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北方的空气是非常通透的,因此北方的景色也是明朗清晰的。江南的这个季节不同,由于湿度大,即使不下雨,空气也像薄雾一样,因此江南的景色总是像水墨湮在宣纸上,房屋和树木的轮廓都不是非常分明,而是有一些晕在空气中,然后渐渐淡下去。经过雨水的清洗,城市里建筑和植物上常见的灰尘不见了,只留下干干静静地颜色,粉白的墙,青灰的瓦,青绿的叶和苔。身边的小河汊里,一艘小船吱吱呀呀地过来了,挂着三个一串的小红灯笼。艄公摇着橹,小船随着橹左摇右晃,慢慢从身边过去了。连拍了几张照片,船儿还地显现在取景框里。换了汽车,只怕早就绝尘而去了。
0
走没几步,开始飘起雨丝,现在的雨就是比头发丝还细,沾衣不湿。这时候的雨,像是跟你捣蛋的小孩子。刚开始,雨极细小,你不理他,不打伞,雨就越下越大。等你将雨伞撑起来,没走两步,雨又停了,哎!这几天就被雨这样玩弄于股掌间,真是气不得,笑不得。
0
我第一天行走的是一条给驴友、背包党推荐的步行线路,当然只是众多线路之一,还有很多好地方,没来得及去。城市历史一长,好东西好地方就太多了。这条线路就是特色小巷,巷子很窄,自行车是可以骑的,但是由于江南老城的格局,总归是比较小巧的,如果骑车,往往一不当心,就错过了一条小巷了。我一路步行,还经常错过。太惯大城市了的“大”了,对于小,总缺乏充分的理解。比方说,我拿着地图,想要去一条小巷,走了5分钟,想问问路人甲“还有多远才能到呀?”,路人甲告诉我“走过了,前面一条巷子就是了。”
0
现在正是江南的梅雨季节,是细雨纷飞,梅子红熟的时候。趁着工作间隙和好天气,去江南的古城小巷,体味烟雨江南的静谧悠远。这个好天气,在很多人看来,肯定不算好,然这正是我想要的天气:每天都会下几场牛毛细雨,没有太阳,很潮湿凉爽,可以穿裙子,露出小腿,不用担心裤子会被雨弄得湿嗒嗒。只要带一把很小的伞,随身的东西可以轻巧。以前来过这个小城,很多次,但都只是去经典的地方。经典意味着深度商业化,是模特而不是普普通通的寻常人,我的心底更希望看到生活版的江南小城,悠悠长长的小巷,自行车都进不去,只能步行。这次就是去步行江南,梅雨中的江南。
0
今天得了一份粽子,很大的纸盒包装着,沉甸甸的,裹着明黄色的彩纸,很帝王的样子。现在,节日的内容只剩下吃东西了。有人说端午节和中秋节就应该叫粽子节和月饼节了。原来的节日却不是这样的。小时候,过端午,要用雄黄做芯,扎小布偶的。雄黄据说是可以辟邪的,当初许仙就是让白娘子喝雄黄酒,好辨别她是不是妖精。做布偶,最里面是雄黄,中间是棉花,最外一层是布头。小布偶可以是小孩子,也可以是小动物,要用鲜亮的布做衣衫,用浅粉色的布做面目,用黑色的线做头发,都是自己动手做的。布偶缝好后,要在布偶下面扎个红丝线结的穗子,上面系好红绳,挂在脖子上做饰物,当然别的地方也可以挂的,比如书包,蚊帐,窗户上。大家还要比一比谁做的好看。还要结咸鸭蛋兜。就是用红色的毛线编一个小网兜,上面是活结,可以收拢和打开这个小网兜的。把鸭蛋放进去,带到学校,用鸭蛋的大头来碰,谁的破了就先吃谁的。爸妈买回来艾蒿,用艾蒿煮了水给全家人洗澡,也是驱邪的。还有一蓬艾蒿,挂在门口,一直要挂到第二年新年贴春联的时候。
0
这个盛会,搞得整个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以前,买张火车票,到附近的售票窗口,5分钟就可以买到。现在可好,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结果却是,票已售完。飞机也是,回来的飞机只能订到头等舱,稍晚几分钟,头等舱也没有了。去餐厅吃饭,平时一去就可以点餐,餐厅里还有些许空位,现在等位就要半小时。
0
高强度的工作绝对可以将人逼疯。我想起曾经工作过的一个公司,前后工作了3个月。每天早上6:30分出家门,天是黑的;晚上最早7:30离开公司,到家都8:30了,天是黑的。这个工作需要大量的资料搜集和分析,然后要翻译成英文并邮件给香港。上司是个香港人,只要发现有翻译错误,就用邮件骂个狗血喷头。还经常从香港飞过来,当面骂。不但骂我,骂同事,还无端骂全体大陆人。不知道他哪儿来的这么做的底气,不过是香港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虽说做大金融行业,可并没有考过CFA。周末要么加班,否则一定是在家补眠。那时,每个月领薪水都还是现金,没有进银行卡的。家里人来看我,打开抽屉,里面全是钱,因为根本没有力气去逛街消费。朋友打电话给我出去玩,总是回:不行,要睡觉。这份工,真是不见天日,生不如死。熬了三个月,实在绷不住了,提出辞职。否则,只怕也要去自杀。
0
一个人,要同时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殊为不易。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的人情冷暖,世事变迁,心境转移,都要逐一品尝。经历,是财富;不经历,是幸福。
0
比较了一下,还是三亚好一些。无论是环境本身还是规划,或者绿化,三亚确是更胜一筹的。但是,每个沿海城市都有它独特的美。比如,每个城市的历史都是不同的,老建筑的风格也有很大差异。我们在晚上的街头散步,就可以感受到南方城市那种慵懒的舒适,10点多钟,正是街头排档生意最旺的时候。坐在街边的矮桌和短凳上,呼吸着小汽车跑过扬起的小灰尘,吃海鲜烧烤,喝一份凉茶,是很便宜的享受。贵一点,去一个茶楼的小露台上吃热乎乎的甜品,每份都很大,女生要两个人分吃一份。露台的栏杆也是矮矮小小的,桌子只有三两张,头顶上的阳伞在夜风中轻轻晃动。有点凉意,要把衣服裹裹紧。同行的人,点了冰品,大家都伸了手里的勺子去舀来吃,太冰了,只能吃一口!冷却了头上的汗,还有逛街消费的热情,晚了,也是时候回去大睡一觉了。
0
不过,我记得以前看简-奥斯丁的小说或者看《飘》的时候,那上面说贵族妇女都是要肌肤胜雪的,黑皮肤就像下等女人,那这种喜爱黑皮肤的惯是比较近期的事情了?搞不懂。人说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玩偶,潮流又何尝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