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顶楼主!
希望baiyumi兄经常来写点东西!
再次多谢!
0
学,澳大利亚的气候温暖,夏天也不算热
0
移民是不是就是看空中国啊?老白这么有才华有思想的人,生活在一个小县城里,可能还是一个以权力为角斗场的公务员圈子,确实是比较郁闷啊。这可能导致了一些悲观的看法。不过,我觉得不应该过分看空中国。衰退可能会来,但也会过去,期间的波动就是一个舞台,适者生存吧,如果是男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参悟历练也不错,可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过分安逸的生活只是吃好生活好工资高也没太大意思。
0
顶!
0
玉米老师说过一个国家的增长率是和该国的具体情况相适应
潜在通货膨胀率意味着并不是马上释放出来的,但是连年的货币超量供应,必然在物价指数上反映出来。
找到一个历史资料:
1984年信贷膨胀,之后进入货币供应量高增长时期。
1988年比1983年(信用膨胀未发生前一年),M2增长2倍(由1983年的3075亿元增长到1988年的9289亿元),M0增长3倍,同期可比GDP仅增长72%,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1.52倍。
一个时期过多的货币投放并积累的结果,其总量总会在随后的一个时间里释放出来。因此有1988年的强烈通胀。还有之后一年的8平方。
因此,2008年的高货币投放,这几年也没办法收紧,总量太大了。看看之后会怎么泄洪?呵呵
个人的理解,不代表楼主。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0
这么好的文章给埋在生活区,TGB也确实令人心寒
0
“2000年的时候,经过冥思苦想,想出了一个公式:潜在通货膨胀率=M2增长率—GDP增长率。”
白老大,麻烦问下,上述公式的GDP增长率是名义增长率,还是不变价计算的增长率?
根据我的计算,M2从1985年开始公布,当年为5198.9亿元,2010年为72585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1.8%;
同时期,名义GDP1985年为9076.7亿元,2010年为397983亿元,年均增长16.3%。
二者差值仅5.5%,只是不知道以市价计算的GDP与以不变价计算的GDP间又有多大泡沫?
白老大若有时间,烦请给兄弟上上课,谢谢!另外,老大若有时间来京,给个机会兄弟膜拜一下,再次致谢!
0
up.
还是希望baiyumi兄经常来写点东西
0
这么好的帖子怎么沉了?
0
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