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哈高科吸收合并湘财证券,长江证券重仓介入

10-03-01 17:17 6084次浏览
爱汝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新湖系的三驾马车新湖创业600640、新湖中宝600208、哈高科600095现在成了两个了,前面两个吸收合并为一家新湖中宝600208,专司房地产; 剩下的哈高科600095现在主业农业、新能源与房地产;
新湖系的未上市公众公司为湘财证券,占50.6%;注册资本在2009年11月份变更为29.97亿,减少的12亿为06年前的亏损未弥补额。其实如果不减注册资本,在3年内使该亏损完全可能被弥补,因为06、07、08三年湘财合计盈利了近16亿,09年盈利9.6亿左右,10年达到10亿没有大问题。为什么急于改变现状?目的是满足3年连续盈利无历史包袱的上市要求。
湘财证券虽然达到了上市要求,如果采用IPO,排队不止3、5年,只有借壳或吸收合并最快。借壳?借谁啊?只能是哈高科,只有这样,新湖集团的利益才能最大化,因为它们都是自己的东西,合并后会大幅提升价值,达到1+1》2的效果,新湖集团在两个公司的股权都将大幅升值,
如果是借壳,技术走势将复制000783长江证券借壳石炼化时的K线!
如果是资产置换加定向增发注入湘财证劵56%的股权;则000685公用科技2008年7月的故事将重演!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1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爱汝

10-03-01 17:25

0
黄伟废壳后再收缩 新湖系减持哈高科4.15%股权

  去年年底,在别人一掷千金为上市“买壳”之际,州商人黄伟却通过吸收合并新湖创业的方式,自废一壳资源,此举曾令舆论哗然。

  实际控制人黄伟在对旗下控股的上市公司哈尔滨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哈高科”)调整控股关系不满一年之后,今日公告,突然大笔减持哈高科股份,通过大宗交易两次累计减持15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4.15%。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或许是继合并新湖创业后,资本大鳄黄伟继续收缩战线之举。

  减持哈高科4.15%股权

  哈高科是神秘资本玩家黄伟旗下“三驾马车”之一,公开资料显示,黄氏通过新湖控股及新湖集团,控股了新湖中宝、新湖创业(现已合并)、哈高科等三家上市公司,同时亦由旗下各类子公司参股多家金融、资源性企业,被称为“新湖系”,成为游弋在资本市场的大鳄,但与“新湖系”在证券市场的影响力相比,控制人黄伟甚为神秘、低调,至今,没和任何媒体有过接触。

  “新湖系”主要涉足房地产开发、金融投资、医药农产品、矿产、化工等产业,其中,房地产开发和金融投资在集团占绝大比例。新湖中宝吸收合并新湖创业后,“新湖系”地产的比例将占70%左右,同时,金融投资为辅。

  2004年底,“新湖系”开始入主哈高科。当时新湖控股、浙江新湖房地产作为一致人受让了7844.18万股公司股权。在资本市场的揽壳开始扩展。

  2006年2月14日,新湖控股又以每股2.55元,受让哈高科总股本的12.25%股。2008年10月,黄伟放弃新湖控股,通过新湖集团直接控股新湖中宝、新湖创业及哈高科。

  昨日晚间,哈高科发公告称,控股股东新湖集团于2009年12月23日和2009年12月24日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分两次累计减持哈高科股份1500万股,占公司现有总股本的4.15%。其中2009年12月23日减持300万股,2009年12月24日减持1200万股。

  减持前,新湖集团共持有哈高科股份110,493,993股,占公司现有总股本的30.59%。减持后,新湖集团仍持有公司股份95,493,993股,占公司现有总股本的26.43%.

  按照12月23日和24日两日收盘价计算,新湖集团此次减持合计套现金额约为1.04亿元。

  黄伟收缩战线?

  黄伟从卖眼镜起家,制造了一个充满并购色彩的创富故事,又是一个神秘的资本大鳄。2009润百富榜公布黄伟、李萍夫妇以财富300亿元排名第五。“系”成之初,三家上市公司中,除了新湖创业以地产业务为主外,新湖中宝和哈高科的地产业务所占比例很小,并且公司业绩平平,常年来依靠和母公司之间的地产关联交易或非经常性的损益方能获取微薄的盈利。从这种情况来看,这两间公司更像是黄伟为以后的资本运作而养的“壳”。

  2006年,黄伟将新湖集团的地产业务装入旗下上市公司新湖中宝,为日后“废壳”埋下伏笔。

  2008年底,新湖中宝换股吸收合并新湖创业,“新湖系”旗下原本三驾马车削减为二。

  为何自废一“壳”?新湖的解释为,2006年8月23日,黄伟签署了一份《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函》,原因是新湖系旗下新湖创业和新湖中宝均为以房地产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

  但市场人士认为,黄伟此举是其收缩战线初始之笔。2008年的金融危机虽然并未使黄伟财富减少,反而荣登2009年润榜前十名,但是作为涵盖房地产开发、金融投资、医药农产品、矿产、化工等产业的新湖系来说,其资金链日益绷紧已经并非秘密,在此次减持之前,新湖集团所持哈高科股权全部被质押,在7月给浙商银行杭州分行解除质押后,又全部质押给了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嘉兴支行。

  并且,新湖集团持有的新湖中宝61.15%股权质押给中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新湖中宝还在今年10月27日发布股权质押公告,欲融资251亿元。种种迹象显示,新湖集团资金链堪忧。

  尤其是近些年,“新湖系”的屡次资本运作,被诟病已久,黄氏欲淡化“新湖系”以退为进。

  此次减持哈高科也被认为是再度收缩战线的举动。与新湖中宝相比,哈高科业绩一直平平,并且根据此前哈高科三季报预计,由于公司房地产业务可供出售商品房减少,房地产业务利润大幅下降,以及出售哈高科佳木斯中药股权亏损等因素影响,2009年预计业绩亏损。

  大股东刚减持了4.15%股份,国家就出台减持征收20%的所得税!
n3100t

10-03-01 17:23

0
问题是什么时候启动
买进去等一个月,一年,还是十年?
爱汝

10-03-01 17:21

0
黄伟是谁???
黄伟生于1959年9月30日  浙江温州人。1983年毕业于温州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系,现为中国百强民营企业——浙江新湖(控股)集团董事长,持有新湖控股68.2%的股份。2003年,新湖集团拍得上海磁浮列车的冠名权,2008中国高校富豪校友。黄伟温州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去浙江省委党校读本科,毕业后到温州市委党校教书,教书时间很短就“下海”了。
上世纪90年代初,黄伟凭借温州人的胆识,在杭州国际大厦租下了几个柜台卖眼镜,并从中赚到了第一桶金。
黄伟走了一条完全不同于温州模式的财富之路,脱离了温州的主要产业——制造业,资本运作方面的“天才”特性和对投资市场的先知先觉开始凸显。
上世纪80年代初,一些小型国企和集体企业开始进行股份制尝试,最初的股票开始出现。1991年4月4日,深交所以前一天为基期100点,开始发布深证综合指数。1991年7月15日,上交所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100点,开始发布上证综合指数。
1991年末,上海发售1992年的股票认购证,每本30元。每本证都有一个号码,凭证参加1992年上海市发行的股票摇号,中号者才能购买股票。
当时,很多人并不了解股票认购证,30元也不算小钱,精明的上海人大多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光看不买。可以说,发售形势一片惨淡。
据说,黄伟在眼镜销售中积累的2万元资金在此时派上了用场,他买了800多本认购证。
由于买的人少,买到了认购证的人,中到新股的概率就高了。坊间,时不时传出,某某中到一个新股,发财了。之后,在上海人眼中,买到认购证就意味着找到了发财机会。每逢认购证发售,他们拿着板凳、被子漏夜排队。1992年的认购证一度曾在黑市上炒到上万元一本。正是这800多本认购证,为他换来了800多万元的原始资本积累。
关于这个发家版本,记者向目前新湖系的一名高管求证,对方笑着说,“我听到的版本也大致如此。”
新世纪以来,上百家民营企业千万百计欲冲入资本市场。周成建的美邦服饰(SZ:002259)和吴志泽的报喜鸟(SZ:002151)于2008年在深圳市场成功上市,成了温州一批较早进入资本市场的幸运民企。
而此时,黄伟已是3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这3家上市公司分别是 新湖创业(行情 股吧)、 新湖中宝(行情 股吧)和 哈高科 (行情 股吧)。

1994年,他创立浙江新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湖集团)和浙江新湖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新湖房产),注册资本分别为1亿元,黄伟担任了董事长。同时,黄伟又创立了宁波嘉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嘉源)。
1993、1994年经济经历高涨到紧缩,大多数国有房企因体制刻板,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遭受重创,纷纷关、停、并、转。在中国房地产市场掀开的这波“国退民进”的浪潮中,黄伟以低成本夺得先机。黄伟此举,比温州“炒房”大军足足提早了七八年。
从此,黄伟展示了在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腾挪的一个个传奇。在这个平台上,黄伟的得力干将开始登场。

1996 年,邹丽华初到新湖,启动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房地产开发。那一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还处在 “冰河期 ”,新湖集团在房地产领域开凿的第一个项目就在黄伟的家乡——瑞安市。飞云江畔,3 万多平方米的绿化带半掩着一排欧式住宅群,已成新湖在当地的一张 “ 金名片 ”。
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回暖,新湖开始伸出资本触角。
新湖在城市间进行梯队扩张,一线城市如上海,二线城市如杭州、南京、沈阳,三线城市如温州、镇江、芜湖、九江等。
2000 年,房产市场成为国民关注的焦点,新湖毅然紧缩证券期货市场业务,携 40 多亿元资金闯荡上海滩。“新湖明珠城”项目是上海市环线内最大的旧城改造工程之一,亦是浙江民营企业在上海最大的投资项目之一。
同年,黄伟通过系列资本运转掌握了新湖创业(SH:600840,现该股票已与新湖中宝合并)。
新湖创业的前身是1994年上市的绍兴百货大楼。2000年,黄伟控制下的新湖集团和其控股子公司宁波嘉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合计持有了绍兴百大29%的股份,成为了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黄伟“造系”也因此正式启动,并在资本市场以“无形手”掌控数家上市公司。
房地产市场累积的雄厚资本,推动黄伟加速向资本市场渗透。与黄伟如今在期货领域表现类似,在每个比较市场化的领域,黄伟都一鸣惊人。
2003 年3月5日,上海新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2090万元拍得磁浮列车两年冠名权。
此时,新湖系的资本实力已经非同小可。
2004年底,“新湖系”开始入主哈高科(SH:600095)。当时新湖控股、浙江新湖房地产作为一致行动人受让了7844.18万股公司股权。在资本市场的揽壳开始扩展。
2006年2月14日,新湖控股又以每股2.55元,受让哈高科总股本的12.25%股。至此,新湖控股及新湖房地产持股比例共计42.24%,新湖系成为哈高科的惟一非流通股股东。
2006年,新湖集团又以定向增发的方式将旗下14家房地产公司注入控股公司新湖中宝。同年的 7月25日,新湖集团将直接和间接持有G中宝(SH:600208) 股权25.32%,现为新湖中宝,成为实际控制人。
黄伟通过这个平台,逐步将原先主营大豆加工的哈高科向房地产领域推进。在这个时代,黄伟的一些领域正是目前温商资本的“热门”。
除此之外,黄伟还通过新湖控股、新湖集团以及旗下的新湖中宝、新湖创业等上市公司控股、参股了湘财证券、新湖期货、盛京银行、青海碱业等公司、温州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等。
自此,黄伟旗下产业涉及地产、金融、矿产等三大行业,公司遍布全国各地,“新湖系”已经成为国内资本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派别。
温州首富黄伟夫妇的背后:黄伟简历和业界评论

  温州首富。这又是一个充满并购色彩的创富故事,又是一个神秘的资本大鳄。

黄伟是一个酷爱围棋的温州商人,游走于股市和楼市之间,用短短两年的时间构建了在国内资本市场赫赫有名的新湖系。

  黄伟从温州师范学院毕业后在温州瑞安城关一中做过教师。做过教师。上世纪90年代初,黄伟到杭州谋生,通过卖眼镜赚到了2万多元的第一桶金,并于1991年前后用于买进800多张认购证,而正是这笔投资为他换来了800多万元的原始资本积累。

  温州人做实业的本能在黄伟身上崭露无疑,也促使他从1994年开始转身,投入当时正在兴起的房地产行业。1994年,黄伟创立了浙江新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湖集团),担任董事长。同年创立的还有宁波嘉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浙江新湖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新湖房产)。2000年,新湖集团和其控股子公司宁波嘉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合计持有了绍兴百大29%的股份,成为了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2004年底,新湖系入主哈高科,当时新湖控股、浙江新湖房地产作为一致行动人受让了7844.18万股公司股权。2006年2月14日,新湖控股又以每股2.55元,受让哈高科第二大非流通股东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房屋建设开发总公司持有的3205.21万股国有法人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25%。至此,新湖控股及新湖房地产持股比例共计42.24%,新湖系成为哈高科的惟一非流通股股东。2006年7月25日,新湖集团将直接和间接持有G中宝(600208)(后更名为新湖中宝)25.32%股权,成为实际控制人。

  2006年,黄氏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上海磁浮列车冠名权拍卖成功,使浙江新湖集团一时扬名海内外。而当传媒把注视的目光齐刷刷瞄向集团董事长邹丽华时,黄伟才是新湖集团的幕后老板。这个黄老板,一直神出鬼没,游离于公众的视线之外。

  2008年10月28日,新湖控股股权转让后,黄伟成为新湖集团的控股股东,黄伟、李萍、邹丽华分别持有新湖集团67.12%、28.83%和3.9%的股份。2009年3月,民风特纸披露其股东情况,其股东新源控股老板易武与新湖集团老板黄伟是亲戚关系。目前,新湖系正在民风特纸悄然布局。

  大概养三个壳颇有些疲惫,黄伟今年选择自废一壳,将新湖创业和新湖中宝吸收合并为新的新湖中宝,由此新湖中宝将成为新湖集团的最大资本运作平台。而新湖中宝在地产、金融、矿产、制造等四大产业广泛铺路,发生的股权交易非一般人所能,未来财富的空间留待世人想象。
爱汝

10-03-01 17:19

0
2009胡润全国富豪排行(表一)

排名  姓名  财富(亿)  公司

1  王传福*  350  比亚迪

2  张茵家族*  330  玖龙纸业

3  许荣茂家族  320  世茂集团

4  杨惠妍家族  310  碧桂园

5  黄伟、李萍夫妇*  300  新湖集团
5  刘永行家族  300  东方希望

5  卢志强  300  泛海建设

5  朱孟依家族  300  合生创展/珠江投资

9  王健林  290  大连万达

10  刘忠田家族*  280  忠旺集团

10  严彬*  280  华彬集团

10  张近东  280  苏宁电器

(*为新进前十的富豪)
爱汝

10-03-01 17:18

0
湘财证券缩股减资方案获核准

  上海证券报2009/11月19日讯 湘财证券17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减资缩股方案已获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司原来三家股东山东鲁能物业公司、山西西延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以及东北电力物资总公司退出,变更后的注册资本为29.97亿元。

公告显示,根据中国证监会证监许可(2009)1041号《关于核准湘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变更注册资本的批复》,湘财证券变更注册资本由42.69亿元至29.97亿元的方案获核准。湘财证券表示,公司将于批复之日起的3个月内完成工商变更手续。

据湘财证券2008年年报显示,该公司于2008年8月完成第五次增资扩股工作,注册资本增至42.69亿元。对比两次股东名单可以发现,湘财证券此次完成缩股减资后,股东家数由原来的21家减少至18家,原股东山东鲁能物业公司、山西西延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以及东北电力物资总公司消失在了变更后的股东名单中。

资料还显示,上述三家公司2008年末分列湘财证券的第二、第五以及第七大股东,2008年年末的账面总额为8.34亿元,占原先总股本的19.5%。

此次缩股完成后,新湖控股有限公司仍然是湘财证券的第一大股东,其持股比例有原先的55.94%增至69.22%。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缩股减资过程中,目前第一大股东新湖控股有限公司以及第三大股东西北电网有限公司的出资金额均有所下降,两家公司的账面余额分别较2008年末减少了3.14亿元和1.19亿元。

此外,目前有多家上市公司持有湘财证券的股权,分别是 新湖中宝(行情 股吧)持有3.67%, 电广传媒(行情 股吧)持有1.2%, 伊力特 (行情 股吧)持有0.18%, 长城信息(行情 股吧)持有0.11%。(本文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潘圣韬)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