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有没有卫生系统的,谁知道生物医药12五规划什么时候出台

11-01-21 10:16 2297次浏览
黑眼圈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有没有卫生系统的,谁知道生物医药12五规划什么时候出台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豆子猫

11-02-20 14:00

0
中生集团整体上市,意味着原作为中生集团生物医药整体上市平台的天坛生物,角色已经转换,地位可能下降。
黑眼圈

11-01-21 10:27

0
从网上找了一些文章,看起来不错。
下一个首富可能是从事生物技术的投资者。”曾经13次蝉联全球首富的比尔·盖茨如是预言。这个预言多年来一直是投资者掠地生物的心理支撑之一。全球生物行业近年来的发展也显示出,这个预言与现实的距离越来越近。从1998~2009年的12年间,全球生物行业以18.57%的复合增长率高速成长。

这种趋势在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生物行业2002~2009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5.8%,2010年1~8月收入同比增长42.4%,在医药制造总产值的比重也逐年加大。

近期业内有传闻称,有关部门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将向生物医药产业的重大新药研发、创制领域专项资金投入400亿元左右,比“十一五”期间翻一番。而400亿元给出了一个强烈暗示,未来5年,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生物制药的扶持力度,鼓励创新和产业升级。有利好政策的“添薪”,加上良好的发展预期,生物技术的星星之火或在2011年烧得更旺。

400亿鼓舞市场情绪

年初至1月13日,医药板块普遍走弱,整个板块下跌1.91%,生物制品子行业则下跌1.28%。随着《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即将出台,生物行业因此备受关注,投资者亦期待该政策的出台能够助力生物制药相关个股走强。400亿元的资金投入意味着“十二五”期间新药研发又将得到一笔数目不菲的资金支持。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码”,生物产业在“十二五”期间有望取得重大研发突破。

生物产业在去年10月被列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随后,在各地“十二五”规划中,生物产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礼遇,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源源不断。即将出台的生物医药产业“十二五”规划,将重点突出对生物制品研发及产业化的支持力度。

有业内人士认为,生物制药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降低了企业的压力和风险,在经历了研发周期的短暂蛰伏之后,生物技术行业将有望在2011年迎来“井喷式回报”。

但也有观点指出,研发型企业主要依靠未来的收益,因此不确定性较大。对整个医药行业来说,研发并不是主要看点,目前国内医药企业普遍利润较低,很难进行创新药的研制,只能依靠政府重点扶持,无法做到全面提升。

对于二级市场而言,医药行业分析师们则普遍认为影响有限。万联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指出,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提了很久,市场预期比较充分,增加400亿元的研究创新资金对板块影响不是太大,难以成为支持股价上行的理由。但对于近段时间相对低迷的行情而言,将起到鼓励投资市场情绪的作用。

寻找优质投资标的

未来几年生物药领域将是一片星汉灿烂,更多真正具有创新性的潜力企业将突破重围。

综合考虑个股的成长性、估值水平和产业政策受益程度,重组蛋白药物、疫苗领域、血液制品等成为优质生物投资标的的方向。

我国重组蛋白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左右,其中单抗增速惊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

2010年,生长激素市场大约有8亿元,未来增速有望达到23%,业内对长效产品前景看好。此外,华创证券认为胰岛素和单抗领域或将诞生我国“重磅级”药物。

血液制品方面,目前我国共有30多家血液制品企业,大约可以生产10种血液制品,2009年的投浆量3800吨,未能满足市场需求,2010年的全国性“血荒”充分暴露了这一问题。业内人士认为,全国投浆量达到5500吨左右,血液制品才能供需平衡。不过,血液制品属于国家战略性资源,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国家规定能够生产6个血液制品的企业,才能够申请建设新的浆站,目前只有华兰生物、上海莱士、天坛生物等少数生产企业具备资格。

疫苗方面,我国疫苗2006~2009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42.7%,远高于全球疫苗28.4%的平均增速,新医改以预防为主的思路又注入更多动力。业内预计,我国疫苗行业将保持15%的平均增速,2012年将超过120亿的销售规模。由此,国家免疫扩容的疫苗龙头企业将会受益。另外,我国二类疫苗的接种率较低,未来行业增长空间较大,涉足创新型疫苗的企业也将受益。

湘财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陈国栋则认为,2011年疫苗将平稳增长;单抗药物受益政策影响,但上市公司中有单抗品种的并不多。

链接>>>

 燎原的生物技术星星之火

全球生物产业发展势如破竹,1998~2009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8.57%,平均每5年翻一番。2000~2009年全球前15大重磅药物中,生物药的占比不断提高。

生物药的巨大发展潜力,使得各国纷纷出台扶持政策和法规,将其升级为战略发展重点,加大研发投入,建立政府引导投资基金、税收优惠,并给予技术支持和加强专利保护。美国更为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和健全的专利保护制度,推动了美国生物技术公司迅速成长,2000年后美国生物制药行业在整个资本市场的市值占比峰值曾接近2.5%。

尽管中国的生物行业起步较晚,但在过去10年也取得飞速发展。基础设施改善、国外留学人才回归、各方资金支持以及跨国生物技术公司进入,加速了中国生物行业的发展。据统计,我国生物行业2002~2005年的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8%,2006~2009年达到29%,2010年1~8月收入同比增长42.4%。

随着政府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型制药公司进入这一领域,我国生物行业的结构也日趋合理。《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报告2009》显示,2009年,我国的生物医药进出口额达到8.87亿美元,同比增长44.35%,其中出口同比增长53.16%。可以说,中国生物行业的发展如新兴之火,渐具燎原之势。(生物谷Bioon.com)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