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按人口密度分析中国其实不靠谱的, 论密度能密得过日本?
0
d
0
很好。留爪
0
看了1个多小时才看完,感谢楼主转帖,让我对美国有了 多些了解。
关于房价我也有些个人的看法: 中国的房价肯定会在不远的将来普遍比美国高的,哪怕经济还只有美国的几分之一。这个人口多的亏,我们吃的太大了。人多,需要的资源就多,别的不说了,就耕地,你就得维持一定的警戒线。中国10多亿人口要是发生粮食荒,你从那里去搞吃的?高房价 影响产业发展经济发展,一般人都知道,但房价房价的上涨你也还是无法阻挡。很多人怪政府,其实政府再怎么极力遏止房价,也是徒劳。
大城市的房价还是会有下跌的那一天,不过那要等中国劳动人口开始下降 或者 经济倒退。
0
好
0
精品中的精品,可惜只能加油一次
0
好祥细,
0
很客观的帖子
0
说白了,我们规划的极其差,就出现了这结果,凤凰台也说了当年北京没搞好规划,今天成这样了。
0
============美国人也讲关系,到处都谈networking。前面有同学提到找工作靠熟人介绍,这在美国也是很常见的。无论是上大学还是找工作,如果有牛人给你写个推荐信,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很多。
但是我感觉和中国不同的地方在于,中国人更多的强调通过关系获取资源,强调这个资源的本身。比如你家亲戚是某国企负责人事或者某个局长的,这个人就有很大的权力。所以你可以通过这个关系获得你想要资源。一旦有了这个资源,找到一份工作,你下半辈子也就衣食无忧了。这一套在中国的一些小地方尤为盛行,大概这些地方没有大城市那么开放,长期的积还是难以打破。
美国人的话更多的强调搞关系的能力,也就是获取资源的能力。你大学毕业到了一个城市,一个熟人也没有,你得完全靠自己去获取资源,所以你要跟朋友出去玩,去酒吧给人搭腔,一点一点认识更多的人,或许可以通过他们打听到一些工作的机会。这些都要靠自己社交的能力,尤其对那些做一些销售、法律之类要对外打交道的工作的人来说。当然,如果你有自己的技术和特长,也无需这样做,发简历找一份基本的工作都是没有问题的。美国很多的IT男,不少也是成天呆在家里对这电脑,也不大爱出去玩。
做买卖也是如此。中国人同领导、同客户一起去洗桑拿,一笔单子就定了;美国人请客户去拉斯维加斯看脱衣舞,客户玩爽了,就给你生意了。我们常说无奸不商,做买卖的为了钱任何事情都做得出来。美国人其实也是如此。但是中国人对这种文化已经有点以为常,甚至麻木了,普通人也去认可和推崇这种做法,会跟你说,社会就是这样,要做成买卖就要这样,你不这样做你混不下去的。但是美国的普通老百姓还是相对独立自我一点,所以你过你这样的生活,我有我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没有谁影响谁的意思。而且在美国媒体上,商人很多被描绘成邪恶的形象,叼了个大烟斗,专干坏事。这或多或少是美国民众对商人的定位。这也就是说,对大部分美国普通人而言,道德的底线还是存在的。
关系这个东西在任何社会都是无法避免的。而且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人还是有社会等级差别的。家庭背景、教育、出生地、经济状况等等因素决定不同的人归属于不同的圈子。但是每个人都希望通过依靠现有关系或者寻求更多关系,往更高的阶层走,这也就形成了社会竞争,形成了优胜劣汰,社会才会进步。只是在历史进程的某个点上,我们比较多的强调公平;而到了另一个点,就偏向了效率。
而这个过程中,有一样东西是关键的,那就是教育。在中国,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穷人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改变家庭命运。即便是现在,高等教育也变得世俗化了,但是普通人只要会读书,脚踏实地,找一份工作应该都不是太大的问题。现在有那么多人在喊日子过不下去了,其实不是日子过不下去了,只是人的欲望变得更大了,甚至迷失了,都不知道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美国也是如此,虽然一般人有一份工作,都能算的上中产阶级,但是很多人还是要往中产阶级的顶端或者上流社会挤。教育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美国人往昂贵的名校挤。好的大学不仅可以给你一个炫耀的头衔,而且还可以让你接触到更多的社会资源——老师、同学,这些关系可以让你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