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湖北宜化(代码000422) 跌幅偏离值:-8.76% 成交量:2225万股 成交金额: 42565万元
买入金额最大的前5名
营业部或交易单元名称 买入金额(元) 卖出金额(元)
机构专用 73388482.53 0.00
机构专用 29971507.57 0.00
机构专用 11198710.33 0.00
机构专用 9504709.16 0.00
机构专用 9299701.24 0.00
卖出金额最大的前5名
营业部或交易单元名称 买入金额(元) 卖出金额(元)
机构专用 7009095.23 35322729.83
机构专用 0.00 27438710.04
机构专用 0.00 20671369.98
机构专用 0.00 20553731.86
机构专用 0.00 19748581.11
0
初步估计是基金言出必行,“用脚投票”,晚上可以看成交回报验证
未来如何,没有人知道
0
看谁跑得快,有利润的都撒腿跑了!
0
出问题了吗?
0
机构打架了
0
今天跌的够惨。。。
0
可以预期~~
0
能不能再具体分析分析?谢谢!
0
管理层MBO,呵呵呵,有意思得很
有没有机会成为可以预期的新红人呢?
0
【2010-04-20】
湖北宜化(000422)控股股东宜化集团股权将发生变更
本报讯 湖北宜化(000422)控股股东宜化集团的股权结构将发生变更。据公告,由宜化集团及其子公司(包含湖北宜化及子公司)的高管及业务骨干出资设立的公司,将通过增资扩股方式持有宜化集团49%的股权。目前该事宜已经获得宜昌市政府的批准。宜化集团目前为国有独资公司,宜昌市国资委持有其100%股权。拟设立公司宜昌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由宜化集团及其子公司高管及业务骨干出资。(刘巧玲)
【2010-04-21】
31名高管亿元撬动集团改制 湖北宜化(000422)、双环沦为"盆中餐"
在各类期盼、猜测与质疑声中,湖北宜化集团改制方案陡然登台。引人非议的是,改制仿佛衍化为一场MBO财技秀——高管收购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剩余股权用以增资集团,集团未来再将该部分资产回注上市公司,其间运作耗资至少10亿元,而玩转这天量财富的则是31名国企干部。
湖北宜化、双环科技昨日公告,宜化集团改制方案已于4月19日获得宜昌市府批准,据此集团股权结构将发生变更。
据公告,宜化集团31名高管联合出资1亿元成立宜昌财富,其中董事长蒋远华出资5595万,为大股东。宜昌财富成立后,将分别收购贵州宜化50%股权、宜化肥业50%股权、双环碱业49%股权及重庆宜化55%股权,随后增加部分现金出资,进而联合对宜化集团增资扩股。
增资后,宜化集团由宜昌国资委全资持有变更为国有控股,其中宜昌财富持股49%。此后,集团还拟将该部分贵州宜化与宜化肥业股权注入湖北宜化、将双环碱业与重庆宜化股权注入双环科技。
细究该改制方案,存在两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细节。
首先,宜昌财富先收购、增资,再回注的运作模式,有违商业常理,且有可能损害上市公司股东的利益。
资料显示,贵州宜化、宜化肥业、双环碱业、重庆宜化均为湖北宜化及双环科技重要的并表子公司。
湖北宜化2009年年报披露,公司持有宜化肥业50%股权,该公司年末净资产3.2亿元,实现净利润1603万元;同时持有贵州宜化50%股权,该公司年末净资产5.47亿元,实现净利润8834万元。由此,两者合计实现净利1.04亿元,而湖北宜化当期净利为2.37亿元。
双环科技的年报未详细披露两子公司情况,仅显示通过双环碱业持有重庆宜化45%股权。该公司去年底总资产18.7亿元,年内实现净利润2119万元,而双环科技当期净利仅425万元。
由此看来,这4家子公司不仅构成上市公司的核心业务,而且在财务上也是重要的盈利支柱。那么,湖北宜化、双环科技为什么愿意放弃优先受让权,让宜昌财富“运作”一番后再回注公司,其间高管收购将如何定价?未来回注公司又将如何定价?
其次,去年底宜化肥业、贵州宜化净资产总计8.67亿元,即使不算上双环碱业、重庆宜化(因未披露),且评估增值率为0,则宜昌财富收购所需资金将达4.3亿,而目前宜昌财富注册资本仅1亿。
同时,据此前湖北宜化增发预案披露,去年末宜化集团注册资本2.05亿元,并表下归属母公司权益10.98亿元(未披露母公司净资产)。按《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及实务惯例,若改制以2009年底为基准,即使评估增值率为0,则宜昌财富的增资单价将达5.36元/注册资本单位,增资后占49%股权所需资金至少10.55亿元。
在国企改制不得向国企融资或提供保证质押、并购贷款市场尚不发达的情况下,难以想象31名高管将如何筹措天文数字的资金。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0-04-22】
湖北宜化(000422):宜化集团"侵占式"改制遭众基金质疑
"若后续操作不加以引导和规范,宜化集团改制有可能演变为一场高管以侵占上市公司既有股东利益为基础,通过财技运作模糊出资来源,最终实现与少数利益共谋的掠夺式MBO!"昨日上午,一位长期投资湖北宜化的基金经理在看完本报有关宜化集团改制的报道后如此感叹。
目前,无论是湖北宜化抑或双环科技,均是基金重仓股,如果其共同控股股东宜化集团改制不能稳妥推进,市场或很快将有机会再现基金"投票门"。
宜化集团的改制流程,第一步即是高管持股公司--宜昌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收购4家来自湖北宜化、双环控股子公司的少数股东权益,由此需两公司先行放弃优先受让权。同时,由于宜昌财富股东均系宜化集团及旗下公司高管,该交易还构成关联交易,将提交股东会审议后方可实施。
按相关规则,届时关联股东宜化集团、双环集团均将回避投票,审议权实质掌握在众基金手中。
回查湖北宜化2009年年报,十大股东榜上除宜化集团外,其余九位均被基金占有。其中,大成创新成长年末持有1586.79万股,占总股本2.93%;银华核心价值优选持有1499.99万股,占总股本2.77%;其余基金的持股量在799万股至1260万股之间。
再查双环科技2009年年报,同样,股东榜上除双环集团外均被基金占有。具体为华安创新年末持有1000万股,占总股本2.15%;华夏盛世精选持有949.99万股,占总股本2.05%;其余基金持股量在500万股至867万股之间。
另据上证报资讯统计,截至去年末共有116只基金合计持有湖北宜化2.94亿股,占总股本之比高达54.29%;共有35只基金合计持有双环科技9861万股,占总股本较低,但也达到21.25%。以湖北宜化为例,剔除宜化集团16.2%的持股比例,则去年末基金合计持有投票权占届时股东会总投票权之比高达65%,仅凭基金意志便可否决。
"我们对这种改制思路也很意外,目前仍在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公司,了解改制方案详情。"某重仓持有双环科技股权的基金经理告诉记者,"最关键的是高管收购4公司的价格,及未来回注上市公司的价格。"
而另一位投资湖北宜化的基金经理更明确表示:"我们之前参与过双汇'投票门',若具体方案出台后确将侵害既有股东利益,我们必将再次投出否决票。"
此外,还有不少大量持有两公司股权的基金的投研部门,已形成紧急报告提交投资决策委员会,待获悉具体方案后采取相应行动。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郭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