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鱼鹰大师新年大作《加减乘除说银行》

11-02-15 16:02 3364次浏览
星光的背影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加减乘除说银行


俺不喜欢多说,尽可能简单。

以已经出了2010业绩快报的浦发银行为例。

先看3遍2010年3季报,以及2010年终业绩快报。

几个数据:
1)2010年10月14日定向向中移动增发28亿股(增发价13.75元,够贵的呀),之前总股本114亿,增发后总股本143亿;
2)2010年终每股净资产8.57元(增发后143亿总股本计算)
3)2010年终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总数为190亿,合每股盈利1.33元。

目前市场价格12.75元;

且不说这个价格是高还是低,我们来算算就按照这个价格买入,未来一段时间内,投资账户可能会亏多少。

具体过程就要用到加减乘除了。各位小学还没毕业的请自觉回家好好学以免看文章中出现问题自己难以解决。

首先我们来看乘法。

银行股的市场定位,按照PB法来定。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无论是人口数量还是人口集中度,都是世界

第一,中国的发达地区的银行,从其运作的资产和业务来看是纯种的“轻资产行业”。几台电脑一连,弄个门脸一搭,找个

小M一座,银行业务就可以开展了。只要钱从银行滚,银行就给你剥层皮。滚一次剥一次,赚钱是很轻松的。如果中国的银行

破净,我可以肯定外资会狮子开大口的。全世界的资金是天文数字,这点上,我有信心。

乘法具体怎么做呢,我们只要模糊得认为,极端情况下,市场对银行定价,PB=1,恶劣情况下,PB=1.2,看淡情况下,

PB=1.5就可以了。目前其实就是看淡的市场氛围,还真就是PB=1.5的定位。

好,再回过头看看浦发银行最近15年来的业绩。可曾有一年亏过没有?没有。
以下是每股收益和净利润
1996:0.63,6.3亿
1997:0.32,6.4亿
1998:0.43,8.6亿
1999:0.39,9.3亿
2000:0.40,9.6亿
2001:0.44,10.6亿
2002:0.36,12.8亿
2003:0.40,15.7亿
2004:0.49,19.3亿
2005:0.64,24.8亿
2006:0.77,33.5亿
2007:1.26,55亿
2008:2.21,125.1亿
2009:1.62,132.2亿
2010:1.33,190亿

那好,我们假设银行行业2010年到达景气顶峰,
未来3年盈利逐步快速下降

假定2011,2012,2013年浦发每股盈利逐级下降为:

0.67,0.45,0.25
好我们再来复加法:

不考虑未来的股本变化,单就这一揽子股份来考虑,

2013年浦发进入亏损临界期时,其每股净资产为:

8.57+0.67+0.45+0.25=9.94元约等于10元。

此时,浦发已经陷入了PB=1.2的恶劣情况

此时的浦发市场价格应该是净资产10元X1.2倍PB=12元。

目前价格12.75元,帐面仅录得浮动亏损5.88%

好,继续看2014年后的情况。

假如2014年银行整体复苏~~~

对不起,我们不考虑这种可能性。我们假设2014年起,浦发陷入亏损期。
假设2014年,2015年,2016年浦发3年亏损,成为ST股。

每年亏多少呢?这个很难界定。但是我们可以看看银行经营的风险在哪里。

中间业务?不可能。中间业务怎么亏呢,羊毛都是出在羊身上,一个萝卜一个坑的,银行怎么亏?

实业信贷坏账?有可能。目前2010年浦发不良贷款占比0.6%左右。咱们把它算个6%,翻10倍怎么样?够对得起大家了吧。

房地产坏账?更有可能了。房地产信贷在浦发整个信贷业务里面占比多少呢?这个不得而知了。算30%足够了吧?我看够了。

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不可能都成了贷款买房吧。
这30%里面,可能坏掉多少呢?要具体分析了。如果是个人刚需的住房贷款,这是不会坏的。中国老百姓,最重的是信用,一

定能还上,这个我有信心。如果是炒房客,我认为一定会出坏账,关键是炒房客占多少呢?也许1半吧?这总也对得起大家了

。那么会倒闭破产的炒房客占比例多少呢?再1半足够了吧。要知道这些都是要杀了全家后再自杀的人呀。这么算已经很残酷

了。

那么就是房地产信贷中,坏账7%

这和上面假定的翻了10倍的6%不良贷款假设比较吻合。

如果这样,很抱歉,总资产的6%-7%成了坏账,那么浦发的这个大窟窿怎么补呢?
有办法的。
第一,拍卖抵押物。这部分能拿回来一些钱。
第二,继续做好信贷,消化不良贷款。

7%的坏账,查封拍卖抵押物我估计能拿回1半。但是会增加银行的财务成本,净回笼70%吧我看是可能的。那么这部分实际损

失是2%总资产。

谁能告诉我银行要多少年消化2%的总资产的坏账呢?

我们知道存贷差是存在的。即使未来宏观调控,活期利率升高,存贷差大幅缩小,但是我估计中央为了保持银行业稳定生存

,年1-2%的存贷差是能够有保证的。

那么,2%的坏账居然一年就消化了???

哈哈。

记得前阶段,银行全国范围内搞过一次压力测试,测试房价下跌40%后的不良贷款会怎么样,结果是令人放心的。

言归正传:

2014,2015,2016浦发业绩定为:

-0.8,-0.6,-0.5元。

有人问,不是总资产的2%坏了菜了吗?为什么还只亏这么点?要知道总资产2.5%就是浦发归属于股东权益的一半了呀。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

第一,银行的报表处理可以有讲究,
第二,这几年坏账是出现,但是银行其他业务仍然在盈利
第三,国家可以注资直接勾销坏账,这在历史上有先例,尤其是影响到银行的信用的时候国家更加是100%要这么做。无非就

是印钞嘛,为了稳定,是值得的,也是必要的。
第四,除了国家出钱填窟窿,其他股东和社会也可以出钱么,增发搞几次,定向募集几次,几百亿也就到手了。

所以综合看,我认为这些都不是太大的问题。

再次言归正传:

如果2014,2015,2016浦发业绩定为:

-0.8,-0.6,-0.5元。

那么2016年底,浦发的净资产还有多少呢?10-0.8-0.6-0.5=8.1元。

2014年开始,此时已经前面提到的是浦发的极端情况了。

套用极端情况PB=1的公式:

2014年,2015年,2016年浦发的市场定价是:

9.2元,8.6元,8.1元。

2016年底,假设市场仍旧按照PB=1的极端情况定价,你的帐户浮亏=-36.4%
6年,帐面浮亏-36%
这就是代价。

然后假设2017年开始银行进入景气循环,2017,2018,2019,三年分别出现盈利和增长。

分别盈利每股0.3,0.5,0.6

则2019年净资产=8.1+0.3+0.5+0.6=9.5元。

此时银行进入成长期,市场在成长初期给予PB定价,PB=1.8~2.5之间。

按照2计算,

则你的帐面一下子就变成了盈利。9.5X2=19元,想对你的成本价12.75元,盈利了+49%。

同时,9年的时间也过去了~这9年的帐户年化复合增长率为+4.5%,已经不输给当前的短期债券了。

再接下来,就进入高潮了。

2020年起,银行继续增长,市场对银行定价从PB转为PE,25倍PE被号称为有投资价值。

2020,2021,2022年,EPS分别为,1,1.5,2,

则2022年浦发市场定价为50元。相对于2011年初成本年化复合增长率达到+11%

以上都是保守极端,还没有算上2011年起,这12年的通货膨胀率,如果10年后纸币泛滥,银行的业绩还要提高很多才对,因

为银行就是滚钱的地方,雁过拔毛。钱多了,银行的业绩就会同步增长,同时,坏账就会同步稀释。

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你上世纪90年代欠别人1000元,觉得是个大数字了,要是拖到现在,人家估计也懒得问你要了。1000元

只够给孩子买个玩具的。银行的坏账就这么不知不觉的没感觉了。

以上都是保守计算,还没有算上2011年起,这12年的通货膨胀率,如果10年后纸币泛滥,银行的业绩还要提高很多才对,因

为银行就是滚钱的地方,雁过拔毛。钱多了,银行的业绩就会同步增长,倒是就不是每股2元的业绩,搞不好每股20元和现在

的每股2元差不多。同时,坏账也会同步稀释。现在的200亿坏账,到那时候看起来大概和现在的20亿差不多。

这是整个投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

我估计如果算上未来10年的社会财富(纸币)成长,

+11%的复合利润率明显低估,很可能实际数字还要翻1-2翻。

+20%的年复合增长率是可能的。
注:(有人推荐了其他的公司)

回楼上。那些公司,我反倒觉得很难算准。太多不确定了。你考虑过公司治理吗?

据我所知,银行业内,如果出了纰漏,责任追查到人。刑事问责。目前2000家上市公司,我认为,经营内控方面,银行业是

基本和国际接轨的。而且目前已经做得较好(相对其他国内公司规范的多)。

你说的这些公司,就算他们有收入,但是如果出现了漏洞流出利益了呢,这笔帐还怎么算。那些公司,你去过了解吗?他们

有电话机肯定不假,但是是怎么过日子的你知道吗?

还是一句话,投资是孤独的事业,各人都会按照各人自己的理解,寻找自己理解能力范围内的最大的确定性目标择优下手。
回到资金成本上来,也是各人各不相同的。

如此长期的投资,10年期的,当然要算个清楚。

单纯从我个人而言,我的投资是没有资金成本的。我更担心的是安全边际和确定性。

对于银行股的分析基本告一段落。

这里面需要也别申明的是:

整个过程没有考虑到整个社会信心崩溃的情况。如果发生整个社会信心崩溃,那么银行股还是有可能成为牺牲品,小到浦发

,大到工行,直接摘牌退市。

资本主义国家的历次经济危机,不就是这样的吗?总有大银行倒闭的。

所以,投资量力而行,第一是用闲钱投资不影响生活。第二就是做好投资打水漂的准备。小概率事件要考虑到,超小概率事

件也要考虑到。这次的推演过程,也仅是按照部分资金比例配置的原则来计算的。

当然,浦发或者工行倒闭的时候,这时候别的不敢说,其他1900多家上市公司估计早就死绝了。那些垃圾,可能死的比工行

浦发还要早很多年呢。

我赞同XXX朋友的态度。

同时也认为XXXX朋友对银行股即将展开新的下跌趋势很对。这是很显然的事情,从入门级别的技术分析来看,下阶段,银行

股群,可能有个-20%~25%的单波跌幅。其板块走弱是很明显的事情。

但是请XXXX朋友注意,本文内从未分析过银行股的低点,或者趋势方向,或者银行股中短期风险和潜在短期获利可能有多大

这类问题。本文是从10年的级别来看银行股不确定中的确定性的。

中国的银行业务,对应着沿海发达城市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繁忙的经济活动。这是世界上赚钱最轻松的行业。实际上,中国的

银行是轻资产重盈利的行业。

我上文提到过,常态下,只要不出现信心崩溃,中国的一线银行股即使亏损,PB<1也是难以想象的。中国还有庞大的投资者

队伍,单纯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广州等地的投资者拥有的投资欲望也是支撑PB的因素。

XXX补充的美国金融危机中银行股PB数据非常好,可以让我们看到更多底线设定。

实际上,对于金融类公司,定位真实PB=1是全球通用的底线。所谓PB<1的情况,是主动剔除B的水份的估值行为。这里面其实

是在亏损期,如何真实界定银行股的B的问题。如何计提隐含的资产损失的问题。

实际上,根据上述判断,现阶段最好的投资策略是一次性投入33%以内的资金购买银行的股权获得银行的净资产(对于无股性

投资的投资者来说),然后其余资金通过优质债券类投资获得现金流,每月获得的现金流刨除生活日常支出开销后长年定投

这类银行股票。
只要PB还是1.5,甚至1.2,1.0,新投入就会不断在未来产生暴利。
整个投资思路中还有一点是需要说明的,目前银行股1.5PB的定价,实际上是市场已经隐藏了行业衰退的预期在里面才卖给你

的,但是这仅仅是个预期,而还没有成为事实,也就是说,人家已经提前把亏损帮你亏掉了一部分了,但是事情是不是真的

会如卖家所料还存在不确定性。这有点像几年前的封基了,百分之3,40的折价率,本质就是不看好未来净值,不看好市场未

来趋势,提前把亏掉的帮你支付掉,然后卖给你筹码,而随后我们却看见,0607年封基净值非但没有下滑,还翻了几番。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导致银行股股价的疲软,众所周知,2009年后市场折腾的就是全流通定价。
小型股因为存在大量原始股需要以高价卖给社会,所以09年后,小型股做庄投机风气很盛,拔高股价,吸引散户资金参与,

然后一路卖光手里的大小非是每一个小型股K线必须演绎的目的。
而大型股,尤其是国有资产控股的大型股,国有股并没有变现的欲望,反而导致了无人做庄拔高股价,随波逐流的状态。市

场是逐利的,资金都去追逐小型股的波动,大型股就越陷越深。中国人的天性本来就如此,这反而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当前,小型股的成长谎言已经说了2年,里面的机构拔高的很充分,而且也存在足够的卖出时间和空间,眼看着小型股的泡

沫正在面临彻底的破灭的时期,
此时,资金再去追逐小型股,风险就极大了,资金这时才会回过头来看那些低估值的大型股是不是有修复估值的机会。
今年应该说对大型股来说机会是很好的,
一方面,房地产已经限购,和面临严厉调控,绝大部分资金不敢去;
另一方面,债券被连续加息压住,资金进债券无利可图;
第三,小型股大量资金流出,还能去哪里?

除了去投资国外的股市,资金就只有仔细看看这类大型股了。

实际上中国的银行已经有混业的预期了,银行随时可以把保险的命收过来,或者要了所有券商的命。
这是迟早的事情。
美国那几个例子其实就是信心奔溃下的银行股PB定价区间。中国目前还暂时看不到苗头,未来10年内,要中国也这么来一次

,有几个条件必须达到:
1)房地产泡沫破灭,房价从最高点下跌70%
2)银行有大量的泡沫化房贷
3)政府不再推行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济政策

PB的定位高低实际上要看净资产收益率能力的高低,中国来说,银行业务这一块,尤其是电子化后,是实打实赚钱能力很强

的,目前网银早就有了多种贵金属交易,债券交易,开放式基金代销等等,未来还可能开通汇市交易,银行目前所作的事情

越来越多,当然,都是非常赚钱的买卖。
保险也赚钱,但是这一块相对较乱,保费层层克扣,最终归结到保险公司账上怕不是很丰厚了,保险由于特殊的业务流程,

其成本一块相当让人头疼,需要高超的内部管理来保证利润的实现。从这点看,保险业务其实并不一定比银行传统业务更好

赚钱。
目前银行也和电信商合作,后面估计还要展开一系列新的业务试点,现在的市民也确实有各方面的需要。应该说,银行业各

方面还处于扩张期呢。

现在买银行股,就是支付一定的溢价去购买银行的净资产,然后让这笔净资产在未来为你赚钱。1年2年别指望有什么出息,

持有5年是必须的,也许10年20年也不算多。

要知道以1.5倍溢价购买银行的净资产,可能是比较便宜的,但也不保证未来不会更便宜,其实基本的态度是只要便宜买下就

是了,和封基一样,越便宜越好,因为你一旦买下,手里拿的就是股份份额代表的净资产,这部分净资产当前的年收益率高

的达到+20%,夫妇何求呢。

也不是说净资产会只上不下,亏损的时候,净资产也会下的。但是社会需要银行,钱需要银行来联通。

银行迟早还是要赚钱的。

···

我们这么讨论是不是有点过了?再回头去看看主贴普法1996年来的利润表,这都哪儿和哪儿啊?这么个势头就讨论银行破产

,是不是太乐观了点?

楼上贴的是对银行业风险的真知灼见。

但是如果给我一个机会,我倒是愿意回到1997,98年,那时候不良贷款率10%的时候,买银行不是很好嘛。

风险看到,也要看到之后的潜力。那个潜力的释放,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的爆炸性增长,纸币的泛滥速度······实在

是当时的人无法设想的。

天是会塌下来的,天不会塌下来吗?陷入这样的思辩就无意义了。

---------------------------------------------------------------------------------------------------------------
以上是整理了鱼鹰新年以来关于银行股的论述,哈,风采依然啊,简直帅呆了:)))

一大帮风险厌恶者(打新族、封基族、债券持有人等等)已经把目光转向上市银行了,接下来改怎么做,你懂滴:))))))
打开淘股吧APP
11
评论(1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而已

11-08-24 08:00

0
8
一点通

11-04-13 22:43

0
过去打新族现在满仓煤炭的非大佬飘过
星光的背影

11-04-13 22:25

0
君不见,封基论坛现在都已经变成大半个银行股吧了,哈,
连个债券的论坛也成四分之一的银行论坛了,
要知道,这里边的,全是多年来屹立不倒的大佬啊,
打新族今年估计起码有一半转投银行的阵营了,不知道猜的对不?
你还不知道干啥?嘿嘿。。。。。。
星光的背影

11-04-13 22:03

0
为了忘却的记念:)))))
月光月花

11-02-17 00:03

0
找同道的人,
满仓的飘过!
crazystock

11-02-16 23:29

0
银行的今天是机构短视发挥到极致的体现,不出几个月,他们就会来疯抢银行的。
星光的背影

11-02-16 23:08

0
难怪啊,俺都已经等了10年了,还不开张,还有30年啊,内牛满面啊,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
星光的背影

11-02-16 23:03

0
还是继续,嘿嘿。。。。
------------------------------------------------------------------------------------------
我以人格担保,现在投资银行股,3年是绝对开张不了的!

30年还差不多!

要有30年不开张,一开张就享受终老的决心。
------------------------------------------------------------------------------------------------
死鱼头的境界,俺是拍马都追不上啊,这份气度,这份牛气,俺只能说一句:PF!!!!:)))
星光的背影

11-02-16 22:58

0
让我来继续,嘿嘿。。。。。
----------------------------------------------------------------------------------------------------------------------
我在这里明说的,1个月后,浦发还是13元,南京还是10元,半年后也还是这个价格,
也许3年后也还是这个价格,
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我还算懂一点的,
怎么样,谁还想入非非我可不答应!
星光的背影

11-02-16 22:57

0
继续贴鱼鹰大师的高论,嘿嘿。。。。
-------------------------------------------------------------------------------------------------------------------------
本帖居然有人动不动都想多少多少元卖银行股?

人和人真是差距太大。

银行股是一种资产典型的跟市的配置,从来就不需要考虑卖的问题,

如果一定要说多少元卖的话,也许等退休的时候,65岁,

浦发5200元一股,南京13000元一股,工行999元一股的时候再卖了享受人生吧。

这批宝贝,要么不卖,要卖可是要换来钱买游艇,买私人飞机的。否则卖他们干什么!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