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永辉超市永远不能复制苏宁

10-12-24 23:26 3356次浏览
徐萍no1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中国是个讲故事的故事市场,只要故事讲得精彩,就有更多的人相信。601933严重被高估,根本不可能出现苏宁一样的高成长率的原因有以下:

1:苏宁的发展是在当时的铁定的家电流通环境下做强做大的(当时传统的家电流通行业主要以夫妻店或小规模的连锁购物店模式,流通 环节根本没法和厂家谈判的筹码。市场的发展需要苏宁,国美的出现)。
2:家电连锁业的跳跃式发展,是国外的家电连锁业进入中国时间晚,规模不大。02年前(政府对外零售业发放的时间是04年,但很多企业在这之前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家乐福、欧尚、麦德龙、沃尔玛、乐购已经在中国开始陆续布点,
3:家电连锁业的跳跃式发展和连锁企业能成功是因为每到一个地方能吸引之前现有的家电工作人员。在人员问题上,没到一个地方不可能吸引大量的本专业人才进入公司,现在公司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内部培训和社会招聘。
4:国内的零售业已经竞争非常激烈,除上述国外的零售业国际大佬外国内的零售业:联华、大润发、工农商、苏果、好又多等都有一定的竞争能力,随着市场的竞争加剧预期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
5:永辉的特色是生鲜,生鲜对客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新鲜、价格、品种的多样性,相信这个是永辉的特长。但随着今年,明年的快速扩张能否有效的复制之前的16%毛利率?
6:现在的价格市盈率是90倍左右,按60%的成长率(在利润率不下降的情况下)明年的市盈率也是60-70倍远远高于同行业的动态平均值,个人愚见价格在25元以内比较合理。
请多提意见。(第一次发帖请多拍砖)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1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徐萍no1

10-12-25 00:19

0
[quote]原帖由绵柔在2010-12-24 23:37发表
任何事都有利有弊,矛盾在不同的环境下发展的方式不一样。苏宁好在先发优势竟争者少,是人做出来的,你说苏宁也好沃尔玛也好本身有什么壁垒?

任何一个行业只要是竞争同质化就有先入为主,跟进者要超越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或有不可取代性优势。这个就是壁垒。

非常认同绵柔兄的分析。先谢谢!

1:再说说自己的观点:认同永辉的成长性,但它不具备像苏宁国美的高成长性。
2:绵柔兄所说:"原本以为这个股票会13元左右申购开在18元左右".汇银的PE是24倍,在十二五的大消费概念下13元申购不太现实。
3:如果用现在的价格去考虑2年后的PE,个人觉得房地产,银行更有吸引力。
绵柔

10-12-24 23:37

0
任何事都有利有弊,矛盾在不同的环境下发展的方式不一样。苏宁好在先发优势竟争者少,是人做出来的,你说苏宁也好沃尔玛也好本身有什么壁垒?

永辉
好的一面看------1,成熟后门店坪效可以达到两万一平,主营净利率高的可达8%左右。福州的店不用分析,只分析重庆所有门店即可,因为你研究他的价值是要关心异地拓展能力。社区超市利润薄,所以这次募资基本不发展,这次募集资金福建24个门店,只有五个面积是5000平以下的社区店,这五个中有三个接近5000平在4000平以上。看重庆以前卖场大卖场培育成熟后利润率都极高。重 庆募资30个门店只有三个是5000平以下的社区超市。2,销售量越大,采购成本越低,无论是谈判时获得价格权,还是培养自己的生产基地时从生产到物流成本都会低,损耗率也会低。3,销售量越大,社会地位高,开发商与政府拉拢,获得低成本土地与商业物业以及种植基地等机会增多。成为各方需要的社区形象与价值提升的必要配套。4,创造的销售量大,储值卡等可用资金多。如果公司2014年达成500亿销售目标,按4%的主营净利率,20亿净利,按一万元的坪效,需要500万平方,比现在增加四百万不到点,按2000元/平方的固定资产投资,需要80亿的钱,还得配10亿流动资金。按目前超募以及明后两年净利,尚需60亿现金。这部分可以用储值卡之类银行也可贷款,假设需要30--50亿,增加1--1.5亿股本,总股本9亿。20亿净利,两元出点头,三十倍市盈率,六七十元的股价。三年时间。

坏的一面看----超市的商业模式简单,从永辉以前的大卖场卖场项目看,相当于一个一万平方的超市,投入2000万固定资产投资500万流动资金,培育三年后,每年净利1000万。如果运气好,坪效象先期几个好的超市,达到两万,利润率能有8个点以,1600万一年,那差不多一年就能收回投资了。这样当年很牛了。但是,超市物业租金是会变的,现在门面房每平方哪有低于一万元的,所以租金上涨一百,对门面房租有者不过上涨1%,但对净利率一千万的超市就降低10%,如果租金上涨更多,就麻烦了。另外是人工,10000平方的超市配两三百名员工,现在超市员工收入才1500元左右,仅够吃饭,如果国家通胀控制不好,那收入每人每年提高一万,就吃掉300万净利,少了30%。这是主要的麻烦。如果公司通过高品质高附高值自有品牌产品的生产,能够跟随通胀效应,那就好了。

好坏都得考虑,各个阶段会展现不同侧面。最好当然是先坏上一陈,股价大跌,再好起来,大家赚钱。原本以为这个股票会13元左右申购开在18元左右。那就相对有意思多了。32元的股价,相对2012年三四十倍市盈率,透支了两年的成长,所以安全性差了很多了。

这是跟在另一贴后的一点想法,下面再加一点。
所谓生鲜,现在也不是永辉一家在做,大润发很早就在做了效果也不错。现在家乐福等也看到超市这一吸引人必须的手段,也在重视了。所以估计会同质化。但是想做与能做是两回事。边走边看。另外,永辉扩张加快,对它现有的采购能力会不会勾成压力?我酷爱海产品,知道品质完美的货是极少的。

没有结论。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