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600783,高新投的估值及其股份转持影响

09-06-21 00:44 34914次浏览
风语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高新投资价值几何?

前提:顺利过会。
要点:进来的高新投资公司价值几何?
高新投
注册资本:11.6亿
实收资本:11.6亿
2008年12.31,报表:总资产17.02亿,净资产(所有者权益)13.11亿,估值20亿,溢价率:152%

现在的核心是怎样看这20亿的估值?估值依据是什么?是否有高估的嫌疑?



看得出来,增值绝对额最大的是长期投资部分,账面价值13.56亿,评估为20.4亿,增长6.8亿,增值率50.49%
长期投资的组成如下:
29个准备长期持有项目和9个准备退出项目


这29个项目投资额为:89894万元,按占股本比例和08年12月31日被投资企业净资产折算估值计入20亿的总估值:就拿大家关注的华东数控为例:原始投资2763w,股份26.32%,华东数控08年年底总资产8.48亿,净资产5.04亿,则高新投资相应估值为:5.04*26.32%=13265万元,溢价:10502万元。相对6月5日,华东数控18.24元的股价,这部分股权价值为:18.24*3157=57583万元,作价13265万元还是够意思的。这是上市了的被投资公司
其他公司都未上市,但不管怎样说,不到1.5元一股的原始股,不管最终能不能上市都是值得的。想想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为改制ipo,原始股股价都是1.6元一股,还有价无市,私下转让的都是按4元左右作价的。
再来看看所持有的民生证卷股权,这是民生证卷08年年报。

高新投资这部分股权原始投资是20771万元,计入估值的是:所有者权益:1246624747.75*16.2%=20195万元。相信就是傻瓜也认为这股权值的,因为是不到一元的原始股,不说什么ipo,就是以后被大卷商兼并,估价的话。2元一股总还是要值得的。
可参照的是:华西证卷,注册资本10.13亿,08年净资产8.465亿,各项指标排名都在民生证卷之后(中国证卷行业协会公布),但两次股权转让都是高价,08年12月转让是5.05,现在挂牌价是6.00(四川产权交易中心),同比高新投资现在注入的民生证卷1元不到的股价,不笑的是傻瓜

9个准备退出项目为:

合计期初投资:9531.5万,确保能收回的:3719万元,在20亿估值中,这部分是按3719万元估值的。收回的肯定比这个高。
综合以上数据,肯定的说,这20亿估值是没高估的,是充分体现了大股东的帮扶决心的。
况且这个其中还有个小秘密:增发后大股东持有2.7亿股,肉烂了也在锅中,也难怪这样大方了,也许还有个决议要出来:“增发期间高新投资收益大股东大度的让上市公司享受”,期间损失现在看是没有的。

因为置入资产是原资产的6倍,那么置入后,08年年报要搞回归计算,0.33就是回归后的年度收益,现在的静态市盈率也就是17.97/0.33=54.5倍,市净率:17.97/4.35=4.13倍
这个指标在创投板块中也算低的了,结论,就是按08年看,也支持现在的股价的。而且这是按投资对象净资产算的,没体现一点创投的暴利性的,多的不说,就是把华东数控这部分按公允价值(股价)算,就一下多了4亿,每股收益就多1元收益,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其实把时间拉长点看:
783的目的就是通过这次定向增发,把主业置换为创投
再拉高非定向增发圈钱
只要创业板国家扶持的话,783又成为山东省的创投标杆的话,那未来1-2年,必然的大牛股
所以这个鸟股重组成功后,肯定会拉高圈钱的
重组只是一个手段
现在是2.7:1
还可以增发个1亿股
增发价30吧
那就厉害了
现在唯一的风险是重组失败
庄家正是利用最后的消息真空期进行砸盘洗仓,看得懂而又有坚定信念的人才是市场上能赚大钱的人
重组失败的可能性十分小 ,但人算不如天算啊,什么都有可能
什么可能都有,而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又各不一样,所以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选择,最后每个人得到自己的人生
心理承受能力应该和分析判断能力是并列的
投资成功的两大必要条件
你有好的分析判断能力,但没有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话是不行的
反之亦然

过会的风险程度分析
过会后可以预计的几个神话:
一、对民生证卷合并报表


二、对002248的再估值
三、

社保划转之783影响
估值影响:原先高新投估值20亿,这个估值中2248的股权是按权益法估值的:
原始投资2763w,股份26.32%,华东数控08年年底总资产8.48亿,净资产5.04亿,则高新投资相应估值为:5.04*26.32%=13265万元,溢价:10502万元。每股估值为:13265/3157=4.2元每股。相对6月5日,华东数控18.24元的股价,这部分股权价值为:18.24*3157=57583万元,作价13265万元还是够意思的。
现在划转了300w股,按002248发行价9.8划走,估价4.2,短期直接受益(9.8-4.2)*300w=1680w,长期亏损:(减仓价-9.8)*300w,按周五18.54的股价计算,接近3000w。
具体到783,可以明确的是:划走这300w股的002248,减少估值4.2*300w=1260w,这1260w要么是集团现金弥补或者现金上缴(这是最快的,不影响过会),要么调整增发方案,缩小增发股数或者用其他等值资产置换。(这就在时间上起码要延长2个月)。
补充协议二中隐约有提到这个
现金补偿只需明确一下“按补充协议二,对划出的股份,按估值予以现金弥补”就ok,不需要股东会通过
或者公告由集团出资金上缴,原增发方案不变
是出1260万消灾,还是要300万股2248?
不是社保有选择权,选择权在国资委
至于过会后,假如高新投有新上市的公司这个社保划转就无所谓了,因为到时高新投成了100%的783的子公司,而783是公众公司,要划转也是按集团持股比例划转,划转的还是按发行价,对783来说,相当于按发行价减持10%原始股股权,算上三年限售期,也值得了
结论:社保划转短期小利空(增加过会时间),长期大利好


遗憾的是图片上传太麻烦了,但应该表达出我的基本意思了
打开淘股吧APP
22
评论(23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小酒鬼

11-02-18 11:18

0
形势一片大好
chq1997

11-02-16 22:18

0
该上了,当新三版抄,主业变,而且减持上议程,减持日为起飞日
小灵通

11-02-16 22:12

0
 通裕重工(300185)2月16日晚间公布招股意向书,2月25日实施网上申购。 
  通裕重工本次拟发行不超过90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3.6亿股。此次网下发行占本次最终发行数量的20%,即1800万股;网上发行数量为本次发行最终发行数量减去网下最终发行数量,即7200万股。

  公司主要业务为DN50-1600mm球墨铸铁管管模和MW级风力发电机主轴等大型锻件产品的研制、生产与销售。公司2007年—2009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25亿元、12.24亿元和11.14亿元;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分别为9898.66万元、1.52亿元和1.68亿元

利好不断.....................
罗汉

11-02-01 10:24

0
更名“鲁信创投”
anman5188

11-01-31 10:51

0
方圆技术服务公司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举行 
发表日期:2011-1-26 
 
 

  

 

1月22日,方圆有色金属集团与山东省高新技术投资有限公司在市科技局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出资成立山东方圆有色金属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成为省高新投与市科技局签约以来在我市投资的首家企业。省高新投公司董事长李功臣、副总经理郭全兆、方圆集团董事长崔志祥、市科技局局长孙波出席签字仪式。签约仪式后,合作双方就公司的组织架构、发展模式和前景进行了交流。

据了解,山东方圆有色金属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将重点转化方圆有色金属集团的“富氧造锍多金属捕集”技术成果,以技术咨询服务、核心装备制造、工程设计安装、工程总承包和合同能源管理为主营业务,实现方圆有色金属集团由有色行业向节能环保行业的跨越。“富氧造锍多金属捕集”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立项支持,成为2010年我国有色行业和省科技进步双料一等奖得主,被国务院列为有色金属行业重点推广项目。该技术在全球首次实现了铜冶炼过程无需配煤,解决了铜冶炼能耗大、污染高、多金属难以提取等技术难题,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为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有效途径,支持科技型企业规范化建设跨越式发展,市科技局创新工作指导模式,于2010年4月与山东省高新技术投资有限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
anman5188

11-01-31 10:43

0
中国有色冶金走上“无碳”之路 
2010-05-28 10:05:56 
(已经被浏览213次)  
■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0年5月7日  记者 陈振凯 

  近来,山东省东营市迎来了一拨又一拨贵客。这些分别来自山西、云南、湖南、辽宁等地的考察团,身份和目的出奇一致:都是来自知名有色冶金企业的领导和专家,吸引他们前来的,同为东营市一家民营企业的炼铜新工艺。
  “还提‘低碳’?落伍了!现在在有色冶金领域,连‘无碳’工艺都产业化了,还是咱中国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这是考察团在东营市听到最多、也最能勾起话题的一句话。
  啥是“低碳”,啥是“无碳”?“无碳”又是在哪,如何实现的?
  “碳”,指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低碳”,指减排、少排二氧化碳。时下,尤其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之后,“低碳”已成热词,“凡事必称低碳”。甚至,部分发达国家还拟征“碳关税”——对生产过程排碳较多的进口产品,课以重税。无论如何,低碳是时代要求,大势所趋,这就要求发展中国家引进或革新技术,减少排碳。

  “无碳”是如何实现的?
  “无碳”,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几乎为零。这可能吗?尤其还是在需要大量使用煤炭、工艺技术水平普遍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中国有色冶金行业?
  2009年初,黄河三角洲滨海城市山东东营,一家民营企业——主业炼铜、顺带炼金、银、铂、钯、硒等稀贵金属的山东方圆有色金属集团公司传出好消息:通过采用新工艺并不断革新,公司一期工程投产两个月后,炼铜“配煤率”降到了零,从而实现了“无碳”。这在中国有色企业里是首家。
  所谓“配煤率”,是指炼铜时,矿粉里掺上一定比例的煤炭(或其他燃料)助燃,以利于矿粉充分燃烧、融化、出铜,否则温度上不去,达不到热平衡,炼不出铜。目前,我国有色冶金系统常用的熔炼炉配煤率为5%-7%,即100吨矿粉进去,需配上5-7吨煤。即便国际上先进的日本三菱法、加拿大诺兰达法等炼铜工艺,配煤率也要4.8%或3.4%。
  煤一燃烧,自然排碳。要减少排碳,于有色冶金领域,首要是降低配煤率。“一开始,我们也没想到。”方圆公司董事长崔志祥介绍,起初,原中国有色工程设计院副院长、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高级顾问专家、中国工程设计大师蒋继穆为方圆公司推介的新型冶炼工艺,初始配煤率为2.64%。“试运行和生产过程中,为让热损失最小,我们对炉内结构、渣口、烟道、加料、氧枪等进行严格细致的设计计算和实验论证,反复研究改造的过程中发现——不断减少用煤,也能完成熔炼。”方圆公司首席专家申殿邦说,当加料量为30吨/时,炉内可达到热平衡,实现完全自热熔炼,不用配煤。投产两个月后的2009年2月,这一重大科技突破,结束了熔池熔炼技术需要配煤的历史。
  不配煤,炉温也能达到铜的熔点,不耽误冶炼,方圆公司的熔炼炉到底有何不同?
  原来,方圆公司用的是“氧气底吹”炉。铜矿粉里,还含有铁、硫,为了使铁、硫燃烧提供炉温,需要大量供给氧气。所谓“底吹”,是指供氧的氧枪位于炉底,氧气朝上冒。相对而言,目前国际国内的炼铜工艺,大都采用“氧气顶吹”或“氧气侧吹”。矿粉从炉顶入料口进入,由重力作用而下——“底吹”的好处,是能让氧气与矿粉充分接触,利于炉内氧气、铜液、矿粉之间强对流传热,充分燃烧、反应,实现自热熔炼。而“顶吹”、“侧吹”时,氧气仅能接触氧枪周围的矿粉,不利于矿粉充分反应。
  “氧气底吹”的冶炼方式,最早于2001年用于产业化炼铅。用于产业化炼铜,2008年投产的方圆公司一期工程则是首次。从顶吹、侧吹到底吹,仅是氧枪安放位置不同,难道别人就没想到?蒋继穆介绍,氧气底吹法炼铜最早由两位美国专家提出,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做过实验,扩大实验时,因大量工程技术问题解决不了,宣告失败。

  在中国有色金属冶炼领域,蒋继穆等专家1991年在湖南水口山做氧气底吹法炼铜实验,克服重重难题,获得成功,年产铜3000吨。自此,这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铜熔炼新工艺诞生。然而在半工业实验成功后,为工艺找“婆家”却费尽周折。国内新上项目一般5万吨以上,从年产3000吨粗铜的半工业实验扩大到年产5万吨,风险极大,一旦失败,将是数亿元的损失,谁也不愿冒风险,更愿意引进国外成熟工艺。直到2008年,方圆公司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大胆选用这项国产工艺,设计年产铜高达10万吨,并最终获得成功!

  还具备哪些优势?
  炼10万吨铜需用约50万吨矿粉,按国内平均配煤率算,方圆公司一期工程每年能减少煤炭使用约3万吨。
  “省煤炭自然节约耗氧量,节省了部分造氧成本。”崔志祥说,无碳只是优势之一。据介绍,除不用配煤外,这项工艺还有噪音低、车间操作环境更好的优势。铜的回收率也提高到98.5%,此外还更利于铜矿中伴生的贵金属的捕集,比其他方法捕集率高1%-2%,达到98%以上。根据其氧气底吹、能捕集多金属的特点,这项工艺被命名为“氧气底吹熔炼多金属捕集技术”。
  配煤率为零,铜和贵金属的回收率也得到提高,与此同时,能源消耗情况怎样?“氧气从底部送入,上升过程与炉料反应,放出热量,热量是从内部加热熔体的,加上氧枪喷出的高速射流均匀搅拌,对流传热良好,热效率极高。”申殿邦介绍,这种工艺应用较高的氧气浓度,离炉烟气量少,炉衬无水冷壁冷却,能源利用充分,能耗较低。数据显示,平均冶炼1吨铜总的过程中,日本三菱法耗能16.2吉焦耳,诺兰达法需14.3吉焦耳;而方圆公司只需要7.75吉焦耳,约是国际先进水平的一半。
  此外,氧气底吹法炼铜,对原料适应性强,对矿粉品位要求较低,能处理复杂矿料,并且“吃干榨尽”。而国外引进工艺,除引进费用高达上亿美元外,大都原材料适应能力差,对矿粉质量要求较高,且难以实现多金属的综合提取。“现在,国际上低品位矿粉因需求量少,价格便宜,我们可以大量购进,从而降低成本。再加上能提取金银等贵金属,运用这种技术,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崔志祥说。
  “这种工艺还能大量节省氧枪成本。”崔志祥拿出一个打火机做比方。底吹方式,类似于正持打火机,火苗往上冒,外焰温度高,直接与矿粉接触;氧枪与温度低的内焰接触,避免了高温灼烧破坏。而顶吹方式,类似倒持打火机,高温的外焰上飘,直接烧烤氧枪,“10天左右就要更换氧枪。换一次就停产一次,直接损失加上停产造成的间接损失,好比丢了一辆桑塔纳的钱(10万元左右)。”侧吹与此类似。而采用底吹,“一年多过去了,现在氧枪还能用。”按10天节省一批氧枪算,一年节省30多辆桑塔纳的钱。
  鉴于“氧气底吹熔炼多金属捕集技术”的这些优势,这项技术作为“促进产业振兴的重点先进技术”,已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有色金属振兴规划重点关键技术。科技部正着手向全国推广该工艺工程。《中国有色金属报》的评选中,这项技术在方圆公司的产业化成功入选“2009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十大新闻”。

  推广价值如何?
  底吹工艺在方圆公司的产业化成功,引起了国内外有色金属领域的注意。
  今年3月,山西中条山有色集团有限公司专程到方圆公司考察“氧气底吹熔炼多金属捕集技术”,拟在新规划的10万吨项目中引进这项技术。
  迄今为止,对这项技术感兴趣的企业已有近10家。除中条山集团外,已经采用该技术建成投产的,或者已经去方圆公司参观考察,并决定采用该工艺技术的企业有:越南煤炭矿业集团、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此两家企业均已投产);包头华鼎铜业发展有限公司、云南易门铜业、湖南水口山矿务局(计划投产20万吨)、四川康西铜业(计划用于5万吨改造)等。辽宁红透山铜矿、山西侯马冶炼厂等,也均对该工艺技术表示出极大的兴趣。此外,方圆公司还计划在秘鲁、澳大利亚等国与当地矿业巨头合办企业。
  3月18日至19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二届五次理事会在北京召开。“氧气底吹熔炼多金属捕集技术”引起与会专家学者关注。会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部副主任赵波说:“截至2009年底,我国落后铜冶炼产能还有30万吨左右,能耗很高。它们普遍规模较小,以往普遍需要引进国外技术来进行产业改造。现在,我国自主产权的‘氧气底吹熔炼多金属捕集技术’在山东东营成功投产,使此难题迎刃而解。”他认为,该项工艺为淘汰落后产能、产业升级改造提供了价廉质高的工艺选择,使2011年底淘汰全部落后产能成为可能。
  蒋继穆介绍,我国炼铜工艺一直受制于人,目前我国常用的11种炼铜工艺技术,有10种来自国外。“我还想利用恩菲公司整体技术优势,与东营方圆公司一起开发好后续的冰铜连续吹炼工艺,将该技术进一步完善提高,并将它推广到全国乃至全世界,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振兴蹚出一条新路子。”蒋继穆自信地说。
  “如果目前所有的熔炼炉都能做到不配煤,我国有色系统的减碳目标就能实现了。”申殿邦说。
anman5188

11-01-31 10:39

0
中国首创氧气底吹无碳炼铜技术领先世界 
2010-06-08 11:50:53 
(已经被浏览284次)  
■ 新华社 2010年5月8日讯 记者王曦东 

  中国自主研发的氧气底吹无碳炼铜技术,在山东方圆有色金属集团产业化开发应用获得成功。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格局,填补了世界炼铜技术空白,是一次技术上的飞跃。
  当前,世界先进炼铜技术均采用氧气顶吹或侧吹技术,并加入煤炭、油等辅助燃料,以保证熔炼炉在高温状况下正常运转。中国自主研发的炼铜新工艺首次采用氧气底吹技术,不用添加任何辅助燃料,经过近一年的实际生产检验,实现了年处理矿料50万吨,产铜10万吨的产业化生产目标。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国内专家对这项技术进行评审,专家意见认为,这项技术具有原料适应性强,无需添加煤炭,熔炼强度高,有效实现多金属捕集,设备简单易操作,运营成本低,冶炼规模可大可小等特点,可以认定为这是一项世界先进铜冶炼技术。
  科技部高新技术司主持制定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可行性论证意见》认为,这项技术开发,突破多金属综合提取技术难题,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金属复杂矿节能减排冶炼新工艺,建成年处理50万吨多金属复杂矿的冶炼工程,实现铜、金等主金属回收率达98.5%以上,为我国有效利用国内外多金属资源,实现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氧气底吹无碳炼铜技术由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研制,山东方圆有色金属集团与该研究院联合开发。据介绍,近十年来,中国大型铜冶炼企业均从国外进口冶炼技术和设备,仅向国外技术持有人支付技术专利使用费一项,少则数千万元,多则数亿元人民币。
  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原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氧气底吹炼铜技术研发人蒋继穆介绍,这个技术试验完成于20年前,工艺特点是氧气从底部吹进,可以使炉内的原料充分燃烧。按照有色金属设计实验的要求,新技术在投放市场过程需要逐步放大产量。由于有色技术产业化开发需要大量资金,大型国有炼铜企业不愿意承担这种风险,更愿意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艺,所以这项技术一直处于闲置状态。
  2008年12月,山东方圆有色金属集团大胆使用了这项技术,并在使用过程中对技术进行了完善、创新和改进。最终实现了在铜冶炼过程中完全不用辅助燃料,如煤炭、油等,全部依靠炉内的铜和铁加氧气自燃。在国际上这是唯一一家能够达到这种要求的企业,是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
  方圆有色金属集团是一家大型民营企业,集团董事长崔志祥介绍,这项技术对多金属的捕集可以比国外技术提高1-2个百分点,处理的铜精矿品位一般低于国外通行的25%的标准,100%的实现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生产车间清洁没有烟气外逸,操作工艺简便。方圆集团建造这个年冶炼能力10万吨的铜冶炼厂,只需要7亿多人民币,建设成本比引进国外技术建厂低50%。
  目前,方圆集团生产能力已经排名全国第五位。澳大利亚、秘鲁、越南、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都派代表来企业谈技术出口事宜。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已向国家建议,在全国有色行业给予推广这项技术。该技术项目的二期工程“氧气底吹连续炼铜清洁生产工艺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已经列入国家863科技攻关计划,将在“十二五”期间进行产业化示范。
anman5188

11-01-31 10:35

0
自主知识产权的冶炼工艺——“吹氧造锍多金属捕集技术”通过专家验收入选“全球铜行业十大新闻” 
2010-02-07 09:50:50 
(已经被浏览452次)  
  近日,业内权威媒体《中国铜业》评选出了2009年“全球铜行业十大新闻”,“自主知识产权的冶炼工艺——‘吹氧造锍多金属捕集技术’通过专家验收”位列其中。
  2009年10月28、29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办,我公司与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承办的“方圆氧气底吹熔炼多金属捕集技术现场交流会”在我市成功举行。会议期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康义,东营市委常委、副市长曹连杰,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环保部等国家部委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由工程院院士张国成、邱定蕃领衔的专家评审委员会,在亲自察看现场、听取相关汇报的基础上,认定该技术:投资省、原料适应性强、节能效果显著、硫回收率高、环保效果好,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冶炼技术。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对中国的铜冶炼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野鸟nb

11-01-27 16:38

0
风语兄,还在鲁信里面么?兔年投资顺利.
bennysu123

11-01-19 22:51

0
34出了一半,明天接回来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