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一直对贴主的文章很佩服,今天又有新作,非常开心,收藏以来慢慢读。[淘股吧]
当初大学室友6人,4人都已经移民,2人正在考虑。 分别是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德国。 交流很多年,感慨很深。要分出条目,面面俱到地聊,大概我可以同样写出上万字。 说几点, 如果投机,再详尽说来。
1)移民是必然选择,良民不说了,就是那些我接触到的‘偷天大盗“们都发誓要把每一分钱转到国外来。 都是聪明人,这么做都有道理。
2)9-12岁以前的孩子,移民后几乎没有文化冲突。不知道翻译对不对。也就是马上能适应这里国外的生活和思维。 你孩子15,痛苦是难免的。 我是指心理上的。 但是,总有一代人需要做出努力,或者是牺牲,因为就算你我不做,孩子们也会为他们的孩子做同样的努力的。
3)移民,(撇开那些富可敌国,一掷千金的移民者),说一万字,可以简单浓缩成一句: 为利还是为心? 如果为利,上面各位大侠各出主意,高明者众多,都是人精出的点子,难分高低。 如果为心,那么你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登录,移民监,专业,都是伪命题。 这些国家的普遍思维,对孩子,只要他有过一生丰富的经历,就是完美的人生。 律师又如何?医生又如何? 你如果有机会在这里滑雪圣地上的年青人对话几句,你会明白对于生命的定义,我们中国人实在是太狭隘太局促了。 在一个吃得饱,穿得暖,有车开,有房子主,有失业补助和养老救济的国家,钱的多少和幸福的关联度太少太少。
如果能看懂我说的,或者感兴趣,我们接着聊,如果不认同,我就闭嘴,静等贴主的大作。
住一切顺利。
2
"不论怎样,中国未来十几年可能还是世界上最容易赚钱的地方,千万不能有让孩子出去就不回来的想法" === 其他基本正确,这句话大错! 且不说人生是否以赚钱为唯一动力的话题。但是这里上学毕业后的孩子,回国只有被骗得家都找不到的份儿。 有朋友孩子表兄妹2个澳大利亚大学暑假会北京旅游,父母给他们2张演唱会票子。 2个小时后,警察来电话让家长去警局领人,原来2人到体育场门口被人用假票掉包, 进场后发现位置已经有人,争执后执法者认定2人有制造假票之嫌。。。。。。 要知道,在澳大利亚,人们说10句话9句半是真的,孩子们从来不会想到,这个世界上会有人坏到用假票掉包。 [淘股吧]
结论,要你儿子做人上人,不用花功夫送他西方留学,跟着父辈,言传身教,什么吃喝嫖赌,黑厚学,钻营术,尔虞我诈等等。学会了就这个,要读书干什么? 而当你理解体会了西方主流的普世价值观后,你发现人和之间是可以平等相处,至少有道德底线的约束。
“ 2)想把在国内的资金都转出去,如果转到美国、加拿大这样的全球苛税的国家,后面的麻烦就多了,在投资移民之初申报的那些资产就算在国内没转出去,每年的增值部分都要交税,每年申报的资料准备就够你头痛的” === 这句又错得离谱。我就不明白,大富大贵之人,为什么就不愿交税呢? 上帝看这我们,我们想劲办法得到绿卡,该洗的钱也洗白了,该得的社会福利也有了,就是不愿意叫税。 想占尽天下的便宜, 你说是聪明还是愚昧?
1
兄好:
不同意刘军洛的观点,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黄金都是最好的选择。
最后逃避人民信任危机的时候,只有黄金这一个出口。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1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淘股吧]
顺琪自然兄,你好
谢谢兄台的认可和厚爱。
你问的事情很难一概而论,具体要看家庭的状况,个人的兴趣志向,人生哲学等等。其实以兄台的朋友这样一个成功人士的生活阅历,对自己家庭这个问题的考虑应该会比我的浅见更准确更深入一些。不过,应兄台所请,小可也简单说一些个人的看法供参考。
就移民而论,究竟是为了大人移民还是为了孩子移民,这是首先需要认真考虑的,也各有不同。
在小可看来,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没有选择,或者说只有一种选择。人生幸福感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选择的多元化。事业,家庭,性爱,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能够拥有的选择项越多,一般相对于没有任何选择的人而言无疑是一种进步了。
如果兄台这位朋友生性恬淡,没有成为中国首富的愿望,赚的都是可以放在阳光下的钱的话,那么小可觉得从大人的角度而言,并不是非得移民国外才会更幸福。对大部分成年人而言,更多的时候移民国外带来的是不适应不幸福,能够每年定期的去国外感受不同的生活方式就可以了,不必非得在某个陌生的国度重新生活。到了亿元的级别,赚再多的钱一般也就是数字而已,不会对幸福感的提升有多大帮助。可以让他尝试着把钱花出去,赚更多钱的同时花更多的钱出去,给那些需要钱的穷人(慈善),或是帮助那些为梦想努力的年轻人(设立奖学金或注资风投),这会让他的幸福感提升不少的。西方的很多富豪做慈善并不单单是为了沽名或应对税法,更多的是这种幸福感的提升,是为了他们内心的需求,其实与高尚无关。
如果赚的钱迟早有法律上的风险,那就赶快办好外国护照,通过一些中介或其他途径把资金转移到国外。加拿大容易些,而美国的优势是有世界上最硬的枪杆是富人最感安全的地方。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也有几十万这种类型的中国移民。这种情况下的移民需求,只要能顺利的把钱和人都带出来就可以了,移民到哪里并不是问题的关键了。
如果是纯粹为了孩子的未来考虑,小可觉得不让孩子脱离中华文化圈会是对其未来非常重要的一个决定。给孩子提供多一些选择让其依据兴趣自主,而不是代其决策,是一个人格健全的父母的体现。这种情况下,小可认为最好的方式是争取拿到美国的绿卡保留中国的国籍,让孩子在中国接受最好的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之后去美国留学,这样孩子在未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理想选择在美国发展还是在中国发展。美国这个移民国家是世界上最奇妙的国家之一,有可能的话一定要让孩子来美国生活或学一段时间感受一下美国百川归海汇聚世界英才的独特氛围。但孩子的未来应该是在中国,看看美国现在甚至在不少小学开始正在不断加大中文教育的推广力度已经可见一斑了。
其实人生的本质是经历。能够培养孩子有独立健全的人格,自立坚强的个性,丰富多元的视野和实实在在的爱心,就已经是非常成功的父母了。孩子的路应该让其自己选择。给每个孩子准备好一直到完成最好的大学教育的资金(200-300万人民币足够了)是合格父母的责任,再多的钱只会剥夺孩子通过个人奋斗获得成就感的人生体验,是某种形式的残忍和愚昧。温室里的花朵永远都不可能在自然的环境里生存。
个人的一些观点,仅供参考。有空多交流。
1
出国要趁早,15岁半思维惯都已养成,知识结构都已中国化了,出国后很难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和纯避难没啥区别.
1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目前在中国,股票的盈利是免税的。我认为这赚的1000万跟中国关系更大,中国政府没收到,让美国政府收去了,所以有美国政府占了便宜之说。如果中国政府规定要收这个税,我是乐意交的。
美国政府确实对绿卡持有者有一定保护,作为移民也应该做出贡献,不过我觉得这200万保护费是不是高了点。
1
在一个论坛发文都要充斥拼音缩写,字符才能顺利通过的国度,要培育一个孩子的正常和独立人格无异是痴人说梦。
有条件的智商正常之人都明白如何选择。
1
"俗语男怕入错行,无论在外国还是中国,都是一样的。男孩子选定的未来职业,最好是收入比较高,有技术含量的,处于高速发展前期的行业。"-----------[淘股吧]
白兄多虑了。所谓的男怕入错行是对那些家境不好的人讲的,因为他们成年后跨入某个阶层后再转轨的代价相当大。对于你的家底,我觉得你孩子更应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样才能做出成绩。你上面对职业道路的要求,我看很难找到完全符合的,即使现在有,变数太多。
你提的要求和当年我父母对我提的要求一模一样“收入比较高,有技术含量的,处于高速发展前期”,而且我也做到了(在集成电路行业最顶端的跨国公司做研发5年),但是现在我已经在家闲着快两年了。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不喜欢那个专业,所以很难静下心来做出成绩;另一部分原因是:外面的混混太有钱了;房子涨的让人无法工作啊(父母把我的钱套住了,错过完整的牛市),哈哈
1
许多跟贴高手提到了全球征税的事情,似乎在国人眼里,绝对是最大的不爽。 当你了解了为什么要征税,税款用途,税款明细。当你从社区图书馆一次借50+本书,当你看病不用付钱的时候,你慢慢开始明白税对于所有人是多么重要。 [淘股吧]
这里每年自己报税, 这对国人可以说是匪夷所思 ===,首先花钱去买软件,或者请熟手帮忙,然后把1年里你所有挣的钱告诉税务局, 你没有看错,全部自己诚实申报,然后税务局会告诉你,根据你自己的申报,你需要寄多少钱的支票给国库。
掏股吧没有笨蛋,很多人看到这里心里大笑:当我是傻子啊,我把我所有收入抱给国家?!然后再去交税?! 呵呵,是不是傻子,不是你自己说的算。其他国家不敢说,美国,加拿大,没有人可以耍聪明和税务局玩游戏。
所以,对此类问题不爽的人,奉劝千万不要移民找罪受。你在国内撞个人都可以没有事,这里你试试超速看? 你试试把车停在残疾人停车位? 你试试把车停在麦当劳却不进去买个汉堡?
想移民,首先放下架子,放下身份,降低智商。资本主义国家200年,看上去傻,实际都不傻。 做一个平凡的人,心灵自由的人。
1
从加拿大留学回来,稍微谈谈一点对读书的看法。[淘股吧]
1.最好是高中毕业出国,在国外读大学。因为一般孩子在18-22岁时正是形成自己的思想和世界观的时候,多接触西方人的思想能帮助孩子产生西式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其二,能在外语环境下学,对孩子的熟练运用外语的能力很有帮助。其三,越早融入西方的社会圈对孩子的帮助越大。
2.选择学科的话,我建议是首先按照孩子自己的意愿来考虑。如果孩子没太多想法,那么大学学工科,研究生再看学管理或者是金融的效果比较好。学工科的最大的帮助是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孩子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孩子的将来帮助非常大,至于研究生学什么,通过4年大学生活,孩子一般都知道自己擅长什么或者喜欢什么了,看孩子的意愿更好。
3.孩子出去读书容易有3个弊端。第一是只是和中国人打堆。第二是父母容易过度在经济上支持孩子,让孩子没有经济意识。第三是容易学到一些不好的风气等等。
4.如果yumi还有什么需要咨询的,我愿尽我的能力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