该以分红的方式分掉。相应减低股价(除权),为便于比较,不做分红除权处理。

按 2009 年的数据,以目前 8.3 元的股价,相当于市盈率 17.3 倍,市净率 2.44 倍。这个数据并显得很好。

按 2010 年三季度末的数据,每股净资产是 3.66 。但实际上,到 2011 年 1 月底为止,未结算销售额为 863+367+201=1431 亿,保守估计,这里边隐含有 214 亿净利润,相当于每股 1.95 ,所以,目前,实际的每股净资产已经达到 5.61 元。

一般不会否认,万科的实际销售水平已经稳定达到 1000 亿的水平,按目前现有的净利率,有 150 亿的净利,相当于每股 1.36 ,按最近 10 年的最低净利率水平,有 100 亿的盈利,相当于每股 0.91 元。

这样,目前实际的市盈率是 6-9 倍,市净率是 1.48 倍。

即使未来的发展预测为中性——低速发展,这两个参数还有进一步走好的可能。如果偏于客观,那么,万科的发展前景、盈利预测肯定还要更高。按悲观来考虑,市净率也不太会走坏,每股盈利至少也应该有 0.54 元的水平,市盈率也不过 15.4 倍。

如果你要找一个内在价值比较高的中国蓝筹股,可能最理想的情况,也不过如此吧。那么,为什么万科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机会呢?

第一, 是房地产的行业特点,结算收入与实际销售的的滞后效应,特别是当公司销售快速增长的时候。目前万科的结算收入只有实际收入的一半多一点,大部分人看业绩,按惯还是看报表中的结算销售收入和相应的利润。

第二, 是国家政策对行业的打压因素。在表面情况以及所带来的感觉中,这个打压是持续的,严厉的,不见房价的大幅下跌是不会结束的。但实际上,中国这么大,房地产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行业,是不可能太大幅度地折腾的。国内调控政策的初衷,只是控制房价不合理地大幅上涨,当然,房价上涨比较快、幅度比较大的城市,房价肯定会有所回落,以 2008 年中国行业自身的调节、政策打压、全球金融危机这多重负面因素的作用下,中国的房价,只在一线城市有短期的 20-30% 的价格降幅,很快又反弹,二三线城市只是轻微下降甚至没有下降。现在,在全球经济还在恢复过程中,中国有什么理由让房地产行情大幅下降呢?

第三, 是对政策打压对房价的影响及公司盈利能力判断的偏差。 2008 年以来,中国各地的房价,涨幅普遍在 30-50% 甚至更高,在成本因素中,地价和房价关联度比较高,但如果一个房地产公司不在高位抢地,这一波房价提升,基本上带来的都是额外红利。就是说,即使没有这波涨价,房地产公司保持正常的销售利润率和正常的净资产回报率,应该没什么问题。关键在于, 2009 年、 2010 年买地的价格,可能会影响公司的盈亏平衡价格。在这方面,恰恰是万科做得比较好,最近 2 年拿地,对价格控制得很好。在这样情况下,即使房价下降 10-20% ,像万科这样的房地产公司,不过是挣不到额外的红利,只要注意更加精细的管理和成本控制,那些基本的利润,大致还是能保证的。

相比于中国的股市,像中小板、创业板,比比皆是的是 100 倍左右的市盈率、 10-30 倍的市净率。这样显然是要指望公司在短短几年里,盈利和净资产,必须达到 5-10 倍的增长。姑且不说多么难达到,就算是达到了,也不过是 10-20 倍的市盈率、 2-3 倍的市净率。估计在 100 家公司中,能达到这个发展目标的,不过两三家,很小的概率。一旦达到这个规模,也很难再指望继续发展。概率只有 2-3% 的一种预期目标,也有这么多人去投入。同样的目标可以几乎 100% 地在万科身上马上实现,可人们就是熟视无睹。

万科的风险在哪里呢?其实,房地产的行业发展空间,中国房地产企业集中度偏低的事实,都不容否认。那么,万科没有实现预期的发展,甚至走下坡路的风险在哪儿呢?只可能在于公司本身的运作和管理。幸运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万科,至少是透明度最高、管理最职业化的房地产公司。其中的职业化,能保证企业不以个人的具体情况产生过大的波动。巴菲特的价值型投资理念中,其实对所投公司管理层素质的判断是很重要的因素,我们只能说,在中国,万科的管理层应该是属于最优秀的行列的。

我们不妨乐观地按万科管理层的展望来看待这个公司:

万科没有融资,从 500 亿的规模,很踏实地发展到 1000 亿的规模,同样在不融资的情况下,在 3-5 年内,可能达到 2000 亿的规模, 10 年内,达到 3000 亿的规模。

即使在 2000 亿、 3000 亿的规模上,净利率分别降低到 12% 、 10% 的水平,那每年的利润,也有 240-300 亿的规模。按 15 倍的市盈率,股价可以达到 35-50 元的水平,为目前的股价

的 4-6 倍。这个增长率或许不是中国股市最高的,但首先是比较可信的,其次,这个投资回报,即使放在巴菲特身上,也应该能成为值得称道的经典。

下周一调整正是低吸的机会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1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warhero3

12-07-06 20:38

0
等了那么久才有点起色
warhero3

11-02-21 20:15

0
2011-02-21】万科A(000002):从一而终没什么不好
  在你入市之初,肯定会听到很多"忠告",比如千万别信价值投资,在中国好公司不一定会涨。而他们在漫不经心说这话的时候通常意味深长,脸上的表情仿佛真有被价值投资戕害过一样。
  你若不信,他们还会跟你讲事实摆道理。又说,比如万科A(000002.SZ)是好公司吧,但是它的股票价格就是不涨,从2009年最高的15元跌到2010年最低的7元左右,现在仍在8~10元间苦苦徘徊呢。
  你回家打开走势图一看,情况属实。至此决定视价值投资为洪水猛兽,见到新股民就跟他们说,千万别信……
  但是,等过了一段时间,你发现说万科的人还是很多,依然都是在说它如何怎么好,并且你会隐约感觉到这家公司的股价虽然涨幅有限,可跌幅也不大,相较于其他公司,这两年的低迷是由两重因素导致的,一是受大盘整体不佳拖累,二是因为政策打压。
  如果你足够幸运,又会遇到一位股龄超过10年以上的过来人,他向你感叹,1999年是个分水岭啊,当时A股的"头狼"有俩:长虹和万科,都被极端看好,可惜我选择了长虹,悔恨之情溢于言表。
  于是,你再次回家打开走势图,把时间间隔拉长,看到万科1999年的股价在10~15元之间,长虹的股价在15~20元之间,后来两公司股价最低点都曾经到过3元左右。不同的是万科的股价(不算分红)在到达低点后能够随着宏观周期迅速回归,甚至在2007年还创造40元的新高点,而长虹的股价高点再也没能回到15元,现在的股价仍处在4元附近。
  你非常想知道背后的原因。所以,你开始恶补证券历史以及拓展股票交易知识,甚至你很快就知道了复权的概念。
  当你知晓股票复权价格更能真实的反应股价的涨跌幅,并且把万科的股价复权后,你会彻底崩溃。因为万科的复权价格会超过1000元,也就是说你20年前或者更早买入万科并持有到今天,收益率会达到千倍以上。
  为什么呢?这就是一家好公司的力量,2011年2月10日,万科公布1月份销售情况,公司实现当月销售面积165万平方米,销售金额201亿元,分别比2010年同期增长216%和220%,环比去年12月分别增长140%和141%。无论从销售金额还是销售面积上来看,1月份的数据都创出历史新高。
  也许你会说这是因为去年年底集中推盘认购未签约的滞后反应,也许你还会说一个月的数据并不能说明问题。这些说法都对。
  但是,通过20年的时间验证,经济周期对于万科来说影响有限,何况政策调控不可能永远持续。万科未来10年的目标是3000亿的销售额,对比现在千亿规模至少有3倍的成长空间,而现在万科的市盈率只有12倍,如果不是绝对低点的话,下跌的空间也十分有限。
  所以,好公司不是不会涨,而是需要时间,如果你从一而终,它给你的回报肯定会大于坏公司。假如你把时间间隔拉长来考量,那些过来人所谓的意味深长其实往往都是似是而非。
王老吉

11-02-19 18:27

0
09年的销售额比07年增加近40%,而净利润只增加10%,难道09年房价比07年跌价很大?是涨很大吧.我所知道的几年前万科在东莞塘厦30个亿拿块地,有点不计成本,就是那里现在临湖的别墅可能都比他的搂面价低,看不懂如何能赚钱.当然他们想的可能不是利润,而是多搞点工程,內部人关联公司赚钱就行了.房价好就留点残汤给股民,房价下跌亏损又不是亏他的.
多多乐

11-02-19 11:35

0
房地产调控机制退出的标志之一:行业数巨头破产。
warhero3

11-02-19 11:26

0
好帖竟然没有一个人回,看来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上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