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不能使用独有技术? 见识一下暴发户李书福收购沃尔沃的手笔。

10-04-11 16:25 1444次浏览
新手丁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近日,吉利和福特的知识产权交易内情逐步浮出水面。美国业界传出的结论令人吃惊,福特限定吉利不能使用沃尔沃的独有技术,而且沃尔沃的部分技术还将与福特共享使用,这些技术吉利也不能碰。

  目前沃尔沃主要有3大车型平台,其中,生产紧凑型轿车的P1平台,主要生产S40、V50、C70、C30等车型;生产大中型汽车的P2平台主要生产S60、XC90;P24平台主要生产XC60、V70、S80系列车型。在P1平台上,福特还生产福克斯;在P2平台上,福特还生产蒙迪欧。至于沃尔沃的独有技术,主要有防撞预警系统、乘客约束技术和其他安全设备。

  如果这些平台技术和安全技术不能使用,吉利就是一个纯粹的人道主义志愿者,收购的目的仅仅是输血及复兴沃尔沃。可是,这是李书福的本意吗?恐怕并不全是。

  按照李书福的意思,收购沃尔沃不仅为了拥有这个豪华品牌,还希望拥有这个豪华品牌所有的技术,以提升其本土品牌,甚至更远地间接提升中国车的品质。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限制沃尔沃技术的使用都是横亘在吉利面前的霸王条款。如果不能将沃尔沃的技术用在吉利旗下的本土品牌上,本土品牌不能在收购沃尔沃上得到好处,对于吉利的发展壮大和汽车制造技术的提升就没有积极作用,那么吉利的行为基本上属于本末倒置。

  还好目前应该还不到最坏的时候。对于这个霸王条款,吉利应该找出办法破解。全资收购了一个企业,却受制于一个知识产权特别协议,无法使用全资子公司拥有的知识产权,这听起来的确荒谬。外界甚至可以猜想这是福特设定的陷阱,利用吉利急于收购成功的心理,设置重重钓钩,一步步将吉利引到瓮中。

  一个希望国际化的吉利,本就该是风险意识极强,战略思路清晰的吉利。一旦受制于人,缩手缩脚,一个看似便宜的买卖并不是没有可能变成烫手山芋,我们只能等待吉利化解这一矛盾的高明手法。(杨开然)

http://auto.people.com.cn/GB/1050/11333118.html

看看这个表面光鲜的收购是个什么玩意。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4)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liuliancn

10-04-11 16:57

0
民企收购

愿打愿挨

不是花纳税人的钱
liuliancn

10-04-11 16:56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yhysli

10-04-11 16:49

0
靠,李书福没你精,白混了。
职业股神

10-04-11 16:42

0
扯了点吧?这么大一个全资收购,事先不做DD?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