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送上一油,不管是鱼鹰还是楼主,都是我佩服和敬仰的人
0
话已至此,鱼鹰越加掩饰不住深藏内心那种喜欢忽悠别人的猥琐性,不再转帖了,关于银行的价值自然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一个笑话:
2股波澜不兴,银行股的抄底大军和割肉大军相向而过,双方冷冷地互望一眼,寒冷的空气中碰撞出激越和不屑的火花,一句经典名言不约尔同的从双方口中迸出:傻X!
0
你可以这么看,信息就是这么一个问题:“月亮是圆的?”“月亮是弯的?”
我们个人回答这个问题只需要一秒钟,但是把市场看成一个人的话,这个庞大无比的动物的思维,就没有那么快了,他要等到他身体的绝大部分细胞都认同月亮是圆的才会这么回答。这个过程也需要15天,也需要3年,5年,甚至10年。在这段时间内,他都无法给出答案,而是在反反复复得自问自答。而这段时间,就是市场的一个循环。
再回到这个问题,月亮到底是圆的还是弯的?这不是很可笑吗?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未来信息的例子。
堕落!堕落!
此帖居然讨论到银行股暴涨,或者暴跌~
实在是一种堕落!
俺有种纯洁的投降主义情结被玷污的感觉
0
我以人格担保,现在投资银行股,3年是绝对开张不了的!
30年还差不多!
要有30年不开张,一开张就享受终老的决心。
我不这么看。115楼转贴的文章其实很值得参考。
只是股市的缺陷就在于群体对未来信息的单向性认知和放大,忽略了未来信息的双向性,而这正是我们凭基本面分析来赢利的关键。
论坛就是交流思路,论坛上发表信息的人没有10亿也有一亿。我只会对信息进行分析筛选综合评价,至于信息背后代表了什么目的,我根本不关心。
如果要像楼上这位朋友那么仔细得分析,并且甚至猜测发表信息的人的目的,我认为这根本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也不可能有精力做这类对投资毫无意义的事情。
股市,上市公司,本身在市场上的价格波动,代表的是整个市场参与者对这个标的的未来信息的认知,从客观上说,未来信息是包容了一切潜在利好利空因素的,但是可惜的是人的思维方式都有缺陷,在市场明确的趋势中,大脑会淘汰与趋势代表方向不同的未来信息群,而反复加强符合趋势预期的信息群,这就导致了趋势在发展继续中存在严重的缺陷。这个缺陷最终将导致对未来信息的单向性理解达到穷尽的程度而对反方面信息一无所知。知道随机波动揭开了被忽视的反向信息的面貌,趋势最终的死亡和这个有关,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市场对过去被忽略的那个方向信息的逐步认知,直到这类信息在整个市场中全面传播和被认可,继续的深化过程中,人又会犯过去的错误,对另一半信息开始视而不见······趋势就是这样反反复复。
所以,信息虽然非常重要,但是绝不是应用传统的缺陷性思维去分析理解信息,而是要把握信息被理解的偏移程度和市场趋势的研判辅助我们的投资的投资实务。
在这种态度下,虽然你对信息仍然敏感和重视,胆你会对每天形形色色的市场信息不再那么感冒,这时你已经能够驾驭对信息的理解了
0
既然被顶出来了,那么继续转播:
楼上贴的是对银行业风险的真知灼见。
但是如果给我一个机会,我倒是愿意回到1997,98年,那时候不良贷款率10%的时候,买银行不是很好嘛。
风险看到,也要看到之后的潜力。那个潜力的释放,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的爆炸性增长,纸币的泛滥速度······实在是当时的人无法设想的。
天是会塌下来的,天不会塌下来吗?陷入这样的思辩就无意义了。
本帖居然有人动不动都想多少多少元卖银行股?
人和人真是差距太大。
银行股是一种资产典型的跟市的配置,从来就不需要考虑卖的问题,
如果一定要说多少元卖的话,也许等退休的时候,65岁,
浦发5200元一股,南京13000元一股,工行999元一股的时候再卖了享受人生吧。
这批宝贝,要么不卖,要卖可是要换来钱买游艇,买私人飞机的。否则卖他们干什么
我在这里明说的,1个月后,浦发还是13元,南京还是10元,半年后也还是这个价格,
也许3年后也还是这个价格,
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我还算懂一点的,
怎么样,谁还想入非非我可不答应!
0
顶起
银行股已经购买
0
倾向于购买浦发、招商、民生、兴业等新兴的商业银行。
唉,最好价格还能再低一些,那真要感谢郭嘉了
0
Amoto 记得以前07年时候看你做过深发展。
【总资产6%的不良率假定是很低的】------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多少合理?
0
楼主很可爱
鱼鹰是我很佩服的人 管他什么自爆
人家说的 就是个参考 .......过滤不过滤 完全在自己嘛
用脚趾头想想就知道的啦 投资本来就是很自我的事
0
什么是投资分析?这就是。
不过坏账率设定得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