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大禹治水与小川筑池

10-12-17 14:41 5832次浏览
笃守静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夏朝第一个王的名字叫做启。虽然夏启是开创中国世袭王朝的第一人,但是知道他的人并不多。可是,启却有一个著名的爸爸,其声名如雷贯耳,他的名字叫“大禹”。

大凡有点中国历史知识的人,大概都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据《山海经》之《海内经》记载,禹生活的年代中国大地洪水滔天,整个大陆仅有几个山头露出水面,那时候人们的生活用水生火热来形容可能不为过。禹临危受命,带领人民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制服了洪水。禹为中国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民为了纪念他,尊称他为“大禹”。

当滔天的洪水,把大禹推向了风口浪尖,而大禹顶住了风浪,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之时,大禹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人敬仰的技术官僚。大禹可能没有想到,在他身后约5千年的今天,中国大陆上又有一位技术官僚将要面临与他差不多的任务,有意思的是,这位官僚的名字与大禹相对,但比较低调,他的名字叫做“小川”。

周公小川今日之境遇表面上看不如大禹当时之情势险恶,实际上,小川遇到的货币洪流实在是不亚于当年大禹的洪水。关于货币洪水的形成,本人已经在拙作《货币泛滥乃不得已而为之》中详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今日之货币洪水不仅来自大陆内部,更多的还来自于境外。更要命的是,洪水的源头还在大洋彼岸。比之当年大禹的洪水只不过在中国境内,其形势更为严峻。

当初大禹治水的方法是,先开挖小河,将洪水由小河导入大江,然后利用中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顺势将洪水通过大江疏导入大海,你洪水再多,能大的过大海吗?因此,大禹治水是一个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的成功案例。而今日小川的方法是什么呢?据其自己所说,乃筑起池子以蓄之。

有好事者最近追问小川,你准备把池子筑在何处呢?小川作出解释说,“典型的"池子"是指外汇储备,但是外汇储备包括不同板块,一部分保证进出口支付使用,一部分供预备外资企业投资的分红使用,还有一部分是让热钱进入,然后再进行100%对冲,使其在总量上不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听了小川的这段解释,我有点莫名其妙。首先要澄清一个常识,我国的外汇储备到底是什么?是中国政府的资产吗?举个简单例子。有一笔境外的钱要到中国来,

先不论其用途,由于中国是外汇管制的国家,中央银行就必须按照当时的汇率把这笔外汇折合成人民币。这笔外汇的所有者拿着这笔人民币在中国境内使用,

而那笔原来的外汇就记在央行的账户上成为所谓的“外汇储备”。很显然的,这笔钱不属于央行,央行只是代管而已。理论上讲,中国境内的人民币如果要出境使用,央行是有义务用外汇储备兑换给货币所有者的。只不过,我国的外汇管制采取的是宽进严出的方针,所以资金没有那么容易出境,央行的储备也就少了被“挤兑”的危险。

现在小川遇到的问题是“热钱”,按小川的说法是,将这种国际热钱导入外汇储备。我就不懂了,你将其放入外汇储备,难道不给人家兑付相应的人民币吗?显然这是必须的。那么那些兑付的人民币,你准备怎么办呢?按小川的解释是“然后再进行100%对冲”。那么请问,你准备如何对冲?在哪里对冲呢?小川没有说,为什么不说呢?因为不能说。

市场经济的一个魅力是,对未来的不可测性。由于其不可测,市场就存在预期,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就是对未来预判其确定性。参与者根据自己的预判采取行动,以获取未来的利润。由于市场参与者众多,每个人的预期不尽相同,预期之间既有互相促进,又有相互抵消,这就构成了多次多彩的市场。

可是,人们的预期是可以被影响的,是可以改变的。如果有那么一个人的言论改变了市场上大部分人的预期,大家都采取相同行动的话,市场将会出现极端情况。这是市场的管理者最不愿意看到的。那么谁有那么大的能量能改变大家的预期呢?显然,中国人民银行的行长周小川同志就具有这种影响力。可是,小川同志是不会明确告诉你他的计划的,为了市场的长治久安,他打死也不能说!

小川虽然不说,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猜的。我有一个比较卑鄙的想法,如果有一个人把钱暂时放到我这里,我的一个反应是,如何把这些钱合理合法的A到自己的口袋里,或者搞到一部分也好。从道德的角度看,这当然很不堪,但是,市场经济是一个讲道德的地方吗?索罗斯说,正因为市场的参与者众多,所以每个人的不道德对市场的影响是微小的。亚当斯密说,每个人都为自己考虑,世界将会更美好!既然市场的逻辑是这样的,那么小川同志可不可以也有我这种“不道德”的的市场想法呢?

十九世纪的一段时候,大量的欧洲资金投资美国,无论是美国的实业还是证券市场都红红火火,欧洲资金一度控制了美国大部分的产业。可是,红火的背后就是泡沫。泡沫破裂后据说是一地鸡毛。可美国不是这样,由于欧洲资金通过证券市场大量投资了美国的实业,等这些资产价格破裂后,实体还在。这里的关键是,欧洲人接受的价格都是高价。美国人是不讲什么道德的,他们利用超高的资产价格来吸引外资,利用外资来帮助实体的建设,等泡沫破了,外资要撤退了,你只能拿走原来的五分之一,甚至血本无归。

这个真实的案例对小川同志有什么启示吗?我想会有的,对付不讲道德的热钱,需要有一个不讲道理的证券市场。怎么不讲道理呢?就是加大流动性,高了还要高,热了还要热,让全世界的人都眼热心跳,用泡沫来勾引他们的欲望,用盈利来冲昏他们的头脑。中国人,外国人都是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要把池子筑在高高的的山岗上,用极高的资产价格圈死外来资金,让热钱套死于珠穆朗玛,要热钱自杀在吐鲁番盆地。

有人可能会有一个担心,套死了外国人的钱,不也损害了一部分中国人自己的钱吗?要斗争就会有牺牲。打仗死人是常有的事。可以想象,当初跟着大禹治水的群众也一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两害相权取其轻。现在社会已经进步了,就是美国人当初在危机之中也推出了社会福利法来保证社会的稳定,我们社会主义用行政手段实施福利天经地义。先收拾了老外,善待自己的人民不是还有“中国特色”嘛!

大禹的爸爸叫做鲧,当初的治水官僚原本是他,由于他采取了堵的方法,治水没有成功,自己也身首异处。可见,单纯地堵是不行的。所以大禹治水,是把境内的洪水通过疏导输入大海。当今的洪水主要是外来的,与之斗争的方法不是扎起篱笆拒之门外,而是诱敌深入聚而歼之。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有智慧的民族,小川同志如能借鉴古人的智慧,发挥今人的技术,成功的治理了货币洪流,在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上当记下一功。到那时,中国人民会感念小川的贡献,为其树碑立传,古有大禹治水,今有小川筑池,古今辉映,千古佳话。
打开淘股吧APP
26
评论(7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水清木华

11-07-07 13:28

0
小川的池有动静了?
北京中山狼

10-12-22 22:21

0
【 · 原创: 桀骜投资 2010-12-22 17:57 只看该作者(-1)  】 
——————————————————————————————
  谢谢桀骜兄弟的分析。

  老兄讲的很对,只是笼统了些。要真正转变方式成功,核心的确是“民族思想的竞争”的现实,但是如何具体体现?我认为,其转变方式是核心应该是科学技术创新,如果我国能够在部分热点领域占领竞争制高点,就非常有希望了。如果还是向现在这样,完全处于“世界制造”低端的地位,那转变方式不可能成功!
  如果再能出现一些像高铁这样有影响力的创新(当然只能是吸收基础上的创新),就看到希望了。
桀骜投资

10-12-22 17:57

0
更加根本的是,三十年的发展到底积蓄了什么?能不能顺利转变发展方式?
===========================================================

狼兄的思考具有引导性。。
我想通过这30年的历史发展机遇,我们民族从落后中惊醒,认知和能力快速赶上了世界(虽然还有距离),我们拥有了几乎各个领域的产业(虽然还不够最先进),拥有了适应新经济格局的制度(虽然还不够完善),拥有了大规模的公共设施、基础设施(虽然还够网络化),绝大部分中国人还拥有了和之前不能相比的住房条件,我们通过三来一补引进了资金和技术等等,这些都是30年来获得的。

美国通过金融危机直观的收获是,唤醒国民忧患意识,重新编排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企图延续掌控未来世界经济的命脉和格局;中国通过金融危机虽然损失了2万多亿美圆外汇储备,断臂流血的收获是看懂了金融市场的“诡诈”,清醒了意识。

世界通过危机,从偏执走向理性,从不平衡走向平衡。我想,这是危机带来的收获吧。

所有物质财富都是外在的,虽然重要,但不是决定性的,民族思想的竞争才是决定性的!
危机带给人类的只是物质财富的折损,却是精神上的洗涤。

一点思考。。
笃守静

10-12-22 15:32

0
中美之间其实是一种互相捆绑,
只是绳子勒的我们比较紧,这让我们很不舒服。
美国一位前财长有句名言:“美元是我们的,但问题是你们的。”
美国确实利用铸币的权力而获利不少,但你仔细想想,离了美元世界贸易还怎么展开?

我们这三十年其实就是一猛子扎进这个体系的过程,
现在是越陷越深了。
但同时由于体量太大,其实也对这个体系本身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看,
中国的某位普通网友同样要回应美国前财长一句话:
“危机是我们的,但问题同样也是你们的。”
中国如果倒霉了,世界贸易同样遭到重创。

从这个意义上讲,也没什么可怕的,都是一锅子里的肉。
顺其自然,笑对前程吧!
北京中山狼

10-12-22 14:53

0
多谢政委指教哦。
  在政委、秦兄的帖中学到不少东西。
  总是感觉到政委、秦兄观点过于悲观、偏激了,也许看现实问题、国家前途等,历史的、整体性的观点更加有力量,逻辑说到底只是科学的本质,其力量是次要的。中国的问题目前的确处于十分重要的阶段,未来几年也许十分关键,但还没有到真正悲观的地步。如果站在世界范围看,也许根本没有这样悲观吧。
  我还是认为未来房地产的变化将是观察国家前途的关键标的,房地产大跌之时正是考验国家前途之日,当然,更加根本的是,三十年的发展到底积蓄了什么?能不能顺利转变发展方式?现在的确还看不出来,当然未来仍然是不确定性的,各种可能的结果都是存在的。
  从历史的、整体性的观点看,任何发展阶段、现象都是整体发展过程的演变片段而已,而重要的演变方向往往是出人意料的、不确定的。如果站在80年代初的历史点,我们能够看到现在中国的模样吗?!
  我感觉,从百年历史的角度看,如论如何目前中国都处在发展的上升期吧!
桀骜投资

10-12-22 14:14

0
其实关于2万亿的美圆的债务,如果用围棋上的搏弈来说可以用弃子战术来形容,经济、政治、军事上其实都是利益,并且利益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放弃经济上的损失,获取其他的利益也未尝不可,主要看能不能接受。

美国这样庞大的债务一定会大部分转嫁给世界各国,但美国在世界上各方面的统治也会衰弱下去,这个也是无法逆转的事实。

我们没有了2万亿外储,我们不能活了吗?显然不是。
经济竞争力,和内生性的市场等这些依然可以让国家雄起,虽然被人割了肉,放了血。只要没有伤及根本,经济体就有希望。人民币坚决和美圆基本咬住,这样做是为了维持国家出口竞争力,象美国一样的内生性市场形成我们还需要点时间,并且开放市场我们已经有条件的附带了人民币结算。

通货膨胀得不到输出缓解,最终必然打爆国家的竞争力。经商、开厂、产品的成本必然会到达到失去优势的临界点。这个时候如果还没有内需跟上,那我们则要经历一波大的经济调整。。希望这样的情况不要来临,否则股市楼市经济雪崩,我们就。。。  我不觉得我们会沦落到这样的程度!!

最好的结果是,我们既保持了出口的竞争力,有启动了内生性市场,这样俨然就是一个中央帝国的摸样,那是我们国家的幸事!但不管怎么样,我们或许可以保持以上的两个方面的优势中的一个或者两个都拥有,这不是没有可能的。从现在经济部署和政治军事角力,我看到的是希望。

上面都是从国家层面考虑的问题,从老百姓角度来说,东部不行,西部老百姓应该感觉好些。通涨最后是让全体老百姓承担的,这个无法改变,但国家有福利制度和计划经济的手段去保障最低生存线。

有点财产的要考虑的就是任何安全渡过这段通涨期?或许时间还很长。。 如果理财是重中之中。我个人觉得:黄金、房地产(地段!性价比!)、真正的高科技新能源小企业股票做一下配比组合投资是比较好的选择。

秦兄、笃兄等都是才华横溢而且真性情之人,从中我也学到过不少东西,在这里表达我的谢意,我的一家之言只是多个角度,仅供参考。。
参考。。
秦慕楚

10-12-22 13:06

0
今天搞伤着了,拿了很久的山东墨龙早上卖了,换了地产,真是窝心,情绪真的影响做投资,以后阴天、下雨、失恋坚决空仓。
秦慕楚

10-12-22 13:03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哈哈,老兄,说点自己的看法嘛,老朋友侃侃大山,不亦乐乎,说错说对不重要,能涨功就好。
桀骜投资

10-12-22 12:59

0
关于房地产的兴衰,从直观的现象来看,应该可以有一些现象来判断:人流、物流、资金流。
我觉得反身性对房地产趋势上的运用可以从这三方面的现象来寻找拐点。而这三个方面的现象出现的本质:是信心!

现在世界各国对我国的经济前景信心如何?
我国的民众对自己国家的信心如何?(信心是相对的,此三现象的出现只会寻找相对的信心高点而动)

信心来源于无法改变的历史惯性,真正的精英是在关键历史点,对未来的趋向起到正确的推动作用。

一点想法。。
桀骜投资

10-12-22 12:18

0
美国主权经济体利益体现在美圆对世界其他主权经济体的统治上,表象上体现为“堵”和“灌”。政治军事上的包围和干扰是对其他主权经济体实施“堵”的战略,美联储的量化宽松则是实施“灌”的经济掠夺。

中国对外“和”字的睦邻战略,军事上的自信展示,并利用国内巨大内生性市场加快使人民币走向国际,那是在突破它国政治军事上的围堵,经济上努力构建市场,输出通货膨胀,寻找新地位的战略选择。

其他国家从各自的利益出发,都会有自己的战略调整。

不让美国转嫁危机成本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和谐的;不让中国输出通涨,或取得其他利益以获取平衡也是不现实的。因为中国的确在快速成长,无论从经济、政治还是军事。不和谐的终极体现为战争。而有核武的当今,战争成本太大,应该不至于发动大规模的世界大战,但常规军事骚扰那还是会时常出现的。

就国内最近一段时期来说,通涨是不可避免的,也应该是主线。只是快和慢的问题;还是一个快好还是慢好的问题。最终世界各主权经济体会走向新平衡格局。

如果快速通涨,国内政治不稳,竞争力暴跌,出口成本快速上扬,输出通涨(中国现在是世界基本商品的最主要生产国)。美国小不利,而中国大不利。

如果缓慢通涨,利用各种宏观调控和政治军事事件的干扰,去压抑短期通涨高昂的势头,国内政治也相对和谐,出口成本也不会过快上涨,美国也不会感受到明显的通涨输出。这样,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政治气氛也会显得相对和缓。

池子之说我想,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能延缓通涨,而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国内巨大市场捆绑人民币走出去,那才是终极的解决之道。

平衡,是走向和谐长久的关键!

个人的一点想法,参与讨论。。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