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人:黄汉光 董事长
企业名称:武汉凯迪水务有限公司
企业概况:
武汉凯迪水务有限公司是致力于以水处理为核心的环保企业,具有从工业纯水处理、废水处理,海水淡化到市政污水处理,市政供水等工程项目的设计、投资、建设、运营为一体化的解决能力。2005年,武汉凯迪水务有限公司借助其控股公司——亚洲水务在新加坡交易所成功上市,这是我国能源环保类企业首家在新加坡上市的公司。公司已成为技术、资金等综合实力最全面的水务公司之一。
凯迪水务的发展历程是技术创新的历程,是经营理念不断转变的历程。从打破电力行业国外垄断的凝结水精处理技术到核电项目纯水制备系统的国产化,从工程总承包到第一个将BOT模式引进武汉市政污水处理项目,无不体现凯迪水务在创新中求市场,在转变中求发展。
一、 创新:推动工业纯水设备技术国产化
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注重科技创新,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占领市场。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我国的凝结水精处理技术工艺尚未完善,基本依赖国外进口。90年代末公司瞄准了该市场空间,从英国KWS公司引进凝结水精处理系统的核心技术,结合国内设备制造技术特点,对系统内部结构装置进行了充分的改进和设计,实现工业纯水设备技术国产化率95%以上。该套系统成功运用于中国第一台2×600MW超临界机组(华能沁北电厂)、中国第一台2×900MW机组(上海外高桥电厂)、中国第一台4×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华能玉环电厂),占据电力行业50%市场份额。该项技术在电力行业广泛应用,累计为国家在电力行业节省投资80多亿元。
公司没有止步于眼前的成绩,经过长期技术准备,2005年公司获得岭澳核电站二期三、四号机组除盐水站系统工程总包,成为该类型核电站除盐水站系统完全国产化的国内首个系统成套供应商。系统造价仅为原核电厂一期进口系统设备的1/2——1/3。接着公司又承接了秦山核电的水处理项目,使国内核电水处理领域基本摆脱了依赖进口的局面。
2008年,公司为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性发展,依靠科技力量,成功将海水淡化技术应用于我国第一座核电海水淡化(大连红沿河核电)项目。这是国内工程公司承接的国内核电领域要求最高、水量最大的大型海水淡化工程(日产淡水2万吨),满足装机容量400万千瓦核电的生产和生活用水。每生产1吨淡水运行成本约4元,居国内领先水平。以每年生产六百万吨水计,可节约运行费用四百多万元。
凯迪水务通过近年的不懈努力,在工业纯水设备制造、工艺设计领域的技术水平名列全国前茅,市场覆盖全国,涉足电力、冶金、石化等多个行业,建成投入运行工程项目300多余项。
二、 突破: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
公司具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在发展优势技术的同时还致力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和谐发展。2000年公司成立工业废水零排放课题研究小组,通过多项技术创新最终实现废水零排放。陕西秦岭发电厂废水处理回用工程是该项工艺技术应用的样板工程,也是国家电力公司实现百万千瓦发电厂“零排放”的示范工程,是电力系统迄今最大的单项水污染控制工程。此后公司相继承接了内蒙古托克托电厂废水处理工程、河北定州电厂废水处理工程、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厂中央水处理工程等二十余项污水治理工程。这些工程为能源企业节能减排起到示范性作用。
三、 转变:开拓新市场转变经营模式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与倾斜,市政公用事业的改革,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市政水务行业呈现出快速、持续发展的态势。公司不断革新企业运行机制,注重管理创新和品牌创新,瞄准了新的机会。
2005年公司依托污水治理技术平台和新加坡上市融资平台,率先与武汉经济开发区签订了《武汉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权合同》,标志着公司实现了以技术实力为基础,用资本投资撬动市场的全新经营模式。该项目是武汉市首个以招标方式确定BOT投资兴建的市政污水处理厂,一期日处理污水能力为6万吨,远期规划日处理污水能力为12万吨。该项目仅用一年时间建成投产,有效改善了武汉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投资环境。
此后,公司相继投资兴建了武汉汉西污水处理厂,黄石慈湖污水处理厂,浙江化学原料药基地临海园区污水处理厂,并在安徽、山西等地建立市政自来水和供水项目,仅用5年时间,资本从2000万人民币,经过融资发展,拥有每日超过100万吨水处理能力,总资产逾20多亿,成为国内重要的水务企业之一。
此外公司还积极将BOT模式推广到新农村建设。2007年公司先后与天门市政府、武汉市黄陂区政府签订了“社会主义新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合作建设协议”,截止目前,天门已解决了40个村,6万余人的饮水问题,黄陂已实现了30多万人口的安全饮水保证(该项目还在建设中,最终覆盖人口100多万),社会效益明显。
四、 和谐:坚持“以人为本、科技领先”的方针
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技领先”的方针。2007年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公司成立了专门的员工持股会,通过向骨干员工发行现股及期权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最大限度的保障了股东和员工的权益,这也是武汉市首家实施境外股权激励计划的企业。
技术研究与开发是公司业务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公司研发部门由大约110名技术人员组成,占公司员工总数的40%,承担着多项国家科研课题研究及成果转化工作。
1. 国家“863”计划课题研究
公司2005年8月与国家科技部签订了“十五”863计划课题“污水生物-生态工程处理集成技术与设备成套化”合同。同时,还参与了华中科技大学主持的国家“十五”863计划课题“城市污水生物-生态处理技术与示范”。均顺利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验收。成为少数几个以企业为主体承担国家863计划并按期通过国家验收的环保企业
2.污水处理技术创新研究
公司利用武汉技术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建立了中试研究基地,深入研究了KDCAS工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本公司的研发管理制度和模式,为公司今后的技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公司在污水处理技术上拥有一项核心技术-KDCAS工艺,并成功申请获得了一项发明专利和一项实用新型专利。
“科技致力于环保,建设一流环保企业,再现碧水蓝天”,凯迪水务人将一如既往秉承科技创新理念,凭借先进技术和奉献于环保事业的一片热忱,为祖国的环境保护写上新的篇章!
个人简介:
黄汉光先生是:
新加坡亚洲水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武汉凯迪水务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长、总经理。
武汉大学毕业,历任中国水利电力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化学和环境保护专业工程师;北京中联动力化学公司副总经理;江阴江南树脂厂董事长;南京中联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保惠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中联动力化学公司总经理;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新加坡亚洲水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CEO;有20多年在水处理、环保行业的管理工作经验,多项水处理技术专利第一作者,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课题主要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