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在美国生活有些年头了,说说真实美国房价

10-04-05 21:25 36224次浏览
雪融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总体而言,普通美国人这年头买房没也有国内媒体说的那么容易,但是比起国内的老百姓而言,还是压力小很多。

  
  美国的房价也是跟人口分布相关,一般而言,东西两岸,主要是纽约及周边的城市,还有加州贵一点,中间地区便宜。除了人口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美国几乎人人有车,这让每个人的生活范围扩大了很多,买房时候的选择余地也很多。
  
  美国房子的中间价目前在20万美元左右。前面说过,东西两头贵,所以美国中间大部分地方的都不到20万美元。我今年到过美国的两个中部城市,一个是底特律,一个是堪萨斯城,就人口而言,这两个城市在美国排在10-50之间,算是二线城市。但是人口100万都不到,中国大一点的县城都比它大。房价也便宜,一个楼都只要10几万,甚至不到10万,20万出头都是很好的房子了。
  
  但是这些城市恐怖的一面,就是人口少,根本看不到中国人熙熙攘攘的人群。晚上睡觉,外面路上一点响动都没有,自然也没有什么丰富的。很多刚来美国的时候,感觉总算清净了,但是没过几个月,就开始无聊了。而事实上,住在这些二线城市的美国人也是挺无聊的,所以年轻人还是会往纽约、洛杉矶等大城市跑。
  
  这里稍微说一句题外话,美国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城市格局,说到底是自由经济社会体中,资源自由配置的结果。不想我们,一个大项目建在哪里要发改委说了算。美国都是大企业主导,企业觉得这个地方低价便宜、交通便利,就来这里设厂,可能一下子能涌进1-2万人口,城市便慢慢发展起来。
  
  再回到上面说到的底特律、堪萨斯城这样的二线城市。这些城市的房价相对便宜,但是这里的人靠什么过活?收入多少?
  
  美国是一个大企业主导的城市,因此每个城市几乎大同小异。买东西,都去沃尔玛;吃饭,都去subway;买家电,都去Bestbuy;买衣服,都去GAP;买鞋子,都去Nike……这些大企业几乎垄断了美国人所有的日常消费,是个无处不在的巨无霸,因此自然也要在每个地方聘用当地的员工。再加上电信、银行,小城市里的美国人有很大比例都是在这些大企业工作,收入也都很均衡,大约在3-4万一年,这就构成了美国所谓的中产阶级。
  
  有一些地方,可能是某个企业的总部,或者是某个行业的云集之地。比如底特律,三大汽车巨头都在那里。这就带来了大量的就业。但是现在汽车工业不景气,大量裁员;加之底特律所在的五大湖区传统的制造业优势已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口少了将近一半,很多房子都荒废掉。
  
  除了这些大企业,还有一些所谓的small business,很多都是买卖二手车,修修下水道,或者开个餐厅之类的。这就是美国的中小型城市的主要生活方式。
  
  大部分人在沃尔玛这样的企业工作。一年收入大概3-4万,除去税和保险,一年也就2-3万,再除去生活费用,算一半,一年存下1-2万。买个15万的房子也要10年。但是这些人都是本地人,很多在当地就有房子,因此买房的需求都没那么强烈。而且美国的房子,很多都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我们论坛上看美国的房子简直跟画一样,其实现实都没那漂亮。走进一看都很旧。所以要经常维护,把外皮换一下,在内部重新装修一下,这些都涉及到费用。
  
  (待续)
打开淘股吧APP
127
评论(18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wallace

10-04-07 12:11

0
按人口密度分析中国其实不靠谱的, 论密度能密得过日本?
onlyone

10-04-07 12:09

0
d
winqueen88

10-04-07 11:30

0
很好。留爪
rickwy

10-04-07 01:23

0
看了1个多小时才看完,感谢楼主转帖,让我对美国有了 多些了解。
关于房价我也有些个人的看法: 中国的房价肯定会在不远的将来普遍比美国高的,哪怕经济还只有美国的几分之一。这个人口多的亏,我们吃的太大了。人多,需要的资源就多,别的不说了,就耕地,你就得维持一定的警戒线。中国10多亿人口要是发生粮食荒,你从那里去搞吃的?高房价 影响产业发展经济发展,一般人都知道,但房价房价的上涨你也还是无法阻挡。很多人怪政府,其实政府再怎么极力遏止房价,也是徒劳。
大城市的房价还是会有下跌的那一天,不过那要等中国劳动人口开始下降 或者 经济倒退。
只发娱乐贴

10-04-07 00:04

0
安森

10-04-06 23:56

0
精品中的精品,可惜只能加油一次
眼睛钢

10-04-06 23:55

0
好祥细,
夏洛的网

10-04-06 23:52

0
很客观的帖子
感悟人生

10-04-06 23:51

0
说白了,我们规划的极其差,就出现了这结果,凤凰台也说了当年北京没搞好规划,今天成这样了。
雪融

10-04-06 23:49

0
 ============美国人也讲关系,到处都谈networking。前面有同学提到找工作靠熟人介绍,这在美国也是很常见的。无论是上大学还是找工作,如果有牛人给你写个推荐信,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很多。
  
  但是我感觉和中国不同的地方在于,中国人更多的强调通过关系获取资源,强调这个资源的本身。比如你家亲戚是某国企负责人事或者某个局长的,这个人就有很大的权力。所以你可以通过这个关系获得你想要资源。一旦有了这个资源,找到一份工作,你下半辈子也就衣食无忧了。这一套在中国的一些小地方尤为盛行,大概这些地方没有大城市那么开放,长期的积还是难以打破。
  
  美国人的话更多的强调搞关系的能力,也就是获取资源的能力。你大学毕业到了一个城市,一个熟人也没有,你得完全靠自己去获取资源,所以你要跟朋友出去玩,去酒吧给人搭腔,一点一点认识更多的人,或许可以通过他们打听到一些工作的机会。这些都要靠自己社交的能力,尤其对那些做一些销售、法律之类要对外打交道的工作的人来说。当然,如果你有自己的技术和特长,也无需这样做,发简历找一份基本的工作都是没有问题的。美国很多的IT男,不少也是成天呆在家里对这电脑,也不大爱出去玩。
  
  做买卖也是如此。中国人同领导、同客户一起去洗桑拿,一笔单子就定了;美国人请客户去拉斯维加斯看脱衣舞,客户玩爽了,就给你生意了。我们常说无奸不商,做买卖的为了钱任何事情都做得出来。美国人其实也是如此。但是中国人对这种文化已经有点以为常,甚至麻木了,普通人也去认可和推崇这种做法,会跟你说,社会就是这样,要做成买卖就要这样,你不这样做你混不下去的。但是美国的普通老百姓还是相对独立自我一点,所以你过你这样的生活,我有我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没有谁影响谁的意思。而且在美国媒体上,商人很多被描绘成邪恶的形象,叼了个大烟斗,专干坏事。这或多或少是美国民众对商人的定位。这也就是说,对大部分美国普通人而言,道德的底线还是存在的。
  
  关系这个东西在任何社会都是无法避免的。而且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人还是有社会等级差别的。家庭背景、教育、出生地、经济状况等等因素决定不同的人归属于不同的圈子。但是每个人都希望通过依靠现有关系或者寻求更多关系,往更高的阶层走,这也就形成了社会竞争,形成了优胜劣汰,社会才会进步。只是在历史进程的某个点上,我们比较多的强调公平;而到了另一个点,就偏向了效率。
  
  而这个过程中,有一样东西是关键的,那就是教育。在中国,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穷人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改变家庭命运。即便是现在,高等教育也变得世俗化了,但是普通人只要会读书,脚踏实地,找一份工作应该都不是太大的问题。现在有那么多人在喊日子过不下去了,其实不是日子过不下去了,只是人的欲望变得更大了,甚至迷失了,都不知道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美国也是如此,虽然一般人有一份工作,都能算的上中产阶级,但是很多人还是要往中产阶级的顶端或者上流社会挤。教育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美国人往昂贵的名校挤。好的大学不仅可以给你一个炫耀的头衔,而且还可以让你接触到更多的社会资源——老师、同学,这些关系可以让你终生受益。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