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背靠“一号文件” 大豆产业“攘外”方案上报

10-02-23 09:36 1528次浏览
beatmarket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背靠“一号文件” 大豆产业“攘外”方案上报

2010年02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胡薇 ○编辑 阮奇
  ⊙记者 胡薇 ○编辑 阮奇
  

  黑龙江6成大豆种植企业被迫停产;鲁花、金龙鱼等食用油价格忽涨忽跌……我国大豆产业上下游目前出现的各种怪现象,说明处于中游位置的外资势力已羽翼丰满,强大到足以控制产业链其他环节的命运。

  为改变过高的对外依存度,记者日前从中国大豆协会了解到,该协会已将研究材料和解决方案上报国家主管部门。业内人士表示,今年的一号文件和三农政策都显示出,接下来有可能出台促进大豆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ABCD”渗透中国大豆业

  作为我国大豆的主要产区,黑龙江省大豆产量占到全国近一半,当地有着30多家的大豆加工企业,不过目前已经有60%的企业都停产。“现在我们积压的豆粕有将近1万吨,豆油也有3000多吨,都不敢卖啊,卖了就亏了。”黑龙江吉庆大豆蛋白油脂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鸿飞对记者表示。

  “现在采购一吨大豆,就要亏100到150块钱,只能停产了。”刘鸿飞表示,春节后停产的可能更多,估计要到四五月份才能看到市场是不是可以有所复苏。

  据了解,近几年我国大豆产业一直面临进口大豆的低价冲击。去年金融危机的时候,黑龙江省近70%大豆加工企业都停产。“现在我国大豆产业整个产业链都存在问题。”黑龙江省大豆协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该负责人介绍,我国大豆产业链的问题,都与“ABCD”有关。据悉,2004年的大豆危机,导致国内压榨企业损失惨重,大量企业倒闭,而此时控制粮食生产运销的四家国外公司趁机低价收购、参股中国大豆压榨企业。ADM、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这四家分别以字母“A、B、C、D”开头的粮商收购了我国70%以上的停工企业,从此我国大豆产业链环节被外资打断,并开始受制于“ABCD”。

  

  大豆产业背水一战

  “我国的大豆产业可以说已经是到了发展的关键关口,政府与企业应共同努力,做大做强一批国内企业,建立完整自主的产业链条,这样才能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抵御外部冲击。”上述黑龙江省大豆协会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近几年黑龙江大豆企业大规模停产现象严重,希望本次上报的方案能帮助大豆企业走出困境。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刘登高对记者表示,本次上报的内容主要是促进我国大豆企业做大做强,降低对外依存度,建立自主定价体系,形成自主品牌。由于目前外企渗透太深,促进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将以内部文件的形式下发。

  “现在解决的关键在于必须从国家政策和企业两方面共同努力。”刘登高认为,虽然此前政府已有出台相关的补贴和代储代收制度,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单纯的补贴效果有限。

  刘登高表示,政策制定应从整个产业体系的发展来考虑。“包括贸易、投资、产业政策都须综合考虑,并且放到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他建议大豆产业的发展应列入“十二五”规划,“毕竟,大豆产业背后涉及到的是4000多万豆农的就业及粮食安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为数不多的几家本土大豆压榨企业外,我国目前的大豆压榨业正逐渐沦陷到外资手中。有企业人士建议,由于外资正是从压榨类企业入手逐渐控制我国大豆产业的中游,进而控制上下游,因此在未来出台的政策中,应率先扶持本国压榨类企业,尤其是中大型压榨类企业,与外资抗衡,从而逐渐给上下游以生存空间。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handou

10-02-23 14:13

0
600095
beatmarket

10-02-23 14:11

0
这么好的题材没人来助攻一把?
beatmarket

10-02-23 09:54

0
给平安这一把搞的有点懵,大家可能有点怕,没敢冲
待会大盘缓和了,估计有机会
貔貅御龙

10-02-23 09:47

0
哈高科 冬令良莠 能涨停吗?
beatmarket

10-02-23 09:41

0
上证报今天这两个新闻有点意思,国家要是决定打压金龙鱼这些外资品牌,转而扶持国内大豆压榨公司的话,给中粮控股,东凌粮油这些本土企业带来很大的机会啊
beatmarket

10-02-23 09:36

0
大豆反击战
2010年02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胡薇 ○编辑 阮奇
  ⊙记者 胡薇 ○编辑 阮奇 
  

  前几年有本电影叫《地球反击战》,讲的是面对外星人的入侵,地球上各个国家如何团结起来反击的故事。而目前我国的大豆产业,也面临着一场同样的战争——外资反击战。

  自从2004年大豆危机后,外资逐渐控制了我国的大豆产业,经过几年的渗透,外资已经强大到足以让上游种植企业大部分亏损破产,也足以强大到影响到下游食用油的价格波动。

  采访中,一位业内人士的话表现出他的心忧:“现在大豆产业外资已经渗透得很深了,国内企业如何抱团应对,并建立相关的体系和机制是现在必须考虑的问题了。”

  从种植到压榨,再到销售,目前我国大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无不充斥着外资的痕迹,要成功应对只有提升整体综合实力。而在此过程中,除了政府的支持,企业之间抱团做大做强,形成能与之抗衡的大型企业集团,或许将成为这次“反击战”的制胜要诀。

  幸运的是,我国大豆产业的各方力量,正在组织这场反击战。

  为打好这场反击战,各方人士均对敏感话题三缄其口。曾向国家提议制定“大豆产业振兴规划”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夏友富一听是记者电话便匆匆挂掉;黑龙江大豆协会负责人在采访结束后两个小时突然要求隐去其姓名……

  原来,由于外资对我国大豆产业渗透过深,我国大豆产业为了打好这场反击战,各方人士对上报的方案中所涉及的具体政策措施,均表示无可奉告。而接下来如果出台扶持政策,也将以内部文件的形式下发。

  但是中国大豆协会仍然告诉了记者大致方向,这既是敲山震虎,也是在鼓舞本土企业的士气——自主定价权和自主品牌,已在不远处。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