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 原创: 烟是拐杖 只看该作者(-1) 2010-03-14 23:56】 会触摸3300点。
格式会相对慢。
涨跌忽现。
筑顶出货和反弹拉升的区别仅仅在于现在相对前期的位置和放量以后的上行幅度。
反弹中筑顶出货的个股集中在前期涨幅过大的个股里。
以中小板为主。
反弹个股集中在低价大盘、地产里。
题材类关注于央企整合和世博。
上证大盘会缓慢上行,再次摸前期高点。时间是一个月。
仍是中线反弹,不是反转。
不要涨了一个月以后,高点再冲进去。
当然了,那时候都是看多的喜悦,就象今天看空的恐惧一样。
=======================================================================
呵呵,认同,翻看所有的股票就知道了
0
给大家讲个寓言
有缘者得之
这个世界上
有一滴水,有自己的生命,它能感知与己想连的种种。
它曾经感受草木的吮吸,曾经感受彗尾里的冰冷无助。曾听见泥土接受她的欢呼,大海容纳它后的
默默澎湃。
就是这样的水,给我讲了这样的故事。
一次作为山洞里的一滴钟乳,她滴落下去。
坠落的感觉放荡而欢娱。
要落去的地方是个静静的湖
当她落入湖的时候,湖水被敲打出第一个波纹,
然湖出于谨慎拒绝她的加入,她被弹开了
她看见自己敲出的波纹在向无数水子们说,她来了,她来了
由于大地的呼唤,她再次落下,湖怀疑着再次把她轻轻推开。
弹到不高的地方,她听到水子们在问,她是谁她是谁。
当她再次落下时,湖微笑着接纳了她,她的波纹欣喜的穿到了,整个湖,水子们都知道她来了,她已经来了,她不再是独特的了,于是她跟那些水子们一起看着,又一滴水滴来了。
信息的量加大对信息过滤有要求,怎样找到有用的,需要你设置好合适的网眼密度
,根据异动和不规则两条节留信息。并同时展开模拟系统,模拟将发生的并评估效果
所谓的原生点就是首次接触并被拒绝的那次
特点是原有的一致性消失或衰弱了。根据其所处位置可大体评价出最终影响和
然后是对各原生点的再次过滤
,谁是压跨骆驼的那根稻草,谁是使湖溢满而出的那滴水。
原生点附近是尝试点,第二点击位置为正常出手点。
由于她来了的信息扩散,
当整个湖的水子都接到这个信息三次时,水滴的熵值达到最大化,从第一次到三次之间的过程就是
信息泯灭区,即出货区,这可以解释为何利好出来是利空,因为有预期,,导致信息饱和而失效。
当第三次后水滴消亡。如强为之,保持水滴形态,实属不智.
俺已经说多了,声明版权所有,转贴时说明是养养的就可
【 • 发布:养养 2002-12-24 14:15 】
对于信息,公众起始的态度是拒绝承认,
再次是怀疑,再则是接受。
【 • 发布:鱼鹰 2002-12-24 15:29 】
是的,拒绝-怀疑-接受。接受了,组织就消失了。
0
短短一段,告诉我们如何提前发掘热点,收益!
0
【 原创: a731 只看楼主(-1) 2010-03-05 16:09 淘股论坛 浏览/回复1744/20 复制分享 】 收藏 41 推荐23 加油券2/2 我很少在论坛上发帖,但今天被搞得很烦,电话不断,有问怎么看昨天的传闻,有问是不是要大跌,要不要割掉,有问今天可以买什么,或者有什么消息,被搞蒙了。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抓住市场特征,就不会有那么多问题。举个例子:
咱们就讲最近的事,昨天的大阴线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有人说是时间窗到了,有人说是因为传闻签了个文件要加强资金监管引发的。说说我的看法:“两会”之前,低碳经济、新能源、智能电网、节能环保、高科技、物联网、农业等板块纷纷大幅上涨,“两会”开了,消息兑现了,那么就尘埃落定。昨天收盘时看看哪几个板块跌的最少,哪几个板块跌幅板居前就可以证明这一点。然后回过头来看看每年的“两会”,或者说每次党开大会或者国家有什么重大事件,大盘有几次是平稳过渡的?这就是一个阶段的市场特征。
所以,既然出现这样的特征了,又何必去问是走是留呢,至少可以作为一个头寸控制的重要依据吧,如果做到了,还会害怕昨天的下挫吗。
阳光下没有新的事,我想这句话谁都懂,那么为什么不自己去翻翻历史记录,却更愿意去相信别人的判断。
不会有谁告诉你现阶段的市场特征是什么,但是只要做个有心人,这并不是很困难。再次举例:
有多少人记住了每年几月份纺织企业会加大开工率,为什么要加大,加大了又会如何;每年的纺博会什么时候开,开的时候哪个个股受影响,一般会出现什么样的走势;每当市场低迷的时候,哪个地区性板块会表现出强势,为什么;奥运会之前是什么类型的企业领涨,大致什么时候开始涨,最后一波什么时候结束,那么现在有什么概念可以和奥运去类比;每年都会缺煤、缺气,大致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是哪些企业领涨,又是在什么情况下结束(是什么样的情况下结束,而不是什么时候结束,注意时间和事件的区别)等等。
随心所欲地讲了一些,没什么条理,但自认为很有用,看得懂的兄弟支持下,不是很懂的就当略过,呵呵,反正也没什么目的,发些牢骚而已。
【 · 原创: a731 只看该作者(-1) 2010-03-08 13:37】 是的,同意捕鱼兄
其实回翻历史,寻找起来更容易,只要概念一样,公司基本面没有变化,龙头依然是龙头,可参考创投,反例可参考上一波缺气的炒作
今天看到TGB上一个帖子,世博会要起来了,点了几个票,感觉那位楼主是概念混淆了吧,又不是上海的公司涨停了就算世博会,看来没好好做功课,如果真正世博会起来,不会是这几个涨停,而是另外一些股票会涨停
0
坚持每天复盘一周,感觉不错,市场是最好的老师,要继续坚持下去!!!
尽量少的看预测贴,自己去从K线中去感知市场
有很多的k线看不懂,也感知到了一些以前从未有的细节
0
0
很多的股票这种走法,你怎看后市呢?我看是不容乐观的
0
大盘股看起来大多在筑底,会不会这样走呢
翻看股票,感觉后面的恐怕不会乐观的,大盘盘整,个股阴跌会有可能吗?
0
1、要先稳后快,即稳定地赚,然后再追求快赚。大多数人都追求黑马,黑马大部分也是烈马,寻找难,骑住更难,在于驾驭的能力,没有驾驭烈马的技巧轻易上马会摔得很重,不如骑一匹性格温和的走得更长远。摔下后反倒不如走的快,这也是非常多的技术分析者跑不过一点不懂技术分析者的原因。
2、股无好坏,关键在于时机。如太行水泥、莱茵生物等由特定的事件引发,之前都是死马。要想买到个股最佳启动点就是中判,短看,预估并准备的过程。从胜率的角度,周线走好的个股是较佳的选择,处于低位没有突破中期趋势压制的易出黑马,但黑马介入的时机不正确,就会形成长时间的滞涨,从效率上来说,周线走好的个股要比寻找黑马类更佳。周线看个股形态完好,短期回落后关注,在更短期的10~30分钟有启动迹象时再介入。
3、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建立起几种可复制的模式。单从个股角度讲可以忽视大盘,只在自己认定的个股模式存在时入场或出局。
4、多不如精,反复在几支个股内进出。在操作过程中,决定获利的往往是单支个股的持有,而不是频繁操作。比如说一支强势股,象原来的太行水泥,恒邦股份、浪潮软件,此类个股可能大家都遇到过,但操作的频率过快使人心态浮躁,即便在最低点进场也拿不住,实际这样一支股票的收益可能会相当于一年或者几年的收益。
5、重视基本面,寻找可炒作的因素,再从技术面寻找介入的契机,不要本末倒置。中线个股技术分析很难超过基本面分析,这也是牛市中基本面分析比技术分析更加重要的原因。
6、重视和大盘的配合。如果真的把个股与大盘分开,那么你只要分析在大盘何种形态针对何种个股即可。熊市与牛市选择的方法肯定是不一样的。在下跌趋势进行中选择逆势上扬的个股,但在下跌趋势时即将结束时应选择超跌个股,这是由于强势个股通常在末端会有补跌的情形,这是由于下跌过程中存在获利,在趋势将要转折时会有更多便宜的个股,所以这时获利换股的心理会较强。而牛市中的慢牛起步是非常稳健的形态,大部分是一些基本面可能有改观,而有部分中长线资金提前介入形成,其启动通常会伴有各种突破。另外从指数趋势与个股的配合操作来说当指数没有见底,个股提前有止跌迹象时,这些个股是在大盘有止跌时上涨速度较快,当指数见底进行反弹时,有一些个股会反应较慢,这些个股是可以在大盘反弹趋势确认后进行的后手跟踪。各类个股会上有一定的顺序,大盘见底时一般是一些题材个股率先上涨,而到后期时由于前期蓝筹滞涨,产生补涨要求。
关于个股的选择其最终的目标是选择头龙,因其收益会最大,而风险相对较小,这个关键在于驾驭能力,龙头的活跃意味着涨跌速度都非常快,追涨不好就变成追高,还是主张先稳后快,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再追求暴利。
以股票市场只能做多而言,个人觉得买比卖重要,期货相同,则开仓比平仓更重要,因为买入之前要充分考虑到收益与风险所在及市场最可能的方向,一旦买入之后,卖点就已经被决定了。因此在买入时会较谨慎,而卖出时会较坚决。简单的分买入的时机有二,转折点和加速点(或者说确认点),转折点多是左侧预测,而加速点多是右侧确认之后(当然所谓的左侧与右侧是在确定的周期内,这是个相对的概念,如在日线当中的左侧可能在周期中就是右侧),用期望值E=[(X+1)P-1]*R来看等这个问题,左侧回报较右侧丰厚,而胜率要差很多,另外会提高时间的效率,同样的期望值E,当然是时间超短到达越佳。
之前说到操作具有确定性,其中一条就是确定风险所在,在买入之后无非两种情况止赢或止损,对应的两种操作是不破即持,与高抛低吸。
——百年一人
0
看盘看得我头晕,上来透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