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十年上升五倍回报(一致药业B的投资价值简析)

10-04-05 22:15 21163次浏览
xiongkebin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以下是引用传家宝在2010-3-26 9:03:26的发言:

谢谢xiongkebin兄。医药制造也是一致的一块重要业务,利润占40%,所以适当关注是必要的。如云南大旱导致的云南白药近期走势不佳,可以作为借鉴。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向兄请教:医改后医院卖药收入减少,对一致等医药流通企业是否有影响?此外,医药流通未来的趋势是怎样的,是否会像家电行业由经销向零售转变? 传家宝朋友如果看一致的医药工业一致现在的价格对我是没有吸引力的,因为它今后的增长是不太好确定的。我看好的就是一致的商业模式,一个对上游药厂拥有强大话语权(现在就有,但随着一致规模的扩大今后会更强)对下游医院拥有支配权(现在没有明显体现,但随着配送能力的加强,市场份额的增加会有一定的垄断形成)的二道贩子是最好的投资标的。与之可比的是苏宁,国美。只不过一个是卖家电的一个是卖药的而已。仔细思考你会发现一致要胜过苏宁,国美好多。主要就是一致不需要太多的固定资产的投入(门店),一致的最终消费(患者)长期增加时一定的(下面会有详论)并且是刚性需求。没钱家电可以不换但有病必须吃药。
为何一致的长期增长是确定的呢?因为一致的潜力(利润增加点)不是一般的大。
从需求看 一:中国的老龄化势不可挡长期用药患者将快速增加,201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4亿,中国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将在2030年到来,期间每年将以500万数字增加。二:中国一直以来在医疗上的投入严重不足,从90年代下半期到现在,政府财政投入在全部医疗支出中所占比重仅为15%-18%左右,占GDP不到1%而发达国家对公共医疗财政投入则占GDP近8%。中国政府已经强烈意识到中国的发展必须改变以投资,出口为主消费不足的态势。而解决消费就要增加百姓的收入,就要加大医疗,教育,养老方面的投入。想一想GDP的3%投入到医疗的话,将会有多少钱增加呀。三:2009年以前中国的医疗消费受到抑制的,因为中国的大部分百姓是没有医疗保险的,基本上是小病挺,中病拖,大病等的状态,特别是农村更是如此。2010年医改后将会逐渐释放这方面的有效需求。
从自身看一致的潜力有二。一是通过兼并重组,扩张复制来增加销售收入并提高利润率。从一致近几年的成长道路看,公司已经初步建立了“可复制的新开设公司运作模式”,今后的扩张前景可期。虽然国药控股将一致定位于两广地区,但好在两广的市场足够大,是可以支撑一致的高速增长的(15--25%的速度)二是从美国来看医药商业公司将会形成寡头垄断。美国的零售药店只有5万多家,批发企业经过兼并重组则已减少到70多家,1995-2005年的10年间,药品商业市场年均增长率为12%,而前三大医药流通企业增长率为行业水平的两倍多,销售增长年均25%,前三强的市场份额由31%扩大至96%。规模化的美国医药商业毛利率为3%~4%,费用率为1%~2%,净利率为1.5%~2%。中国医药商业企业的加速整合,必然会推动行业出现毛利率下降、费用率下降、净利率提升的局面。而规模越小,费用率越高、额外增加的流通环节越多的小型医药商业企业,由于产品价格不具备竞争力,必将逐渐被生产企业和终端消费抛弃。 我国现阶段前三大医药公司占据的份额为30%今后的份额大幅增加时高度确定的,利润率的大幅增加也可基本确定,而一致药业作为中国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国药控股下属公司必将被动的分享到这块大蛋糕,注意呦这是被动的。
为详细说明我特转帖一个与朋友们共享
医药商业告别微利时代 利润水平进入上升通道2010-2-20 新财富 陶娟
[ 大 中
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各医药商业巨头重金投建物流中心,争夺配送权,并借机整合区域性中小批发商。行业集中度提升后,医药商业将告别微利时代。
  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各医药商业巨头重金投建物流中心,争夺配送权,并借机整合区域性中小批发商。行业集中度提升后,医药商业将告别微利时代。
  医改大幕徐徐拉开,作为其中关键戏份的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条款已先行亮相。2009年8月18日下发的《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2009年,每个省(区、市)在30%的政府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包括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现零差率销售。”随着2009年12月1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正式实施和各省地方增补版的陆续出台,社会各界关于新医改对医药生产、流通领域影响的讨论日趋热烈。对于医药流通企业而言,谁能中标基本药物在各省的配送权,谁就能提高在当地市场的份额,成为新医改的直接受益者。政策领航之下,医药商业新一轮洗牌无可避免。
  配送权之争
  根据新医改的指导精神,政府扶持医药商业企业做大做强的意图非常明显。以省为单位进行公开采购、统一配送的政策对那些拥有先进物流能力、销售规模较大、具有基层医疗机构销售网络的商业企业是一大利好。医药商业企业对配送权的争夺战明显升温。
  政策甫出,国内最大的医药商业企业国药集团即投入巨资在中部数省建立物流中心,以抢夺潜力巨大的中部市场。2009年8月29日,意见下发10天后,国药控股湖北物流中心在武汉光谷生物城开工兴建,投资额将达1.5亿元;一个月之后,其又在湖南长沙兴建国药控股长沙物流中心,计划分两期投资1.5亿元,预计满足未来年销售规模100亿元的需要。在安徽合肥,国药集团已与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了正式入园和总投入1.2亿元的现代医药物流基地项目建设协议书,项目全部到产后预计可形成30-50亿元的销售规模。
  另一巨头上药集团同样加快了跑马圈地,以上海为大本营,将触角延伸至长三角地区。2009年12月8日,上海医药发布公告,现金出资765万元与苏州物流中心有限公司合资组建苏州上药供应链有限公司,上医持51%股权。目前全国排名第三的医药流通企业九州通集团,也于2009年12月18日宣布斥资3亿元在上海投建物流中心,预计将于2011年完工,建成后可支持年销售额100亿元。
  无利而不往,资本觊觎的是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可预期的流通市场大蛋糕。国药等巨头投建物流中心的大动作不仅在于仓储物流本身回报丰厚,更能借物流中心奠定区域竞争力,同时整合当地具有销售网络优势的中小批发商,获取规模效应实现外延式增长,在医改背景下完成行业整合,提升行业集中度,扭转现行机制下医药商业的不利局面。
  整合趋势日盛
  目前我国医药商业呈现出行业集中度低和利润率低的特征,通过GSP认证的医药批发企业近1.7万家,零售企业约12万家。2008年,由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统计,前三大医药商业企业的市场份额经过近几年的爬升,目前约占市场总额的23%,前20强医药商企的销售总额为2025亿元,占市场总销售额的43%左右。相比之下,美国的零售药店只有5万多家,批发企业经过兼并重组则已减少到70多家,1995-2005年的10年间,药品商业市场年均增长率为12%,而前三大医药流通企业增长率为行业水平的两倍多,销售增长年均25%,前三强的市场份额由31%扩大至96%,行业在市场化中走向集中,呈现寡头竞争的业态。
  新医改实施后,“集中采购、统一配送”政策将提升医药商业领域的集中度,改变现有流通领域格局。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将达到目前的3倍,超过1.2万亿元,而医药流通行业的集中度将从目前的30%上升到70%。招商证券分析师张明芳表示,各级医疗机构在实行药品集中采购和配送招标时,对配送商的信息管理、现代物流能力等软硬件的要求将提高,中小企业不可避免地将被大型现代商业企业收购,2010年医药商业集中度提高将成必然。再加上多数中小批发企业面临转型的处境,整合成本处于历史低位,这些都为有扩大规模内在动力且具备融资条件的商企带来整合机遇。
  融资渠道顺畅的大型流通商仍将是此轮整合的主角。国药集团在2008年即完成了对新疆药业集团、郑州九瑞等区域性龙头的收购,而上海医药也在2009年12月以现金出资1801.34万元收购商丘新先锋40%股权,并增资1125.84万元,持股比例增至52%,两项投资总计现金出资2927.81万元,此举直接为其顺利开拓河南市场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占据地方销售网络优势的中小批发商,也在积极谋求转型。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在2010申万策略年会上提到,目前,中小批发商主动接洽商业巨头,往地区支线配送商转型渐成趋势;还有些中小批发商则联合零售终端药房,组成联盟抱团取暖。以2009年11月底药品交易会上成立的蓝海A联盟为例,由来自四川、广西、湖北等20个省份的医药批发商联合PTO药店联盟组成,以此强化供应链和零售终端的关系,试图在此轮商业整合中胜出。
  利润水平进入上升通道
  一直以来,药价虚高备受社会民众所苛责,一方面是因为国家财政对医院的投入不足,允许医院在药品进价的基础上加价15%,以药养医,另一方面则主要来自于流通环节的层层加价。在公众眼中,正是流通环节造成了药价的居高不下,医药流通企业应属暴利行业。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医药商业长期处于微利时代,即使是具有规模优势、对上游有一定议价能力的国药集团,从其上市公司国药股份(600511)近年的财务报表中也可以看出,商业板块所创造的利润率远低于制药工业。
  行业分散及产业链中的不利地位直接损害了医药商业的利润水平。医药商业在产业链中承接药品的配送,同时承担从终端医院、药店到上游制药企业的货款回流。由于行业集中度低,无法形成规模效应,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医药流通环节在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进入终端市场需付出各种隐性费用,而垫付给上游的大量资金导致财务费用走高。
  此外,在国外的成熟市场,通常药品流通只经过2-3个环节;而在我国,从药厂到终端消费者,往往有5-7个流通环节,流通费用率始终处于高位。美国医药批发商的销售利润率为1.5%,其流通费用率仅为2.9%。在我国,在2005年医药商业行业低点时,全国17个省市的医药分销商出现汇总性亏损,行业平均利润率仅为0.66%,费用率为7.53%,近两年略有起色,2008年全国医药商业平均利润率为1.18%,毛利率达到7.07%,但仍无法与制药行业相比。
  新医改实施后,在省级层面上,配送渠道的垄断地位将增强流通领域在产销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医药商业的盈利水平存在改善空间。首先,随着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的提高,流通企业的费用率下降,盈利能力随着规模递增将会逐步呈现,从统计资料中也可看出,2008年前20强的医药商业企业的销售额为2025亿元,市场份额为43%,而利润额占比却占整个行业利润总额的63%,前20强的平均利润率为1.58%,高出1.18%的行业平均水平,若扣除这20强的利润额,剩余商企的利润率仅剩0.88%。其次,流通企业受上游制药企业和终端医院、药房两头挤压的状况将会得到缓解,有望大幅降低财务费用,“统一配送”政策会否在医药流通行业中催生出类似苏宁、国美模式的企业,还有待后续观察。最后,流通企业在强化对渠道的控制后,在物流中心和信息设施支撑下,还可以根据终端市场的反馈,成为信息终端以及信息加工商,由此带来服务增值。
最后我来谈一下传家宝朋友的疑问。本人看不出大旱对一致的医药工业有什么大的影响,因为一致并不是中药企业呀,像三七等中药原料对一致的影响非常有限的。医改后医院的卖药额,卖药量是不会减少的只会增加,只不过医院以前药品加价的钱是由政府出而不用百姓掏而已。百姓花的钱少了,医院的收入并不减少,政府补贴,药品消费将会的增加对一致是的利好呀。至于你说的医药流通企业的未来我想上面的文章已经给出答案了。我再多说几句吧,药厂的大面积消亡应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中国现阶段对制药企业的投资时要谨慎的,主要是企业现在的股票价格对应于增长的确定性来说太高了,安全边际太小了。买进制药股本人感觉有很大的投机成分,比如你喜欢的信立泰,以现在的价格它得继续高速增长好几年才有投资价值,可你如何保证它的增长呢?注意不是低速的而是高速的即每年40--50%它现在的利润是2.16亿市值为146亿,未来你想让它增长多高呢?10倍就是1460亿的市值云南白药现在是300亿不到,你认为信立泰一定在几年后好过白药么,我想没有人敢这么说吧。制药厂是不会像海尔,格力等家电企业那样自己搞销售的。你想中国的医院有多少家呀,药厂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做这个事。现在是药厂自己做,但负责促销的多,进药,回款还得靠医药公司的。
好了,我就写这么多了,如果有朋友能够坚持看完我的长篇大论我在此谢过了。我的目的只是让大家认识到一致的价值,因为从现在来看,国内对一致的看法是不足的,当然如果都明白了,一致就不是现在这个价了,我相信时间会给出答案的。

熊亦能牛
打开淘股吧APP
10
评论(28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tesongjia

12-05-11 10:16

0
xiongkebin兄:

对比国药股份,由于2011 年北京地区药品招标价格下降和代理的进口品种毛利率下滑明显,导致毛利,净利双降。

兄认为一致为啥在11年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是因为两广地区药品招标价格变化不大?还是什么其他因素?

未来一致会复制国药这样的双降吗?
xiongkebin

12-05-09 13:13

0
一致商业的净利润率为什么提高呢?这段话可以解释的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原渠道总监 关晖 
关于商业寡头,店大欺客是普遍的事情,当商业大的时候,覆盖的网络会越来越健全。我想说的是什么?以前你仰仗着很多很好的产品,很独特的产品,让商业公司的毛利越来越低的时候你是在欺负人家。所以我说的商业寡头必定要出现,但医药行业也会出现沃尔玛和宝洁的博弈的合作模式。 
  再过两年,你在这个城市或者这个省你可选的商业就几家,你不找我找谁。就跟现在连锁药店一样,如果一个地方的连锁全是我家的,肯定要你交进店费、陈列费,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做基层医疗市场,无论任何企业,合资的也好,内资的也好,如果您的模式符合下面这五条,我觉得成功的机会就很大。 
  第一,是否能够渗透大量的基层医疗市场。市场准入是药品区别其他消费品营销的一个重要环节。第二,这个模式能不能覆盖更多的医生、店员。因为药品是强制性消费品,它需要医生的处方和店员的推荐才能实现销售。第三,您是不是有很多的产品来服务基层医疗市场,只有个别产品的企业在进行基层医疗市场营销时,单位成本会很高。第四,您是不是有更低的推广成本。自建队伍进行基层医疗市场推广是成本很高的一种方式。第五,您的分销商是否有足够配送积极性和库存,来保证您的市场供应。 
  全部做到这五点,一个企业自己是完成不了的。如果您没有这么大的雄厚的实力,我强烈建议,您不需要建立这样一个队伍。因为在基层医疗市场里,做渗透的也能找到合作伙伴。
xiongkebin

12-04-27 14:28

0
第一季不错今年有望继续保持30%左右的增长。业绩在1.4-----1.5元之间。15港币一下买的朋友有福了。
ljy890

12-03-29 21:10

0
人民网南宁3月29日电 (记者刘佳 通讯员苏宁  苏致诚)阳春三月,万象更新。3月29日上午,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凯工业园南区彩旗猎猎、锣鼓喧天,总投资1.55亿元人民币的广西首个现代医药物流中心正式启用。这标志着南宁经开区现代物流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广西现代医药物流中心项目由国药控股广西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项目是南宁经开区2009年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也是广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广西现代医药物流中心预计年销售吞吐量120亿元,储存量达到20万件, 验收作业区满足日收货5000件,拆零拣选货位18000多个,电子标签货位2800多个,高架立体库巷道堆垛机5台,货架为15层,共有7500个货位。今天启用的物流中心将承接第三方物流配送,是广西第一家现代化医药物流企业。广西现代医药物流中心正式启用后,对辐射带动物流等相关行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做大做强南宁经开区的经济总量,完善园区投资环境注入了新动力。
ljy890

12-03-27 22:58

0
国药一致2012年3月27日中午A股收盘价20.41,总股本2.88亿(其中B股0.55亿),按照A股的股价计算,总市值不到59亿人民币(B股的估值比A股低37%)
 
国药一致2011年总销售收入150.60亿,净利润3.28亿.为方便估值,将一致药业的收入与利润分为以下4个部分
l  医药商业集中在广东广西地区,2011年销售收入133.43亿,实现净利润1.77亿
l  医药工业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17.17亿,实现净利润1.51亿,其工业部分1.51亿的税后利润可以进一步拆分为下面的三个部分:
n  头孢类抗生素产品和呼吸系统止咳药的净利润为1.23亿,按照年报披露的毛利水平区分,1.23亿的66%为头孢类抗生素产生的利润,折合0.81亿人民币
n  其余的0.42亿为止咳药产生的利润
n  持股35.1%的抗肿瘤企业深圳万乐药业,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5.8亿,实现净利润0.91亿,给国药一致贡献的投资收益为0.28亿
l  如果我们按照上面的分拆对3.28亿的净利润进行分类,比例是:医药商业占比54.0%,头孢类制药24.6%,止咳药制药11.0%,抗肿瘤类制药8.4%
 
医药商业类业务的估值:
l  国药控股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1022亿,实现净利润15.6亿,其中商业部分的净利润为90%,按照2012年3月27日中午收盘价计算,总市值为428亿人民币,相当于2011年收益17倍的市盈率,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估值,国药一致商业部分1.77亿利润对于的市值应该是48.5亿人民币
l  瑞康制药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32亿,实现净利润0.84亿,总市值25.3亿,如果按照瑞康制药的估值标准国药一致商业部分的市值应该是53亿
l  嘉事堂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17.9亿,实现利润0.64亿,总市值20.3亿,如果按照嘉事堂的估值标准,国药一致商业部分的市值应该是56亿
l  南京医药2011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27.5亿,实现利润123万人民币,目前总市值30亿
l  九州通2011年前三季实现收入174.6亿,实现净利润1.6亿,目前总市值162亿
l  我的判断是国药一致商业类业务的市值应该在50亿人民币左右(这个估值没有考虑国药一致已经托管的佛山医药集团,预计佛山医药集团2011年的销售收入不低于20亿)
 
制药类业务的估值
l  国药一致头孢业务2011年对应的净利润0.81亿,占国药一致2011年净利润的四分之一不到,抗生素对国药一致的影响可能远远没有想象的这么夸张.另外2011年致君制药头孢品种中,风险相对较小的口服固体制剂占比已经达到37.5%,比2010年提高5%,2012年口服固体制剂的比例计划提高到43%.国药一致头孢业务不仅仅产品结构好,拳头产品也非常突出,2011年15.8亿的收入中,其中有六个产品收入突破1亿,其中口服的达力芬销售收入突破3亿人民币.国药一致头孢部分按照最低的15倍市盈率,对应的市值不应该低于12亿人民币
l  国药一致另外两个主打产品止咳药和抗肿瘤都属于有较高壁垒的高估值品种,对应部分0.70亿的净利润按照20倍的市盈率估算,对应的市值也不应该低于14亿
l  制药方面,除上面三类现有主导产品另外还有三个亮点今年会见分晓
n  万乐药业09年6月基因泰克的子公司引进的9个单抗产品,5个抗肿瘤,4个治疗类风湿.仅仅其中进展最快的治疗乳腺癌的赫赛汀全球的年销售收入就高达56亿美金
n  致君制药08年5月引进的专利胃药瑞普拉生片今年上半年就可望获得批文,这个产品的销售潜力可以突破10亿
n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医药集团内第一个大健康产品品牌,致君制药的美益天已经低调出航了,产品范围不仅仅是辅酶Q10胶囊,辅酶Q10面膜,胶原蛋白口服,益生菌颗粒,苹果醋泡腾片,VC泡腾片等等已经开始铺货,目前已经开始小范围进入屈臣氏等渠道,去年国药一致下半年的广告支出增减了2000多万,就是为了美益天能够一炮打响.
 
让我们记住今天这个日子,刚刚国药一致的总市值到了不足58亿,明年后的今天,两年后的今天,五年后的今天,会是多少呢?
xiongkebin

12-03-23 13:49

0
一篇比较悲观的研究报告
面临多重挑战,净利增长26.5%,难能可贵。11年公司实现收入151.3亿,增长15.8%,净利润3.3亿,增长26.5%,扣非后净利润3.1亿,增长26.94%,EPS1.15元,略低于我们年报前瞻中1.18元预期。其中:第四季度实现收入40.1亿,增长17.6%,净利润8407万,增长8.7%,EPS0.29元。11年一致面临多重挑战:抗生素限用、基药招标降价、银根收紧信贷成本高企,公司通过强化内部管理,挖掘增长潜力,降本增效,净利仍取得26.5%增长,难能可贵。

  公司拟每10股派现1.3元(含税)。

  各业务板块收入平稳增长,头孢业务毛利率环比大幅下滑。分销事业部11年实现收入133.4亿,增长17.46%,净利润1.77亿,增长15.34%。直销业务销售88亿,增长23.9%,商业调拨45.4亿,增长6.8%。11年新增品种6150个,新增客户2588家,疫苗器械新业务发展势头良好,疫苗板块收入大增152%,器械销售增长24%。制药事业部实现收入17.2亿,增长6.5%,净利润1.51亿,增长36.2%,收入增速受抗菌药物双控政策及市场波动影响有所放缓。11年过亿品种有七个:达力芬、达力新针、达力新口服、达力叮、达力哌坦、头孢西丁、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液。11年下半年头孢业务毛利率相比上半年大幅下滑,是业绩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

  抗菌药限用政策持续,财务负担加重,下调盈利预测。抗菌药限用政策持续,公司11年下半年头孢业务板块收入增速与毛利率均出现明显下滑,由于宏观资金面紧张,一致全年财务费用1.36亿,增长65%,由于业务发展仍需大量信贷支持,预计财务负担将加重。我们下调12-13年EPS至1.33、1.56元(原预测1.40、1.76元),增长16%、18%,预测14年EPS1.88元,增长21%,考虑2012年预测市盈率16倍,当前股价已经反映了业务态势,维持增持评级。

  有别于大众的认识:1)政府坚定推行抗菌药限用政策,行业景气度短期难有实质性扭转;2)两广分销市场空间大,一致市场份额仍有提升空间;3)分销业务毛利率主要取决于品种,直销毛利率高于调拨,通过不断引进新品种,加大直销业务占比,分销毛利率有望维持平稳;4)期间费用率持续下降,主要来源于规模效应体现与企业管理能力提升。

  股价上涨的催化剂:1)基药政策转向;2)新品引入进度超预期;3)融资限制解除,再融资启动;4)宏观资金面持续改善,信贷成本下行;5)商业板块营运效率上升。
jameslv

12-03-16 21:41

0
最近的成交量放出来的, 新资金进场比较明显, 这个价位, 这个位置值得投资.
xiongkebin

12-03-16 21:33

0
一致药业年报系列谈2

高管薪酬  2008年  593万  净利润:15480万  同比增长23%  薪酬占比3.75%
  2009年  598万  19271万  24.5%  3.10%
  2010年  712万  26111万  35.5%  2.73%
  2011年  908万  33030万  26.5%  2.75%

从这点看管理层薪酬占比较稳定,还算厚道。
xiongkebin

12-03-16 21:20

0
一致药业年报系列谈1
股东人数  2008年 A股 9299人  B股8723人
  2009年 A股 8866人  B股5050人
  2010年 A股10436人  B股4828人
  2011年 A股 9131人  B股5187人
大致看B股从2008年开始筹码大量集中持股稳定,中长期锁定。从成交量看长线资金进入明显。
ou01071204

12-03-16 15:51

0
感觉还算可以

费用控制非常好!

短期借款增加太多,但反面想,等财政政策转向,对业绩提升会有很大的帮助

头孢越来越难做了,利润下降明显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