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002408 齐翔腾达——失衡的丁酮

11-01-31 09:35 28508次浏览
sahoo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一、失衡的竞争

国内丁酮市场的竞争格局,完全一面倒,用小费雪的话说,齐翔腾达占据了“压倒性的竞争优势”,牢牢占据了国内丁酮市场的龙头地位。
1、 规模优势
公司为国内第一大丁酮供应商,2011年新增4万吨新项目后,设计产能将达14万吨,实际产能将达18至20万吨,超过日本丸善成为全球第一。除公司外,目前全球最大的丁酮供应商依次为:日本丸善石油化工公司(年产能17万吨)、美国埃克森美孚化学公司(年产能13.5万吨)、英国埃克森美孚化学公司(年产能13.5万吨)、日本东燃化学公司(年产能9.5万吨)。
至2011年,国内丁酮设计产能约为40万吨(含齐翔腾达在建4万吨),公司一家独占14万吨,占比三分之一强,公司实际产能2010年估计在13万吨左右,新项目达产后其年产能将达18至20万吨左右,而其它厂家因技术及原料因素开工率平均只有七成,也就是说,其设计总产能26万吨实际产出只有20万吨,公司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接近50%左右。
2、资源保证
困扰国内丁酮企业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原料,丁酮原料C4来自炼油企业,8家丁酮生产企业多数在原料供应上得不到保证,加之技术问题,平均开工率仅为七成,扩大产能更无从谈起,而齐翔的淄博和青岛2家丁酮工厂,分别靠近齐鲁石化和青岛炼化,齐鲁石化每年提供20万吨C4(丁烯含量约50%),青岛炼化每年提供60万吨C4(丁烯含量约30%),签订了长期合作和非竞争协议,并经母公司中国石化总公司确认,所有C4原料均用管道输送,供应稳定可靠且节省运输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说,齐翔是不折不扣的一家资源股。
3、技术领先
齐翔在行业占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其掌握的先进提纯技术,能从较低浓度的原料(含20%丁烯)中提取丁烯,生产过程中转化率高,产品纯度达到99.9%,超过美国的标准。不但如此,齐翔的先进工艺,可使实际产能常年达到设计产能的150%。
4、品牌优势
丁酮产品质量主要体现在产品的纯度、水含量、不挥发物含量指标等方面。公司通过一系列技术攻关,生产的丁酮产品质量居于同行业领先水平,纯度一直保持在99.9%以上,水含量一直保持在300×10-6以下,与国际知名公司的产品质量相当,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多年来产品供不应求,是国内丁酮行业的第一品牌。
5、区位优势
齐翔工厂位于淄博和青岛,依靠青岛深水大港,海运极为便利且成本低廉,相对东北和西北的同行们,更靠近华东、华南这两个主要下游市场,销售周期短,市场反应灵敏,向国际市场出口也较为便利。在重大节日或极端灾害天气时,东北、西北的丁酮产品可能因交通阻滞无法出运,而齐翔公司从未受到影响。
东营、淄博、青岛和烟台是国家石油化工基地,已形成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公司本部和全资子公司青岛思远分别位于淄博和青岛国家级石化基地,在化工专业人才、原料供应、产业链延伸、环境治理,特别是在公用设施配套等方面,具备很强的优势。 此外,该区位还有利于与周边炼油化工企业保持密切业务交流和合作关系,提高公司石油精细化工产品的研发效率,缩短产品在全国石化系统中的推广周期。
6、成本优势
齐翔的原料C4全部采用低成本的管道输送,青岛思远建成了产品输送管线,产品可以通过敷设的从生产装置到黄岛油港码头的专用管道直接装船,通过海运将产品运输至客户,运输成本优势十分明显。
规模优势和技术创新,使得生产过程中物耗、能耗和装置折旧相对较低,装置的综合效能得以提高。2009年人工成本占总成本低于3%,低于发达国家化工企业5%的平均水平。在整个工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氢气等副产品,均被有效地回收利用,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7、价格优势
高技术带来高质量,高质量导致高价格,公司产品价格明显高于国内同类产品,仍然常年全产全销,在全国同行业中,公司创造了最好的单位经济效益。
8、产业链优势
公司专注于对石油加工副产品碳四进行深加工以转化成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业务,主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有丁酮、MTBE、异丁烯、叔丁醇等,目前丁酮为公司主导产品,2009年丁酮收入约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73%,新项目丁二稀及稀土顺丁橡胶正在建设,研发中的新产品还有 MMA(甲基丙烯酸甲酯)和叔丁胺,其中MMA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能源材料,这些产品大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联系,全部投产后,齐翔将建成完整的C4产业链,协同创造最佳经济效益。

二、失衡的丁酮
1、曾经的平衡
历年我国丁酮供需比较(单位:万吨 )

年份 表观消费量 产量 供需缺口
2000年 10.91 0.70 10.21
2001年 13.07 1.50 11.57
2002年 16.54 4.00 12.54
2003年 22.20 7.35 14.85
2004年 24.69 11.70 12.99
2005年 27.42 18.20 9.22
2006年 28.70 22.08 6.62
2007年 29.97 23.16 6.81
2008年 28.26 25.16 3.10
2009年 30.79 29.36 1.43

2000—2009年国内丁酮进出口统计表

年度 进口数量(吨) 出口数量(吨) 进口依赖度(%)
2000 102,088 93.58
2001 113,689 86.99
2002 124,129 71.81
2003 151,160 64.39
2004 143,198 8,740 56.28
2005 121,045 33,173 45.44
2006 95,008 28,061 33.10
2007 87,602 18,931 29.23
2008 49,867 18,389 17.65
2009 43,434 29,055 14.11

由上表可见,2009年,我国丁酮总需求为30.79万吨,生产为29.36万吨,需求缺口仅为1.43万吨,而当年进口为43,434吨,出口为29,055吨,净进口14379吨,两者取得平衡。

2、供需失衡
根据东方证券2010年下半年的预测,我国丁酮2010年的消费增长率可达15%,需求可能突破35万吨,并且预测未来几年需求增速也还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而在供应方面,自齐翔青岛8万吨丁酮投产以后,国内并无新的丁酮项目投运,传说拟建的数个项目,如广东茂名 3 万吨、锦州石化4 万吨、台塑公司在广东惠州的4 万吨等,均未在2010年建成投产,而延边铁龙2万吨丁酮项目,自2001年开工建设,至今未能投产,据传已停建。
由此可见,2010年国内需求约为35万吨,实际产能几乎没有增长,仍为30万吨左右,需求缺口约为5万吨。
进出口方面,截止2010年9月,当年累计进口21510吨,累计出口33032吨,净出口11522吨。
由此可见,2009年国内丁酮供需平衡的格局,在2010年被粗爆打破,需求缺口大致在5至6万吨左右。
这一数字,可以解释,为何2010年下半年在国际丁酮市场陡起波澜之际,国内市场反应会如此剧烈,丁酮价格从8月初的8200元/吨爆涨至11月初的18500元/吨,也不难理解,为何丁酮在直线爆跌至10000元 /吨的整数关后,竟能一路反弹至春节前13500元/吨,并有继续弹升的迹象,出现了淡季不淡的怪状。
打开淘股吧APP
24
评论(9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yitong79122

11-03-17 08:40

0
精细化工品震后预涨 上市公司暂无意扩产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6日 22:10  21世纪经济报道

  林铭铭

  3月16日,震后第五天,日经225指数一洗阴霾,在日本央行继续注资和该国政府承诺入市购买股票后,一路走高并收于9094点,涨5.68%。

  地震5天来,A股也是跌宕起伏,从上周五尾盘跳水,本周一止跌、周二受累暴跌,到周三企稳反弹。

  不过,部分精细化工产品具有价格上涨预期,相关A股近日走出不错的行情。

  2010年,日本在我国石化品贸易伙伴中排名第三位,对日本进口额为260.8亿美元,出口额为95.4亿美元。日本重灾区化工厂比较多,这将对我国化工行业产生什么影响呢?

  安信证券表示,日本地震对我国化工企业的影响是利弊参半。其报告指出,“我国主要从日本进口精细化工品,出口则多为初级产品。日本地震导致国内供电不足,对化工企业影响颇大。判断日本企业停工将改变部分化工品的供需状况,我国对日出口的化工大宗初级产品短期需求将面临下降,但部分化工行业可能出现交易性机会。”

  灾后,MDI、甲乙酮、环氧丙烷(PO)、TDI等聚氨酯产业链上的精细化工产品引起市场关注,多位分析师均表示看好。

  记者近日采访的部分化工类上市公司负责人表示,地震较为突然,还未能具体分析。但多家公司均表示已开足装置运行,短期未有扩产计划。

  聚氨酯产业链产能萎缩

  此次日本9级地震,令神奈川、茨城两地的炼油厂停产,丸善石油、三井化学等随即停工。日本吉坤日石日矿能源公司位于宫城县仙台市的天然气罐起火,其仙台、鹿岛和扇岛的芳烃装置也已紧急关闭,另有多家化工企业暂时停止生产。

  众多精细化工品中,聚氨酯产业链上的MDI、甲乙酮、环氧丙烷(PO)、TDI等精细化工产品,被认为影响最大。

  中信证券(14.36,0.40,2.87%)刘旭明认为,MDI所受影响最大,MDI的生产原料是苯胺、硝酸、氯、烧碱等,而其下游主要是合成革浆料、硬泡(用于冰箱冰柜和建筑节能)、涂料和软泡(用于软体家具)等。

  刘旭明认为,“根据各产品来自日本的进口量和占我国消费的比重,超过20%的只有氯丁橡胶和MDI,其中日本NPU公司(聚氨酯株式会社)产能40万吨,占日本MDI产能的70%。”而NPU工厂正位于山形县南阳,离震区仙台很近。

  受地震影响,MDI价格看涨。3月16日,韩国货M200贸易商报价在17300-17400元/吨,巴斯夫、拜耳货报价在17800-18000元/吨,未出现明显上涨。

  同为聚氨酯主要原料的TDI,此次也受到一定影响,TDI主要用于聚氨酯软泡,中国TDI下游消费主要集中在软泡、聚氨酯弹性体、涂料及胶黏剂等领域。

  主要生产TDI的三井化学的鹿岛工厂和茂原分工厂,因停电停工。三井化学是亚洲最大的TDI厂商,在鹿岛有12万吨TDI装置。

  2010年,我国TDI消费量约46万吨,进口量约11.5万吨,日本进口量为2.6万吨,韩国进口量为3万吨。日本供给消失将加剧供应紧张局面,日本灾后重建也会增加对TDI的需求,TDI价格同样看涨。

  聚氨酯产业链上,除MDI和TDI,同样受到打击的还有PO、甲乙酮。

  日本PO产能大约57万吨,其中,旭硝子、NOC、住友化学共计49万吨装置所处位置离地震地区较近,占据该国产能的86%。

  虽然地震对这些厂家的破坏没有具体披露,但炼油厂的停产导致上游丙烯原料供应不足,环氧丙烷生产受限确定性较强。

  甲乙酮是这根线上的另一只蚂蚱,甲乙酮产能位居全球第一的日本丸善化工位于日本千叶,年产能约年产17万吨。目前,丸善石油化学的网站已经发布公告称,邻近的某千叶制油石油公司有火灾发生,公司也受到牵连,将暂停设备运转。

  年产能4万吨、排名第11的日本出光兴产石油化工,也位于千叶,确定受地震影响。而年产能9.5万吨、全球排名第5的日本东燃化学位于距离千叶不远的川崎。这三家日本企业合计占全球产能的20%,此次地震可能导致甲乙酮价格上涨不可避免。

  相关上市公司暂无意扩产

  牵一发而动全身。

  从上面的数据不难看出,此次地震对日本聚氨酯产业链上的精细化工产品都存在不同程度打击,对于这些精细化工有一定依存度的中国企业,其影响不容置疑。

  目前,国内生产MDI的上市公司是烟台万华(26.56,1.28,5.06%)(600309.SH);TDI的主要是沧州大化(15.30,0.06,0.39%)(600230.SH)和北化股份(24.11,-0.96,-3.83%)(002246.SZ),PO的主要是滨化股份(20.98,-0.42,-1.96%)(601678.SH);甲乙酮主要是齐翔腾达(52.40,0.56,1.08%)(002408.SZ)。

  记者就此采访部分企业相关负责人,均表示暂时没有扩产计划。

  去年,沧州大化TDI主要装置生产负荷99%以上,累计生产TDI3.25万吨,分公司聚海公司累计生产4.65万吨,总共占国内TDI生产总产能的20%以上,TDI部分主营收入达151120.13万元,同比增长75.67%。

  15日,公司董秘金津表示,“今年还有一个在建的7万吨的产能,估计今年底或明年初能投产。目前日本方面的情况难以估计,一是不知道设备会停多久,二是不知道市场接下来会如何变化。”

  而生产PO主要的企业滨化股份据称气装置超负荷运行已达111.5%,公司去年生产PO共20.07万吨,占国内产量的18.5%,不过这两年国内除了山东永大无其他产能。

  16日,公司方面表示,“2010年环氧丙烷下游主线产品聚醚扩产增幅较大,预计2011年国内新增环氧丙烷产能不大,造成2011年环氧丙烷供需矛盾突出,价格攀升,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在1500元/吨。”

  16日,公司证券代表刘宝刚表示,“日本地震是突发事件,加之公司领导刚开完两会,暂时还没有什么计划和安排。”

  同日,甲乙酮全球第二大厂商齐翔腾达的董秘周洪秀也对记者表示,“公司已经开到最大的产能,去年的产能为17万吨,今年会新增4万吨产能,公司年均产能利用率为143.60%,争取新项目建成后能提高利用率。”

  甲乙酮是齐翔腾达的主营产品,2010年中期,甲乙酮类收入63496.41万元,占主营收入的62.96%,主营利润达14088万元。周洪秀表示,“日本地震后,中国厂商受到的影响还不可估量,不过产品价格上涨应该是比较确定的。”
gentlehai

11-03-15 22:43

0
好票,谢楼主
yitong79122

11-03-15 21:15

0
腾达也创新高了 今天机构又进了
二档起步

11-03-13 15:51

0
有心人!
cdzjf1218

11-03-12 15:47

0
写得很清楚,顶了
guanxdyu

11-03-12 15:45

0
基本面说的很清楚,表达很好
发张油票
btjb

11-03-12 15:00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sahoo

11-03-12 12:06

0
日本8.8级地震。
千叶受地震影响较明显,全球规模第一的日本丸善年产17万吨丁酮装置已证实停产,千叶另有4万吨丁酮装置估计也难逃停产命运。
震中在宫城东面海面,宫城跟东京相距366公里,川崎位于东京的东侧,此处有日本东燃化学公司9.5万吨的丁酮装置,该装置是否停产,目前尚无消息,但川崎一钢铁厂发生火灾已见报道。
即使装置本身未受实质性损害,受电力、运输影响及安全检测需要,上述装置均有可能停产。

上述三个装置总产能已达30万吨,实际产量应该在20多万吨,而2007年日本丁酮消耗量为12万吨,日本是丁酮净出口国无疑,每年出口估计在10至12万吨左右。
cdzjf1218

11-03-11 18:43

0
这贴必须要顶起来,不顶对不起观众。
日本地震,丁酮减产,价格肯定要上涨,肯定利好002408
50之前坚定持有,60之上再考虑高抛
cdzjf1218

11-02-23 18:01

0
现在价格还有13000左右,07,08年没有通胀之前就曾达到这个价格,现在人民币贬值如此厉害,丁酮再次回到12000之下的可能性不大。只要有12000之上的均价,2011年002408的业绩在2.5~2.7元左右,就算是按20倍的PE,股价在50~55左右也不为过。

可惜的是这票的庄家太烂,涨一天要跌很多天,喜欢折腾几毛钱的差价,拿着非常郁闷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