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600645干细胞:疾病终结者

10-04-22 08:41 18610次浏览
特务小强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当今最有价值投资的行业是生物医药行业,而医药行业中生命科学(干细胞)最有前途,20世纪是药物治疗时代,21世纪是干细胞治疗时代!10年前,600645干细胞还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09年奥巴马解禁令,开启了干细胞时代.干细胞研究已被世界各国认可.并在多个国家已出了成果.600645年初公告处理纺织资产,4.10号再次公告有意接手血研所持有协和33%的股权,至此600645聚焦干细胞主营业务已是铁板钉钉的事实.彻底消除大股东注入地产的传闻.

600645中源,作为国内上市唯一一家主营干细胞的企业,目前价位才11元左右,不到40亿的市值.从当今最前沿行业的发展趋势来讲,它的价值随着公司快速发展是低估的,卫生部长陈竺就明确表示:“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产业,是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型高科技生物产业之一",国内唯一干细胞专业医院万邦医院正式开业和干细胞新药研制进入临床状态.这一切一切都表明,600645目前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对于600645投资者,我们唯一需要的装备是:望远镜
打开淘股吧APP
12
评论(15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高挑女生

10-05-22 08:25

0
good.现在是时候建仓了!
特务小强

10-05-22 07:20

0
首例人造生命在美诞生 奥巴马下令评估伦理风险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2日03:10  红网-潇湘晨报 
  世界首个“人造生命”日前在美国诞生,现在人类的能力已经拓展到可以“操纵”自然界。不过这一科技突破也引来不少诟病,批评人士说人类怎能堪当“造物主”之职,而美国总统奥巴马也下令在下周举行听证会,讨论这一问题。综合新华社、《中国日报》报道

视频:美国科学家造出世界首个人造活细胞
 
来源:东方卫视《东方新闻》
   合成DNA让细菌“起死回生”

  项目的负责人J·克雷格·文特尔将“人造生命”起名为“辛西娅”(Synthia,意为“人造儿”)。他表示:“‘辛西娅’其实是一个人工合成的基因组,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细胞,也是第一种以计算机为父母的可以自我复制的生物。”

  项目组其他成员表示,这仅仅是一个更宏大工程的一小步,未来他们甚至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的有机物。此外,未来科学家还可以制造出能够产出石油或专以二氧化碳为食的环境友好型“人造生命”。文特尔自信地说,“人造生命”将成为非常强大有用的生物学工具。

  实验中,科研人员先将“山羊支原体”的内部挖空,再向其中注入“蕈状支原体”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最后新的支原体终于开始自我繁殖,成为世界首个“人造生命”。

  虽然实验原理听起来很简单,但是科研人员在15年间花费4000万美元才得以成功,其中的难点就在于如何让人造基因序列生成人造染色体。科学家经过多年反复的实验,终于攻克了所有技术难题,制造出了“人造生命”。此次植入的DNA片段包含约850个基因,而人类的DNA图谱上共有约20000个基因。

  奥巴马下令评估风险

  文特尔称在实验开始前他已经请教过许多伦理领域的专家,并向白宫汇报过此事。然而实验成功的消息公布后,还是招致许多人的批评,有人称无论如何人类都不可以充当“造物主”,更没有资格像“上帝”或诸神一样创造生命;更多人则担心此研究成果会被用来合成大量生化武器,造成恐怖威胁。

  不过也有人称赞文特尔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宾州大学的生物伦理学家亚瑟·卡普兰说:“研究成果可以彻底平息有关生命到底需不需要特殊力量才能被创造和生存下来的争论,甚至可以颠覆人类长久以来对于生命本质的看法,让人们重新审视自身和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其深远意义堪比伽利略、哥伦布、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等先贤对人类发展做出的贡献。”

  目前,奥巴马已经敦促生物伦理委员会督察此事,“评估此研究将给医学、环境、安全等领域带来的任何潜在影响、利益和风险,并向联邦政府提出行动建议,保证美国能够在伦理道德的界限之内、以最小的风险获得此研究成果带来的利益”。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造细胞。我们称它为‘人造儿’,因为这个细胞完全来自于合成的染色体,用4瓶化学物质在一个化学合成器下制造出来的。这是地球上第一个父母是电脑、却可以进行自我复制的物种。 ”——克雷格·文特尔

  克雷格是谁?

  克雷格·文特尔是一名具有争议的生物学家,同时也是一名财产过十亿的企业家。科学界一些人质疑他将基因组研究活动变成一种相互竞争的比赛。他1946年出生,曾在越南服役,在照顾伤兵时决心从医。1992年成立了私人的基因组研究所。约3年后,成功分析出一种导致幼儿脑膜炎的生物体的基因组序列。2005 年他成立了一家Synthetic公司,期望研究出能生产可替代燃料的生命形式。在2007年和2008年入选《时代》影响世界的100人。

  如果实验室出现了怪物

  我们该怎么办?

  最新一期《经济学人》封面文章认为,生物科学既能为人类造福,也能造孽。在各种科技手段迅猛进步之下,合成生物学(syntheticbiology)会变得更普及,它也会成为家庭作坊的活动内容。人们必须提高警惕,因为与电脑病毒不同的是合成生物物质的可怕自我繁衍能力。

  在面对生物科学进步之时,人造生命看起来更令人惊奇。实际上,比“创造”一词更贴切的字眼是“干预”。不少人质疑科学家究竟是否能掌控这门科学,有谁能保证它会被理性地应用,从实验室中会不会演变出可怕的怪物。

  由于人类染色体组项目的完成,分析生命的DNA序列速度极大地提高,分析成本迅速下降。以往需要数年并花费数百万英镑的工作,现在只需数天和数千英镑便能解决问题。当今数据库中存有包括小到细微细菌,大到参天林木的各种生物的染色体组。这意味着未来很快几乎任何人都能定制DNA,不可避免的是,一些想法可能是邪恶的。创造邪恶生物带来的问题与枪炮和炸药不相同,一旦前者出笼便能自我快速繁衍。

  截至目前,还无人了解如何能让人类现有病原体大爆发,以及让其他动物感染并快速跨越物种传播的办法。但人类最终还是会找到这种办法,现在很难了解如何避免这种威胁。然而,合成生物学界的观察家们赞同开放这门科学,阻止邪恶者的最好办法是让自己一方有更多智者。若病原体能通过电脑设计出来,那么,防治的疫苗同样也能如法炮制。

  当然,这个行当要监管,特别是需要随时保持警惕。密切关注新疾病很有意义,即使一些疾病看起来发生得很自然,对生物制品需求监控的努力还要增强和协调。鼓励好想法,消除邪念,人们最终能阻止厄运发生。
特务小强

10-05-22 07:17

0
美国研究人员首次合成人造单细胞生物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2日01:46  新京报 
  20日,美国科学家宣布世界首例人造生命———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诞生,并将它命名为“人造儿”。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验表明,新的生命体可以在实验室里“被创造”,而不是一定要通过“进化”来完成。

视频:美国科学家造出世界首个人造活细胞
 
来源:东方卫视《东方新闻》
   “一个新时代到来”

  这项研究由美国基因遗传学顶尖科学家克莱格·凡特主持,历时10多年,耗资超过4000万美元。研究团队共有20多位科学家。

  名为“人造儿”的人造细菌内核是移植于实验室、完全人工合成的基因组。凡特博士表示这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科学家们首先选取一种名为丝状支原体的细菌,对其基因组进行解码并复制,产生人造的合成基因组。然后,将人造基因组移植入另一种称为山羊支原体的细菌,通过和增生,细菌内部的细胞逐渐为人造基因所控制,最终成为一种全新的生命。在培养皿中,合成细菌的等行为就像天然细菌一样。

  科学家们在“人造儿”DNA上写入4个“水印序列”,使其有别于同类的天然细菌,以及在这种生物的后代中识别它的“祖先”。

  “当带着水印的细胞活了过来,我们欣喜若狂,它是一个活生生的生物了,成为了我们地球上各种生命的一部分。”凡特博士说。

  应用前景广阔

  尽管这种技术目前仍处于实验阶段,但研究人员相信其运用前景广阔。

  研究小组计划,先合成出可供生命存在的最小数量的基因,然后通过向其中弥补其他基因,制造一系列新的微生物,比如可生产生物燃料的细菌、有用的药品、可以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的细菌或是制造合成疫苗所需的蛋白质。(吴妮)

  人造生命原理图示

  1. 科学家选取一种名为丝状支原体的细菌,将它的染色体解码。然后利用化学方法一点一点地重新排列DNA。

  2. 将重组的DNA碎片放入酵母液中,令其慢慢地重新聚合。

  3. 将人造DNA放入另外一个受体细菌中。通过生长和分离,受体细菌产生两个细胞,一个带有人造DNA,另外一个带有天然DNA。

  4. 培养皿中的抗生素将带有天然DNA的细胞,只留下人造细胞不断增生。

  5. 几个小时之内,受体细菌内原有DNA的所有痕迹全部消失,人造细胞不断繁殖。新的生命诞生了。

   链接

  反对者称“打开潘多拉魔盒”

  “创造生命”再次激起了古老的争论:人类是否可以扮演上帝的角色?

  英国牛津大学的伦理学教授朱利安·萨乌莱斯库认为:“凡特推开了人类历史上最重要、最基础的那扇大门———窥视生命的本质。他直接扮演了上帝的角色———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新生命。”

  一个名为“人类基因学告”的团体负责人戴维·金说:“凡特的研究无异于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反对者认为,人造的有机体如果扩散到自然界,引发生物基因变化,有可能造成环境灾难,它们还有可能被用来制造生物武器。(吴妮)
沙无忌

10-05-17 11:47

0
血研所股权转让倒计时.
特务小强

10-05-16 23:42

0
两市生物医药股票不太多,明确主营业务是干细胞的公司就645这么一家。从9元多买了一些中源的股票,涨到13元也没有卖,目前套牢中.很多朋友替我可惜,不做波段,一是没有这个能力,二是做了波段,会削弱我对该股的信仰.这个股,再怎么样深套浅套套多久,都不会影响我的生活质量.所以俺是不怕套.套不怕,对比另一个生物故事大王600132重庆啤酒,645的故事更真实,更精彩,性价比更高!套牢怕什么呢?怕个鸟!
我喜欢投资新兴创新行业,而新兴创新行业里面,最看好的就是新能源与生物制药.新能源投了精工科技与三安光电,精工科技拿了差不多2年,失败,认赔15%离场.三安光电很爽,但是,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哈哈.转向生物制药,惊喜的发现645.
很多朋友包括我偶像断兰,九月.都认为645是概念题材.干细胞不等于645!他们说的都没错.
但是,645是中国最靠近干细胞的企业,这点不容置疑!挤血保存,本来就是干细胞最基础的业务.
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执干细胞行业牛耳!都是处在起跑点.
美国干细胞企业BTIM,亏损累累,但是并不妨碍它的股价,两年飙升15倍.
今天很高兴看到国家总理视察天津,明确指出"21世纪是生命科学、生物医药产业大发展的世纪"
对于645后市,不妨风物宜放眼量.
谢谢各位朋友的支持,对于645后市,我水平有限,估计不会再探讨下去了.有好的资料信息,我会继续转贴.祝各位买了的朋友.好运.
沙无忌

10-05-16 23:28

0
韩忠朝核心团队退出 干细胞医院开业无期
cllxqcyx

10-05-16 10:38

0
先跌倒4元在说
特务小强

10-05-15 15:24

0
干细胞技术对制药业的冲击
由于布什政府限制联邦经费资助干细胞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美国干细胞研究的发展。奥巴马认为“布什总统限制对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资助,严重束缚了科学家,也削弱了我们与其它国家竞争的能力。”在新总统任期内,奥巴马不仅会解除对干细胞研究资助的禁令,还计划建立联邦支持的干细胞研究项目。预计在今后10年内这一方面的基础研究预算会加倍。奥巴马的新政策不仅会为美国制药业在干细胞研究上带来更多的资助,还会降低其研究成本。这对美国制药业来说是个难得的机遇。世界最大的制药公司辉瑞在今年11月14日宣布成立再生医药部,以开发干细胞治疗技术和干细胞药物。辉瑞同时修改了它的干细胞政策以适应奥巴马新政策。整体而言,人们对干细胞研究的前景抱着乐观的态度,有人预言:在5-10年内市场上会出现干细胞治疗试剂盒。不过,制药业对这种乐观应持审慎的态度,原因有二:一是当前的金融危机可能会使联邦的资助大打折扣,进而影响干细胞的研究开发;二是现有的很多开发干细胞治疗的制药公司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寄希望于新政策的联邦资助,而联邦经费包括NIH等资助项目很可能主要面向研究机构和大学,对制药业的资助将是有限的。
特务小强

10-05-15 15:14

0
干细胞技术及其应用是人民的健康工程

2009年03月11日16:00  来源:《科学时报》
作者简介:韩忠朝,1953年生,江西上饶人。现任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干细胞研究在2008年取得了重大突破,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的研究被大部分媒体评论列为2008年科学进展的首位。3月9日,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取消前任总统作出的干细胞研究限制。前不久,美国FDA批准了世界上首次人类胚胎干细胞治疗临床试验。这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决策,对从事干细胞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对这方面的临床医师、对可能因干细胞临床应用而受益的病人,都是有意义的。虽然冒险,但至少这让那些被病痛折磨着的人们看到一丝希望。

  促使奥巴马作这样的决策,除了他个人对干细胞的认识之外,应该还有科技竞争和医疗健康的原因。保守的英国人一直是干细胞研究的先行者。克隆羊多莉诞生后,英国人为了保持他们在胚胎研究上的优势,首先颁布法律允许科技人员把干细胞培养到32细胞胚。即便是布什政府对干细胞研究持非常的保守态度,美国军方还是先后两次斥资2亿多美元向美国的干细胞生产公司OSIRIS订购了大量的用于防护急性放射损伤和核事件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产品。法国医学科学院学部3月初召开了有关干细胞的专题研讨会,期待加速法国干细胞及其应用的研究步伐。美欧许多国家的政府都把干细胞科研进展作为他们的重要政绩之一。

  我国的干细胞科研实力应该说已达到国际较领先的水平,在某些领域如脐带组织干细胞以及部分成体干细胞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总体还没有发展到让政府和公众觉得中国已经接近领先于世界的地步。政府对国家科技实力定位基本上是“紧跟世界科技发展的脚步”,所以在干细胞这方面的政策没能做到领先一步,高人一筹。国家尚未制定出明确的符合国情的战略部署、项目规划、审批和监管条例。干细胞技术产品的开发,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步伐显然有点慢。世界上第一个干细胞药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即将获美国FDA批准走向市场,在美国的研究者现在又有机会尝试胚胎干细胞的临床应用了,而我们暂时还没有。另一方面,由于干细胞知识的普及和干细胞移植个体治疗技术的发展,中国的许多医院和医生很快接受干细胞及再生医学的概念,并大胆地开展了一些未经权威机构审批的胎儿组织和骨髓来源的干细胞的临床试验,并有逐渐扩大应用甚至滥用的趋势,必须加以重视和科学管理。

  由于干细胞技术是全新的医药技术,干细胞产品实际上是以活细胞为形式的生物制品,其生产、质量管理、运输保存和发放使用与传统的化学药品甚至生物制品都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如何审批和临床试验对于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来说都是新课题。由于三鹿奶粉等食品药品事件的不断发生,社会公众对食品药品质量的关注空前提高,国家有关审批管理部门因此非常谨慎地从事其审批工作。从国家的层面来看,国家科技部和国家发改委已经重视,并通过科研项目积极推动干细胞产业化,期待中国的科学家出一些高科技产品。而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也开始重视,但它们的职责是为人民健康负责,严格把好每个产品关,加上目前尚无专门的审批管理条例,也缺乏足够的专业审批人员指导研发和生产机构从事用于临床的干细胞产品的生产,因此,干细胞及其组织工程产品的开发步伐快不起来。科技人员和生产企业一直处于两难的状态。由于产品开发的遥遥无期,产品使用又无章可循,医疗纠纷又是困扰医院及其管理部门的一大难题,投资者因此不敢冒险投入,致使干细胞产业缺乏足够的社会资金投入。我国的干细胞技术及其产业要想领先世界,必须处理好上述问题。

  干细胞之所以引起世人瞩目,主要是因为干细胞在生命科学、新药试验和疾病研究这三大生物医药领域的广泛作用。过去宣传的干细胞单性繁殖和克隆技术绝不是干细胞研究的全部。现在人们已经发现,癌症、糖尿病、帕金森氏症、心脑血管病、组织器官纤维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一系列疾病都可能是干细胞数量减少或结构功能变异引起的。总之,干细胞的重要性奠定了其在医药卫生、科技产业、国防等领域内的重要地位,因此干细胞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完全可以看作是人类的健康工程,预期在未来几年内会有很大的研究飞跃。笔者认为,国家现有的和可以引进的技术力量、国民对干细胞知识和伦理的接受能力以及丰富的胎盘脐带资源,是我国在干细胞研究领域特别是应用研究领域可以领先世界的基础。谨慎是负责任的表现,但迟疑不决、走而不快、开发无序将使我们贻误可以领先世界的时机。中国现有的干细胞技术和临床专家完全有能力制定出中国的生产和质量标准以及临床使用规程。建议国家不失时机地组织起来,将干细胞工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作为中国人民的健康工程来抓,为中华民族千秋万代造福。

  就目前来讲,干细胞治疗尚处于新的试验阶段,即研究初期。干细胞有可能不起作用,甚至可能损害身体,所以在考虑进行干细胞治疗之前,确保知道我们的期望值。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ISSCR)担忧在还没有被证明的确安全有效的情况下,干细胞治疗已在世界各国开展并进行交易这一趋势。

  作为期待接受干细胞技术治疗的患者必须记住,大多数医疗技术产品是基于大学或者公司的多年研究之下发现的。这个过程很漫长,首先是实验室研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然后才是临床研究。像一种新药一样,干细胞治疗必须被评估,并且在满足一定的条件后,经有关管理机构批准方可对患者进行治疗。

  作为干细胞产品研制者和生产机构,应该事实求是地告知公众一些干细胞与干细胞治疗的问题,并且给医生和患者传播一些可以对治疗作出最好决定的知识。这些知识包括:

  1.什么是干细胞?

  2.什么是干细胞治疗?

  3.什么疾病或适应症是已确定的干细胞治疗范围?

  4.什么是干细胞治疗的特殊情况?

  5.一项新的医学治疗开发流程是什么?

  6.认可的临床试验和实验性发现的区别是什么?

  7.什么是临床试验?

  8.什么是知情同意书或治疗同意书?

  9.如何知道一项被认可的干细胞治疗是安全的?

  10.如果想进行干细胞治疗应该找谁?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田田橙子

10-05-14 13:55

0
楼主热情可嘉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