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猪猪好,看到你还有最初的血性真好:)
焦虑原理最为主要的一个提示就是,建议交易者放弃对不真实的确定性的追求。 这种“焦虑原理”通常能够形成一种巨大的恐惧,从而使得交易者可能无法挺过交易系统中付出成本的阶段。即使我们的交易系统是采用保守性原则,来设计出合理的资金管理模块,从而保证账户资金的长期安全性。但是我们仍旧不知道成本具体需要付出到什么时候,或者说还需要亏损多少钱才能熬过“交易的冬天”。这时交易者有可能在焦虑中,放弃未来能够给自己带来巨大利润的交易系统。正是这种也许明天就能够开始下一次的辉煌,也可能还要继续亏损一段时间的不确定,使得交易者心力交瘁。我们可以很轻松的在历史走势中测试系统的有效性,但可惜我们无法测试出心理反应对“按系统操作”可能带来的影响。当我们作系统测试时,可以问自己能够承受多大的资金回撤幅度,但我们无法设想那一时点上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信的力量大概就在此吧。偏执狂成功的秘诀么?
0
晕死。点播猪猪一二
0
顶。
0
【 · 原创: 老流氓 2011-02-04 23:03 只看该作者(-1) 】
我们都知道价格永远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滴,
但是价格和价值相符的时候总是短暂的,不是高估就是低估,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市场永远是错的。
当价格低估时,价值投资者会选择低估买入,越跌越买,他们相信总有一天价格与价值相符,所以用不到止损。
当价格高估时,价值投资者会选择高估卖出,越涨越卖,他们相信总有一天价格与价值相符,所以止盈。
问题是市场是错的,低估后还有低估,高估后会更加高估,
趋势交易者会在低估时也止损,因为他们无法确定低估的趋势何时结束,反之亦然。
这两类人往往相互论战,又辨不清道理,其实并不矛盾,确认自己是那类人就用哪种方法,无所谓孰高孰低。
0
那些强大的价值投资者,他们做到的不是把握标的的真正价值,把握的是大众对这个标的的认知程度。
0
【 · 原创: luke74cn 2011-02-07 11:19 只看该作者(-1) 】 小股票以目前的流动性,大部分机构已经被彻底套死了,想出来,再至少腰斩一次。
以天朝一年400只的IPO速度,小股票整体已经死掉了。
【 · 原创: luke74cn 2011-02-07 08:30 只看该作者(-1) 】 知道大盘股估值为什么要修复吗?正是因为主流机构手里面没有呀。等主流机构减光了,股价也就到底了。等机构们人手一份了,股价才是顶。就这么简单,如果你的数据真实有效,机构们还在卖,恭喜你,发财的机会到了。 其实楼主说的现象在叫做背离。
大股票抛呀抛呀的,但股价已经下不去了;
小股票顶呀顶呀,可股价已经跌下去1/3了。
这些都是可以写进教科书里的经典案例了。
强势股,强势股无非是制造趋势,吸引买盘而已,因为其实里面的人唯一的目的是卖出,高价卖出。
想明白这些,你炒股就入门了。整体沉浸在强势股里,注定要当一辈子韭菜的。
【 · 原创: luke74cn 2011-02-07 08:54 只看该作者(-1) 】 主力机构不是傻子,谁是傻子呀?不会有吸货的过程了,要么趴着不动,要么就是暴涨。
所谓主力机构,公募的基金经理们有几个有十年以上投资经验的,都是小朋友而已,信他们不如信自己。
把他们当做交易对手,就已经成功了90%,剩下的10%只是时间成本而已。
所谓熊市不言底,说的是技术分析的底部,不是基本面的底部,差别就是成交量,技术分析的底部是没有量的,没有量的价格是没有意义的。只要股价低于内在价值,早晚是要涨的,至于在此之前,股价怎么走,其实和投资者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完全可以假定交易所每个月只交易一次,这种情况下,有哪些股票还敢出手,才是我们未来要长期关注的标的。
【 · 原创: luke74cn 2011-02-07 09:39 只看该作者(-1) 】 全世界都是这个样子呀,大企业好,小企业坏。美国经济高增长的同时事业现象依然严重,也说明了同样的现象。
所以,现在的经济问题是结构性的,硬生生的调利率,会加剧小企业的竞争环境,而大企业基本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中国股市在如此宏观背景下,走成现在这个样子已经是一个奇迹了,静观其变吧。
【 · 原创: luke74cn 2011-02-07 08:47 只看该作者(-1) 】 得了吧,不过是某些人引导而已。这种主题投资就是击鼓传花的游戏,没必要认真,中国真的有高端制造业吗?
高铁,核心设备全是进口。机床,还是和德国比较一下再发言吧。大飞机,哪个零件是纯国产的?
对了,领导说了,全球化了,我们要在引进的基础上改进,一个山寨国家,只有低端没有高端的。
【 · 原创: luke74cn 2011-02-05 10:04 只看该作者(-1) 】 物价和货币有关,但又不全是又货币决定的。主流的经济学家过分夸大的M2的效率。
从静态看今年下半年的问题应该是流动性不足,进而导致经济硬着陆。
0
【 原创: 股坛狙击手2011-01-31 09:28 只看楼主(-1) 淘股论坛 浏览/回复236/4 复制分享 】 收藏 2 推荐0 加油券1/1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善于用兵的人,先要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捕捉时机战胜敌人。同样的,在股市中,我们买入一支股票,就要先想好如何才能先于不败之地,而不能只想着一定能赚钱。但是,如何才能先立于不败之地呢?
第一原则:弱市不做
无论水平多牛的高手,只要做不到这一点,都逃脱不了亏损的命运。即使是名动江湖的宁波解放南路敢死队,我相信他们在弱市中亏的钱远比他们赚的多。
当然,所谓的弱市也有个股独立行情,看的准为什么不可以做?市场上有很多水平、经验、盘感都超人一等的高手,就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导致利润一步一步的回吐。真的做到弱市不做,只赚不亏并非难事(指一波行情)。
弱市不做,是杜绝亏损的关键,非实盘经验丰富者不能体会此话的分量。此篇与同道共勉,也让自己牢记。
第二原则:只做大概率
上涨趋势用底背离抄底,下跌趋势用顶背离逃顶。一个趋势一旦形成,轻易不会改变方向。上涨趋势中只会存在回落整理后继续上涨的情况,下跌趋势中只有反弹后继续回落。
有些人性子急,拿不住股票,那就只能做短线,MACD红柱刚放出时为大概率事件,因为大概率是不会一根就结束(最少不要低于60分钟周期,就算是短线也要考虑有足够的时间出局)。在均线多头排列时阴线下黑手,同属大概率事件,嘿嘿。另一大概率为至少两次均线缠绕下跌通常为转折点。
以上均以第一原则为前提。
第三原则:善于借势
激水漂石在于势,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宁波高手项目能运作成功关键点之一在于善于借势。谁先涨停谁就是龙头,谁的封单越多谁就是领涨,都是太过肤浅的表现。所谓阶段性龙头都是随机产生的,而非大主力,大机构有备而来,关键在于个股有没有容易被市场认可的题材。只有题材才是吸引足够跟风资金共同参与的苹果,为市场合力所趋之向。
第四原则:踏准节奏
所谓踏准节奏,就是避开涨势中的阶段性调整。买急跌和卖急涨,都是超短线的技术手法,殊途同归,异曲同工。选股思路为牛市做抗跌,熊市做超跌。所谓炒成长都是废话,应该说,市场炒什么,我们就炒什么。搞清资金流向,市场合力在哪?我们就在哪。
第五原则:野兽本能
股市就是这样,一部分人的赢利是建立在更多人被套的基础上,那些没有耐心的莽撞只能是为别人的利润买单。一旦你的操作,陷入一种与当下走势相反的状态,任何该种状态的延续就意味着死亡,一旦进入这种状态,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离开。注意,不是教你止损,真到了止损位也就亏大了。而是一种有如野兽般躲避危险的本能,危险来临前先保存实力,一旦危险过去,新的觅食又将开始。
没有一个笑傲股市的人不是从痛定思痛中爬出来的。总结成功的经验,让成功延续;总结失败的经验,让失败不再继续。业绩如何增长,企业赢不赢利,赚不赚钱……这类讨论都是废话。它赢不赢利,赚不赚钱,骗不骗人,与我何干?相信下一次它又有行情,我仍在里面。这才是一个投机者正确的态度。
0
【 · 原创: 船长 2011-01-28 10:07 只看该作者(-1) 】 立春兄,有个数据有点出路,请确认一下!
几乎把所有巨无霸性的中国大企业都给装了进去,可到现在的总市值还不到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
========================================================================
我查了一下,2010年中国GDP大概是40万亿,而股市总市值26.54万亿元.
【 · 原创: 立春 2011-01-28 10:20 只看该作者(-1) 】 【 · 原创: 船长 2011-01-28 10:07 只看该作者(-1) 】
==========================================
嗯,我错,你对;
按照巴老爷子的判市标准,当股市总市值与GDP比值小于 0.7的时候,股市极具投资价值;在0.75-1.2之间,股市处于相对合理,这个要看对应的经济背景,当大于1.2 甚至1.5 时,那就有危险了 ,高于 1.5时,那就必须要离开了,2000年的时候,美国股市这个数据到了接近 1.7的位置
0
【 · 原创: 长相望 2011-01-31 16:18 只看该作者(-1) 】 “中国通胀数据相当准确”
英国《金融时报》 吉密欧 报道
中国国内及国外的许多人对其官方通胀统计数据深感怀疑,辩称中国的实际价格涨幅,远远大于政府发布的消费价格指数(CPI)。
然而,瑞银(UBS)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表示,若与英国《经济学人》杂志(The Economist)知名的巨无霸汉堡包指数(Big Mac Index)进行比较,就会证明中国官方的通胀数据其实相当准确。
巨无霸指数显示,2003年初,一个麦当劳(McDonald’s)巨无霸汉堡包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的平均价格为10.20元人民币,而到了2010年底,这一价格已升至14.50元人民币。
在这8年期间的年度通胀率为4.4%,而官方报告的通胀率为3.1%。
但在美国、日本、欧洲、新加坡、波兰、墨西哥和匈牙利,当地巨无霸指数与官方通胀率也存在相似的差异。安德森表示:“这些经济体都没有引发投资者怀疑,认为当地存在普遍的通胀统计数据误报。”
他指出,世界各地的汉堡包价格上涨速度,往往快于整体消费价格指数,因为在多数地方,食品价格上涨得更快。
“换言之,根据巨无霸汉堡包指数,中国官方的价格统计数据与其它经济体同样准确,”安德森表示。
一些中国公民乃至范围更大的投资界抱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政府出于政治原因,在实际价格涨幅上没讲实话,对此,安德森也有一个耐人寻味的解释。
他表示,许多中国人在被追问到涨价细节时,都会透露出他们实际上在提升自己的消费模式——从路边的饺子摊到品牌连锁餐厅,从购买假皮革便鞋到购买耐克(Nike)运动鞋。
“这些例子的共同点当然是,它们都代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金支出也许因此快速增加,但按照国际标准,这不算通胀,”安德森表示。
最后,安德森以阿根廷为例,说明官方数据如何才算大幅低估通胀。他比较了阿根廷通胀数据与该国巨无霸指数。
过去8年间,阿根廷巨无霸汉堡包的年度通胀率达到近18%,而官方年度通胀率为8%-9%。
“有鉴于此,人们不应感到意外的是,在我们研究覆盖的国家中,阿根廷是我们长期认为官方通胀低报的一个经济体,”安德森表示。
0
【 原创: 立春2011-01-27 10:20 只看楼主(-1) 淘股论坛 浏览/回复12170/125 复制分享 】 收藏 79 推荐60 加油券14/14 998后有2个点的缺口未补
1664后有 20 个点的缺口未补
998 是股改前后分水岭
1664 是金融危机前后 分水岭
现在看 2319 能否成为第三个重要底部点位,2319后 在 2655处的缺口,在今天还是没有补掉,如就此形成反转,代表的意义就是拥挤在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在2319后成为拐点期,开始逐渐转入股票市场,漫长牛市就此展开;
观察 中。。。。。。
【 · 原创: 立春 2011-01-28 02:17 只看该作者(-1) 】 【 · 原创: kenrich 2011-01-28 00:42 只看该作者(-1) 】
人民币对内贬值那么多
实际价值是不是已经严重高估,否则我们以后10元买一个鸡蛋,人家只要0.5美元一个
根据购买力平价
兑美元是不是应该贬值而不是升值
=================================================================================
这个问题真是要挠头的,我试着说说看
我觉得主要原因是产业和分配结构失衡,发达国家应该是这样的,就是基本生活用品,比如吃,基本的穿,家居用品,价格是很便宜的,真的很便宜,尤其是吃,前几年有刚移民到加拿大的朋友,刚来艰苦时,夫妻两人曾有100元吃一个月的纪录,从他们网上列的单子里面,这100元中,肉蛋奶和蔬菜水果都有的,基本营养元素完全保障;
然后呢,精神文化产品消费,追求更好品质生活的消费,就比较贵了,这方面,要比较的话,我看还是中国便宜很多;这种比较,要最大范围内,你不能就拿个别大城市去比,几个超大城市不能代表全中国;另外,发达国家消费层次和内容也很广,比如体育产品的消费,在中国还赶不上人家的一个零头,这方面,是很贵的;
中国现在的问题是,基础消费,就是最底层人民的消费被贬值侵蚀了,但是这个价格又是不能不涨的,否则农民的利益怎么保障?发达国家为什么农产品整体上能做到这么便宜?因为他是大生产,农业生产人口占比很小,但产出却很大,主要是靠大型机械化,它10斤土豆经常可以看到 0.99美元的价格,10公斤面粉在特价时也就是 5.99美金,原因就在于其生产效率高,相比之下,中国农民还占据全国总劳动力人口很大的比例,虽然近年来有改善,但还远远不够,这方面最新数据找不到,但我想现在起码5亿农民还是有的吧,这个决定了中国的农业投入产出比很低,这些年化肥,农机也一直在涨价,农产品不可能长期维持低价的;
与此同时,中国城市增长发展进程大干快上,相当一批城市的状况接近甚至超过发达国家水平,先富群体消费能力很强,所以这个差别就显得非常的巨大,人民币购买力情况到底如何,还是要看全面的比较,整个中国现在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太大了,中国14亿人呢,现在很多结论也都太盲人摸象了,前段时间不是在搞人口调查吗,看看这之后分析出来的数据再说;
有人说解决之道最好是大幅增加工资收入,但真要这样,那倒是很可怕的,工资就是劳动力价格,这个东西不好乱来的,增长是肯定的,但是要有依据,否则全乱套;最好的解决之道是什么呢,我理解就是尽快把农业人口转移出来,参与农业生产人口越少,而其产出不但不降,还增长,提升农产品的投入产出率,这个问题就能化解了,所以未来农机发展肯定是大有空间的,中央电视台七套曾有个节目,说有个加拿大的海龟博士,在加拿大一个人打理400多亩土地,全部农业机械化解决问题,我曾参观游览过在温哥华的一家苹果园,一家10口人不到,管理超巨大的一个果园,生产鲜果,果汁原浆,自己酿果酒,还兼做旅游,这样的生产效率,农产品不便宜才怪;
所以,按这个逻辑看,可以理解转型是多么迫切,多么重要,为什么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承担了92%以上的劳动力就业,而资产收益率上,国营企业是 3%,民营企业是 8%,高出近3倍,国营大企业不具有消化解决农村人口劳动力转移的能力,民营中小企业是主力军,表现在证券市场上,1664以来超大规模的小盘股发行就是明证,中国股市正在为这个大转型做出他的努力,而且还会进行下去;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不要害怕股市扩容,目前股市完全有能力应对这个扩容,不扩容才出问题了呢;而且长远看,一定是中小企业更具备投资价值,中小板和创业板的牛市之路还很长;
美国对人民币币值做出的评价,主要是从他自身利益来考量的,他认为他的就业被我们吃掉很多,所以中国现阶段大幅提高劳动力价格(工资),也会很受伤,解决之道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投入产出比要高,这样,即使工资提高,影响也很有限,所以我们看到七大新型产业所指的方向,基本是对路的;
按照最关键,最重要的标准来衡量,十二五可能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时段,做得好,30改革开放成果被保住,并且奠定未来继续深化发展基础,做不好,就是被外资全面打劫,增长不再,国内多年积累的矛盾大爆发,股市的重要性,从来没有这么强烈过,我们走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