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确实与西方的市场经济有所不同,但如果完全否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那也是不客观的。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这个确实没错,国家确实在考虑调控,这项政策对银行的稳健经营,长期繁荣发展有好处,对银行从业人员的收入等也基本没有影响,但对于银行股的投资者(注意,是银行股的投资者,不是银行业的投资者,在股市买银行股和入股商业银行的原始股是有天壤之别的),尤其是希望短期暴利的投资者也许不利。
这就是这一段时间在提的“系统重要性银行特别税”
在国外叫“大到不能倒税”
也就是说,银行业,尤其是大型的,全国性的商业银行对于国家的经济安全,社会稳定意义重大,确实像一些上面一些朋友们讲的那样,大到不能倒的程度,等于把国家给绑架了,很多人认为银行不可能亏损,这不是基于银行的商业信誉,而是国家信誉。
正因为如此,这些银行一旦有事,国家一定会出手相助,所以,国家要征收特别税,将银行的相当一部分利润作为特别税进行征收,用于特别时期,国家对银行的帮助。有点类似于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特别基金,不管是否发生安全事故,每年都要征收一部分资金进入这个基金。
这项政策对于防止银行业盲目扩张,降低银行业经营风险绝对是有好处的,对于银行业从业人员也几乎没有影响,本来银行的利润就是算出来的,人家从业人员只是得到应得的“劳动报酬”,受影响的是那些对于银行业不够了解,没有坚定信心,不能与银行业共度难关,仅仅是看着目前银行业PE比较低而买进银行股的投资者,现在这些人是“最坚定”的人,最听不进去银行利空的人,到时候也会是骂的最厉害的人。
0
这个市场化,是假的,表面的东西
背后,国家有手在调控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偶支持这个
现在哪个国家能搞利率市场化,呵呵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正是为了防范金融危机,才要这样做。与其让外人毫不留情的击杀,不如让自己人通过妥善的,稳妥的方式解决。
在以前,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几乎无冲击,但这次金融危机已经体现出了对中国经济的重大影响,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中国与世界融合度的越来越高,未来的世界经济将对中国有更大的冲击,甚至,也许,下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发源地就在中国。
与其那时,让外人毫不留情的,残忍击杀,不如让自己人通过竞争,并购增强实力。
国家这样不是自寻烦恼,而是在解决烦恼。
国防工业重要不重要?国家照样让上百家军工厂破产,50多万军工人下岗,不经历阵痛,甚至十几年的阵痛,怎么能换来目前军工行业资产,经营质量的明显好转?
0
谁说中国的银行不会倒闭?海南发展银行知道吗?
倒闭几个小银行很正常,特别是民营的。
0
中央对此看得很清楚,所以,不会放开竞争,完全市场化的,即使说了,后面还会有窗口指导和行业规范的。
再说,国家有什么必要自寻烦恼,削弱银行的实力,让银行业自相残杀,最后还冷不防来个金融危机。毫无意义!
0
"经过一段时间的业绩波段后,形成几家有实力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和地区性以服务社区的地方性银行并存的局面
生存下来的银行,竞争激烈程度小于现在,会取得更好的业绩。
我不是否定银行业,而是否定不加辨别的高看所有银行。"
存贷款利率完全市场化之后不会有什么大变化,现在的市场格局就是你所说的竞争后的格局。中国银行业的问题在于国家信用的隐性担保,要完全市场化必然要去除国家信用隐性担保。但是要去除国家信用隐性担保,估计只有几大行能够存活下来,其他银行一夜间倒闭,我会赶在第一时间将在招行的存款转往工行,尽管招行的管理也很出色。
0
目前实施的大额存款利率市场化没有实质意义。具体要真正实施的时候那是要做各种测试的。时间比较长。现在讨论为时过早。
0
现在好像是银行多过钢厂呀,只不过现在所谓的银行都太小了,上百家是有的,不信找个做PE的问问就知道了。
现在想做钢厂的,估计没有了。
这个世界上,有杠杆的只有地产和大金融两个行业,只有这两个行业有暴利,地产业见顶了,从实业投资角度最好的就是金融了。
而现在二级市场金融股大部分比实业里面的估值要便宜,特别是银行,做过PE你就知道了,想1.5倍PB一下入股,可能性很小,不是找省长市长就能搞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