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3太硬了。
以现在所有的硬知识来想解释那些宏大的东西实在是不够力。
比如黑暗森林法则就是一种软。
3里面充斥了太多的硬,以至于感觉是变成了一本科普小说。
最后的时间那一段就又仓促又不知所谓,算是败笔吧。
0
我认为,黑暗森林很可能是科幻小说里最伟大的预言,即便刘慈欣自己谦虚地表示逻辑上仍有漏洞。
之所以这么说,是基于几个判断:
1、无神论
2、人择原理
3、地球上近乎完美的进化。
把地球视为宇宙孤岛的想法太自大了,我没法认同。
0
《1》和《2》最伟大的,就是创造了黑暗森林法则。
光是为这个,刘慈欣就有资格跻身于最佳科幻作家之列,
《3》是不完满的蛇足。
可惜了。
不过也很正常,我觉得一切伟大,不管是伟大的作品还是伟大的人,似乎都是用蛇足做结尾的,本来这些伟大们,可以让万钧雷霆结尾的,可他们就是不想或不能。
呵呵。
0
黑暗森林法则只是小说的设定,不是科学推论,在逻辑上并不严密,只要认真推导和研究,就能够发现它的很多漏洞,我毕竟只是一个写小说的,不是学者。黑暗森林的第一个要素:宇宙中的文明是拥挤的,这点与直觉不符,从目前的观测看,宇宙十分空旷和荒凉;最主要的公理之一: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这点在现代宇宙学中并没有明确答案,包括暗物质和暗能量在内的宇宙质能转换机制十分复杂,宇宙的物质总量的变化方式仍是一个谜。所以,从科学上黑暗森林状态难以深究。
祝好! 刘慈欣
0
《3》的问题太多,多的不是结构上的,甚至不是逻辑上的,而是哲学认知上的,所以我认为刘慈欣改不了!
刘很棒,所以我才认为他改不了。
因为他的脑子里有太多不舍得割舍的东西了;
也因为他的几个主题或预设立场在书里面打架。
在《1》的开始和《2》的结尾,其实已经开始打架了,那就是宇宙黑暗森林法则和所谓的人性之间的战争。
刘慈欣也许知道小慈乃大慈之敌,但刘不敢对抗人类,所以他不得不阉割了自己的宏大,写出了一部充满人性美的肥皂剧。
0
我也觉得3不如2和1,虽然场面大了很多。2的那种激动和震撼没有了,只剩下了疲倦和怀疑。
当然3依然是很牛逼,只是和2比起来没有进步,反而退了一些。
我的一个采访过大刘的记者朋友给大刘写了邮件问,他本人回答,3确实有很多问题,但是没有时间全部展开和细说了。所以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或许如果有时间他能出个修正版也不一定。
0
在之前讨论有神论、无神论的帖子里,我说过这样的话——
年龄越大,越有可能发现自己的无能无力,越可能明白自己啥也不是,只是小人物,因此需要宗教来安抚自己。所以我认为一个人到年老了,到了明白个人能力所能、功绩所成都很有限时,依然不信教,才是真正的勇者。因为他们不想为自己的无能找形而上的借口。
作为一个试图解释宇宙的优秀的科幻作家,刘慈欣感受到了强烈的无力感,而这种无力感,很多物理学家可能都有过。在发现了自己和人类的无能后,现在的刘慈欣的有神论和无神论之间徘徊着,变成了多神论者,所以,在他的笔下,宇宙规则也是“人”造的。
这样离有神论只差半步。
但刘慈欣打住了,他打住只是因为他明白,有神论是最强烈的无力。
0
《三体3》是刘慈欣用写史诗的力气完成的一部——肥皂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