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魔羯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低碳投资节能为先
汇丰晋信低碳先锋基金经理 邵骥咏
低碳经济是市场中少见的涵盖范围很广的投资主题,既有第一产业的农业、林业,又有第二产业的工业制造业,更有第三产业的各类服务业和金融业。在地域上也没有明显区别。
能源的流转循环路线:首先,能源在生产上有太是能、风能与核能,其次能源在传送中需要储存、运输等,则有智能电网、电池材料和技术等行业,最后睚应用上有工业节能、交通节能、建筑节能等.
投资关注,首先是节能,然后是减排,最后是新能源和碳交易。中国在单位GDP能耗上有硬指标,我们向国际社会承诺到2020年减排40%-50%,从成本和效益比来看,首先节能对碳减排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减排 ,最后是新能源。节能之所以边际成本最小,是因为中国的能源使用效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是日本的1/6,而其中,70%的能耗集中在冶金、化工、建材等工业领域,但在做法上,拿来目前国外的技术,对工艺、设备进行更新,降低能耗提高能效变可以完成相当的产业升级。
其次是控制排放,特别对一些高排放的行业进行产能集中,比如国家最近三年关闭了很多钢、铁、焦炭、小火电、水泥等工厂,与此同时对大型的化工、水泥、钢铁、有色金属等企业投入巨资进行减排的技改。
而新能源则是未来可寄予厚望的新兴产业,目前中国是全世界煤炭开采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煤炭占中国能源消费有七成之多,而欧洲一些国家新能源占比已超过80%,所以实现清洁能源的替代,将使国民经济发展实现跨越式增长。但新能源所要求的技术积累更高,实现替代的过程会更缓慢。
欧美国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已经开始了节能减排项目的研制和发展,而目前部分领域剩余的技术和产能已经走到了向发展中国家输出的阶段。从资本市场的反映来看,标普全球生态指数在金融风暴前连续多年远超标普100指数,比如2005-2007年间分别跑赢后者7%,24%和20%,但在2008年和2009年却跑输9%和15%,可以想见,节能和减排是有技术瓶颈的,在当前科技手段下,不断提高能效将会越来越难,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和知识积累才可能有所突破,而目前中国正处于类似当年发达国家节能减排的初期,相关的行业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巨额的资金投入下,一定会有爆发式的增长,连续若干年跑赢大盘指数的可能性相当大。
另外,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发展中国家在技术上向来有后发优势,因为有发达国家在技术上的先行,由于技术和贸易的全球化,发展中国家通过产权和贸易的引进,便可以省去中间大量的积累环节,以一两年的时间达到发达国家五到十年的水平,虽然不一定有最核心和最先进的技术,但在市场和销售上却能有相当的优势。
这个也可以从股市上得到印证。比如目前纳斯达克股市风头最劲的公司非苹果和谷歌莫属,但是这两家公司在最近几年股价升幅最快的日子里,苹果花了13个月涨了3倍,谷歌花了15个月涨了2.5倍,而香港上市的与低碳经济相关的内地公司,比亚迪用13个月涨了11倍,玖龙纸业用14个月涨了20倍,这样的例子很有可能在国内的A股市场上得到复制,所以如果称国内的低碳板块是未来的黑马集中营也不为过。
目前世界所面临的两个问题:金融风暴和气候危机,可以同时靠发展低碳经济来解决,作为目前人类能想到的唯一可以解决所有重要问题的助推器,低碳要领是不会被轻易放弃的。中国在联合国的10年减排承诺只是第一步,2020年以后,联合国会有更高的减排计划提出,目前的提案是到2030年全球排放比2010年减少30%,到2050年减少60%,而世界各国都必须用这样的排放预算来约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