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转持削弱大非持股信心,利空消息无疑

09-06-20 15:37 5763次浏览
吉林虎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很明显,国有股转持对证券市场是个大利空,从供需角度而言,会导致大量地方国资委所属的大飞在下一个针对他们政策出来之前竞相减持,变现,供给增加,需求没有变化,股市下跌是必然。

推理的过程很简单。
虽然表面上我们国家执行的全民所有制制度,国有企业的股权属于全民,但实际上,这些国企的股权属于大量的资源控制者,在中央不可能全部调配资源的情况下,地方国资委控制的国有股资源实际上被地方政府控制,收益也归地方政府所有。举个例子,原先许多股份公司的股权属于集团公司,而集团公司表面上属于地方政府所有,这部分股份界定为国有股所有毫无疑问。但实际上,许多集团公司却是被高管控制的公司,或者是归地方国资委调配,实际上是地方政府的小金库,这些情况在中国证券市场很普遍。
在国有股划转之前,地方政府对于这一类公司的减持其实并不是很强烈,因为资源毕竟还是他们控制的。但划转政策公布了,却会对他们的减持意向造成很大影响。虽然这次表面上是国有股权分置股改后形成的那部分国有股权施行划拨,数量并不大,但大家都知道,这部分划拨的股权离养老金缺口还很大,下一步肯定还会继续划拨,很显然,下一步划拨的资产来自两处:
(1)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的股份公司,虽然赠送了对价形成全流通,名义上和流通股同价,但大家都预期这部分大飞出于控股权的需要不会卖的,但这部分资产却没有说不能划拨,而且这部分资产数量巨大,是社保基金来源的唐僧肉,傻子都明白,这部分资产最终也将被划拨。
(2)已经被划拨10%的上市公司,将来还有可能被划拨。
无论来源何处,对地方国资委控制的上市公司而言,预期资源被划拨的可能性增强,既然股权可以被划拨,现金不能被划拨,那我赶紧变现是最理智的选择,变现了这部分资产还可以留在地方搞搞投资搞搞建设,增加地方的小金库,谁都知道手上拿了钱就等于调配资源增加。
因此,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博弈中,在中央政府对股改前上市公司不允许出售大非规定前,会出现大量大非竞相卖出股份变现。呵呵,与其被中央政府白白划拨,不如变现留在手上,存银行也逼白白奉献强呀,再说国家也不会奖励我的贡献。
网络上很多人还能分析出大利好,我实在不敢恭维。
不会告诉我说,国有股减持增加社保,老百姓解除后顾之忧后,老百姓就会把资金投入股市,股市需求增加,股价上涨吧。
打开淘股吧APP
20
评论(104)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吉林虎

09-06-21 10:42

0
【 · 原创: 高兴 只看该作者(-1) 2009-06-21 10:38】  连国企起码的运作规则都没搞清  就妄下结论。国有股是你想减就减得了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似青岛海尔集团持有的青岛海尔股份公司的股票,减持还需要上报中央?
  泸州老窖当初减持了,通知中央了?
  请注意:地方国资委不是垂直领导的,他主要是对地方政府负责的,地方政府出于经济利益最大化目的要减持,还怕程序上有问题?
linfeng999

09-06-21 10:40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同意!
高兴

09-06-21 10:38

0
连国企起码的运作规则都没搞清  就妄下结论。国有股是你想减就减得了得吗?
吉林虎

09-06-21 10:33

0
如果中央真要求地方不要减,有明确的东西,你说这个是利好我同意。
  但现在没有这个文件,只有转持。
  我现在变现没有什么犯什么政治错误,又符合我经济最大化,规避风险,为什么不干?
  在经济利益面前,谁都不会无动于衷,再说将来即使有事情了,也有替罪羊无数,借口无数,还怕应付不了。
  特别是文件出来前就有些在减持的国有大非,好公司类似泸州老窖,差公司如渤海物流,更会加紧跑路
阿森纳

09-06-21 10:20

0
这贴应该加精 
有的贴不该加精的加了
比如“把国有股转持社保看成利空,你还适合炒股吗?”这种也能加精?
吉林虎

09-06-21 09:21

1
好笑,有人竟然以将10%股权划拨给社保基金,增加三年限售期,推理出导致当前大非可减持的流通股减少了,认为是利好。
  这种形而上学的推理貌似成立,关键的问题没有想到10%划拨了,人家90%的害怕了,要赶紧出,90%大还是10%大,这个搞清楚了没有?
  这个就想给小学生出题目一样,树上有10只鸟,拿枪打死了1只,还剩下几只,形而上学的人只会回答是剩下9只,一点都不考虑鸟被打死了另外九只剩下的鸟的影响。
吉林虎

09-06-21 09:10

0
看了一个东西的,也可以认为是可能是利空。
  假设有A公司,他可能是股份上市公司,他也是国资委控制的,假设控股60%,A公司多元化投资,投资了另外一家上市公司,投资了1个亿,如说这次的131家公司,在股改后上市了。按照要求,这部分股票是需要按照国有股持股比例划拨10%的,也就是需要划拨1亿*10%*60%=600万,那么对A上市公司来说,这个600万就是实实在在的损失。
  我没有做过统计,类似这样的交叉持股的上市公司有多少,这次划拨羊毛出在羊身上,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必然一部分会落到上市公司头上,对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影响,这个也可能从基本面上会股市产生影响
吉林虎

09-06-21 08:56

0
这次说是已经减持的交现金,关键是交多少现金,以什么价格补交?
  按照其中说法,给社保基金记账是按照当初上市的发行价计算的,实际上应该说给社保一笔肯定赚钱的利益输送。
  这里涉及到四个价格,还是以青岛海尔为例,假设现在的股价是13.78,那么上市时候的还权价肯定很低,咱们就假设为0.5元,股改那天的价格也肯定比当前价格低,咱们就说是8元,还有一个价格是假设青岛海尔将来的价格,也就是说将来事发了,被中央要求补交现金时的价格,这个价格可能是上涨也可能是下跌的,咱们假设是X。
  因为文件只对股改后上市的划拨给详细说法。因此对股改前的公司只能按照文件的类比说法,划拨后给社保记账最大可能是记0.5元每股或者记账8元一股入账,其中0.5元每股或者8元一股入账和当前股价的差异视为社保的阶段收益,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那么补交的地方也可能以此为对抗,认为按照0.5元每股或者8元入股补交,现在以13.78元卖了,地方赚了,入股该对抗成立,OK。地方博弈赢了,多赚了点钱,留在地方可以滋润一下。
  如果该对抗不成立,比如勒令补交时候股价X比现在的股价低,大不了买回去或者按照X的价格补交,这样地方也赚了。
  最差的结果是X的价格比现在的价格高,按照过去的经验,这一般是按照案发时也就是当初卖的价格补交,不会玩死里整要求按高价补交,再说这种情况地方控制企业的高管也可以放些利空消息让股价下跌,对高管来说,让股价上涨比较难,放点利空让股价下跌还是很轻松的,因此无论补交不会超过现在卖出的价格。
  因此,无论出现那种情况,从博弈学角度分析,地方上当前就处理大非变现都是最明智的选择,期望收益比单纯持有等待中央划拨高多了,既然地方也是经济人,自然会在政治上不冒险的前提下偷偷减持,做些小动作,打打擦边球,给地方留些后备资源。而大非的减持,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自然是很致命的。
和你不一样

09-06-21 06:59

0
楼主说那么远有什么用,什么以后有可能转持。那是以后的事。先说周一,肯定高开在2950点,3000以上收盘,哈哈哈哈哈。
和你不一样

09-06-21 06:56

0
必须滴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