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理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第一、美元的量化宽松是美国为应付流动性枯竭不得已而为之,印发过多的纸币当然造成美元贬值、国际大宗商品涨价,但是,全球性的消费萎缩和经济滑坡,会部分对冲通胀影响,美联储的政策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美国财团持有大量的石油、矿产资产,大宗商品的涨价对这个国家总体上没有损失,对中国则又是进口原油、矿产再次挨宰的噩梦。人民币国际互换仅仅是国际化进程的开始,也实行量化宽松,则内生通胀,外失信用,绝非上策。十大振兴计划几乎是无用功,在全球消费萎缩,特别是美国储蓄率还在增长、信用卡坏账犹存之时,我国有何依据认为短期内(一至两年)全球经济会复苏?所以,十大振兴计划不但无用,反而给了落后产能苟延残喘之机。当务之急应当是去产能化计划,对于过剩产能中的三高一低企业,立刻列入黑名单,财政不得注资,银行不得贷款。GDP增长8%的硬性指标,本质=刻舟求剑+作茧自缚。全球需求不畅而我国产能旺盛,这种供过于求的现象一、两年内无法改变,*
第二、近期,周小川对货币政策言论趋谨慎,6月1日《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称,5月份信贷增长比4月份疲软,新增贷款最多可能不会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看来央行政策从一季度效仿美元量化宽松的立场转变。这些变化背后的考虑是什么?中国外汇储备购买美元国债,已经在棋局的一个角落下成死棋,未来几年不可更改且无法大变动,担心美元贬值对死棋的影响,还不如花心思考虑如何下活眼前的棋。出口下滑已经很深,还能低到什么程度?相对美元量化宽松引发的人民币升值,真的会影响出口吗?如同近期美元指数下滑引发的大宗商品涨价,谁也只能接受,那么,让美国消费者多支付美元来消费中国制造,就是合情合理的!从理论上说,人民币必须与美元指数下滑幅度相仿进行升值,才能对冲大宗商品涨价之害。
第三、5月31日,尚福林撰文“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头一条表示“要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发现价格的功能。”说白一点,游资运作股票就是操纵股价,国家队运作股票称为“发挥市场发现价格的功能”。6月1日,大盘股蓝筹股启动,至今他们轮番表演,接下去几周时间股指屡创新高应该不难。
综上所述,可能最高管理层明白了第一点;(小川们)若作第二点思考,人民币可能有10%的升值空间;(福林们)若作第三点思考,充分发挥市场发现价格的功能,将大盘蓝筹股循环推升,由国家意志导致大盘蓝筹适当的高估值,将在特殊时期有益于资本市场发展,并缓解银行系统的压力。君不见,这两周振兴计划好像不提了,万亿降到千亿,香港照样从14000到18000。国际游资进入港股、淡马锡敢接建设银行H股可以印证第二点,国家队敢于引领A股大象起舞,可以印证第三点。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判断靠自己,循环上升也是有中期头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