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段永平经常说。而且我觉得企业的技术、人才、研发能力都要积累的,所以沙钢需要和宝钢合作,而不是反之。
做大、做强、分享,是人类的主旋律,好的企业应该也是这样。
0
我们的国企改革中,过多的考虑了利益,而根本没有想到文化.
也许只有建立在文化之上的利益,才是真正长远的利益.
或者更进一步的说,利益只是文化的负产品而已,这是我目前理解的文化和利益之间的关系.
看来分析企业一定要好好分析它的企业文化,特别是大型企业.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
靠,原来我们公司大张旗鼓地提高伙食标准,竟然还有如此来头!原来还风传总公司一把上台后关心职工.....岂不知是被李主任关心了一把!可惜!得益最多还是各单位一把和承包食堂的!
0
多说说,多讲讲,对我们好,对你也是有好的呀
0
好多事也只是瞎说而已,我是天生智障,后天又不足,有些缺陷是在这两年才发现的,比如写字、运动能力。唯一值得高兴的是我有能力把基因相同的女儿改造的很完美,除了近视眼我没有办法。关于投资也好,社会也好,都是盲人摸象,瞎说的。以后也不想瞎说了。
0
上周看了 秦晓先生的一个招商局百年 庆典之际,对话节目的访谈视频。感觉确如兄所判断的,秦晓先生是有理想主义情结的学者型的企业家,并不适合到地方或者搞政治。
0
谢谢 bhj8兄的解读,学了!
0
这篇文章写得蛮有水平的,企业、社会、个人的发展都有规律可以遵循的。我的信仰在这两年确实发生了变化,这就是痛苦的源泉。从这篇文章看,秦晓确实是个学者,现在的国企是中国最后的资本,现在分掉国家就彻底完了。国家一共才有多少资产,如果出现像黄光裕这样的人多一些,资产集中到这些人手里,我们全体人民集中到地狱里去。
0
好文常看
0
从我个人的理解,还是陈晓的模式更适合国美,因为在黄光裕眼里,社会、企业、员工是他的玩物而已,而且他的商业观就是规模,而不是规模、质量、效益的均衡发展。说的难听的,就是玩股市套现的,有什么意义?
不过作为同龄人,经过九死一生,企业做到这个规模,如此下场,可能还是很多事未看透。是大鳄鱼的玩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