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没有金刚钻 别揽瓷器活--艺术品投资和鉴赏

10-12-15 16:26 14162次浏览
EVA2011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没有金刚钻 别揽瓷器活--关于艺术品投资和鉴赏


今天早上先是看见报纸上登着一篇中国功夫高手在美国第2局被人打败出局的新闻。许多外国人大概根本不了解中国,但是他们绝对知道并且崇拜中国功夫,这位噱头很大的所谓中国功夫高手竟然就这样轻飘飘丢了国人的魂,不是他不强,不是他没功夫,只能说没有真功夫,想闯天下,迟早是这下场。
然后惯常开了电脑上TGB,看见有人开帖讨论艺术品投资和鉴赏,实在看不下去,忍不住回了帖,如下:
没想到TGB还有人开帖讨论艺术品投资和鉴赏,是好事。

不过看了很失望,必须坦白的说,从书香女的言谈与介绍中,无真知,少修养,缺眼光,最简单而言连李可染先生这样的近代大家的生平都还拎不清,还有什么资格能再谈中国艺术史与趋势?您这样的水平还能够打行家的旗号在这里摇喊??? 大家有缘认识在TGB,还是不要误导大众为好。
我家人在保利多年,我个人专修了艺术品收藏,还是必须说一下,这里面门道很深,绝对深过股票,劝大家没足够时间,精力和研究,还是少沾为妙。


我做股票时间短,没见过被股票折磨到 家破人亡走投无路的地步,但是绝对看过听过不少人从财大气粗因做艺术品收藏而倾家荡产。这里面的门道之深,炒作之狠,害人之深与金融投资有过之而不及。就算是行家,还常常有打眼的时候,如果没有多年细致系统的研究和眼界,有足够鉴赏能力去淘宝,一般人绝对不可以乱玩艺术品投资的。 许多玩家也是团队合作,买来卖去,深入调研,分工明确,规划详细。绝对不是一般人可以乱玩的。 就算是玩了多年的行家,还免不了有打眼认栽的时候。
一般人把艺术当个潮流,看个画展,花点小钱,买个摆设,一乐了之。 千万不要盲目去买堆不值当的东西或者给人抬轿子。
眼睛里容不了沙子,话多了,有得罪之处见谅 。 大家有缘在TGB,还是以诚相待为好。
打开淘股吧APP
20
评论(20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skynum

10-12-16 21:21

0
无真知,少修养,缺眼光
t福宝

10-12-16 21:06

0
这个是故宫博物院藏郎世宁画作,要是我的我就不用每天这么辛苦了,呵呵。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EVA2011

10-12-16 20:55

0
还是老观点:一般人把艺术当个潮流,看个画展,花点小钱,买个摆设,一乐了之。
  千万不要盲目去买堆不值当的东西或者给人抬轿子。
EVA2011

10-12-16 20:52

0
张如兰:只有了解文化才能真正走入收藏世界
发布时间:2010-7-12  来源:北京商报 



 和文物打了40多年交道的张如兰是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的委员,同时也是国家文物局认定的金、石、陶、瓷杂项责任鉴定员,除了对带着厚重历史色彩的文物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对于当下的文物收藏市场,她同样有独到的观点。

  不可再生性让文物价值连城

  在采访中,张如兰告诉记者,文物有着三个显著特点,历史性、科研性和它的不可再生性,而正是这其中的最后一点,决定了文物有着一般商品无法比拟的经济价值。

  从国家的角度,对于文物的政策一直是保护第一位的。张如兰表示,从1995年以后,我国一些流落到海外的珍贵文物随着国内收藏市场的逐渐兴起而开始回流,而北京作为国内一个文物收藏相对集中的地区则开始有更多珍贵的藏品出现。

  当记者问到,目前整个国际上的经济形势是否会对文物收藏产生影响时,张如兰告诉记者,由于文物的不可再生性,因此好的、有价值的文物的保值、升值是一定的,“除非遇到战乱,当然这样的几率太小了,不然,文物作为软黄金,只要是好东西是一定会升值的”。

  没文化搞不了文物收藏

  面对市场上数量庞大的仿品、赝品,张如兰表示,其实有一些仿品的工艺价值也很高,只是因为这样急功近利的生产,机械化了一切,但这样的机械化终究只能从表面上仿造出样子而不能将文物的文化内涵一并呈现。

  文物的收藏不仅要关注它的历史价值,同时也不能忽视它的艺术性。张如兰风趣地向记者解释道,如果是一把几千年前的石斧摆在面前,也不能当做文物进行收藏,因为它不具备收藏用文物应有的美感,因此,它的价值只体现在研究层面而没有艺术性也就不能列入藏品的范畴。“现在的文物研究更多的是靠一己之力,而在早年间,文物收藏可以称得上是举国文化,因此也难怪会有艺术接受上的差异。”

  “没有文化的人是搞不了文物收藏的。”张如兰告诉记者,无论在哪个时代,什么样的经济背景下,没有文化的人也没办法进入文物收藏领域,“不排除进行投资,但绝对不能算是收藏”。张如兰同时表示,文物收藏一定是远离大众收藏的,一件普通的艺术品的收藏可以是在人们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但真正高端到文物层面,就一定要了解藏品背后的文化,单纯地从经济角度进入文物收藏领域不可取也是会有很大风险的。

  在文物收藏过程中,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己,并对自己的藏品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要注意收藏市场的商品流动性,“没有买卖,这个市场就‘死’了”。张如兰表示,在不断丰富自己对藏品认识的同时,还会有一个淘汰的过程,这个市场才会更加健康地运转起来。

  北京的艺术结晶来源宫廷

  就目前市场上玉器收藏的一些突出特点,张如兰表示,艺术品的投资一方面要注重其历史性,同时也要从艺术角度加以考虑。对于做工精美、具有一定品鉴价值的新玉,虽然算不上真正的文物收藏,却在当下的大众收藏圈里逐渐升温。对于这样的情况,张如兰表示,一般的新玉收藏品也可以满足普通藏家的收藏需要,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价值,“普通藏品一样会升值,不过是和好的相比升值空间比较有限罢了”。同时,她还要告诉普通藏家,在收藏过程中,首先要摆正心态,要发自内心喜欢文物收藏,不要老想着拿小钱赚大钱;其次,选择藏品要专一,买什么类型的、哪个朝代的,要对它的基本特色有深入了解,刚刚入门的藏友不要涉及范围太广;最后,收藏爱好者要想提高鉴审水平还要多学、多逛博物馆看精品,多细心观察。

  对于今秋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张如兰表示,这届文博会应当办出中国自己的特色,一方面展品应当尽量高端,更应该通过这些文物来展现中国的文化。“比如,从北京的角度,宫廷文化就是北京的一个文化特点,虽然民间也有一些好的藏品,或许可以更深刻地反映生活,但应该说,北京古老的真正的艺术结晶还是来源于宫廷。”

  举办文博会,应当对热爱文物收藏,关注这一领域,甚至是对不太了解收藏的人们起到广泛的影响作用,可以让他们通过文物收藏更多地认识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国家,因此,如果完全从商业角度宣传就很难达到这样的目的了。“文物的收藏并不是大众的收藏,而其实收藏也只是表面看到的现象,更多的我们还应该关注文物背后的文化,了解文化才是真正地走进了收藏的世界。”
一点通

10-12-16 20:48

0
呵呵
精神是无价的,喜欢什么什么就是你心中的艺术品

就像某某功肚子里的轮子,也是他们心中的艺术品。
EVA2011

10-12-16 20:35

0
【 · 原创: 公乘得旧将曼 2010-12-16 20:29 只看该作者(-1)  】  徐悲鸿的马、德加的素描就是艺术品,康斯太波尔的风景也是,甚至德国法西斯音乐和日本军歌、《英雄儿女》主题曲等都属于艺术品。
  
  启功的字和我拉的大便、屎就不是艺术品。
-------------------------------------------------------------------
这位兄,青菜萝卜各有所爱,说话别偏激,大师不是盖的,你现在不看好 不代表你将来也不看好 更不代表艺术家不好。
EVA2011

10-12-16 20:31

0
如果你没有看过原画 是很难感受画作原貌和魅力
 为什么许多中国艺术家出名出国之前的理想之一就是去法国的卢浮宫??许多人甚至天天带个面包一呆就整天在那里临摹。
可惜网络上能够找的图片效果只能这样 只能委屈名作 大家将就看个大概吧!
EVA2011

10-12-16 20:24

0
目前世界上最贵的十幅画 其中文森特·凡高占了3幅,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挤身于全球最具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1890年7月29日,梵高终因精神疾病的困扰,在美丽的法国瓦兹河畔结束了其年轻的生命,是年他才37岁。
  
这位天才画家生前贫苦潦倒,郁郁不得志,无人赏识,曾经穷困至用画去换面包结果也没有人愿意交易。他生前只卖出过一张画,还是同情成分的作用。

90%的艺术家生前贫苦潦倒,死后才被人认可发掘,不知是艺术家的不幸还是世人之不幸?

艺术品是什么??什么是艺术品??这真是一个问题
EVA2011

10-12-16 20:14

0

毕加索 《拿烟斗的男孩》 2005年 以1亿416万美元的天价售出,一举刷新绘画作品拍卖的世界记录,成为目前世界上最昂贵的画


荷兰 文森特·凡·高1890年创作的《加谢医生的肖像》,在1990年以8250万美元的价格售出


《红磨坊的舞会》雷若阿 1990 7810万美元


《梦》 西班牙 毕加索 1997年 4840万美元


《没胡子的自画像》 荷兰 文森特·凡·高 1998年 7150万美元


《静物》 保罗 塞尚 1999年 6050万美元


《双臂抱胸的女人》毕加索 2000年 5560万美元


荷兰 鲁本斯《殴打婴儿》2002年 7350万欧元


鲁宾斯 《对无辜者的屠杀》4950万英镑


荷兰 文森特·凡·高 1889年5月完成的《鸢尾花》1988年 5300万美元
zxj0088

10-12-16 19:26

0
哦,原来楼主就是那个发靓照征师傅的美女啊。照片惹的祸,这不,打口水仗了。
其实,实在是没必要跟论坛里的人打口水仗。论坛里色狼多,神棍多。你会穷于应付的。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