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转)大亚湾新城探访:一座距深圳70公里的“睡城”

11-01-21 17:16 4249次浏览
jjn77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这里是中国南部的一大“睡城”。

  这里被当地人称为“啥都不长,只长房子”的地方。白天,宽阔的大街上难见人影,两边是一片片崭新的住宅楼;夜幕降临,华灯无法初上,七成以上的空置率,让整个城市就像熟睡的婴儿。

  这里是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一座占地20多平方公里的沿海新城在短短几年里拔地而起。距离深圳70多公里的大亚湾,一直是被看做是高房价压力下深圳人“异地置业”的首选之地——抑或是“炒”出来的“首选之地”。

  大亚湾“空城”记

  1月1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站在大亚湾经济开发区的中心街区,偶尔有几辆挂着粤B(深圳)牌照的车辆呼啸而过,留下身后阵阵尘土。宽阔的大街上难见一个人影,两边是一片片崭新的住宅楼。

  “这还是周末,平时街上的行人更少。”街边的小商贩告诉记者。

  大亚湾位于惠州东南部,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在这里成立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资料称,开发区有中海油壳牌、和记黄埔、比亚迪等大公司入驻。除此之外,就是开发商们宣传单中的描述:大亚湾三面环山,一面靠海,有大片红树林,海景风光优美……特别是距深圳市区仅70多公里,只需1小时左右车程就可达到大亚湾。

  在外地人看来,经过这么多年发展的大亚湾,应该会人流如织,非常热闹。然而眼前的景象却令记者惊诧不已:没有大型商场、医院和像样的学校,也没有出租车,只有开发区来往淡水镇的小型乡村公交车。

  实际上,大亚湾的人口并不多。资料显示,整个大亚湾规划区现有约12.2万多人,其中常住人口7.2万,流动人口5万多人。

  “金融风暴前,由于中海油的石化基地项目在这边,有很多人到大亚湾来,但风暴过后人就少了。”黄先生是澳头镇本地人,他说,现在常住大亚湾的人比以前少了近一半。

  即便如此,随着深圳到惠州的沿海高速开通,拉近了大亚湾与深圳的距离。交通便利,房价相当于深圳市区的1/4~1/5,大亚湾近年来吸引了大量深圳市区居民前来购房。但购房的深圳人中,真正用于居住的却很少。

  晚上8时许,夜幕降临,街边路灯亮起的时候,记者在大亚湾北城新区的高档住宅楼区看到,仅有屈指可数的几户人家里亮着灯,空旷的小区里偶尔有三两个住户出入,显得冷冷清清。远处,石化大道上路灯一直延伸,形成一条漂亮的光带,道路两旁却是一片黑暗,对比鲜明。

  似乎人们早已入睡,但翠堤尚园小区门口的保安告诉记者,这些早已售出的住宅楼里大部分没有人居住,即便今天是周末。“平时在这里长住的人很少,不到20%。”他说。

  而在旁边的康汇外商公寓、美林雅苑等小区,也鲜有人家开着灯。据记者了解,在大亚湾地区,一栋栋漂亮华丽的楼盘拔地而起,房价也一涨再涨。用当地人的话来说,大亚湾什么都不长,只长房子。而且大部分房子都被深圳来的投资客买走了,但他们很少来住,住房空置率超过70%。

  若不是车辆开过的呼啸声,置身其中,你会怀疑这就是一座 “沉睡”的城市。

  被“套牢”的炒房客

  每到周末,一辆辆挂着深圳粤B牌照的小车和看房大巴向大亚湾呼啸而来。“绝大部分车都是从深圳过来的,很多深圳人在大亚湾买房炒房。”路边以摩托车载客为生的老王说。在当地人眼里,粤B车牌就是深圳炒房客的形象化符号。

  尽管在澳头镇中心城区很难见到人流,但街道两旁多如牛毛的楼盘销售广告色彩斑斓,不时钻进行人的眼睛,形成了这个城市一道特殊的风景。

  “先生要看房吗?我们可以开车接你看房,买房还可入户。”走在街头,时不时有年轻帅气的小伙过来搭讪,递上一张色彩艳丽的楼盘宣传广告单。这仅仅是大亚湾街头随处可见的一幕。

  记者了解到,在2010年深圳出台限购令以后,大部分投资客纷纷转战周边的惠州、东莞等地。而大亚湾由于环境优美,地理交通位置优越,成了不少深圳投资客眼中的炒楼“热土”。

  “开盘不到一个月,800多套商品房就被抢购大半,现在只剩下100多套。”某楼盘的售楼工作人员以为记者也是深圳来的投资客,不停地向记者推销。

  对于到大亚湾炒房的投资客来说,市场的逻辑很简单。“现在大亚湾房子便宜,买来放在那里,半年就会升值。”在一楼盘门口,来自深圳龙岗的投资客李先生对记者说道。

  这些深圳投资客或自己驱车或组团前来,大有温州炒房团的气势。就在前几日,李先生的某位朋友就一口气在某楼盘买了5套商品房。

  在深圳炒房客的推波助澜下,大亚湾的房价从几年前的均价2000多元一平方米涨到现在的5000多元,涨幅约一倍。

  但另一个现实是,尽管预期升值潜力巨大,但“钱景”并非起初投资客们和开发商宣传的那样美好。

  一些之前在大亚湾炒房的深圳人在网络上大倒苦水:“深圳关内的房很容易转让出手,关外难一些,而在大亚湾转手就实在太难了!”“没人气,后悔得要死,成了死钱,想抛连个中介都找不到……”诸如此类的论坛留言,在网络上比比皆是,这与大肆鼓吹到大亚湾投资买房的言论形成了鲜明对比。

  与深圳街头随处可见的房地产中介相比,大亚湾城区的房地产中介少得可怜。周末,记者在大亚湾街头看到的中介门店不到10家,且大多大门紧闭,不少还贴出 “有事外出,请电话联系”的告示。

  对于深圳投资客来说,一买一卖,转手之后就能获利,但由于大亚湾二手房市场“有价无市”,结果可能就是被套牢。

  家住福田区的汤小姐便是这样一位在大亚湾炒楼“被套”的炒房客。去年,汤小姐在大亚湾新天名城买房后,至今未能脱手。由于工作不便,汤小姐平时很少在那里居住,她的住房也就成了空房。现在想卖,根本无人问津。

  而对大亚湾人来说,深圳投资客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大多数本地人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房价上涨。“现在大亚湾的房子都被深圳人买完了,房价也炒了上去,按照本地人1000多元钱的月工资,根本买不起房。”大亚湾本地人黄先生说道。

  泡沫有多大?

  公开数据显示,2010年1~4月份,大亚湾区新建住宅楼面积增长27.1%,竣工面积增长255%,商品房累计交易3406宗,交易面积28.7万平方米,增长137.8%。

  随着房地产开发热潮兴起,大亚湾房地产成为了当地第三产业增长的领头羊。惠州政府网站公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第一季度,大亚湾区新房成交量增幅居惠州市首位,商品房销售面积占全市新房成交量的四分之一,而房屋价格增长了23.2%。

  房地产俨然成了当地继石化、港口物流、渔业之后,又一支柱产业。包括万科、碧桂园、龙光、光耀、卓越、中海、合生、皇庭在内的地产商在大亚湾竞相跑马圈地。据不完全统计,仅仅是2010年大亚湾新开售楼盘超过20个。

  站在大兴桥上,举目四望,房子、房子,满眼的房子,一栋栋新建和在建楼盘比比皆是。

  据当地人老徐介绍称,北城从2008年就开始大规模地建楼了。“10年前,那里还只是几个村庄,现在都修成一栋栋连片的高楼。”老徐指着北城方向说,而为了建房,开发商将原本一座座的山头铲平。

  对于当地的房地产热,老徐表示了他的担忧:“现在建这么多房,当地人无论如何也消化不掉。建房多,住的人却很少,就成了一座空城。”老徐认为,大亚湾房地产市场供应远远大于需求。

  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据中原地产惠州数据,2010年上半年大亚湾有超过50万平方米的新房货量供应,但大多都被深圳的炒房客买走。

  而另一个热炒的结果就是,住房被炒房客买走,却不在此居住,导致大亚湾住房空置率上升,城市空城现象出现。据记者了解,大亚湾空置率一度超过70%,甚至更高。

  对此,深圳戴欣明营销策略机构董事长戴欣明认为,“从当地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大亚湾肯定存在泡沫。”

  实际上,在大亚湾的发展史上,就曾有过房地产开发热潮。上世纪90年代,有一句口号很响亮,叫做“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惠州”。当时的大亚湾经济开发区刚刚成立不久,就成为众多投资客炒楼炒地的热土。由于当初已规划的项目迟迟不落户,在大肆炒作之后,大部分房地产公司纷纷退出,给惠州市留下近百栋烂尾楼。

  大亚湾则是惠州烂尾楼最为集中的地方。“新天地大厦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修建了,但直到2006年才开始重新装修。”市民老王指着中心城区正在装修外墙并已开盘售楼的新天地大厦称。而就在马路对面,是一块杂草丛生的荒地,据老王称,这就是当时炒地留下的,现今成为那个时代泡沫的见证。

  事实上,大亚湾外来人口多,流动人口比率大。对此,一些分析观点也认为,在滞后的城市建设和配套之下,动辄四五千的房价,实际上已经高估了。同时,由于本地人口太少,住房严重供大于求,对于投资来说,房地产泡沫破灭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不过,在戴欣明看来,当地房地产泡沫还远未到破灭的时候,在投资客的持续炒作推动下,未来大亚湾房价还可能继续上涨,泡沫也会继续吹大。

  大亚湾仍在“沉睡”,泡沫也在慢慢积聚,最终的泡沫如何结局,不得而知。(每日经济新闻 胡廷鸿)
打开淘股吧APP
3
评论(18)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jjn77

11-01-22 11:11

0
鬼城还是河南未来引擎:郑东新区再演“空城计”
 来源:中国经营报 2011年01月21日08:17
  过去几年来,郑州主城区以东的那一大片区域,成了中国中部最大也是最繁忙的建筑工地,地产大鳄、商业巨头和资本玩家频频出手,用不计其数的高楼大厦和外形摩登的公共建筑,为这个中原经济重镇勾勒出一幅令人惊异的未来“脸谱”。

  但并不是所有人,包括生于斯长于斯的数百万郑州市民,都会甘心情愿地为这一“奇迹”而欢呼。

  走马“空城”

  2010年年底,美国一家名为“商业内幕”的网站公布了若干幅郑东新区的卫星图片,并从图片上判断,这只是“一片空屋的堆积”,可能是中国最大的“鬼城”。

  此言一出,郑州当地舆论哗然,官方反应尤为强烈。

  “我们听到后很生气,怎么能说是"鬼城"呢!”郑东新区管委会信息中心新闻干事司栋彬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该管委会当时就发布了一份数据,表明郑东新区CBD入住率达到90%,并强调郑东新区常住人口已达30多万。

  郑东新区建设于2003年正式拉开序幕,南北走向的中州大道将郑州新老城区泾渭分明地“切”开。截至2009年3月,官方公布的郑州市城区面积为303平方公里,而郑东新区规划面积为150平方公里(一说因包含在新区规划内的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地位难以协调,郑东新区实际面积为115平方公里)。

  占地3.45平方公里的郑东新区CBD,正好隔中州大道与老城的金水区相望,这个占新区面积约2.3%(按150平方公里算)的核心区,是开发最早、配套最全、人气最旺的地方。

  但早在那家美国网站“爆料”之前一个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12名大学生就公布了一份抽样调查报告,郑东新区住房空置率在郑州各城区中“不幸”高居榜首。

  在这次历时两个月的调查中,学生们从郑州市中心六个区29家大型楼盘抽取了约1.1万套商住房为样本,运用查验水、电、气表,点算“黑灯率”等方法,测算空置率。结果表明,郑东新区商住房空置率超过55%,其他五区也不低于20%。

  为实地了解情况,近期记者走访了郑东新区数个住宅小区。位于新老城区交汇处的鑫苑中央花园,2006年便已建成,属于郑东新区入住人数较多的小区之一,多位小区居民表示,大概有三成左右的房子,不是经常有人居住。

  记者注意到,该小区外围的底商大都空置,一些开门营业的商户生意看上去也比较冷清。一家桶装水中转站工作人员称,从他们客户订水的数量看,郑东新区越往东,小区入住率越差,能有40%就算不错了。

  谁是推手?

  按照国际通行惯例,商品房空置率在5%~10%之间为合理区,10%~20%之间为危险区,20%以上为严重积压区。如果那12位大学生的调查报告结果可信,那将住房空置率高达55%的郑东新区称为一座“空城”,也不算危言耸听了。

  尽管面临“空城”质疑,郑东新区住宅楼盘,尤其是高档社区的开发热情却日益见涨。记者走访了一处定于2011年下半年发售的新楼盘,据售楼小姐称,预计售价将在每平方米1万~1.5万元之间,相当于郑州老城区住宅平均售价的2~2.5倍。

  除大量住宅社区外,办公物业也是郑东新区开发重点。河南房地产商会向记者提供的统计数据表明,2010年郑东新区销售办公物业约75万平方米,占全市同类销售办公物业总面积的八成以上,比相邻的金水区高出6倍,平均售价和租金也是全市最高的。

  相比之下,郑东新区的商铺、商场等商业物业销售,远不及办公物业火爆,2010年售出了不到14万平方米,仅占郑州全市同类物业销售面积的16%。

  新区之惑

  2010年8月,国务院批复的《关于〈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的请示》中强调:“要合理定位老城区与郑东新区的功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对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

  换言之,无论在河南省地方还是国家中部崛起的区域战略中,郑东新区的地位都不容忽视。

  如今,在郑东新区CBD以北,还有一片约40平方公里的土地正在静静等待开发。

  按照整体规划,未来几年内,这里将挖出一个面积达6平方公里大的人工湖,环湖一带都是高度在100米以上的高档住宅、宾馆和写字楼,它们共同组成CBD副中心商圈,与已具雏形的CBD中心区相连,状似一个柄端为“心”形的巨大“如意”。

  这是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最得意的一个意念,同时,它也是郑东新区作为郑州及整个河南省未来发展新引擎的一个象征。

  十年前,即2001年,郑东新区远景总体概念规划方案进行公开国际招标,经30多位国内外专家反复评审,黑川纪章的方案最终“以先进的理念和独具魅力的设计”获得通过。

  按该方案估算,150平方公里的郑东新区建设总投资应在2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如此庞大的预算,对当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只有50多亿元、年均城市基建资金仅6亿元的郑州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为解建设资金饥渴,当时的郑州市主管领导拍板,以“经营城市”的思路来建设“国际一流水准”的郑东新区。简而言之,就是依靠“土地财政”来推动新区发展。

  自2003年起的七八年来,这片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共25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各类楼房建成或在建,包括河南建业等在内的省内外大小开发商,都纷纷砸重金进军郑东新区。新区内房价在政府、开发商及各路投资者的合力推动下,一路上涨。房价飙升,反过来又带动地价大幅上扬。

  2010年11月中旬,就在大学生们公布空置率调查报告前夕,郑东新区新火车站旁边一幅13亩商务金融地块由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地产商以2000万元/亩的单价拍得,创下郑州有史以来土地出让价新高。

  据说,附近另一地块此前出让时的拍卖价不过500万元/亩。

  作者:刘弘毅 董昭武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