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楼主搞错了,应该再去仔细看下文件才行
不过,国家这次这样的做法,有很深远的意义:这就是私有化的开始么?
社保基金持股和国有股是两回事,社保基金不会去承担这个企业是国有还是私有的性质。莫非,社保真的缺钱了,运行不下去了,国家就想了这么个办法,可是三年后呢,社保减持后,这个企业还是国有企业么
0
10之内年发现钱就不够用了.哪需要等30年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0
很明显,国有股转持对证券市场是个大利空,从供需角度而言,会导致大量地方国资委所属的大飞在下一个针对他们政策出来之前竞相减持,变现,供给增加,需求没有变化,股市下跌是必然。
推理的过程很简单。
虽然表面上我们国家执行的全民所有制制度,国有企业的股权属于全民,但实际上,这些国企的股权属于大量的资源控制者,在中央不可能全部调配资源的情况下,地方国资委控制的国有股资源实际上被地方政府控制,收益也归地方政府所有。举个例子,原先许多股份公司的股权属于集团公司,而集团公司表面上属于地方政府所有,这部分股份界定为国有股所有毫无疑问。但实际上,许多集团公司却是被高管控制的公司,或者是归地方国资委调配,实际上是地方政府的小金库,这些情况在中国证券市场很普遍。
在国有股划转之前,地方政府对于这一类公司的减持其实并不是很强烈,因为资源毕竟还是他们控制的。但划转政策公布了,却会对他们的减持意向造成很大影响。虽然这次表面上是国有股权分置股改后形成的那部分国有股权施行划拨,数量并不大,但大家都知道,这部分划拨的股权离养老金缺口还很大,下一步肯定还会继续划拨,很显然,下一步划拨的资产来自两处:
(1)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的股份公司,虽然赠送了对价形成全流通,名义上和流通股同价,但大家都预期这部分大飞出于控股权的需要不会卖的,但这部分资产却没有说不能划拨,而且这部分资产数量巨大,是社保基金来源的唐僧肉,傻子都明白,这部分资产最终也将被划拨。
(2)已经被划拨10%的上市公司,将来还有可能被划拨。
无论来源何处,对地方国资委控制的上市公司而言,预期资源被划拨的可能性增强,既然股权可以被划拨,现金不能被划拨,那我赶紧变现是最理智的选择,变现了这部分资产还可以留在地方搞搞投资搞搞建设,增加地方的小金库,谁都知道手上拿了钱就等于调配资源增加。
因此,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博弈中,在中央政府对股改前上市公司不允许出售大非规定前,会出现大量大非竞相卖出股份变现。呵呵,与其被中央政府白白划拨,不如变现留在手上,存银行也逼白白奉献强呀,再说国家也不会奖励我的贡献。
网络上很多人还能分析出大利好,我实在不敢恭维。
0
嗯。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0
那最lz永远不用买股票了
省得天上掉石头砸到你啊
0
杞人忧天
0
楼主不懂,但有着农民式的狡黠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说到点子上了!
怕就怕政策多变,搞的很多不想抛的人,都想抛了。
0
事情不能总想着坏的一面,10%的股权转走了,剩下的就因为可能又要被转走,就要抛售吗?这是什么逻辑?都卖光了,没股权了,还做什么?底线还是有的,谁敢顶风作案?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长江电力也要上缴650万股建行.
不过,最让我感到恐惧的是,中央可以这么随意地破坏游戏规则,只要打着全民的旗号,就可以为所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