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绿地借上海城投曲线上市 房企上演"蛇吞象"
2010-11-30 10:13:08 来源: 新民网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新民网·独家报道】近日,有消息称国资委可能将绿地集团的地产业务置于上海城投旗下的上市公司城投控股之下,在完成绿地曲线上市的同时,加强了上海城投的地产实力。
据了解,绿地集团2009年房地产业务的收入422亿元,今年更是应该在600亿元以上;而城投控股2010年上半年房地产业务收入仅为8.8亿元。而三年来,绿地集团的上市工作却迟迟未能成功。
显然,如果绿地的地产业务并入城投控股上市的话,无疑将上演一出房企“蛇吞象”。
从市国资委官方网站上记者看到,这项工作在国资委的牵头下就已经悄然启动,早在10月下旬,国资委就将市农口住宅办公室所持上海绿地股权划转至上海城投,上海绿地党组织关系则调整至市国资委党委。
新民网记者采访了上海城投办公室相关人员,他表示“对此不方便发表评论,具体要看国资委的安排。”而绿地集团相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给出了相同的回答。
中房信分析师薛建雄在接受新民网独家采访时指出,国资委此举希望让绿地获得了曲线上市的机会,以便在地产融资开发时争取到最先机会。“而对于城投来说,有绿地这块强大地产业务的注入,其主持政府旧城改造、保障房建设等方面可以取到更大的作用。”薛建雄表示。
(本文来源:新民网 )
0
『股市论谈』 关于城投控股点击:235 回复:9 作者:股疯子2008 发表日期:2010-12-6 20:38:00 回复
城投控股 质地不匝地,以前的原水股份质地就更不匝地。城投其实就是借壳原水股份,只不过过程是逐步的,先植入,后剥离。就是要发展上海国字号的地产企业,完成土地一级开发,国家保障房建设,肥水不流外人田.所以上海需要这么一家完成这一使命的国家公司。但这家公司是没有的,把原水股份拿过来改照一下,就有了这么一家公司,叫市政公司更贴切,但城投控股还太搦,技术人员经验都不行,管理层更不行。怎么办呢?如何打造呢。有了,把刚收过来的 绿地来帮忙,扩充城投的实力,但绿地的管理层想不通,想不通不要紧,组织找你谈话,讲党性,讲全局观。等“绿地”的管理层想通了,就把“绿地”给并过来了,城投控股就完成了“蛇吞象”的过程,一跳就成了上海的新一家“中国船舶”,牛市蹦到了300大洋高价,即原来的“沪东重机”。过去的“原水股份”,熊市里的“城投控股”又将蹦到多少呢?很难预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一定得蹦过15.6,这个价格是政府把“城投控股”搬到“原水股份”里出的价,高不过这个价,是国有资产贬值,是要问责的,仕途就没了。所以当初的设计者一定要发展壮大“城投控股”,就打起了“绿地”的注意。介绍一下,“绿地”,航母级房产公司,超音速扩张,缺钱,但上不了市,刚被上海政府收编,管理层能力强,有仕途,封个官给他当,他会乖乖听党的话,把人马公司交给“城投控股”的,也会做好下属的思想工作的。不听话的,有股份的一小戳胡萝卜大棒来搞定,这就是政府的意志了,但时间是会有的,总有个教育过程,给“绿地”的董事长及全体同仁一个想“明白”的时间。我们想赚钱的投资者,就不要等世利的机构了,它们的钱是要讲效率,更讲时效,讲排名,讲奖金,哪怕买了“城投控股”,停牌重组,那也是明年才付牌,明年的奖金还拿不拿得到,还在不在这家机构卖力,还是未知数,所以它们是不会买“城投控股”,前面我也说过了城投控股 质地不匝地,但有一种胜利叫“潜伏”,学“王亚伟”,华夏名牌基金掌门人,买重组潜力股“城投控股”,做明年的“大赢家”。---城投控股”与“绿地”的这档事已经被知名的“华夏时报”主编水皮报道了,新浪等多家媒体都转载了
0
节能环保十二五规划即将出台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19日 23:52 投资快报
发自《投资快报》
记者 张厚培
继“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在7月19日获得国务院审议并原则同意后,节能环保行业再传来利好消息。知情人士日前向记者透露,《“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将在近期召开的第七届环保大会发布。其中,针对节能环保企业税收减免、提高产业集中度等内容将是规划亮点。
政策进入密集出台期
我国 GDP 从2000 年至2009 年复合增速保持在8%以上,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能源消费亦以年复合增速9%上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仍占有主导地位,化石能源比重过高限制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节能、环保已经成为经济转型的长期发展方向。
消息人士日前向记者透露,《“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将在近期召开的第七届环保大会发布。其中,针对节能环保企业税收减免、提高产业集中度等内容或成该规划亮点。
上述人士表示,规划将按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三类,对相关行业进行政策扶持,涉及的领域将包括高效节能技术和装备、高效节能产品、节能服务产业、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与环保服务六大领域。
国信证券分析师陈健指出,在国家政策的刺激下,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空间广阔,需求增长有保证。分析人士认为,整个“十二五”的节能环保相关产业的市场前景诱人,节能环保产业相关上市公司无疑将迎来重大机会。
政策的频频“给力”将成为节能环保行业上市公司发展的推动力。申银万国分析师谭飞表示,“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将在工业、交通、建筑以及生活4个领域全面推进,并实行问责制,相关措施将使“十二五”期间节能环保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多方面扶持政策将出台
节能环保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节能将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能源效率,环保将着力打造循环经济、谋求再生利用。处于发展初期目前节能环保行业,有望持续受到政策在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的支持。
上述消息人士表示,《“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将在产业、金融、税收等多方面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给予政策支持,并提出一些方向性目标以指导产业发展。在税收政策方面,规划在节能环保企业已获“三免三减半”税收优惠基础上,再比照国家需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标准,按15%征收节能环保企业所得税。
今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把节能环保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强调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并将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
由于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在国家政策扶持下,行业将进入高速的发展黄金期。2011年7月30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全球绿色经济财富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预测,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总产值将达到4万亿元以上。
平安证券分析师窦泽云指出,节能环保产业“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将有效提振各行各业对节能、环保的需求。节能环保产业有望在未来5-10 年迎来飞速发展,整体增速有望保持年15-20%,重点行业龙头有望达到年30%的规模增长。
个股点将台
卧龙电气(6.99,-0.16,-2.24%)(600580)
公司是高效电机主要生产企业之一。其产品包括微分电机、中小型电机及其控制装置,在中小电机行业的部分细分领域中具有较为领先的生产技术,如子公司欧力卧龙生产的振动电机在行业内市场占有率排名全球第二、全国第一。拥有微分电机行业唯一一家博士后工作站。
卧龙电气在8月19日晚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卧龙控股收购欧洲第三大电机生产商奥地利ATB公司。公司受卧龙控股委托,自9月1日起,对ATB公司进行为期三年的管理运营。对此,分析认为,此次公司在受委托管理ATB的日常经营,可接触到多方资源,包括ATB公司的管理模式、技术研发等,这有利于卧龙电气掌握世界一流技术和研发团队,扩大产品覆盖范围和进军全球高端电机市场。让公司电机业务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资金流向:E投资金融终端显示,该股昨天录得主力资金流入35万元,最近三个交易日录得资金流入176万元,五个交易日录得主力资金流出123万元。
桑德环境(000826)
公司是我国固废行业领先的综合处理服务商,以固废为业务核心,以水务为补充,循序渐进完成固废全产业链覆盖。可为客户提供从项目咨询、工艺设计、产品提供、工程建设等“一站式”服务。近年,公司强化在固废领域的全产业链综合业务优势,在餐厨垃圾处理、污泥处理及废旧物资资源综合利用等固废细分市场加大了发展力度,在垃圾综合处理、垃圾发电及静脉产业与城市矿山领域市场拓展取得进展。
分析认为,公司同时拥有焚烧、填埋、堆肥及综合处理能力;在目前焚烧及综合处理技术路线争议较大的情况下,公司完善的技术路线降低了公司未来的风险,为公司长期增长提供坚实保障。而在固废行业发展提速的背景下,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都有能力保持高速成长的势头。
资金流向:E投资金融终端显示,该股昨天录得主力资金流出87万元,最近三个交易日录得资金流入420万元,五个交易日录得主力资金流出1162万元。
海陆重工(28.03,-0.32,-1.13%)(002255)
公司是国内余热锅炉龙头企业。主要产品为余热锅炉、核电设备。在国内工业余热锅炉领域,公司产品一直保持市场占有率第一。虽然受制于产能瓶颈,公司业绩增长低于预期,但是随着未来募投产能的投产,公司业绩增长瓶颈将有望解除。据了解,公司募投的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制造技术改造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完工。
“公司将持续受益于国家的节能环保政策。”华鑫证券分析师郭运堂表示,公司的主要产品余热锅炉,符合国家节能政策,在氧气转炉余热锅炉、有色冶金余热锅炉和干熄焦余热锅炉细分领域拥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而公司的压力容器大量应用在余热锅炉及煤化工领域,将受益于煤炭的清洁利用,核电产品则受益于我国能源结构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的转换。
资金流向:E投资金融终端显示,该股昨天录得主力资金流入105万元,最近三个交易日录得资金流入63万元,五个交易日录得主力资金流入152万元。
格林美(23.41,-0.38,-1.60%)(002340)
公司主营钴镍再生及废旧电器拆解再利用, 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采用废弃资源循环再造超细钴镍粉的企业,一直致力于电子废弃物、废旧电池等“城市矿山”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循环再造产品的研究与产业化,同时也是目前A股市场唯一的一家“资源回收利用”上市公司。
格林美9月2日公告,与四川长虹(2.66,-0.06,-2.21%)一致同意在循环产业方向就“产业联盟、原料保障、市场开拓、技术服务”等方面开展长期合作。“公司电子废弃物回收有望进入新一轮快速扩张期。”瑞银证券对此发表报告指出,如果公司此次与长虹这样的大型生产商合作进展顺利,有望形成标杆效应,与更多生产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从而充分解决原材料供给问题,提高电子废弃物产能利用效率。
资金流向:E投资金融终端显示,该股昨天录得主力资金流出71万元,最近三个交易日录得资金流入480万元,五个交易日录得主力资金流入307万元。
维尔利(52.820,0.52,0.99%)(300190)
公司是国内垃圾渗沥液处理工程的龙头,主要针对所需处理垃圾渗滤液处理项目的渗滤液水质及其变化情况、处理规模等特征,为客户提供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公司是国内首家采用“MBR+纳滤”工艺技术和首家在新标准要求下完成1000吨/日以上渗滤液处理规模项目的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下半年的经营计划中提出,借助渗滤液处理技术的优势,向餐厨垃圾综合处理行业产业链延伸,进一步延伸了公司产业链。
公司在9月15日晚间发布公告称,福州市政府采购网公示公司中标福州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场渗沥液处理厂改扩建工程配套设备采购项目,中标金额为7539万元。对此,有分析指出,根据行业的规律年中开始到下半年招标项目相对较多,公司中标公告或陆续有来。
资金流向:E投资金融终端显示,该股昨天录得主力资金流入73万元,最近三个交易日录得资金流入117万元,五个交易日录得主力资金流出4万元。
0
中国概念股失宠平均市盈率12至14倍 新交所辟谣
[ 发布时间:2010-04-02 08:29:27 ] [ 来源:股城网
--------------------------------------------------------------------------------
--------------------------------------------------------------------------------
最近,新加坡交易所不少中国概念股品感到丝丝“苦涩”。
嵘燊集团债券违约、中国印染退市、仁恒置地被剔除出StraitsTimes指数……新交所一度备受追捧的中国概念股,似乎“失宠”。
“要说没有负面影响,我肯定说假话。但总体而言,中国概念股在新交所依然受到欢迎。”新加坡交易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罗怡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表示,中国概念股热力不减,比如,近期一家市值达5-6亿新元的福建食品制造企业、一家市值达15-20亿新元的国内造船企业即将登陆新交所,上半年至少还会有2-3家市值在10亿新元以上的国内企业在新交所挂牌。
平均市盈率12-14倍
2月底,在新加坡上市的嵘燊集团宣布,其2012年到期的、在新加坡交易所销售的1.46亿美元债券将“无法按时偿还”,理由竟是中国外汇管理局(SAFE)拒绝批准将公司资金汇往国外偿还债务。
数日后,中国印染黯然退市,主要原因是其国内的母公司浙江江龙控股集团已在当地绍兴县政府的推动下,开始破产重组。
3月17日,新加坡证券交易所表示,基于市值跌幅过大,中国房地产企业仁恒置地将被从StraitsTimes指数中除名。另一只硕果仅存的StraitsTimes指数中国概念股中国远洋(新加坡)似乎面临被剔除的风险,近期其市值在StraitsTimes指数30家成分股中排名倒数第一。
“每个交易所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罗怡德对此解释说。他不认为这将引发中国概念股在新交所的集体“沉沦”。
不过,新加坡投资者对中国概念股财务问题的担忧依旧深重。自2008年11月起,富时海峡中国指数的跌幅整整高出新加坡海峡指数近30%。新交所中国概念股总体成交量偏低,市盈率不高的情况突出。
淡马锡集团全资控股的祥峰投资管理集团中国首席代表郑俊聪对此解释说:“每家交易所都有自己的特点,在新加坡,造船、水处理、先进制造业等行业市盈率并不低于其他证券交易所。”
罗怡德相信“中资概念股在新交所失宠是资本市场的误解”。此前新加坡交易所专门做过一次调查,发现市值在2亿新元以上的中国概念股,其成交量与市盈率并不比港交所等亚洲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资股低。“当前在新交所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平均市盈率在12-14倍之间,年换手率基本在150%左右。次贷危机后,能有这样的表现,说明新加坡投资者对中国概念股还是相当认可的。”
在罗怡德看来,误解的部分原因在于新加坡偏高的汇率。目前新元汇率大约是港币的5倍,导致在同等市场估值下,新加坡上市公司对应的股价要比港交所低80%左右,容易出现1新元以下的“仙股”,而按照国际投资惯例,股价1元以下、规模偏小的上市公司往往存在成交不活跃、市盈率偏低的困境。
信心重振进行时
中国概念股面临“失宠”,负面效应不容忽视。仅去年下半年,3家在新交所上市的中国概念股纷纷选择两地挂牌。
转变始于中国旺旺的“转会”。一位新加坡投资基金负责人透露,中国旺旺转投港交所的原因,是因为中国旺旺虽然每年净利率达16%,但在新交所只能拿到15倍的市盈率,而业绩相差几无的康师傅在港交所的市盈率却高达约40倍。
“我们通过调查却发现,一些转到其他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只有在上市初期股价和市盈率超过在新交所上市,后来它们股价与市盈率将与新交所相当接近。”罗怡德强调说。3月初,中国心连心化肥公司在新交所的股价甚至比港交所的略高。去年12月,这家公司以介绍形式登陆港交所。
去年,新交所上市公司再融资额度达到约160亿美元,在亚州证券交易所排名前列。“新交所再融资能力的增强,意味着上市公司更倾向通过在新交所增发股票再融资,而不是依赖两地上市。毕竟后者要准备两份财务报表,并遵守不同交易所的监管规则,财务风险控制成本会提高。”上述新加坡投资基金负责人表示。
3月初,有消息称新加坡证交所计划未来几个月引进亚洲公司的美国存托凭证(ADR)交易。首批引入交易的将包括网易、盛大网络和百度等公司的ADR,无锡尚德、携程、中国铝业和如家也在准备开放交易之列。
罗怡德对此表示:“这将由基金管理公司牵头引进相关金融投资品种,只要符合新交所的监管规则,新交所不会刻意阻止金融创新品种登陆。”
0
新交所来冀“抛绣球”
--------------------------------------------------------------------------------
2011年08月30日 11:11:19 来源:河北日报
8月17日下午,石家庄世贸广场酒店五楼大宴会厅内座无虚席,河北企业赴新加坡上市与“走出去”推介会在这里举行。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的有关人士在会上频频向与会的我省近50家优势企业抛出“绣球”,积极讲解新交所上市优势及路径,力图吸引更多河北企业赴新交所上市。
介绍:新交所上市门槛低、流程短、市盈率较高
“中国企业在新加坡上市的优势在于,进入门槛较低,申报流程较快,同时市盈率较高。”新加坡经济发展局主任吕晓田介绍,新交所在一些产业板块上有其品牌效应,例如水务处理、食品、物流、房产开发等,这几类企业如选择新交所上市,则更有助于提高其国际影响力。他了解到河北的一些优质企业希望国际化,又欠缺融资平台,很希望为这些企业提供帮助。“新交所上市过程最短5周。”罗怡德介绍,新加坡资本市场分为主板和凯利板,主板是为优质成熟的企业而设立,凯利板是专为快速成长型企业而设立。主板由新交所管理和监督,凯利板由新交所管理,由保荐人负责监督。在主板上市,必须满足最低盈利或市值等上市条件,新交所根据其上市规则批准公司上市,整个上市程序预计10周。在凯利板上市,新交所对上市申请者没有特定的量化要求,而由保荐人决定一家公司是否适合上市,上市过程大约5-6周。市盈率也较高,平均在12-14倍之间。
展望:双方有广阔合作前景
“新交所上市的快捷方便很吸引我。”17日推介会后,生产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的河北锆德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孙志国说,这次推介会为他正因融资困境无法扩大规模的企业打开了“另一扇窗”。
孙志国表示,融资难一直是中小企业前进路上的“拦路虎”。“像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市场前景好,就是缺钱。短期内资金缺口一般就是一两千万、两三千万,有了这笔钱,我们就能把现在的事情做得很好,所以近期可能跟私募基金合作,先解决这部分资金。再往长远看,要想真正把事业做大,就需要几个亿了,这是我们考察新加坡上市的主要目的。”
与孙志国不同,另一家省内参会企业人士则称,公司目前在融资方面并无压力,考虑境外上市的主要目的是改善股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同时,由于产品销往国际市场,境外上市也有助于打响企业的知名度。
带着各自的诉求,来自全省各市的近50家优质企业参加了此次推介会。企业人士大多表示,这次了解了新加坡资本市场的情况以及在新上市的条件后,将来不排除有赴新交所上市的可能。“对于有在新上市意愿的企业,还需注意境外上市的特殊性。”华安证券石家庄营业部总经理臧国辉分析说,在新上市和在国内上市有一些不同,如法律环境不同、监管环境不同等,需要充分认识和了解,以规避风险。例如,在新上市企业的再融资一年可以做4次,只要做到充分的信息披露,而国内的再融资次数较少;上市费用不同,境外上市的费用会高于国内,包括聘请会计师、律师、保荐人、中介机构的费用等。另外,对融资额可能存在的差别、投资群体的不同、新加坡股民的投资惯和投资偏好等,都需要有所了解。
0
厦门水价成本近日将公布 听证会或10月下旬举行
时间:2011-09-15 08:49 来源:海峡导报 评论:0条
昨日相关媒体披露厦门拟调整水价的消息后,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记者昨日从相关渠道获悉,供水成本相关数据近日将在厦门市物价局或水务集团网站上公布,供市民查询监督,自来水价格调整听证会或在10月下旬举行。
现状
12年未调价 供水成本不断提高
厦门现行城市供水价格是2004年制定的,其中居民生活用水价格于1999年3月开始执行,至今已有12年未进行调整。
据厦门市物价局介绍,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厦门居民生活用水价格位列第18位,工业及商业用水价格位列第29位,特种行业用水价格位列倒数第3位。
由于厦门是一个海岛城市,淡水缺乏,厦门人均水资源不到277平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值的12.6%。水资源对厦门来说更为珍贵,以九龙江北溪引水为主的供水结构,其成本也逐年上升。
近年来,自来水构成成本不断提高,原水、电、人工等各种价格均有一定上涨。厦门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水源主要来自九龙江北溪引水,单一水源、单一管线使城市的供水安全存在隐患,特别是目前九龙江中上游水质污染事件时有发生。为此,厦门市除了对北溪引水工程进行暗涵化改造外,还将投资建设莲花水库、长泰龙津溪引水和石兜水库配套工程等三大原水工程。
进展
成本数据将网上公布 接受监督
虽然供水企业提供了调价的理由,但要真正调价,必须在物价部门严格的成本监审基础上,也不是市物价局一家说了算。
昨日,导报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到,自今年3月起,市物价局就开始对水务集团2008年至2010年的城市供水实施定调价成本监审。
水价成本的相关数据,近日将在市物价局或水务集团的网站上向社会公布,接受市民监督。
在成本监审的基础上,物价部门将确定调价方案和举行听证会的时间,并面向社会各界邀请听证代表。这个过程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举行听证会的时间或在10月下旬。
“调整幅度不会很大,应该在老百姓能够接受的程度,民用水价的上调幅度,可能比其他行业水价要低一些。”知情人士透露。具体如何调整,还得依据听证会的结果。
相关背景
全国大中城市水价年均增幅6.57%
权威统计数据显示,自2002年至2010年,全国36个大中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到户水价 【自来水价格(含水资源费、城市附加费等)+污水处理费】平均值为2.65元/吨。
其中,自来水价格平均值为1.93元/吨,厦门为1.8元/吨;污水处理费平均值为0.78元/吨,厦门为1元/吨。
另引据统计数据,2010年全年,全国共有59个地方对居民生活用水自来水价格、污水处理费进行了调整。其中,13个大中城市调整了居民生活用水的水价。
从调整幅度来看,自来水价格调整从11.51%到41.67%不等。另,除天津外,污水处理费的调整幅度均在20%以上,南昌市甚至达到了60%。
另据2002年至2010年全国大中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到户水价统计数据,其平均值总体上涨66%,年均增长6.57%。
0
0
厦门自来水将要涨价 近日将拟定水价调整方案
时间:2011-09-14 08:51 来源:东南网 评论:0条
备受市民关注的自来水调价一事,已摆至厦门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议程。
昨日,厦门市物价局对外透露,厦门近日将召开自来水调价听证会,综合社会各界意见,拟定水价调整方案。
据知情人士透露,关于自来水涨价一事,早在前年,厦门自来水企业已向政府部门提出调价建议,主要理由是:厦门市原水价格发生了变化,供水成本有所增加。
去年8月,市物价局主要领导在接听市长专线时就明确表态:正根据相关规定要求,进行自来水的定价成本审核。但鉴于自来水的收费与广大市民生活密切相关,市物价局对这项工作非常慎重,再加上物价涨幅较快等客观因素,此事一直在研究中。
据了解,厦门水务集团现执行的自来水价 (民用)为2.8元/吨,如果用户每月用水量超过15吨的话,超出部分的用水量将按3.3元/吨收费。综合全国副省级城市自来水价格不难发现,厦门现执行的自来水价处于中等水平。
按照《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在自来水调价听证会之前,市物价等部门需对供水企业最近3年的成本进行核算和监审。
0
曼联为何选择到新加坡上市?
(2011-09-12)
戴庆成 香港报道
英超球队曼联最终选择到新加坡而不是香港上市,似乎反映出新加坡在亚洲所扮演的不偏不倚角色,比越来越“中国化”的香港,更受某些国际企业欢迎。
集资12.3亿元
香港股市以往主要是依赖中国大陆企业渡过深圳河前来上市,但随着Prada及欧舒丹等名牌前赴香港挂牌,近年越来越多外国品牌企业也都慕名而至。香港金融界普遍认为,港交所应乘胜追击,出招吸引更多外国名牌到港上市。
然而,上月中旬传出的一个消息却震动整个香港市场。据外电报道,英超班霸曼联足球俱乐部宣布,放弃香港而转往新加坡上市。预计曼联下个月中下旬将在新加坡首次公开招股,募集10亿美元(约12.3亿新元)。
香港传媒对此纷纷批评,新交所为了与香港竞争,不惜降低身段,允许曼联快速到新交所上市,将一般要两至三个月的上市时间,缩短到四个星期,忽略了监管者应有的谨慎态度与及负起保障投资者的责任。
然而,消息人士向本报记者强烈否认有关传闻,指港交所不愿迁就曼联而放行一些不利于小股东的政策,但新交所更加不会纵容这些行为,“如果曼联纯粹想欺压小股东,新交所绝对不是一个理想的地方!”
消息人士说,根据里昂证券(CLSA)和亚洲公司治理协会(ACGA)的联合调查,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在首次公开招股(IPO)项目中是世界领先的交易所,同时在公司管治水平的排名上,于十一个亚洲市场当中排行第一。
他说:“2008年,新加坡发生中国企业审计造假事件后,新交所就要求加大审计范围,提出了非常严格的审计要求。新交所最‘严厉’的政策在于企业私有化方面。2009年香港公司Kingboard Chemical想私有化新交所上市的子公司Elec & Eltek,便被新交所以‘对小股东不公平’为由断然拒绝。”
更受国际企业欢迎
事实上,曼联最终选择到新加坡而不是香港上市,似乎反映出新加坡在某方面比香港更受部分国际企业欢迎。
消息人士指出,至今已有43家国际大企业在新交所上市;相比之下,香港交易所只有18家。
据分析,曼联一直留意着香港和新加坡,认为这是在亚洲上市必然考虑的地方。经过分析两地的交易所以及平衡各方面的因素,曼联最终选择了新加坡,是因为曼联在亚洲有近两亿球迷,当中有很多居住在东南亚,而新加坡的球迷更被认为是亚洲最热情的曼联球迷之一。
消息人士特别指出,曼联在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地区,拥有很多赞助商,而且赞助商数目和协议金额都有上升的趋势。如印度的电信运营商Bharti Airtel、韩国轮胎制造商Kumho Tire、泰国Singha啤酒。这些国家的“中心”是拥有多元文化的新加坡,而不是“背靠祖国”的香港。
不久前,曼联与越南电信商Beeline及马来西亚的零食制造商Mamee Double Decker Bhd签下合作协议。
消息人士说:“Mamee的薯片在马来西亚占五成的市场份额。大胆假设一下,可能有一半的马来西亚人观看曼联的赛事时会吃薯片。”
事实上,新交所不像港交所可以背靠庞大经济体系的中国大陆支撑,因此与香港竞争无论如何都会是略逊一筹,只能自己加倍努力。
有香港传媒称赞,虽然不少港人认为新加坡法令严苛,欠缺自由,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加坡争取经济发展采取的举措远较香港积极进取。”
0
高盛8月三十一日报告 管理层保持其收购1百万吨水容量的目标,并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寻求收购上海政府在上海的的自来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