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m62473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昨晚,跟一個發展商友人敘舊,跟他聊了一會國內房地產的情況。
他認為國十條短期對樓市當然有影響,價量齊跌是必然的。
但中期而言,樓價跌幅有限,原因是稅費超高。
以其發展的東莞小鎮為例,地價是1200元(人民幣,下同)一平方米,但報建費卻要400元一平方米。
報建費項目煩雜衆多,包括交通道路網基建等,這些額外的費用
還有是通電、通水、通燃氣的費用,包括這些,發展商額外要支付超過500元一平方米。
銷售税
另外,是銷售税,是售樓數額的5.5%;最後是利得税,項目賺錢要抽盈利稅。 換句話說,地方政府除了收取地價,亦在報建費用及銷售税、利得税中向發展商索取巨額費稅。
發展商當然的將這些税費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因此,樓價下調空間有限。
以建築費3000元一平方米計,加上他們自己的行政費用,項目的成本要5000多元一平方米,與現時的市價6000元一平方米相若,發展商的利潤微薄。
可以想像,中國房地產價格上升,其中之一的因素是税費奇高下產生,根本原因,是政府抽重稅而來。
而地方的收入,亦愈來愈依賴房地產方面的税費,因此,認清此形勢,政府的出手調控,最後都會適可而止。 因為,地方政府的利益,都在房地產的升浪,體現得到,他們沒有任何理由把房地產搞死。
事實上,中國整體的經濟依然在增長,民間的財富正在累積當中,而對樓宇的需求始終不少,不可能看得太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