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华锐风电能够获得询价机构的高度认可,与其国内风电整机行业的龙头地位是分不开的。自从2008年华锐风电抢占国内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第一的宝座以来,公司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状态,国内风电整机龙头企业的市场地位日益巩固。特别是公司在大型风电整机和海上专用风电整机制造领域拥有先发优势,未来几年华锐风电的核心竞争力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进一步体现。未来几年国内风电装机容量的增速将明显放缓,这一时期华锐风电的竞争优势将愈发明显。可以预见,在国内风电整机市场需求下降后,下游风电场运营企业会倾向于将有限的订单投向大企业,中小企业获得客户订单的难度将陡然增大,这一方面使得华锐风电能够继续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当一些中小型制造企业在恶劣的市场环境下退出市场时,华锐风电可以充当行业整合者的角色,进一步提升其市场份额。
目前,华锐风电正在积极的实施“走出去”战略,一旦该战略能够按计划得到实施,那么公司未来的成长空间就将突破国内风电市场的限制,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将获得较大提升。尽管华锐风电的发展历程不长,但是目前公司已经具有独立研发大型风机的能力,这是其实施“走出去”战略最主要的依托。由于国内风机产品的性价普遍比较高,所以只要公司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制造出相应的风机产品,那么其在海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必然会迅速体现出来。风电整机制造属于典型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规模经济效应的特征十分明显,目前国内风电整机行业内的企业已经非常明显的分为了三个梯队,行业的进入门槛相对较高,新进入者在技术研发、品牌建设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都很难超越像华锐风电这样的龙头企业,国内风电行业未来将呈现出强者恒强的局面。
0
唉,淘股吧要整个表格可真费劲。
0
下面是2009年中国风电整机厂装机排名汇总(43家)
0
通过比较,可以看得出,华锐风电作为风电行业的后生小子,高起点起步,后来者居上,在很短的时间内超越了一切对手,稳稳居于技术和市场的老大地位。他们在保持技术领先的同时,还在积极进行新一代产品的研发,让自己时刻处于领跑的位置。
这里还得专门强调一下华锐的海上风电项目。
海上风电有着天然的开发优势,一个是风资源条件好,风资源相对平稳,中国的可开发利用量又巨大,所以前景是无限的。特别是中国的海上风电都是在东部的经济发达地区,比如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这些区域经济发达,电网的容纳能力很强,又不存在远距离输送的问题,所以在未来海上风电大有前途。
0
还是华锐的
*2010年6月8日15点58分,华锐风电自主研发的全球最主流、技术最先进的34台3MW海上风电机组在我国第一个国家海上风电示范工程—上海东海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全部完成调试并网发电。
SL5000系列风力发电机组是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第一家自主研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全球技术领先的电网友好型风电机组,采用先进的变桨变速双馈发电技术。
华锐还成立了国家能源海上风电技术装备研发中心,现在中心已开发出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3MW、5MW和6MW陆地、海上和潮间带系列风电机组,并进行10MW及以上更大功率风电机组技术的研发,在解决我国海上风电发展面临的技术难题的同时,引领全球风电技术的发展。
0
再来看华锐风电
2006年 生产1.5MW风电机组100台,是国内首家,2006年的下半年,开始3MW的风电机组和5MW的风电机组技术的开发
2007年 生产1.5MW风电机组500台
2008年 生产1.5MW风电机组1000台,3MW风电机组1台。同年开始实施6MW风电机组的技术研究
2009年 生产1.5MW风电机组2400台,3MW风电机组50台
0
说到风电,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金风科技,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上市公司,也曾经是中国风电行业的领跑者,我试着把金风和华锐的产品做了一下对比,
先看金风科技的产品路线:
1999年成功完成600kW风力发电机的研制工作
2005年第一台1.2MW风力发电机组在达坂城风电场投入运行
2007年,首批5台1.5MW风力发电机组在达坂城风电场投入运行
2007年11月金风科技与中海油合作的中国第一台海上风机1.5MW风力发电机组投入运行并达到满功率运行
2009年12月底,金风科技自主研发的首台3.0MW风力发电机组在新疆达坂城成功安装并进行试运行
2010年12月22日报道:近日,代表金风科技最新成熟技术的2.5MW近海直驱永磁机组在江苏如东完满通过240小时并网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