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申雪赵宏博的短节目还是很漂亮的,以前有一次看陈露的比赛,好像表演的化蝶,那次也挺震撼的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0
才差两个月就不能参赛,这要是在中国,差两年都能给改了。中国的运动员,体操队可以把年龄改大,其他像田径,足球,篮球灯项目基本上都是改小,两个月在中国,根本就不算改动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0
生若夏花般绚烂
死若秋叶般静美
0
为什么不是地方,这周的罗牛山就象今天的浅田--杯具英雄
0
额
0
老实说我也有点看不懂现在裁判的评分标准,金地身材过分粗壮,象个一等兵,动作不够舒展,缺乏女性的柔美,而身体柔韧性更佳的浅田无论是动作的难度还是美感都胜她一筹,最后居然是这个结果;
类似的现象也出现在双人滑上,也许是申赵的高龄复出感动了裁判,才特意把银牌换成了金牌,让他们的职业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体现了好莱坞式的审美观。
0
好不好文不说
发得不是地方....
0
Johnny Weir :<Poker Face>
美轮美奂
0
浅田真央对于世界冰坛来说,曾经是一个爆炸的惊喜。她是历史上第一个能在正式比赛中完成三周半跳的女子滑冰选手,她在转到成人组的第一个赛季就夺得了总决赛冠军,如果不是年龄限制的原因,她会有很大的机会成为又一个利平斯基、又一个萨拉-休斯,以她纯真自然不造作的新鲜表演夺得奥运会的金牌。
但四年后的温哥华,浅田以一曲毫无瑕疵的《假面舞会》完成了她的短节目演出,纵观整个节目,她的动作完成质量非常高,你甚至无法相信她还能做出更好的表演,但在这种情况下,她依然落后自己的“一生之敌”金妍儿将近5分。于是这个时候你就不得不怀疑,她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以浅田的天资之高,她的技术难度水平本来可以独步天下。但令人不解的是,她在本次短节目中的技术分居然落后金妍儿3.2分,就连基础分值也比对方少0.5分。细看得分细则,她的第一个连跳选择的是阿克塞尔三周(三周半跳)接后外点冰两周,基础分9.5,完成分+0.6,而金妍儿则是做出了勾手三周跳接后外点冰三周,基础分10分,完成分+2。也就是说,在这一个连跳中,浅田就已经落后了1.9分。以跳跃难度而言,这两个连跳的难度其实都很大,但对于女子选手来说,三周半跳的难度和风险要远大过于勾手三周,其难度相差之大其实大过于接的后外点冰三周与两周的差别,但在新规则下,分数却是不如。这固然是新规则的不公平之处,也是浅田节目编排上的问题,因为,哪怕是浅田选择用难度稍微低于金妍儿的后内点冰三周接后外点冰三周来作为连跳,她其后完全可以在规定必须要有的阿克塞尔单跳上完成她的三周半跳,这样,同样是只做了一个三周半跳,但基础分值却会比现在高至少2分。
当然,这可能是考虑到浅田的体力和稳定性等问题而特意做的安排,但在编舞和节目设计上的问题却不容回避。浅田的《假面舞会》是一首华丽的古典乐曲,编舞充满着古典式的精巧却缺乏亮点,在技术动作与技术动作之间的衔接也显得过于轻描淡写,完全无法媲美金妍儿那曲生动俏丽的007,在引起观众共鸣上更是远远不如,在裁判的打分印象中也更加逊色了。
仔细来看,金妍儿的节目编排中手臂动作比较多,看起来似乎很活泼,非常讨喜,而且也是针对新规则关于“上肢表现”的加分部分而进行的特意编排,而且她的滑行和旋转的速度更在浅田之上;反过来看浅田,她的滑行技巧和动作完成到位程度都比金妍儿更好,包括她的步伐也更加细腻,以古典芭蕾而论可以说是无可挑剔,但在新规则中,反而不如金妍儿来得有利。
对此,作为编舞和指导教练的塔季扬娜-塔拉索娃,应该负有最大的责任。
塔拉索娃是花样滑冰界的传奇人物,她带出过的奥运冠军多不胜数,2002年男单冠军亚古金也正是在她的手下正式蜕变成无可匹敌的花滑传说的。然而在新规则实施后,她几乎从来就没有适应过新规则,加上她年纪也大了,与浅田甚至于现代的观众和裁判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代沟,换而言之,她的编舞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事实上,浅田自从2008年正式转投塔拉索娃门下后就没有能够取得过任何显眼的成绩,诚然,她的步伐和基本滑行技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必须得感谢塔拉索娃的指点,但她既然曾在没有教练的情况下夺得过世界冠军,投入名师之门后却一蹶不振,这不得不引人深思。这让我们想起,在2005年11月匆忙从塔拉索娃转投莫洛佐夫的荒川静香,当时外界都批评她此举过于冒失,但最后这样的冒险之举却为她赢得了冠军,也许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已经昭示了塔拉索娃无法再培养出另一位冬奥冠军的事实。
0
好文,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