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十年上升五倍回报(一致药业B的投资价值简析)

10-04-05 22:15 21166次浏览
xiongkebin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以下是引用传家宝在2010-3-26 9:03:26的发言:

谢谢xiongkebin兄。医药制造也是一致的一块重要业务,利润占40%,所以适当关注是必要的。如云南大旱导致的云南白药近期走势不佳,可以作为借鉴。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向兄请教:医改后医院卖药收入减少,对一致等医药流通企业是否有影响?此外,医药流通未来的趋势是怎样的,是否会像家电行业由经销向零售转变? 传家宝朋友如果看一致的医药工业一致现在的价格对我是没有吸引力的,因为它今后的增长是不太好确定的。我看好的就是一致的商业模式,一个对上游药厂拥有强大话语权(现在就有,但随着一致规模的扩大今后会更强)对下游医院拥有支配权(现在没有明显体现,但随着配送能力的加强,市场份额的增加会有一定的垄断形成)的二道贩子是最好的投资标的。与之可比的是苏宁,国美。只不过一个是卖家电的一个是卖药的而已。仔细思考你会发现一致要胜过苏宁,国美好多。主要就是一致不需要太多的固定资产的投入(门店),一致的最终消费(患者)长期增加时一定的(下面会有详论)并且是刚性需求。没钱家电可以不换但有病必须吃药。
为何一致的长期增长是确定的呢?因为一致的潜力(利润增加点)不是一般的大。
从需求看 一:中国的老龄化势不可挡长期用药患者将快速增加,201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4亿,中国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将在2030年到来,期间每年将以500万数字增加。二:中国一直以来在医疗上的投入严重不足,从90年代下半期到现在,政府财政投入在全部医疗支出中所占比重仅为15%-18%左右,占GDP不到1%而发达国家对公共医疗财政投入则占GDP近8%。中国政府已经强烈意识到中国的发展必须改变以投资,出口为主消费不足的态势。而解决消费就要增加百姓的收入,就要加大医疗,教育,养老方面的投入。想一想GDP的3%投入到医疗的话,将会有多少钱增加呀。三:2009年以前中国的医疗消费受到抑制的,因为中国的大部分百姓是没有医疗保险的,基本上是小病挺,中病拖,大病等的状态,特别是农村更是如此。2010年医改后将会逐渐释放这方面的有效需求。
从自身看一致的潜力有二。一是通过兼并重组,扩张复制来增加销售收入并提高利润率。从一致近几年的成长道路看,公司已经初步建立了“可复制的新开设公司运作模式”,今后的扩张前景可期。虽然国药控股将一致定位于两广地区,但好在两广的市场足够大,是可以支撑一致的高速增长的(15--25%的速度)二是从美国来看医药商业公司将会形成寡头垄断。美国的零售药店只有5万多家,批发企业经过兼并重组则已减少到70多家,1995-2005年的10年间,药品商业市场年均增长率为12%,而前三大医药流通企业增长率为行业水平的两倍多,销售增长年均25%,前三强的市场份额由31%扩大至96%。规模化的美国医药商业毛利率为3%~4%,费用率为1%~2%,净利率为1.5%~2%。中国医药商业企业的加速整合,必然会推动行业出现毛利率下降、费用率下降、净利率提升的局面。而规模越小,费用率越高、额外增加的流通环节越多的小型医药商业企业,由于产品价格不具备竞争力,必将逐渐被生产企业和终端消费抛弃。 我国现阶段前三大医药公司占据的份额为30%今后的份额大幅增加时高度确定的,利润率的大幅增加也可基本确定,而一致药业作为中国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国药控股下属公司必将被动的分享到这块大蛋糕,注意呦这是被动的。
为详细说明我特转帖一个与朋友们共享
医药商业告别微利时代 利润水平进入上升通道2010-2-20 新财富 陶娟
[ 大 中
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各医药商业巨头重金投建物流中心,争夺配送权,并借机整合区域性中小批发商。行业集中度提升后,医药商业将告别微利时代。
  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各医药商业巨头重金投建物流中心,争夺配送权,并借机整合区域性中小批发商。行业集中度提升后,医药商业将告别微利时代。
  医改大幕徐徐拉开,作为其中关键戏份的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条款已先行亮相。2009年8月18日下发的《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2009年,每个省(区、市)在30%的政府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包括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现零差率销售。”随着2009年12月1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正式实施和各省地方增补版的陆续出台,社会各界关于新医改对医药生产、流通领域影响的讨论日趋热烈。对于医药流通企业而言,谁能中标基本药物在各省的配送权,谁就能提高在当地市场的份额,成为新医改的直接受益者。政策领航之下,医药商业新一轮洗牌无可避免。
  配送权之争
  根据新医改的指导精神,政府扶持医药商业企业做大做强的意图非常明显。以省为单位进行公开采购、统一配送的政策对那些拥有先进物流能力、销售规模较大、具有基层医疗机构销售网络的商业企业是一大利好。医药商业企业对配送权的争夺战明显升温。
  政策甫出,国内最大的医药商业企业国药集团即投入巨资在中部数省建立物流中心,以抢夺潜力巨大的中部市场。2009年8月29日,意见下发10天后,国药控股湖北物流中心在武汉光谷生物城开工兴建,投资额将达1.5亿元;一个月之后,其又在湖南长沙兴建国药控股长沙物流中心,计划分两期投资1.5亿元,预计满足未来年销售规模100亿元的需要。在安徽合肥,国药集团已与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了正式入园和总投入1.2亿元的现代医药物流基地项目建设协议书,项目全部到产后预计可形成30-50亿元的销售规模。
  另一巨头上药集团同样加快了跑马圈地,以上海为大本营,将触角延伸至长三角地区。2009年12月8日,上海医药发布公告,现金出资765万元与苏州物流中心有限公司合资组建苏州上药供应链有限公司,上医持51%股权。目前全国排名第三的医药流通企业九州通集团,也于2009年12月18日宣布斥资3亿元在上海投建物流中心,预计将于2011年完工,建成后可支持年销售额100亿元。
  无利而不往,资本觊觎的是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可预期的流通市场大蛋糕。国药等巨头投建物流中心的大动作不仅在于仓储物流本身回报丰厚,更能借物流中心奠定区域竞争力,同时整合当地具有销售网络优势的中小批发商,获取规模效应实现外延式增长,在医改背景下完成行业整合,提升行业集中度,扭转现行机制下医药商业的不利局面。
  整合趋势日盛
  目前我国医药商业呈现出行业集中度低和利润率低的特征,通过GSP认证的医药批发企业近1.7万家,零售企业约12万家。2008年,由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统计,前三大医药商业企业的市场份额经过近几年的爬升,目前约占市场总额的23%,前20强医药商企的销售总额为2025亿元,占市场总销售额的43%左右。相比之下,美国的零售药店只有5万多家,批发企业经过兼并重组则已减少到70多家,1995-2005年的10年间,药品商业市场年均增长率为12%,而前三大医药流通企业增长率为行业水平的两倍多,销售增长年均25%,前三强的市场份额由31%扩大至96%,行业在市场化中走向集中,呈现寡头竞争的业态。
  新医改实施后,“集中采购、统一配送”政策将提升医药商业领域的集中度,改变现有流通领域格局。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将达到目前的3倍,超过1.2万亿元,而医药流通行业的集中度将从目前的30%上升到70%。招商证券分析师张明芳表示,各级医疗机构在实行药品集中采购和配送招标时,对配送商的信息管理、现代物流能力等软硬件的要求将提高,中小企业不可避免地将被大型现代商业企业收购,2010年医药商业集中度提高将成必然。再加上多数中小批发企业面临转型的处境,整合成本处于历史低位,这些都为有扩大规模内在动力且具备融资条件的商企带来整合机遇。
  融资渠道顺畅的大型流通商仍将是此轮整合的主角。国药集团在2008年即完成了对新疆药业集团、郑州九瑞等区域性龙头的收购,而上海医药也在2009年12月以现金出资1801.34万元收购商丘新先锋40%股权,并增资1125.84万元,持股比例增至52%,两项投资总计现金出资2927.81万元,此举直接为其顺利开拓河南市场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占据地方销售网络优势的中小批发商,也在积极谋求转型。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在2010申万策略年会上提到,目前,中小批发商主动接洽商业巨头,往地区支线配送商转型渐成趋势;还有些中小批发商则联合零售终端药房,组成联盟抱团取暖。以2009年11月底药品交易会上成立的蓝海A联盟为例,由来自四川、广西、湖北等20个省份的医药批发商联合PTO药店联盟组成,以此强化供应链和零售终端的关系,试图在此轮商业整合中胜出。
  利润水平进入上升通道
  一直以来,药价虚高备受社会民众所苛责,一方面是因为国家财政对医院的投入不足,允许医院在药品进价的基础上加价15%,以药养医,另一方面则主要来自于流通环节的层层加价。在公众眼中,正是流通环节造成了药价的居高不下,医药流通企业应属暴利行业。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医药商业长期处于微利时代,即使是具有规模优势、对上游有一定议价能力的国药集团,从其上市公司国药股份(600511)近年的财务报表中也可以看出,商业板块所创造的利润率远低于制药工业。
  行业分散及产业链中的不利地位直接损害了医药商业的利润水平。医药商业在产业链中承接药品的配送,同时承担从终端医院、药店到上游制药企业的货款回流。由于行业集中度低,无法形成规模效应,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医药流通环节在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进入终端市场需付出各种隐性费用,而垫付给上游的大量资金导致财务费用走高。
  此外,在国外的成熟市场,通常药品流通只经过2-3个环节;而在我国,从药厂到终端消费者,往往有5-7个流通环节,流通费用率始终处于高位。美国医药批发商的销售利润率为1.5%,其流通费用率仅为2.9%。在我国,在2005年医药商业行业低点时,全国17个省市的医药分销商出现汇总性亏损,行业平均利润率仅为0.66%,费用率为7.53%,近两年略有起色,2008年全国医药商业平均利润率为1.18%,毛利率达到7.07%,但仍无法与制药行业相比。
  新医改实施后,在省级层面上,配送渠道的垄断地位将增强流通领域在产销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医药商业的盈利水平存在改善空间。首先,随着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的提高,流通企业的费用率下降,盈利能力随着规模递增将会逐步呈现,从统计资料中也可看出,2008年前20强的医药商业企业的销售额为2025亿元,市场份额为43%,而利润额占比却占整个行业利润总额的63%,前20强的平均利润率为1.58%,高出1.18%的行业平均水平,若扣除这20强的利润额,剩余商企的利润率仅剩0.88%。其次,流通企业受上游制药企业和终端医院、药房两头挤压的状况将会得到缓解,有望大幅降低财务费用,“统一配送”政策会否在医药流通行业中催生出类似苏宁、国美模式的企业,还有待后续观察。最后,流通企业在强化对渠道的控制后,在物流中心和信息设施支撑下,还可以根据终端市场的反馈,成为信息终端以及信息加工商,由此带来服务增值。
最后我来谈一下传家宝朋友的疑问。本人看不出大旱对一致的医药工业有什么大的影响,因为一致并不是中药企业呀,像三七等中药原料对一致的影响非常有限的。医改后医院的卖药额,卖药量是不会减少的只会增加,只不过医院以前药品加价的钱是由政府出而不用百姓掏而已。百姓花的钱少了,医院的收入并不减少,政府补贴,药品消费将会的增加对一致是的利好呀。至于你说的医药流通企业的未来我想上面的文章已经给出答案了。我再多说几句吧,药厂的大面积消亡应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中国现阶段对制药企业的投资时要谨慎的,主要是企业现在的股票价格对应于增长的确定性来说太高了,安全边际太小了。买进制药股本人感觉有很大的投机成分,比如你喜欢的信立泰,以现在的价格它得继续高速增长好几年才有投资价值,可你如何保证它的增长呢?注意不是低速的而是高速的即每年40--50%它现在的利润是2.16亿市值为146亿,未来你想让它增长多高呢?10倍就是1460亿的市值云南白药现在是300亿不到,你认为信立泰一定在几年后好过白药么,我想没有人敢这么说吧。制药厂是不会像海尔,格力等家电企业那样自己搞销售的。你想中国的医院有多少家呀,药厂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做这个事。现在是药厂自己做,但负责促销的多,进药,回款还得靠医药公司的。
好了,我就写这么多了,如果有朋友能够坚持看完我的长篇大论我在此谢过了。我的目的只是让大家认识到一致的价值,因为从现在来看,国内对一致的看法是不足的,当然如果都明白了,一致就不是现在这个价了,我相信时间会给出答案的。

熊亦能牛
打开淘股吧APP
10
评论(28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myjob

12-03-15 21:35

0
★中财网讯:国药一致(000028)、一致B(200028)3月15日晚间公布2011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5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15.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26.5%;基本每股收益1.15元。公司拟以2011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2.88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1.30元(税前),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xiongkebin

12-03-14 15:42

0
另外一个观察点是看国药一致如何应对广药和白云山的重组,广药停牌后不久魏玉林马上出任一致董事长,目前国控广东在广州市内的医院收入已经超过广药,从国控挑战上药香港融资的故事看,也许国药一致不会眼睁睁地看广药作大而无动于衷。可能性发生的事情是已经托管的佛山医药集团的注入和启动再融资
关于一致的人事调整意味着什么不好说,因为是国企的缘故,其中有太多因素来左右。
xiongkebin

12-03-14 15:36

0
希望关心一致的朋友多从其它渠道来报道一致的消息,支持楼上的朋友。
ou01071204

12-03-12 18:51

0
潮起潮落2012-02-23 17:17:12 [举报]
一、一致项目进展如何?二、抗生素目前影响有多大?三、商业扩展后续有何手笔?再次请教呆兄,谢谢!
博主回复:2012-02-26 16:46:34
没有去一致调研,没法回答兄弟的问题,说说我的认识:
一、项目没听说停滞
二、抗生素压力还是不小的,后续的压力主要来自于终端价格的维护,11年三季度抗生素毛利较好主要是因为终端价格还没动(新一轮招标没有开始),而上游成本大幅降低,12年将面临终端价格下降的问题(基药下降相当厉害,非基药如果是参考福建模式价格下降也会非常厉害,在福建招标中一致只保留了几个议价品种,即产品投标厂商在二家之内,竞价品种全军覆没了,有主动放弃的意图,因为中标价格会影响其他省份价格,目前还没有看到其他省份复制福建模式,广东基药招标分了基层和非基层,应该说比安徽模式好一些,招标模式对一致的医院渠道价格维护很重要,后续可能需要多关注),一致自身的应对措施是,发展其他渠道,包括第三方终端(增加固体制剂就是为此)和国际化
三、商业扩张还是会继续的,11年商业增长是不错的,而且毛利也维持住的,这一点还是相当不错的。
 
laughter2012-02-25 11:27:04 [举报]

长期以来,哈药股份在商业这一块的毛利率要高于一致药业,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

呆兄和各位如何看这种现象?
博主回复:2012-02-26 16:52:11
是集中度的问题,“2008年据省医药协会统计,人民同泰连锁店营业额占哈市药品零售总额的76.2%,占黑龙江省药品零售总额的66.1%。4家药品大型批发企业2008年占省内各大医院药品供应量的80%左右”,这个集中度比上药还高,所以毛利高不足怪,一致很难做到这种集中度,后续商业的毛利是有一定压力的,最新广东的基药配送无区域限制、无配送商数量限制同时可以更换配送商,所以商业企业是有一定压力的。
 
新浪网友2012-02-25 22:04:48 [举报]
听说专利胃药Revanex和万乐药业的乳腺癌一线靶向单抗药赫赛汀上半年获得批准的概率大;最近的看点是大健康产品美益天品牌开局不错,辅酶Q10胶囊,美益天胶原蛋白,美益天面膜,美益天益生菌全面出击,短期内利润不一定大,但是毫无疑问的致君已经低调地切入了利润丰厚的大健康产品领域,目前已经试探性进入一致药店、屈臣氏和万宁,希望今年的中报能够看出一点端的;抗生素方面,致君去年销售的主力品种已经不是医院内的注射性品种了,其中去年销售收入突破3亿的品种是达力芬。
博主回复:2012-02-26 17:04:49
兄弟的消息好灵通哦,胃药了解过,不是一般的牛,而且是独家品种,终端价格好维护,所以应该会成为重磅品种,抗癌药不利的因素是可能要进行限价和进入基药,果真如此则要看品种的独特性,品种生产厂商多的话价格打压会非常厉害。
大健康品种目前注册的只有辅酶,按一致的风格是不敢乱搞的,关键要看终端营销,在品牌上和专业的保健品品牌还是有距离的,比如搭配抗生素推销。
 
新浪网友2012-02-25 22:13:51 [举报]
另外一个观察点是看国药一致如何应对广药和白云山的重组,广药停牌后不久魏玉林马上出任一致董事长,目前国控广东在广州市内的医院收入已经超过广药,从国控挑战上药香港融资的故事看,也许国药一致不会眼睁睁地看广药作大而无动于衷。可能性发生的事情是已经托管的佛山医药集团的注入和启动再融资
博主回复:2012-02-26 17:11:49
兄弟前面的看法倒是有可能,佛山医药注入与否和对抗广药应该无关,因为已经是在国药体系内了,再融资我听到的消息是国控还是相当保守的,毕竟一致目前的控股就不多,才38.33%,国控不想过度稀释股权,资金的确是一致最大的问题,不过大股东支持了10亿,短期融资券也在进行中,我原来猜想可能要把一心制药和佛山医药收回来,看样子资金还是去医院垫资和工程建设了。
ou01071204

12-02-28 14:20

0
今天哈药出预告业绩大降百分之五十多,主要是受抗生素影响,一致顺势打压,但一致今年业绩是不错的,特别是抗生素业务很强劲,大家要HOLD住
ou01071204

12-02-27 09:13

0
希望xiongkebin  兄继续保持信息的更新
xiongkebin

12-02-26 21:36

0
不好的是一致2011年的销售未达到目标。具体差多少应该看看年报。
xiongkebin

12-02-26 21:29

0
原创: xiongkebin  2011-05-19 12:14 只看该作者(-1)  】  十一五期间一致药业的年销售收入与净利润的情况对比
  
  2006年  收入: 566761.18万元  净利润: 7255.52万元  
  2007年  收入: 687830.55万元  + 21.36%  净利润:12491.42万元  +72.16%
  2008年  收入: 836035.02万元  + 21.55%  净利润:15480.71 万元  + 23.94%
  2009年  收入:1094993.69万元  +30.97%  净利润:19271.38万元  +24.49%
  2010年  收入:1306442.81万元  +19.31%  净利润:26111.67万元  +35.49%
  结论:一致的利润增速是大于收入增速的其中2007年得72.16%里包括非经常性损益但也是高于21.36%的收入增长的
  2009年得情况是一致隐藏了一部分利润通过计提坏账的手段,实际利润增速也是大于收入增速的。从这一点看
  无容置疑好企业一个。两市中这样的企业真是不多呀。

2011年的净利润增速大于收入增速已是事实,还算是不错的兆头。
ou01071204

12-02-22 14:47

0
今天 看了一致内部刊物  今年业绩不错,  特别是医药工业板块  11月份工业已经达到2亿利润 同比增长46%  4个品种超两亿  6个超一亿  还有一个超过3亿的
xiongkebin

12-02-22 13:26

0
【 · 原创: ldxu  2012-02-09 09:29 只看该作者(-1)  】  股吧里说,由于抗生素政策的影响,一致四季度利润大减,一季度会亏损。抗生素政策到底对一致有多大影响?请xiongkebin 兄、afa68兄、ou01071204兄出来讲讲吧。有请了。
现阶段看抗生素的影响是持续的。从医院的用药确有限制抗生素的使用趋势,但幅度不大。对一致的头孢来说影响2011年是不大的因为其头孢的上游原料降价明显使其利润率不降反升,但后续对于抗生素前景应该悲观一些。
一致的投资价值最大的是商业这一块,如果升息周期结束的话对于一致来说无疑是利好,现在看继续升息的可能性不大了。
还有就是一致B的低估值,价格便宜就是最大的买入理由。
医药工业来说就要看多元化了,要关注在建项目的进展情况。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