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上药集团规模第二,但收入主要来自于上海地区,属于垄断优势。国药却是大部分地区做的都不错。上药重组也是为了增强管理水平,进行全国扩张。和国药比,一个是打算进入,一个是领头羊。估值会有差异的?
香港的估值肯定是太傻,要是上药在香港,那国控的价格会下来
0
顶一个
0
对比香港上市的国药控股(1099)无论是股本,业绩都与新上药601607差不多,但按2010年业绩算几乎是55倍市赢率,现价34.6港元/股,是国际资本太疯狂还是我们太傻,还是留段时间去看看吧.
0
说起601607大家都以为盘大,其实流通盘不大,流通盘市值才132亿,云南白药282亿,恒瑞医药约294亿,新上药其他未流通股3年内不减持,3年后要国家要控股减持可能性很小了,仅供参考.
0
公司承诺2010年实现利润10.3亿元,今年1、2月份公司已达到业绩目标,1月份业绩同比增长20%,
按公司承诺理论上2010年最少每股0.52元,如果1、2月份业绩同比增长20%,那么净利润同比应该不低于增长80%,2010年每股收益不低于0.7元几乎是板上钉的事了,按现在算这种流通成长龙头企业才23倍,未免太低估,起码应按40-50倍估.才合理点.
0
仅供参考,风险自担)
国资打造重磅航母 上海医药(601607)承诺今年利润超10亿
3月9日,上海医药复牌当日涨停,为其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上实医药、中西医药的重大重组方案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报收16.20元。
上海医药复牌公告中显示,该公司已经完成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全部交易。其证券代码已于2010年3月5日起由"600849"变更为"601607",证券简称为"上海医药"。其中,上海医药控股股东上海医药集团(下称上药集团)就其持有的5691.72万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承诺,自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涉及的非公开发行完成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
方正证券分析师薛娜告诉记者,新上海医药601607已与过去的600849今非昔比了。相对医药业"老大"--国药股份而言,上海医药除部分领域资质(如麻醉药品的特许生产权)不及"老大"外,已可以与其一争高低了,并步入全国两大医药企业之列。
上海市国资委操刀
依照总股本19.9亿计算,上海医药总市值已越300亿元,又一艘"航母级",集医药、工业于一身的上市公司将"诞生"。
上海医药公告所述的重大资产重组交易,也正是我国首例涉及沪港两地四家上市公司的吸收合并整体上市项目。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上海市国资委将上海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共持有的上药集团60%国有股权,无偿划转给上海上实(集团)有限公司(上实集团)。意指通过上实集团旗下上实药业对上海医药产业进行整合。
2009年10月15日,在上海医药、上实医药、中西药业三家上市公司停牌80个交易日之后,上实集团和上药集团医药业务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正式对外公布:以上海医药为平台,整合吸收合并上实医药、中西药业两家上市公司,以及上药集团大部分医药资产和上实控股所有医药资产。并为"新上药"烙上"金字印"--上海国资旗下医药产业的唯一的上市平台。
承诺利润超10亿元
不久前,上药集团董事长吕明方公开表示,"公司承诺2010年实现利润10.3亿元,今年将超额完成该计划。今年1、2月份公司已达到业绩目标,1月份业绩同比增长20%。"另外,上海市国资还将于今年启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试点工作,给新上药的激励体制改革带来契机,公司还酝酿在下属企业实施鼓励经营单元竞争,实现超额分成的方式进行激励。其股东结构也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包括公募、私募、保险等机构在内的可流通股比例已经由原来不足10%变为25%。
薛娜告诉记者,新上海医药的业务范围涉及工业、商业、生物制品等,如果内部整合顺利,其前景巨大。除上药集团和上实集团的大部分资产整合是亮点外,其下属的雷允上、天普药业、第一生化、上海信谊(药品培菲康的生产企业)都具有非常宽广的成长空间和巨大的市场占有率,这也将成为其受二级市场投资者追捧的理由之一。
0
000776也涨停过
0
立医院改革将对医药流通龙头企业受益2010年03月09日 13:24东方早报【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文/中投顾问
2月23日,卫生部、人保部、财政部及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此次启动新的公立医院改革五大重点任务中,“取消药品加成制度”是重要一环,而取消药品加成后,一些医药流通企业特别是医药流通的龙头企业将显著受益。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此次《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包括五大改革,即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加强公立医院规划和调控、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以及取消药品加成制度和推进多元化办医。在这五大重点改革中,其后两项内容即取消药品加成制度和推进多元化办医是本次公立医院改革的亮点所在。
郭凡礼指出,本次《意见》将在上海、深圳等十六个不同类型的城市进行试点推进。这些医院在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销售高价药品来获取利润的动力降低,而医院与药品不再有直接利益联系后,以前医院靠销售药品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模式也将改变,这个时候医院会开始考虑药品的配送问题,此时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大型药品流通龙头企业将开始受益。
郭凡礼同时指出,另一方面,最近,国务院安排商务部参与医药流通行业管理。商务部在近期召开的全国流通行业工作会议上指出,下一阶段,商务部将对医药流通企业进行“抓大放小”,因而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大型药品流通企业也将受益。而在这些药品流通企业中也会包含最近舆论焦点——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的进入。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医药[25.13 0.52%]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如果取消药品加成能得到稳妥的推行,那么将削弱医院在整个产业链中的议价能力,这样一些医药流通企业将显著受益,尤其是全国性或区域性龙头医药流通企业,如上海医药[14.73 0.00%]、国药股份[27.19 -0.37%]、一致药业[30.00 1.01%]、复星医药[21.21 -0.42%]和南京医药[11.40 -1.55%]等
0
本来想看看10:30分后是哪个基金干的,没看到交易信息,反正是中长线股不在于几天折腾,守住筹码就是了.
大家有看贴就推几下,看俺好久没加精了.
0
无油干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