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这几天H股银行股连续下跌下穿年线
今天盘中深发展创新低
下午收盘中证,君安狂加空单。。。
原来都是为了今晚的准备金率上调。
阿门~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这个才是投资的真谛,人人都要死亡,企业都要破产,你唯一需要做的事是在破产前离开,但没有人知道死亡何时来临。
0
想起当初半年前 江淮汽车8倍市盈率的时候一直想买 但没买
一方面因为不知底在哪 想再买更便宜的筹码
一方面因为一些研报都不看好汽车 说钢材价格上涨 景气度下降 库存增加
好了 眼睁睁的看着他从6块到14块
这次机会又来了 同样不知底在哪 机构研报同样不看好
嘿嘿 比起40的医药我更想买江淮 并且他业绩明年仍然会增加
趋势走坏 就轻仓做T了
0
事实是微软从86至99年涨了600倍,86年到2010年也有200多倍,从最高点的1999年开始到现在微软跌了60%,而99年到现在通用已经倒闭(事实上微软和通用都见顶于99年)。所以,从任何时间段和投资收益来讲,投资微软都强于通用----当然前提是不要再99年才投资微软。只是,没人知道现在是不是99年。
0
价值投资者和趋势投资者各取所需,腰包是检验你投资风格的天平。
0
前几日与几个朋友谈及银行股,有一个表示坚决不买银行股,即使再下跌了一半还是不会买。对于这样的观点我一点都不觉得奇怪,因为这种情形让我想起著名的投资者塞思·卡拉曼所说的一个故事。1999年,卡拉曼曾经旁听一堂商学院的研讨课。当时许多学生都偏爱60倍市盈率的微软,而忽略10倍市盈率的通用汽车。有一个学生指出,就算通用汽车股价腰斩甚至跌到四分之一,他还是不会选择通用汽车。教授就问,那么在什么样的价位上,大家才会偏爱通用汽车呢?学生们的回答很不积极,显得很犹豫。看起来通用汽车只有白送,大家才会考虑。卡拉曼说,这堂课完美地体现了投资界那时的心态。
卡拉曼随即对这种心态展开评论,他认为,这就是导致当时市场有些证券估值很高的原因:投资者对成长投资和趋势投资策略的狂热崇拜。这些奇异的投资策略强调的是公司业绩的趋势,而不是公司表现的绝对水平。卡拉曼说,根据这种思路,假如公司成长速度很高,那么不管多贵都是值得的,而假如公司没有成长,那么就一文不值。并且,投资者一般都趋向于跟随市场趋势走,喜欢对最近表现出众的证券下注。他们通常憎恶最近表现不佳的证券。那些表现不佳的市场板块和资产类别通常都会遭遇资金流出,而资金流出则进一步恶化下跌的趋势。但是卡拉曼指出,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不受市场追捧的证券在一段时间的表现不佳之后,通常会立即成为业绩冠军;而那些表现很好的证券在一段时间的出色表现之后则几乎总会堕入深渊。这些本来都是很容易预见的因素,但是人类的天性使得大部分投资者难以从中获益,因为大部分投资者只记得最近表现良好的证券。
本杰明·格雷厄姆在《证券分析》的扉页引用古罗马的诗人、批评家贺拉斯《诗艺》中的诗句:“现在已然衰朽者,将来可能重放异彩。现在备受青睐者,将来却可能日渐衰朽。”我深信,就是再过了一千年,这两句话也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