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细柳的第一次转折

09-05-27 10:12 13175次浏览
石中火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孩子生命中的每一次转折都值得重视。有些孩子小时候出色,升学之后未必出色,这并不一定是因为孩子笨了,跟不上了。很多这种情况是因为转折期(升学)心理调整没有做好。心理调整没有做好,在新环境里不适应,热爱学校、热爱老师、自信心、自豪感都没有了,再碰到一两个学上的小挫折,就会对学感到畏惧、厌恶。

细柳的第一次升学就是上幼儿园托班。去年九月份,她上学了。相信每个有同样经历的妈妈都会有感觉,这个转折对孩子、对家长都是考验。孩子太小,不会表达,更听不进说教。孩子只会哭、不合作,还要在身上拉屎拉尿。做家长的一方面担心老师洗裤子洗不干净,孩子会受凉挨冻,另一方面,更担心老师会厌恶自己的孩子,给予不恰当的批评。所以这时候的家长个个心事重重。

细柳性格倔强、软硬不吃、敏感且记性好。我有次烧糊了稀饭,过了大半年还被她拎出来讲。因此,我也很担心一些最初的挫折会影响她很久。担心没有用,关键要行动。

六月份拿到幼儿园录取通知书之后,我就立即着手为她的转折做铺垫。首先搜集各种以孩子上学为素材的故事书,其次找机会带细柳听听本小区已经上学的孩子的现身说法。细柳爱读书,这几本书早就烂熟于心。小区里上学的孩子纷纷说幼儿园好,细柳一幅很神往的样子。此外,出于理解幼儿园老师工作的艰辛,我本着不给老师找麻烦的原则,培养细柳好的生活惯。细柳吃饭一向不用操心(关键我从不给她零食),主要培养的是早晨大便的惯。两个月的坚持,细柳每天早饭后会排便。这样排便问题在家里解决了。不会给老师添麻烦,也不担心她在幼儿园换洗衣服而着凉。

此外,我更加注重孩子见到熟人问候的礼节。且不论老师怎么样,先培养学生对老师的尊重总不会错。如果孩子有见到任何熟人都能问候的惯,问候老师则是水到渠成的。要说一下遗传状况,细柳她爹什么都好,就是嘴不甜,见人不愿意打招呼。用我婆婆的话说:“这是性格,教不出的。”婆婆对细柳的看法也是如此。我不信邪,我也决不允许有什么缺点“代代相传”!我以身作则,在小区里见到小朋友和他们的家长,无论人家态度如何,我都笑脸相迎,礼貌招呼。其实我也是个敏感的人,以前遇到那种爱理不睬的人,我也没那份穷劲一直打招呼。教育孩子,先改造自己。我跟别人打过招呼之后,再要求细柳跟我学,也不论那个小朋友是否回应细柳的问候。勤能补拙,这是天道。细柳虽然天生不是热情的孩子,在我的指导下“勤学苦练”,终于养成了轻松问候他人的惯。事实上,那些爱理不睬的人,在我们的一再问候之下,也变得热情起来,还一再地夸赞细柳比自己的孩子懂礼貌。但是我奇怪的是这些家长这么羡慕细柳,为什么不指导自己的孩子养成这样的惯呢?养成这样的惯将来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好处啊!管他天生性格如何,惯的力量最大!教育就是培养惯。“性相近、相远”,讲的就是后天教育环境对人的改造。
打开淘股吧APP
46
评论(137)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2008我心飞扬

09-05-28 10:05

2
【 原创:石中火  2008-05-09 14:15  闲闲庐   浏览/回复:3373/58】  [淘股吧]
  谈到孩子的教育,不大可能跳出家长的价值体系。虽然很多人说让孩子自由发展,但这只是一个美好的倡言而已。孩子所能获得的自由总是相当有限的。
  
  每个妈妈都希望孩子幸福,但是每个妈妈对幸福的定义以及如何达到幸福,却有着不同的看法。感谢命运让我在还很年轻的时候,就近距离感受了那些有着较高名望的人的生活,有幸了解了他们那些永远不会出现在报章上面的真实人生,明白了外表的风光未必是值得追随。衡量过那些令人羡慕的地位、财富的代价,对人生的看法逐渐平实起来。对于人生,我逐渐没了“人定胜天”的豪情。我相信命运的力量,对人生有一些悲观的认定。孩子的道路很长,不是我能一眼看到头的。我并不去设想她日后如何出人头地。我知道她这一生肯定有一些难关,我希望我的教育能帮助她避免一些,并学会接受一些挫折。如果细柳能在人生的暗影里学到正确的处世之道,我又何必去操心她生命中其他的时光?
  
  我对细柳的期望很简单:不求闻达,亦不期蹭蹬。闻达,除了自身的素质,还需要运气,这个我就不计算在估值里头了。蹭蹬,多少会有的,我只是想如何减轻一点其中的痛苦。具体一点的目标就是: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态、一个能安身立命的专业技能以及至少一种有益的嗜好、良好的交际能力以及自处的能力。事实上,有益的嗜好就是为培养自处的能力而准备的。我把自处能力跟其他要素对等的看待,是因为人生中有很多孤独的时光。这些孤独的时光,可能来自于失恋、朋友的背叛、事业的挫折、亲人的不理解等等,当然也可能来自于自我的放逐。对于一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后一种主动的寻求孤独可能性不太大,除非他有过人的禀赋,更多的人是要接受那种被动的孤独。这种被动的孤独,如果没有合适的排遣方式,是大段的空劳的折磨人的时光。而对于一个有自处能力的人,他可以利用这些时光成就自己、丰富人生。
  
石中火

10-10-18 15:12

1
不好意思,很久没有看这篇文章,bhj8和灞桥烟雨的祝福,我都没有看见。谢谢朋友们的祝福,请原谅我的轻慢。[淘股吧]

回看这个一年多之前的老帖,有很多感慨。写这个帖子的时候,细柳还是个胖墩,现在已经有了亭亭的身姿,是个小姑娘了。

细柳最近换了老师,风格大变。而且这位老师师德需要进一步观察确认。九月份以来,在适应老师上面我花了很大力气调整自己的心态。

目前采取冷处理。跟老师保持一段距离,观察一段时间再说。所幸的是细柳目前大了,性格开朗,对于老师不恰当的话不往心里去。

回想细柳当初入学,那样一个转折点,固然我作为家长做了一些工作,幸运的是在细柳说话不清的时候,她遇上了几位不错的老师,使得她这样倔强且语言发育晚的孩子能较快地适应学校的生活。如果是换做现在的这位老师,相信细柳要度过这个转折期仍旧需要更长的时间、需要家长更细致的工作。

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中,能遇到好老师,是一种福气;遇到不适合的老师,准备打持久战。

现在回过头去看,无论遇到哪种老师,家长持之以恒的努力,都是有用的。譬如: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友能力、语言能力和学能力,这些工作都是有着长远的价值。在这一年多时间内,细柳的性格变得很开朗,即使是老师不公正的暴风骤雨般的批评,在细柳心中也没有什么阴影。

细柳结交的很多朋友,让她在学校里很开心。即使是有老师的高压,她仍旧热爱学校。她的学能力和语言能力,也让我们家长放心,不担心老师对她的忽略或者是不恰当的批评。

只是这三、四个月以来,我在投资上花的功夫超过对孩子的教育,每天陪伴她的时间小于一个小时。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孩子应当是一只最有潜力的成长股。孩子不需要时时的照顾,但是也不能有长时间的疏忽。教育,是一件也许不够紧急,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需要长时间地持之以恒地投入精力。

孩子的成长就像公司的成长一样,也会遇到挫折和恶劣的外部环境。还是那句话:把握好能把握的,把不能把握的交给命运。
石中火

09-06-12 15:26

1
夏雨秋荷:我这个帖子的写的是细柳和我以往的教学经验。没有教育过青春期的孩子,自然就没写。[淘股吧]
在我想来,青春期也没什么可怕。我们不都经历过嘛,不都也长大了嘛?青春期让父母头痛的不外乎叛逆、迷恋虚拟世界和早恋。在我看来,早恋没有错。什么叫“早恋”?
古人十五六岁就结婚了,现代小孩十五六岁开始朦胧地恋爱有什么不正常的?恋爱问题比读书重要,事关孩子一辈子的幸福。不恋爱,不跟异性交往,不了解自身和异性,靠撞大运就可以有幸福家庭啊?事物都是相通的,恋爱要想成功,无他,跟读书要读好一样,花功夫,花心思。到结婚年龄才想起来花心思可就有点儿晚了。

青春期的这三件事情,看起来好像应当在青春期引导,其实不然。准备工作幼儿期就开始啦。细柳刚出生,我爹很担忧,问我细柳如何面对日后网络上垃圾的侵扰?我说这个事情到那时很难解决了,要从小解决。从小培养她高尚的审美品位,对信息的分检能力,从而看不上那些网络垃圾。

其实,叛逆、迷恋于虚拟世界、恋爱,这几件事,都牵涉到一个自制力的问题。叛逆没有什么不正常,只要不做出格的事情就好。这就需要自制力。恋爱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不要伤害自己及他人,这也需要自制力。
自制力不是凭空的。它需要有鉴别力、需要有对人生正确的看法,需要有别的安全的情感归依之处。

所以做到以下几点可以保证青春期不出大岔子:
1、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惯,培养孩子高尚的情趣,让他们在现实中体会成功的滋味,而无需寄情于虚拟世界。
2、家长对孩子既不可太严厉,也不可太溺爱。在孩子面前要有尊严,同时也要跟孩子保持一点距离,这点距离就是给孩子的空间。太严厉,小题大做,等于把孩子往外推。太溺爱,让孩子不会尊重父母,叛逆之下践踏父母的情感,从而失去沟通的基础。
3、良好的家庭氛围。这是现在很多家庭最欠缺的。一个成长于良好家庭氛围之中的孩子,不会急吼吼地去外界寻找感情寄托。当在外界得不到情感慰藉的时候,还有家庭作为支撑。这样孩子不会在外界过度索取,同时也不会过度付出。
4、虽然是句老声长谈的话,但是却是至理名言。孩子从小要明志。早明志的孩子对人生有高的期许,会让自己很忙,加上高尚的审美品位,是不会轻易在半途迷失。
5、孩子在具备以上各种素质的时候,适当地沟通,就可以帮助孩子渡过青春期。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石中火

09-06-12 14:48

1
而时学之:介个,细柳的幼儿园不方便透露。怕她长大了找老妈算帐。汗一个。我们在徐汇区。据偶地考查,徐汇区教育局还是管得蛮严的,一级园和示范园都不错的。幼儿园的老师,不需要多么高的专业教学水平,要的是慈爱的心和规范的行为。好的幼儿园,无论哪个班的老师,无论碰到哪个孩子,都会主动打招呼。以身作则,给孩子一个好的氛围,培养孩子的礼貌行为。俺们当初进这个园,是细柳自己考上的。那天也是运气,细柳心情好,当着老师面特爱表现。这么大的孩子,原则上没有什么好差之分。要从一大群孩子中挑出二三十个孩子,主要还是看孩子是否主动表现,是否大胆,再就是看看孩子记忆力如何,精细动作如何,能否集中精力跟老师沟通。除了孩子,还是要看家长。有的家长自恃自己的孩子聪明,家庭有钱,有权,对孩子一些出格的行为不规范,对老师的教育轻视。这种家长上多长时间的亲子班,老师都不会录取的。[淘股吧]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石中火

09-06-12 14:33

1
是的,天分很重要。教育的作用就是在天分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扬长避短。但是,教育不能够使天分产生飞跃。不过幸运的是,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事情不需要很高天分就可以完成。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石中火

09-06-10 09:27

1
穿杨、紫梅竹、摩迪、听者:谢谢夸奖!大家交流。[淘股吧]

maoren:谢谢你对我的夸奖!我是不完美的,我也有失败的案例。有些学生心灵禁锢得太久了,仅仅凭任课老师的热情,是攻不破他们内心的堡垒。看到失败的案例,总是令人扼腕。有一个学生,围棋是业余四段,功课奇差,人又内向。我想他中学时代还是比较优秀的,围棋四段的话,记忆力和逻辑能力应该都具备。也就是说,他的学能力是有的。他太内向,我找过一些机会跟他攀谈,但是始终感觉他的心灵紧闭。有一次我故意提到围棋,他眼睛一亮。但由于我的围棋知识是空白,而他又不善于表达,这次看到希望之光的交流就草草收场了。再后来,我不再兼任他的课,到毕业设计的时候他几乎没有答辩资格,这是令人心痛的。如果这个孩子,父母从小关心他的心灵,培养他的交流能力,或许会两样吧。
石中火

09-06-02 10:31

1
这只是一个例子,这个例子说明理解学生、激发他们的自尊心有多么大的用处。比起课堂上唇焦口燥,粉笔写个不停要效果好得多。跟我来谈心的孩子很多,包括很多本身就很优秀的孩子。这些优秀的孩子大多心高气傲,并不是要我放一马,或者是讨论什么课本上的问题。他们来跟我谈心的原因是我能准确地说出他们性格上的特点以及他们知识结构上的缺陷,他们服气我的判断。他们来谈心的目的是来听听我的意见以便完善自我。[淘股吧]
孩子们让我走进他们的内心,我既惊喜也感到惊骇。走在孩子们的内心,那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那种感觉就像走在芳草萋萋的荒原上。荒原是那么的有生命力,一切鲜花和野草都在疯长;而荒原又是那么的苍凉和寂寥,“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切都在自生自灭,无人关心。年轻的心灵需要家长、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但是这种关注太少。我的水平并不高,只是关心孩子们心灵的人太少,他们又那么地渴望被了解被发现,我才成为他们热衷倾诉的对象。有的家长,平时只给孩子钱,甚至有的学生在即将毕业的时候会收到父母送的车。而这种父母在孩子考不好了才来找老师、找教务处,但是孩子们恋爱了几次他们根本不知道。如果孩子恋爱了都不愿让父母知道,这个父母做的有点失败。花时间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于我并无损害,人内心的世界如同外在的世界一样,丰富多彩。我做了不多的努力就可以帮他们渡过难关,并收获了信赖和尊重,这是我幸运且令人高兴的经历。
先写到这里。
石中火

09-06-02 09:22

1
我不是不点名嘛?我不是主要强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嘛?好,那么点名和具体演算所占用的时间我可以挪作他用。我用这些时间来关心孩子们的心灵,跟他们谈谈感情。我很少去直接去批评孩子们。但是我在维护课堂纪律的时候往往以朋友聊天的方式跟他们谈我自己做学生的体验、我看到的他人成功的例子和失败的例子、好的教育学书籍以及心理学案例。[淘股吧]

刚开始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我有点担心我这个心血来潮的做法。但是我发现当我谈及我自己的学生时代,谈及我看到的他人的学生时代时,学生们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同情感。他们迅速跟我拉近了距离,再跟他们谈一点社会现实、谈一点历史、谈一点人生成长的节奏,他们会兴奋不已。我可以从他们害羞的笑容、闪亮的眼睛里以及冲破自我约束的插话发现这一点。在这里插一句,我认为本科生比研究生优秀。给研究生授课,那些研究生要么只顾埋头记笔记,要么课后跟你套近乎套题。课堂纪律好得不得了,但是半个反馈也没有。眼睛里既读不到欣喜也读不到反抗和蔑视。给研究生上课,我的感觉象是对着一个死水潭自言自语。
石中火

09-06-02 08:58

1
说实话,中国的理工科大学的教科书写得少有精品,一个个都跟压缩饼干似的,平铺直叙,内容又干又多。书本中充满了各类公式及其证明,却没有这些公式和证明被发现的历史。所以本本书抡起来都跟板砖似的,砸得学生晕头转向。此外,理工科大学所有的主干课程都配有实验课程,但是这些实验课程一般是在理论课程过半后再跟上。这个安排我个人感觉不够合理。[淘股吧]
我始终认为促使学生努力学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对知识的感情,而不是理性的自我克制和自我约束。所以给学生展示本门课程功用的实验课程应当提前。在孩子们学理论之前,先要有感性认识,这样他们才会知道该课程的作用和重要性。在学校任课期间,往往我第一堂课就要用机房,除了相互认识以及树立规矩,就是要让孩子们对本门课程的生动之处有深切的感性认识。尽管孩子们在这时不过是看个热闹,一点理论上的分析都没有,但是第一节课的“变戏法”给他们印象很深,在随后的课程中再联系理论更容易理解一点,并通过一些有趣的现象能把很多理论知识点联系起来。
此外,课程安排得再紧,在讲解新的知识点时,我都要抽出5~10分钟来讲解该理论被发明的历史以及发明者的生平,以此增加科学发现过程中的生动性和兴奋性。否则,学生会觉得这些理论如同天外来物,我们不能学步了。
大部分人认为,科学的课堂应当严谨,但我认为科学的课堂如同人文的课堂,首要的是激情。科学有其独到的优美,而这种优美往往体现在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上。这些相互的联系从不同的侧面证明同一论断,有着无与伦比的严谨之美。这种美,在若干年前,有人形容为“冰雕般的美,不为任何人的软弱情感所动摇的美”。因此,在课堂上我提到最多的是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我跟学生们说,我不要求他们怎么会算,因为计算能力早就在中学甚至小学被考查过了。即便是积分运算,也是大学低年级应当考查的事情。再说了,现在计算机这么能干,各种算法计算机都会,你们算不过它。你们能比计算机强的是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这么算,各种算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你们不能自贬身份,去跟计算机抢活干。我要求的侧重点是本门课程知识点的相互之间的联系,相互的补充。在每次期末的考试中,有三分之一的题目是分析论述题,而计算只不过是分析论述中的某一个手段而已。
石中火

09-05-31 17:27

1
我不但对谁没有交作业心中有数,对交了作业的学生的情况更是了然于胸。对于任何一个学生交的作业,我都认真对待。诚如我前面所言,作业是基本的交流方式。学生中愿意的不愿意的都跟你交流了,做老师的怎可以掉以轻心,挫伤学生交流的积极性?我每次批作业之后都会给出评语。比如谁比上次进步了;谁是抄的,但抄得不好;谁退步了;谁做了几种解法,非常棒;谁是抄的,但是比上次抄得工整等等。我要求我的学生主要跟自己比。那种学好的孩子一旦不认真了,我毫不犹豫地下批评的按语。有个很好的学生,有段时间作业潦草,我下了批评的按语。学生不服,写了一封很长的信跟我讨论,说她这份潦草的作业比其他工整的抄袭作业强。我说她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我批评她不是跟他人相比,而是跟她自己相比,唯有跟自己比有提高才谈得上学的成果。她再次写信说她在考G,时间不够,但她会严格要求自己。她如此说,也是如此做的。还有的学生,在我一再看出作业抄袭之后,慢慢地开始自己做作业。考试的分数,我并不公开谈论,但是有谁解题多解了几种方法,有谁对概念有独到的理解,我立即公开肯定他们这种主动学主动动脑的成果,并让他们在课堂上给大家做示范。这是我给主动学的同学最高的荣耀。[淘股吧]
但是仅仅做到这些是不够的,因为光有作业的交流是不够的,光有针对该课程的交流是不深刻的。立下规矩之后,还须循循善诱。而循循善诱,必须学生对老师敞开心扉。只有老师走进学生的内心,释放他们被束缚的激情,激发他们逐渐怠惰的头脑,才谈得上教育。若干年之后,也许我会遗忘我教授给他们的知识,他们也许已经遗忘。但是我对那些渴望被人了解的年轻的心灵是难忘的,他们也许还会记得一个关心过他们心灵的、在他们转折点上提过建议的老师。因此,我还对授课内容做出了调整。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