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今天看了一个帖子,里面有个观点给我的触动很大。
对于股票资金,会有相当多的人认为,这个数字代表了存放在所谓股市“银行”中的财富,而且他们可以随时得到这笔钱,除非股价下跌。事实上,这些钱根本不存在。所有这些经纪账户对账单中的金额加起来就等同于市值,其它什么都不是。而每张单独的对账单户仅仅说明了,在那个时点,如果有少数投资者试图出售股票,这个投资者大概能够获得多少收入。如果有许多投资者同时抛售,卖方就会超过买方,因此股价就会直线下跌。由于不存在这样的资金储备来维持这种资金流出,股价就会开始下跌。
这意味着:尽管每张经纪账户对账单都是正确无误的,但所有账户的总和却不是。这种虚拟的总和就是普通投资者认为以某种形式存在着的“财富”——这种误解充满了经济危险。
----------------------------------------------------------------------
资产近似于等同现金,这是在经济形势好的情形下的事。在全社会都缺现金的情形下,例如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等等特殊情况下,资产变现就会出问题。
最近有钱人没钱人都拚命在购进资产。典型的恐慌性需求。恐慌带来的需求除了加速耗尽现金外似乎没有别的好处。
现金耗损的情形似乎一直在推进中。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大家的现金耗尽,则资产价格下跌利率上升消费品涨价就完全有可能发生。
大家来谈谈例如物业税这样的加速现金耗尽的大型刚性需求,好为将来做个准备吧。吃穿就不谈了,这个可多可少,可大可小的,可以自己掌控的,大家都来说说不能掌控的。
医保,社保,各种莫名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