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股市四度空間實戰分析
張松允先生20萬現金累積至8億財產的的操盤心法
1.不看消息.只做最強勢股.先買進再了解基本面都還來的及.
~因為消息早已反應在股價上.
2.先少量試單,做對加碼.跌破加碼點.全數出清.
~轉折點易虧損,少量可試盤感;且不會受傷.
~一旦看對,加碼後就沒有輸的可能.確保大賺小賠.
~跌破表示看錯,沒有流戀必要.
3.持股盤中可超過5成,絕不超過5成留倉.
~天有不測風云.絕不能有萬一.
4.只做趨勢單,沒有忽多忽空.
~忽多忽空,容易被洗出場,漲上去又捨不得追.錯失行情.
5.多:低買高賣,"先買後賣"
6.空:高空低補,"先空再補"
7.有波段單及短線單兩個戶頭.短線單通常是輸錢試盤感.
8.利多不漲先砍,利空不跌先買.
9.找指針股做大盤,用大盤做期貨.
~指針股是可以帶動人氣.
股市四度空間實戰分析
一、四度空間的理論
1、四度空間的由來
市場,是一個交易雙方買入與賣出的場所。如果買賣稀少,則市場就不會活躍。商品市場中,每逢節假日,則人潮湧動。商家銷售會大幅上昇,價格也會隨之波動;在換季時。過季商品大打折,價格下降。精明的顧客便會蜂擁而至,爭相購買,商家雖然低價賣出了商品,但現金的回收又加快了資金的周轉,從而進行新的循環。這是市場經濟規律之一。
股票、期貨市場,同樣存在商品市場上所表現出的經濟規律,價格和價值這一隊即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構成了市場變化的基礎。作為投資者,如何把握市場經濟規律,是一個難題。
1984年彼得`史泰米亞(J。Peter Steidlmayer)總結了它30餘年證券期貨市場的成功經驗,創造了一整套的分析證券、期貨市場價格變化的理論--市場輪廓理論,又名四度空間。1986年,史泰米亞與奇云郭合著的《市場與市場邏輯》介紹了這一理論。
四度空間,英文系Market Profile, 直譯中文應該是"市場輪廓"。
2、四度空間的理論核心
四度空間的分析方法,指出價位與價值永遠出現分歧,在股票市場上,兩者在大部分時間都處於不相等的地位。每日每時的股價上下浮動,都說明價格與價值的不一致性,作為一個精明的買家,最好等到價位低於價值時才買入。
股票市場的內在規律究竟是什麼?股價的運動規律是什麼?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一支的股票價格多少為高價,實在沒有一個現成的公式是從股票市場整體來分析...
一個結論,股票整體市場趨勢,是以全部股票的綜合價值為中心而上下波動的,個股的趨勢,是以該股票內在價值為中心而上下移動的,當價格高於價值時,股價自然下跌,當價格低於價值時,股價自然上漲。作為某一支具體的股票,如果價格低於價值,可能早漲,也可能晚漲,但肯定會漲,這就是股價運行的規律。
四度空間理論核心,就是指出價格與價值永遠出現分歧,而只有價格與價值出現分歧,才能合投資者捕捉到價格低於價值的時間和空間,去低價買入股票。
當然,價值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個上市公司今年的業績好,並不等於明年的業績也好。原來虧損的企業經過資產重組,也可能從丑小鴨變白天鵝。
對於股票市場來說,高拋低吸是每位小散戶(尤其是在二級市場上)熱盼的。但是什麼時候高拋,什麼時候低吸,對此小散戶一直把握不好。影響股價的因素有許多,比如政策面、資金面、宏觀經濟、企業效益等,它們作用於股價,便形成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的價格。而四度空間恰恰根據市場本身發出的資訊極鮮明地顯示了價值所在,在價值以上拋出,價值以下買進,從而真正做到了高拋低吸。
3.四度空間的公式
價格+時間=價值,這樣一個簡單的公式是可以經受長時間的考驗,放諸四海而皆準。
四度空間公式中的"時間",有幾種含義,第一,"時間"是一個常數,說明其只有通過單位時間的交易才能維持市場的正常運轉,此時的時間沒有特別的意義;第二,:"時間"是買賣的重要方面,也就是說,處於低於價值的價格的時間,不會太久,因此把握買入的時間,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說真正在低位的時間,是先知先覺者大膽進場的良機。對於處於相對高位價格的時間,更是極短的時間,稍一疏忽,就過去了;第三,:"時間"是一種等待,即要等待價格低於價值時間的來臨,方可買入,以要等待價格高於價值的時刻而拋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股市中心須學會等待,滿手鈔票中等待買入良機,持股滿檔時等待拋出時刻。
四度空間公式中的"價格"是經常變化的,在單位時間內,價格是一變化區間,在更長的時間範圍內,價格變化的區間也隨之變寬,那麼成交量較大的價格區間形成了價值中樞,所以四度空間的理論已經在找出價值的同時又找出了成交量較大的部分,換言之,時間+價格=成交量(價值),同時又等於價值。
四度空間公式中的"價值",是四度空間理論的核心,是解決股市、期貨市場中高拋低吸的標準。高拋低吸以價值為中心,是對期貨、股市的傳統分析方法。
四度空間公式中的價值。從實戰的角度來分析,有兩重含義,投資理念的"價值"和投機理念的"價值"。
投資理念的"價值",是指數股票市場中具體某支股票的內在價值,這個內在價值從四度空間的圖形上是看不到的,它是基本分析範圍的價值...,例如:某一支股票的每股收益很高,但它的價格較低。投資者認為它值20元,而此時的股價卻只有10元左右,如深發展,6元左右的價格是低估了,當時第一波漲到18元左右。另一種情況是預期某一支股票發展前景廣闊,潛力很大,而此時價格相對較低,科技含量高的股票常常是見高價又有高價,道理就在於內在價值被低估了。
具體某一支股票的四度空間圖表,最寬的部分即是價值區域,那麼,每周的四度空間圖表所顯示出的價值區域的價值如果低於上面所講的內在價值,那麼,這個價值也是投資理念的價值,當股價上昇,超過價值,這時在內在價值之上出現的四度空間圖所顯示的價值就具有投機的概念了。用投資理念的"價值"去選擇股票,那麼具體如何選擇呢?從兩個方面考慮:第一是績優股,如某股票年報每股收益為0.50元,按照當時市場認可的平均市盈率來計算,如30倍市盈率。
0.50元x30=15元
也就是說,此股的內在價值是15元。如果此時其價格在15元之下,就可以低位吸納,當然,按此方法只是大概去估計;第二是資產重組股票,或是其內在因在因素發生變化,這種股票,就不能簡單地用市盈率去計算,而是要根據其內在因素去考慮,也就是有實質的內在因素去考慮。
投機理論的"價值"具體有兩個意義一個是在內在價值之下,四度空間圖所表示出的價值,按照這個價值去高拋低吸;另一個是在內在價值之上,四度空間圖所表示出的價值,由於已經超出了內在價值,所以是投機理念的價值了。
所以,我們提倡用投資理念去選擇股票,而在投機理念的價值出現時,拋掉股票,也就是用投機理念的價值去具體操作。
時間一個常數,而價位則是變數,度量變數的時間必須依據常數,即以時間作為工具。很簡單,長時間內出現的價位,表示該價位交投活躍,被市場接受,可以視為價值。換言之,時間加價格等於成交量,同時亦等於價值。
明白上面的公式之後,利用四度空間圖自然可以找重疊價值所。然後以價值為基礎實行高拋低吸的策略從中取利。
價值是四度空間分析方法精粹所在,當你發現某個成交價格經常出現,表示該價格被人們接受,在該段時間之內,該價格上下(波動)形成一個價值區域,此價值區域在整個時間段舉足輕重。
當然,若市場基本處於平衡階段,自然可以輕易找到價值區域,高拋低吸,但是價值不可能不變,因此當價值發生波動時,表明市場趨勢在變。
4.四度空間的四度詳解
四度空間的"何時",是指時間。每一個單位時間以30分鐘為一段,也以以日為一段,並無硬性規定。筆者根據中國股市聽具體情況,尤其是中小小散戶並不都有具備個人電腦的這種情況,認為每日為一時間段就完全可以應付市場,從中獲利了。
所以,尋找價格低於價值的時間,是十分重要的。因為,真正遠遠地低於價值的價格,平常所說的最低價或低價圈,一般來說,其停留的時間是較短的,先知先覺的投資者一定傳統捷足先登。
四度空間的"何價",是指單位時間內發生的價格,只考慮高低價格的區間,不考慮開盤價及收盤價。這個價格有兩個含義:一是低於價值的價格;二是高於價值的價格。
四度空間的"何人",是指長線買賣者只與短線買賣者成交,長線買家與長線賣家不會直接見面。在中國股市中,長線買賣者和機構投資者、主力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甚至長線買賣者就是主力。
長線買賣者一般不會在乎短線產品的漲跌,具體可分為以上兩種情情況:
第一種,結合四度空間圖選擇價格低於價值的股票買入,這個價值是股票的內在價值,一旦買入,不到真正價值決不拋出。具體如何選擇,將在後面文章中另有詳述。
在平衡市中,獲利機會不多時長線買賣者懶於出動,市場的成交額可能低於是10%,但當市勢出現變化時,長線買賣者自然轉向積極,活躍程度大增,成交額可能上昇至總額的60%,這也就是平常所說的有增量資金進場。
長線買賣者因為做的是長線,所以,他們可以從容地了解基本面的變化,有充分時間去分析股市,他們不在乎短的波動,只有在各方面都具備了條件,才在低於價值的價格上重拳出擊,而一旦買入股票後,他們會耐心等待高點的到來,從容拋出。所以長線買賣者是股市的先知先覺者。如果中小散戶掌握了長線買賣者的蹤跡,則無疑是占據了主動,彌補了資訊不足及研究的深度和廣度。長線買賣者,從時間上來看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戰略投資者,這一類投資者往往看重的是較長時間的投資,一年、兩年或者更長時間,像美國的巴菲特,投資一個企業會很長時間,再一個層次是貼近市場的階段投資者,他們往往在市場中有明顯的吸籌、拉昇、賣出持股三個階段的蹤跡,在四度空間圖中,此類的長線投資者的買賣行為會暴露無遺。
短線買賣者一般是經常進出者,他們不去深入研究股票價格的內涵,而只是順著市場走,追漲殺跌。短線買賣者是稍有賺點就拋出,價格低了點就買進,整日裡買進賣出。
短線買賣者只能使價值在較窄的幅度內波動,價值波動較大幅度的變化肯定是長線買賣家所為。因此,主要掌握長線買賣家的動向,則可順風搭車,謀取較大的利潤。
四度空間的"何事",是指主動性買賣盤和被動性買賣盤,被動性買賣盤只是認為股價偏高或偏低而做出的反映,只有主動性買賣盤才是使價值移動的根本動力。可以看出,主動性買賣盤是長線買賣者所為,而被動性買賣盤是短線買賣者的具體體現。
主動性買賣盤,是指買入或賣出都是有計畫的,事先有進出的策略,只有價格低於價值時,主動性買盤才會露面,當價格高於價值時,主動性賣盤必然出場,因此,主動性買賣盤是價值變化的真正動力,當主動性買盤進場後,價值區域自然上移,而當主動性賣盤出現以後,價值區域必然下降。掌握主動性買賣盤,就等於掌握了長線買賣者的脈搏,自然搭順風船獲利就會較大。
被動性買賣盤是指隨著股價的高低變化,而被動地追漲殺跌,它對四度空間圖的價值變化影響較小。
0
踏准大盘走势的节拍,保持盈利的秘密--一句话!
我们从进入股市那天起就接触了波浪与江恩等等知名理论,被他们神乎其神的理论去盲目的追求,往往适得其反并没有得到什么,却眼花缭乱不止哪个能真正获利.(大道至简)其实股市里面最简单的往往才是最有效的.只要踏准大趋势作个股就可以盈利,也就是说最重要的一句话其实是"顺势而为".我记得看到过这句话(不要做趋势的预测者,要做趋势的追随者),那么什么是大趋势呢?就是大盘是运行在上升通道里还是在下降通道里,在清楚些说多空双方对比哪一方获胜且不断推进.打个比方说如大盘在探底企稳并有利上涨,这种情况在上升通道里就叫企稳回升,在下降通道里却叫反弹,当然这要从成交量和政策面综合分析.就拿波浪理论来说吧,大浪套小浪,小浪套更小一级的浪,别说研究了,我属浪都快晕了,我还记得一本书里面写的(要想让人套在股市里就让他属浪),呵呵!当你正在预测下一个浪的时候主力已经开始出逃了.
0
0
--> 没有一帆风顺的涨升
没有一帆风顺的涨升
股市如同人生,是没有一帆风顺的。有失意时、有得意时,潮涨潮落、反反复复。市场中的涨升行情也是如此,股市中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上涨,涨升中时常会出现调整,调整中再次孕育涨升,通过不断的震荡上行,完成一轮上涨行情。因此,在涨市中出现强势调整,实属正常。
涨升行情三种强势调整:
1、在行情刚刚启动阶段,由于市场底部构筑比较复杂,股市刚刚上涨期间,意外情况较多,所以,行情往往会出现反复;
2、当股指上行遭遇前期重要阻力区、密集成交区及关口位时容易出现强势调整走势;
3、当股市上涨速度过快,过急时,会突然增大短线获利回吐的压力,造成行情出现强势调整。
强势调整的技术特征:
1、成交量在上涨时会有效持续放大,一旦出现调整时,成交量会迅速萎缩下来;
2、股指的下跌不会有效击穿其上升趋势线和5日均线;
3、市场中的主流热点板块虽然有所冷落,但股价往往调整不深,板块表现不散乱。
强势调整的投资技巧:通常,强势调整的持续时间不长,可能在数天之内即结束调整,继续运行在原有的上升趋势中,如果强势调整时间持续过长,则需要提防市场趋势转弱。
强势调整的最佳介入时机并不是在股价跌到某一低位时,而是在调整结束后的上涨过程中。强势调整中成交量会逐步减少,当萎缩到一定阶段时,随着获利浮动筹码被清洗出局,大盘将再次轻装上阵。这时投资者需要注意观察股市能否放量突破前期阻力位,如果能够成功突破,则轻仓的投资者可以及时跟进,而重仓的投资者可以及时采取换股操作,优化投资组合,争取在未来的上升行情中获取稳定的收益。
至于在心态方面,我国古代的智慧之书《菜根潭》中有句话非常适合应对复杂的强势调整局面,“宠辱不惊,闲视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0
第一章,操作前首先要看清趋势.
股价的底部形态有多种,双底,头肩底,圆底,多重底.
除了大幅下跌的双底可炒,股价在涨了几波后,做出的空中双底仍可大胆介入,关键取决于趋势.
双底介入,应该选在双底盘局突破时.
第二章,操作时要讲究策略.
股价走势分为长线,中线,短线,超短线,长线的操作宜进行粗放式管理,不理会回调和盘整,甚至k线形态也不必看,只关注趋势即可.
第三间,中短线操作经典形态.
回档:整理一天.
短暂整理:二到三天,是指股价从底部大阳线拨起来,不是一气把波段行情做完,而是先消化一下获利浮盘,整理以待五日均线跟上,股价在大阳是成交量放大,整理时成交量讯速萎缩.为上佳的介入时机.
稍长整理:四到五天,深或前探一下十日均线,表明上档压力未消除.
第三章.买点
地量,k线形态转为小阴小阳线.
第四章.个股与大盘同态势.
寻找到大盘共振的个股进行操作.
股价跌穿支撑线即刻反弹,A 点便是极好的买点。想像一下你是有钱的大户, 握有一批该公司的股票,且你已得到一定的内幕消息,公司很快有一好消息会公布,你会怎 么做?你会首先抛售手中的股票,让股价跌破支撑线,因为你知道股价一旦跌破支撑线,会 引发市场恐慌性抛售,这时你开始大量吸纳。以我自己的经验,如果股价跌穿支撑线,交易 量大增且股价很快弹回支撑线之上,这是极佳的买入机会。我自己碰到这样的机会十次中有 九次赚钱。
---------------------摘自《炒股的智慧》
0
0
总结
第一次按照所有的步骤来做,看起来是十分繁琐,但是实践证明随着交易次数的增加,风险渐渐稳定在控制的范围之中而同时受益出现稳步增长,您会不自觉的找到并实行符合这样逻辑的交易方法来面对市场。
第一, 采用稳定一致的方法创造了固定的受益,在既定的每一步的交易之中,帮助您冷静地考虑和采取相应的措施而不是当市场变化的时候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更让一时的冲动迷失自己的方向。
第二, 有意识地回顾交易的每一步可以帮助找到一些原本模糊不清的问题症结之所在,在一步一步的分析之后,您也许会发现风险/利润比并不是像您想象的那样高。并且您可以站在统一的基础之上来对不同的方法或者交易系统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
这些也就是我们提倡这样做的原因吧!
0
您可以承担多大的风险?
这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太大的风险会将一个本是盈利的系统变成亏损,有许多的方法可以优化并提高系统回报。Ralph Vince, Fred Gehm已经为我们写好一个通用的公式。在此之前,应该强调一点,重要的是“保存自己”。
保存自己的第一个原则是对待交易像是对待生意一样,如何解释呢?大部分失败的生意归咎于错误的估量了运作的成本。对于投资者而言,最大的成本就是失败交易的损失,多数的初学者总是不懂如何计算这种概率,我们来看这个公式:
E = Aw × Pw/(Ai × Pi)
E 是期望;
Aw 是盈利交易的平均盈利比率;
Pw 是盈利交易次数所占几率;
Ai 是相应的失败交易的平均损失比率;
Pi 是失败的几率;
在进行以上计算之前,我们首先将盈亏的计算方法用公式锁定以保证计算的一致性:
单次盈亏比 = │Enp - Exp│ / Enp
其中的Enp是买入价格,Exp是卖出价格。
如果希望得出比较有统计意义的,能够反映出一定指导规律的数值,我们建议统计的样本的数量最低不能少于25个。如果没有足够的实际交易的记录,纸上的模拟交易也可以作为一种替代,但是注意这样虚拟的交易方式很少可以提供真实有效的统计数据,因为在压力下的真实交易和虚拟状态中的交易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情。您的交易系统(或者方法)的期望值如果小于1.5,那么这是一个警示信号,特别的是如果您还没有考虑到计入手续费以及一些其他的费用的情况下,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
Pi 是失败次数的几率,对于一个50%-50%胜败各半的系统而言,Pi 等于1/2,如果两次失败交易的几率则是Pi的平方…三次则依次类推,详情见表一。
如果认为连续的15次的失败交易是评估的底线,并且您能够承受25%的损失,那么Cm=0.75,每次可承担的损失为1.9%,通过这种方法来控制风险可以称为“固定比率控制法”,每一次可承担的风险都是相对交易时投入资本的固定比率。我们可以有许多的方法,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的,一定要注意确信该方法行之有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